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10001次 » 第十二章:地球站(下)

第十二章:地球站(下)

    仕言的建议让这位负责人心里乐开了花。说来也巧,这个部门正因为审计问题受到上级部门问责。由于上一任领导的决策失误和这个项目本身发生了意外情况提前终止,一笔不小的资金成了坏账无法盘活。由于这块用地地处荒郊野外,再加上用地性质的限制,没有任何商业价值更难以转让,部门新上任的领导正为此事发愁的时候,没想到有财神爷自己送上门来。虽然心里高兴,但这位负责人还装作一脸严肃的样子说这个情况要上报领导并上会通过后才能推进,让仕言等他消息。仕言虽已看穿了此人的心思,但仍然配合着对方谦卑地离开。

    一个星期后,仕言接到了这位负责人的电话通知,说这件事在他的努力推动下克服了种种障碍终于通过了办公会,让他抓紧去办理相关手续。其实,仕言在接到电话前就已知道了结果,这段时间他早已摸透了此人的底细,并且和这家单位大领导的秘书见过面了,这也是这件事得以顺利通过的原因之一。

    仕言在充分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后,在双方律师的见证下重新与这家单位、乡政府签订了三方合同,仕言一次性付清了余下租金不说,还另加了部分市场浮动费用,给足了这家单位的领导面子。同时,仕言与乡政府达成合作,支付了100万改造费用。由于地球站的特殊需求,除了工作外还包括通风、冷却和空调系统等等,用电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厂。当年区政府配套“三通一平”外,还专门为此铺设电讯、电缆和供变电系统。虽然地球站停用后这些设备还都是八成新,只要重新开通就好甚至不需要太多地维护。仕言明知道成本并不高,但仍然当了“冤大头”。工人们作业时,他陪着,并让林强和度假村的人车接车送,好吃好喝,改造完工后还发每人一个大红包。让乡领导、供电局的工人们对仕言印象“极好”。

    在改造过程中就有工人好奇地问仕言,这个像个厂房似的大房子能干啥?好像不太适合居住。可在仕言看来,现代厂房这种高低错落,超大空间的格局,给了他一个充分发挥才能和想象力的空间。

    一年后,梓里已被造成了一个有灵魂的生态空间、一个颠覆了现有住宅所有设计理念的“世内桃园”。

    “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曲折的故事。”仕言的讲述引起大家一通感慨。

    “我还有一个问题。”久峻石的翻译说:“不是我,是久峻石先生想问原来的那个叫地球站的为什么突然搬走了?”

    “不能把情报透露给鬼子。”孙建术的声音不大但还是引发了大家的哄笑,久峻石看大家笑有点蒙一直问翻译发生了什么?看到翻译有点为难,仕言直接用日语和久峻石聊了几句,久峻石听后频频点头。“我刚才和久峻石先生说,我其实对这方面也感兴趣,但是我知道这属于保密的范畴也和我住这里住没有关系,所以我没有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仕言说,他了解到的是因为在这个项目的上游发生了制式的改变,导致不可抗力的后果。“不瞒各位,在拿下这里前我找专家对这里的土壤条件、大气指标、饮用水包括整体环境辐射勘测都做了详尽的调查评估,结论是这个地方的土壤非常肥沃,供肥保湿能力强,不存在任何重金属超标的问题,而且这地方水质也好,适合栽种果树和各种蔬菜,也就是说这里的蔬菜水果都是自然成长、自然成熟的,我们下午可以在院子里随意品尝。”

    孟梓淇和仕言认识这么长时间以来,还是头一次看到仕言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说着梓里,就像是一个父亲在赞美着自己宠爱的孩子,很显然,仕言对梓里倾注了极大的热忱。

    饭后,林强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动作娴熟、麻利地帮着收拾厨房。仕言也没让大家尤其是没让孟梓淇插手。

    大家都不约而同从厨房来到梓里的院子里,虽然正值8月下旬,已至夏末,但今年伏天长至今还未出伏,阳光依然火辣辣的,天气预报气温高达34摄氏度。但在这里丝毫感受不到伏天的闷热,天高云淡下,凉风习习,花红草绿,满园的瓜果飘香尽收眼底。

    仕言、久峻石、孙建术和李一昆几个人聊兴正浓,他们信步来到院子一侧高大的葡萄架下的藤椅上坐下,在翻译的协助下继续探讨有关影片的种种细节,在他们面前的圆桌上已经摆好了一套精致的茶具,热水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烧上的。

    “这个茶在市面上是见不到的,各位一定要尝尝。”仕言将沏好的茶逐一端到久峻石、孙建术、周峰和李一昆面前,橙色的茶水在古瓷质地的茶杯中闪着金属般的光晕,清澈透明无一丝杂质。

    “真是好茶!”周峰喝前先把鼻子凑上去闻了闻后一饮而尽闭目享受着口腔内的回香。

    “仕总,我和这铁观音有特别的缘分”。周峰说:“您也知道我父亲是老新影的,所以我从小就喜欢纪录片,也拍过几部。大概5、6年前我曾接过一个纪录片的活,是和一个英国纪录片团队合作,拍的是中国的茶文化的故事,以及当年中国的铁观音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成为英国皇家和权贵的珍品,那个时候我就去过福建安溪和武夷山,有机会接触到极品铁观音,从此就爱上了这口,但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喝过这么香的茶了,今天终于再续前缘。”

    “你刚才说的那部纪录片我还真看过,很好看,叙事方式和画面都很有特色。”孙建术说:“我跟各位说,这茶不仅仅是好喝,还能养生保健最重要的还有减肥的功效,BJ人讲话是刮油,你看福建人尤其是茶农有几个胖子?中午吃了那么多好东西,现在正好刮刮。”

    一直认真倾听大家交谈的久峻石通过翻译说,日本茶道与中国渊源很深,他一直很喜欢中国的茶文化也偏爱铁观音,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下品茶让他感到一种幸福。同时,他也有一个疑问请教仕言:“好茶要有好水,难道这水也是从福建空运来的?”

    “幸福这词用得好,老爷子脑子真好使,看问题很透彻。”姬序说:“不过现在各种各样的水都能买到,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说得没错,好茶配好水,但今天的水不是从超市里买的,而是真正的山泉水,就是从离这不远的山上接的。”仕言说这个“秘密”是当年改造电路时听一位供电局的师傅聊天时说过,这位电工师傅就是本地人,他是听老辈儿人提起过这事,按老辈人讲的应该就在附近,但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没人知道了。就为了这个“传说”,仕言找了大半年,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居然让他发现了。

    “第一次用这水沏茶我就发现特别香,后来我找专家验过这水,水质极好,富含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矿物质。”仕言说美中不足的是,这眼泉隐匿在密林中一个陡峭山坡后面的岩石下面,是一眼“隐泉”。只能靠人力往下背,仕言每次都是骑摩托到山坡下,接上两三桶运回来,所以每次接的水很有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水楼台,可以沏茶。”仕言笑着说,这泉水不像超市里的,最多放上三四天,久放必腐。”

    这个西红柿真的太好吃了!”麦子咬着满嘴的汁喊道。西红柿架就在葡萄架前边七八步远的地方,大家听得清清楚楚,这也引起了孙建术的兴趣,他也跑到地里小心翼翼地摘了一个红了大半的西红柿,拿到边上的水龙头洗了洗,咬上一大口。“这种酸甜的味道比水果都好吃!”孙建术大声说:“吃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西红柿好吃应该不复杂,让它自然生长、自然成熟就可以了,当然品种也很重要,但如今很难吃到这样的西红柿了。”姬序说。

    仕言从茂密的葡萄藤处拿过来一个人字梯,他指着头顶果实累累的葡萄架冲着姬序说:“年轻人,摘葡萄的任务交给你了。”

    下午的时光在梓里的庭院中静静地流淌着。一向“高冷”的郦歆也罕见地卸下自己的“武装”和孟梓淇、麦子和娅菲打成一片。4个女孩如同4只美丽的花蝴蝶满院子地飞舞着。

    “我从来没见过郦歆这样豁得出去。”孙建术说自己第一次见到郦歆的时候就给她贴了一个“冰美人”的标签,功力不够的话和她离得近点都会冷得打哆嗦。

    “这也许才是她的真性情。”仕言说:“郦歆比那几个孩子大不了几岁,高冷只是她的保护色。”

    葡萄架下只剩下仕言和孙建术两个人,周峰一直在菜园子里耐心地给4位女孩普及农业知识,而喝了一肚子茶的久峻石由林强带着、翻译陪着回到房间上厕所。

    “您这个园子里收拾得这么利索,还种了这么多蔬菜、水果,平时都是谁来弄呀?您的工作又这么忙,这可是挺耗精力的。”孙建术好奇地问。

    “度假村的人帮着收拾,他们有几个是这方面的好手,这园子里的蔬菜、水果吃不了也都拉到度假村用了。”仕言说:“没事的时候我就来这里收拾,我喜欢干这个,我其实最适合当农民。”

    “哈哈哈,我也喜欢弄这个,土地是最诚实的,你付出多少就有多少收获。”孙建术说。

    “什么时候孙导觉得累了,我们就到这里一起修理地球,我这里永远有你一个房间。”仕言笑着说。

    “一言为定!”孙建术起身和仕言击掌为盟。“您太了解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了,在外面抛头露面多了,总想有一个世外桃源可以放空自己的灵魂。”孙建术一边往嘴里塞葡萄一边说,这里所有的建筑、设计和环境就让人从里到外松弛下来,特别舒服。

    仕言听出孙建术的话有所指,但他没有接这个话茬儿,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也许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

    正在大家兴致勃勃在院子里“玩耍”时,仕言和林强已经在忙乎晚餐了:包饺子。蒲瓜猪肉和黄瓜鸡蛋两种。饺子馅料的蒲瓜和黄瓜就生长在院子里。

    “蒲瓜是什么瓜?我还真没吃过蒲瓜馅的,不过看着好像挺好吃的。”孟梓淇看着仕言从瓜藤上摘下几个青绿欲滴的瓜状物好奇地问。

    “说白了就是葫芦,当然是能吃的葫芦。”仕言把蒲瓜拿给孟梓淇面前满足她的好奇心。孟梓淇想伸手去摸时仕言叮嘱她别被瓜皮上的毛刺扎着了。

    “你骗人吧?葫芦不都是圆乎乎那种吗?”孟梓淇小心地把手缩了回来。“对呀!咱们吃葫芦不是给蛇精报仇吗?”麦子和娅菲也围了上来,不怀好意地盯着仕言说。

    “你们是动画片看多了,我要回厨房和馅去了。”仕言抱着“葫芦”头也不回地跑回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