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家大业大 » 第六十六章:张玉东的处境!

第六十六章:张玉东的处境!

    当天下午,大家休息到五点钟,又兴致冲冲地去了火锅店帮忙。

    那天晚上生意和中午差不多,而且晚上喝酒的人更多,基本上是坐满后就没翻过台。

    但相比之下销售额却是增加了许多,基本上百分之七十的人都点了啤酒,晚上营收五千五百四十二快,加上中午,这开业第一天营业额就近一万块,可谓是非常不错了。

    渝城地道老火锅因为打折,第一天营业额也才六千多,但是他的桌子多了多少?多了二十张。

    所以正如陆飞所说,还是得有自己的特点才行,一昧地打折并不可取。

    往后一个月的时间,川流不息正是有了番茄锅底这个特色,吸引不少人慕名而来,吃过的人都说好,因为新鲜所以回去都忍不住跟亲朋好友聊上两句。

    没吃过的人,听自个朋友都说好,加上也有从众的心里,虽然消费不便宜,但一个月吃上那么两顿还是没问题的。

    不错,很多第一次来过的人,当月还来过第二次,这样的不少,往往是第一次和朋友来了之后,第二次在带上家里人再来。

    番茄锅底汤配上牛肉粒,让许多人赞口不绝,家里不是都有老人嘛,这老人吃不得辣,但一些孩子孝顺,非拉着来,因为这里不只有辣锅,还有清淡的番茄锅,

    番茄锅一点辣都没有,很适合吃不得辣的尝试。

    所以,这家庭聚餐多了起来,就有了另一个问题,小孩子容易哭闹,大人吃个饭不会清净,虽然这不是火锅店的问题,但生意是为了什么?

    做生意就是满足客人的需求,而照顾小孩子就是他们的潜在需求。

    眼看生意越来越好,陆飞后边又给找了三个人,晚上还会经常跑到店里培训员工,如何照顾老人和小孩子。

    为此又增加了一个菜,豆花,平城很少人吃豆花,所以菜大的菜市场根本没有,陆飞为此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街边摊卖豆花的。

    老人的牙口不好,吃些软的东西正合适,虽然店里有豆花这个菜,但基本上都是免费赠送给老人家吃,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还有蒸蛋,两三岁的小孩出门也不会带太多吃的,蒸蛋很好满足了大部分带孩子来的顾客。

    小孩子不是有时候会闹嘛,有时候服务员不忙了就会给帮忙抱抱,逗逗孩子开心,虽然只是那么一会儿,也能让宝妈好好吃顿饭。

    店里时不时还有一些特殊顾客,比如不小心受伤的,陆飞还会叫宁文虎提前准备好骨头汤免费赠送给这种人群,在加上两句诚意满满的话,比如祝你早日康复,更是让一些顾客感动不已。

    这种热情,这种体贴的关心和照顾,虽然人家开餐店确实是为了赚钱,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那家街边小店对顾客这样好的。

    所以很快,川流不息就形成口碑效应,不少人来就是听说服务好,很特别。

    川流不息火锅店,除了开业前边五天销售额没破万,后边的时间,销售额每天都破万了。

    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火锅店中午两点到六点这个时间段几乎是没什么人嘛,

    陆飞为此去定做了一块牌子,这个时间段,老师持有教室资格证,还有持有退伍军人证的,来用餐的,统统享受6.9折

    附近可是有好些个学校,老师也就不少,加上退伍军人,往后的时间,这个没人用餐的时间段,也能坐上那么个三四桌。

    这种来的基本是回头客,加上有时候确实没事,嘴馋了,来占个便宜,而陆飞就是想他们来占便宜。

    这样的他压根就没想过赚钱,保本之外,赚一丢丢,拿来抵消电费水费人工成本,因为搁那没人也是纯粹浪费资源。

    郑阳阳和宁文虎对陆飞佩服极了,这种商业眼光看起来不咋地,其实却是很好的办法。

    相比之下,川流不息的生意越发好了,渝城地道老火锅就坐不住了,起初陆飞开业的时候,他根本没在意,因为他去看过一眼,一个比他小多了店,

    还整什么番茄锅,吃火锅不就吃辣吗?整哪些花里胡哨的有人来嘛?而且新店开业还不给打折,张玉东更是怀疑自己这个同行的商业头脑。

    虽然听说川流不息每天用餐时间也是满座,但张玉东认为陆飞也就是拖了他的福,因为他花了不少钱宣传让大家知道平城有了第一家火锅店。

    看着自己每天都是满座,门口还等着不少人的时候,张玉东格外得意,认为能去陆飞哪的,都是捡他剩下的。

    但慢慢地张玉东就发现了不对劲,这个时间大概半个月吧,开业前半月他生意确实很好,但突然断崖式的他的生意就不好了。

    不少路过的人,张玉东还听到说:“川流不息不是这家,在前边,那家听说才好吃。”

    再一个问题,张玉东找的服务员全是一些大妈,工资也低,才一千二,相比陆飞开的足足少了四百块底薪,还不算一些其他奖励。

    大妈来上班并没有什么错,大家都要生活挣钱嘛,但相比之下怎么可能有小年轻那种精神气,但论动作麻利也比不上啊!

    加上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张玉东到没看出什么危机感,哪些大妈反倒感觉轻松许多了,卖死卖活的她们又不多挣一分钱,轻松点正好。

    这种心理随之而来的就是,态度散漫,做事不利索,慢慢悠悠地给整,热情更是无从谈起,而且有时候不忙了,大妈们没事就得给聊上两句,客人喊的时候还反应不过来。

    所以,在许多人去过一次以后,感受也就很一般,听朋友聊起川流不息的时候,感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然有些夸张,但差不多是这种感受。

    尽管最后张玉东想出的办法是,除了前面几天打折,后面这个月都给打折,打八折准备持续到月底。

    这个办法确实有点用,精准的筛选出一批想少花点钱,又还能吃顿火锅的人。但随之而来也有一个坏处,就是打折了他不赚钱了。

    还有一点忘了说,虽然他的店挺大,五十几张桌子,但前厅服务员除了收银的小姑娘,就只有五个大妈,门口站一个,四个大妈忙活客人。

    后厨四个,他没有炒料师傅,因为他是拿包装好的底料,所以省去一个人工,但哪怕是这么样,张玉东看着每天平均四五千的营业额陷入了沉思。

    十个员工,每人一千二,一个月就是一万二,就这他还没有给交社保,一个月要是营业额只有十二万,菜品的成本一般火锅店站个35到40,就给他算35吧

    也就是42000,他这里的房租一个月就是近三万块钱,还有水电费杂七杂八的,更别谈还有税收了。

    所以张玉东开业的后半月,每过一天都感觉是煎熬,再不想点办法,他也就是赔本赚吆喝了。

    而陆飞的雪球却是越滚越大,这就好比开局一根草,你特么玩命才能活下去,人家却是一把剑,所向披靡,遇啥砍啥,怎么可能比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