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菩提叹,众生云 » 第二章(1)两脚羊

第二章(1)两脚羊

    “啪”的一声,这支箭矢牢牢的钉在了扎西背着的木箱上,扎西瞬时反应过来钉在身后的是什么,几乎是下意识的将木箱卸在身前,半蹲下来,只留眼睛探出观瞧情况。

    杜羽闻声将手中枪“腾”的一声插在土里,翻身下马从背后迅速拿出铁胎弓向着声音传来的地方射去,足可看出南庄一战确实给杜羽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

    紧接着又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如果不是木箱上钉着的箭矢,二人或许会以为自己出了幻觉。。。

    “没事了,咱们去看看!”二人警惕了许久,杜羽对木箱后的扎西说道。

    二人警惕地往铁胎弓射去的地方走去观瞧情况。

    这铁胎弓威力确实是不小,只见一个树干被箭矢射穿,这支箭矢牢牢的钉在了树干上,箭头已被这巨大的冲击力炸开。

    “鞑子!还有鞑子在附近。”杜羽看到树干旁掉落的头盔,正是那日在南浔见过的白色笠形盔。

    扎西与杜羽商量片刻,决定将马和兵器留在密林中,在这附近搜寻一番,如果附近还有鞑子那么徐福就可能就有危险!这胖子现在可是没有任何武器,前文书交代过,这柄龙吟开山斧被徐福丢还给了扎西,现在还在扎西的藏马上绑着。

    杜羽手持铁胎弓,扎西从木箱内掏出了一把弓弩,二人在箭矢所在处的周边搜寻了起来。

    “羽!你看!”扎西从小在外流浪多年,无论任何环境总是特别的敏感。

    杜羽向着扎西手指的方向看去,有一股袅袅的青烟缓缓而升,不仔细看在这黄昏之时密林之中几乎无法发现。

    “不过十里之遥,徐福的足迹就在这附近消失的,很有可能是他,我们悄悄过去看看!”杜羽观测了下距离说道。

    二人蹑手蹑脚地走向冒出青烟的地方,不只是为了防止被听到,更是为了小心脚下,这种密林深处会有猎人下的陷阱,这些陷阱可不是闹着玩的,都是捕熊瞎子、野狼所用,若是不幸中招最轻的可能也要断腿,那真是打狼不成反被狼咬。

    杜羽扎西二人眼瞧着前面是一个营地,更加地警觉起来,杜羽和扎西二人身着轻装又无长兵器,一个箭步二人便都爬上了树枝,躲在距离四五百米的地方偷偷观瞧。

    “扎西,你瞧见什么了吗!我瞅着不对劲啊。”距离还是有点远,再加上密林遮挡,杜羽只能看到人影窜动具体可就看不清是什么了。

    “羽!”扎西的目光如鹰,但是不知说什么只是指了指自己的衣裳。

    “鞑子!”杜羽瞬时明白了扎西的意思,扎西的汉语还不知道魏国人对鞑子如何称呼,只知道他们都属于少数民族。

    这里需要顺带提一下,在魏朝时期乌思藏(西藏)虽为藏族但已属于魏国境内,然而当时的鞑靼就相对来说比较混乱,是由北方的各个游牧部落组建的游牧联盟意图劫掠瓜分大魏王朝,两者穿着也会有所不同,乌思藏人常穿藏袍颜色偏艳或黑色,常穿一只袖子,然后把另一只袖子从后面拉到前面。这种习俗与当地的高原气候有密切关系,藏族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然而鞑靼穿着偏爱用动物皮毛做饰品,穿着动物皮毛做的长袍,腰间别着腰带,脚上套着弯头马靴,其中或有白种人或有黄种人。在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朝代对于鞑靼的称呼泛指也都会有所不同。

    言归正传,杜羽一说鞑子扎西连连点头,扎西曾在北方遇到过鞑子的军队,他们的服装一般为白色或蓝色长袍偏多,头戴着笠形头盔或者圆顶立檐帽,很好辨认。

    二人从树上爬了下来,半蹲在树旁,不敢大声说话,因为鞑子的营地一般周边会有三两个人巡逻。

    “羽,营地里面零零散散应该有四五个鞑子兵,如果再加上巡逻的人那就差不多一共有六七个鞑子。”扎西小声说道。

    “冤家路窄啊,我得去看看有没有杀害蒋大哥的鞑子,他的刀被鞑子拿走了!我们先绕着营地看看情况,哨兵是他们的眼睛,触动了哨兵就跑不了了。”杜羽小声回应,在杜羽看到蒋泰尸体时,特地在周边找了一圈并未发现蒋泰的那把鬼头刀,杜羽知道蒋泰连睡觉都会抱着这把鬼头刀,一定是被杀害他的鞑子拿走了,这下这个鞑子等于是自带识别功能了,谁挎着这把鬼头刀,谁就是杀害蒋泰的凶手!

    说罢二人纷纷将弓弩装填上了箭矢,杜羽单手搭着弓弦,扎西单手按着扳机,半蹲缓缓向前走去又覆没在密林之中。

    就在此时二人不偏不倚正好撞上了一个鞑子哨兵,就在正前方不足三十米的地方,杜羽发现哨兵时已经来不及,哨兵也已听到了草丛异响竟然搭弓瞄准了这里,就在此时杜羽身后竟然响起了飞禽叫声,杜羽回头望去竟是扎西捂嘴在模仿斑鸠。

    哨兵听后刚放下手中的鞑子弓,可就在放下的刹那只听“嗖”的一声扎西竟然拿着手弩一下射翻了那个鞑子,这一顿操作可是看傻了杜羽,果然这扎西不仅身后的木箱如同百宝箱一般,就连扎西本人也如同万花筒般让人无法琢磨到底还有什么本事。

    二人上前查看,这支弩箭正中眉心,鞑子已没有了呼吸。

    “唔唔唔唔唔!”就在二人在观察四周时,突然听到了一阵声音,紧接着就是鞑子说着听不懂的话在扬起马鞭“啪啪”的抽打一人。

    “两脚羊!”扎西惊呼一声,他们看到了营地内正架着一个铁锅烧得通红,这群鞑子正在鞭打一人,那人嘴巴被白布堵住,再定睛一看,此人便是徐福!

    “两脚羊”,此词出自南宋年间,庄绰在《鸡肋篇·卷中》提到“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大致意思就是老瘦的男人肉老每次煮食都要添一把火,妙龄少女的肉味道鲜美,连羊肉都望尘莫及,儿童稚嫩故称为和骨烂,这些人统统被称作“两脚羊”。

    杜羽也略听说过此词,据杜父说战争时期百姓易子相食,军队也会抓俘虏用于当做行军粮,只是没想到这次徐福真的如杜羽所说,成为了“备用干粮”。

    扎西将鞑子头上的弩箭拔出,用鞑子的白袍擦了一擦,重新装填进了手弩中,举起手弩准备救下徐福,却被杜羽一下拦住。

    “扎西,你等等,不对劲。”

    “怎么了。”扎西放下手弩,时不时的望向徐福,生怕眼睁睁看着徐福被鞑子丢进锅里。

    “你看,这伙鞑子一匹马都没有,而且在劫掠完极乐镇之后应该不缺食物,他们不仅不撤退还抓阿福当做‘两脚羊’来吃,他们到底要做什么。”杜羽百思不得其解似是问扎西又像是在自问,扎西也一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这群鞑子的动向确实太古怪,我们不能贸然去救徐福,诶,鞑子话你会说吗?”杜羽又向扎西问道。

    “鞑靼不同部落话语也会不同,并不完全通用,我不会说。”扎西回答道。

    “藏语你好怎么说?”

    “贡卡姆桑。”扎西被杜羽这句话问的一下愣住。

    “贡卡姆桑?那问人家吃饭了吗怎么说?”杜羽又向扎西问道,嘴角还泛起了略带阴险的笑容。

    “去萨马萨阿咂。”这下可彻底把扎西弄懵了,心想火急火燎的事情杜羽还有闲工夫学藏语。

    “你快去把我们的马还有兵器拿过来,你得快些。”杜羽对扎西说道。

    “那你呢?”扎西一时不知道杜羽要做什么,完全稀里糊涂了。

    “诶呀别管了,快去找马和兵器来救我们!”听到杜羽那么说,扎西也不再问,稀里糊涂的返回去找马匹。

    扎西走后,杜羽可就换上了鞑子的衣服,将弓背在身后,把帽檐微微地压低,随后他竟然大摇大摆的走进了鞑子的营帐中。

    营帐的鞑子有的在躺着休息,还有两个鞑子正鞭挞着徐福,徐福身上已被抽打的血肉模糊,但是这胖子还真是不孬硬是咬着牙瞪眼看着鞑子嘴里发着闷哼声,谁都没有发现杜羽。

    就在此时正在鞭挞徐福的鞑子转身喝水正巧看到杜羽在后观望着,说着听不懂的话向杜羽走来。

    “XXXXXXXXXXXXX(怎么回来了,快回去继续放哨!)”这个鞑子似是营帐的领头,对着杜羽厉声喝道。

    “贡卡姆桑!贡卡姆桑!”杜羽笑呵呵的对着眼前的鞑子说道。

    这个鞑子领头一脸疑惑的看着杜羽,心说这个人说的是什么语言,不像鞑靼的语言倒也不像汉语,杜羽心说我们汉族边幅辽阔那么多民族何止汉语一种语言,先绕晕你狗日的再说。

    “XXXXXXXXXXXXX(赶紧滚回去放哨!)”鞑子领头迟疑了一会儿再一想估计是其他部落的语言,因魏国时期鞑靼由各个游牧民族组成,并无做到语言统一,或许这个人是其他游牧部落的,又在一次放慢语速但依旧是大声的呵斥杜羽。

    “去萨马萨阿咂!”杜羽看出这个鞑子领头不悦,从自己穿的鞑子衣服中解开身侧的酒囊给到领头,依然面带谄媚。

    徐福这时也被动静吸引了,向着杜羽看去,心里还盘算着这鞑子长得可真想杜羽,哪知再定睛观瞧这就是杜羽,心想着这小子什么时候会的鞑子话,还跟这鞑子说的有来有回的。

    鞑子头领这下可不干了,眼前这人说的话一句自己都没听懂,震怒地挥手将杜羽手中的酒囊拍飞了出去,此时正好从营帐外慌慌张张跑进了一个鞑子,对着面前这鞑子头领悄声说着什么。

    杜羽一看这鞑子没有帽子神情慌张心说不好!

    大概是被他差点射杀的那个鞑子缓过神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