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兰湖随笔 » 民俗

民俗

    民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看花灯,做纸兔,踩高跷……那是民俗常态。看个热闹,讨儿童欢喜,至于成人,不看也罢。

    福建莆田仙游,东南小县,本是寻找古建筑,老房子,趁春节假日未完,跟朋友搭高铁一游,不亦乐乎?岂料当地一同学,盛情相邀。定要尝尝仙游大鹅。

    同学说此鹅生于竹林,长于泉边,常年游弋于青山脚下。溪流淙淙,绿茵遮蔽。食的是小鱼小虾,喝的是清冽甘泉,红掌清波,悠游自在。

    于是跟随至一水岸廊坊。

    我们入座上茶,窗外水波荡漾,远处青山连绵。稍等片刻,一姑娘进门,笑脸洋溢,陶瓷砂锅上桌,打开锅盖,鲜香扑鼻。果不然,其肉质鲜嫩紧致,汤汁清澈回味。不知不觉,每人一碗鹅汤加肉,片刻见了碗底。众人不好意思,此狼吞虎咽之态,有失斯文。同学趁此大加炫耀,以解众人之尴尬。这鹅肉真可谓只有仙境有,人间哪得几度尝?尝仙游大鹅,乃民间一俗。

    入夜,我们进入广场观礼台,观看盛大民俗花灯巡演。可我心里还想着白天的鹅肉。当年,王羲之兰亭鹅池里的鹅,同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莫非书圣是尝了这鹅肉的美味,才提笔大书“鹅池”两字?难道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仙游人氏,书法了得,也与大鹅有关?那我今日食得大鹅,明日也书法大有长进不成?

    胡思乱想之际,花灯巡游开幕。

    其实这花灯,也就是普通的灯车,各种造型,外加配合民间故事,当代标语。大型车上,少男少女彩妆表演,男人女人击鼓呐喊。彩灯队伍状如长龙,连绵不断。想着该走完了,却又缓缓过来一拨,没完没了。

    这一小小县城,有多少人口?广场周边各条马路水泄不通,人山人海,黑压压密密麻麻,观者人头攒动。广场上,巡游队伍几个小时缓慢流动,不绝如缕。

    同学说,马上就要进入最精彩部分!

    此刻,广播里说,仙游县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已经倾巢出动。每村每落,每家每户,出一长条板凳,一头烛火闪耀,一头铁钩拴凳,与下一家勾连。队伍从县衙门出发,所经之地,一门一户提前等候,自动将凳钩互相搭连,排成长龙。

    队伍已经越走越长,经过哪里,现在何处,广播里一一播报。号称接龙的队伍,绵延在街巷,婉婷在丘岗,行进在大路。用无人机俯视,整个县城,千家万户,灯火勾连,星星互缀,光芒四射,陷入狂欢之中。长龙阵的领头,已经进入广场。我无法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卷。一个沿袭久远的民俗,可以动员起全县人口,不分老幼,官衙一毛不拔,人们自觉自愿,欢歌笑语,共度宵夜。

    队伍实在太长,经过眼前广场中心,各种姿势造型,摆摆停停,奇妙美幻。全部队伍走完结束,估计也要半夜凌晨。我们无法等待太久,只好依依离去,因为接下去还要拜访一位仙女。

    所谓仙女,即仙游之地一位好琴赋,懂诗书,且幽居于古宅中之知识女性,也是同学特为安排,说是必须一见。

    我们客听主便,登门拜访。

    经过一段曲巷,石板铺地,推门而入,先是一天井模样的狭小入口,见有各种盆栽花卉,屋檐底下白墙背景,绿色婆娑。再进去,一客堂,兼有茶台、琴房、书画长桌,靠墙一端,明式鸡翅木书架,上有四尺宣纸成叠摆放,十分雅致。

    入座沏茶,茶香扑鼻。主人简略致辞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则盛邀主人为我们弹奏一曲,经稍稍推辞,便走向琴房,静气端坐,手抚琴弦,一曲“高山流水”悠然入耳。曲毕,掌声四起。随后,主人铺展卷轴,一幅隶书条幅展现眼前,字体古拙秀美,淡然素净。观者无不称赞。才女、淑女、仙女之赞词充盈屋内。交谈一二,为表对主人之谢意,大家提议我挥笔泼墨。我诚惶诚恐,却又盛情之下,不敢推脱。观其周边环境、室内陈设、眼前仙女之品位爱好,皆一一映入脑海,略做思索,便挥毫写下一副行书对联:

    朝抚琴露湿苍梧

    晚泼墨霞映远山

    书毕,大家鼓掌,拍照留影。

    这一个白天夜晚,莆田仙游之民风民俗,勾起我几多联想。一个元宵佳节,彰显民间之日常,诠释百姓之所求,解读何谓之幸福。如若来生为官,当折腾百姓之折腾,游戏百姓之游戏也!

    此行,终究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