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兰湖随笔 » 文 化

文 化

    辞海给文化的解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和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的是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还有两种解释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所以不作引用。

    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与她的文化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把地球分为东方和西方,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两个地域的发展路径由于他们的文化差异,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模式,也就是因了不同的文化,才有了不同的结果。这里我们不做优劣的断论,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任何非此即彼的断论都不科学。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她有一个继承性。在文化继承中,一般采取的是自然主义。自然形成,自然淘汰,自然接受。文化的力量极其强大,任何人为阻止和改造都是大动干戈,非脱一层皮不可,时间物质成本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弄不好结局并不如人意,更有甚者,还会导致灾难。

    既然文化有继承,也就有发展。文化发展采取自然主义是最保险的。许多不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文化也就自然淘汰。但自然发展在封闭型社会是可行的,在开放型社会,有时就会产生文化挤压。社会转型中,文化的继承和吸收是最考验统治者的一个标杆。一味坚守传统文化,不管糟粕与精华,凡是传统的都是好的,那肯定是无知。一味放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那也是一种盲目。

    随着开放程度的提升,大多数国家都本着文化融合的心态,这些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持有同一标准,即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一些文化传统比较悠久的国家来说,如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吸收的问题,就更是一个胸怀和智慧的考验,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也首先是不夜郎自大,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不抱残守缺。怀有一种真正的自信与洒脱反而有利于文化的去粗取精,有利于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促进。

    当然不是说自信与洒脱就是纯粹自然主义姿态。文化历史悠久的民族往往不肯放弃自身的传统继承,政治家要做的是帮助社会提高文化认知,对于糟粕应该毫不留情予以否定,对于先进文化,特别是被人类社会实践证明了的优秀文化传统,应该毫不犹豫的加以肯定并学习运用,这就叫文化自信。

    文化继承与吸收的选择,其实并不困难,因为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民族与人类的进步,而不拘泥于自我的膨胀和自负。在文化吸收的同时,必然牵涉到文化输出。文化输出与吸收,看上去矛盾纠结,但一个成熟的民族在对待此类问题时,具有同样的宽宏自信。没有一个民族可以说自身的文化是可以凌驾涵盖整个人类文明,也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强迫另一个民族接受他不愿意接受的文化,任何一厢情愿的文化都没有善终,只有顺其自然,择善而从,只有不断融合,逐渐完善,才能使人类文明和复兴走向光明。一切对自身文化的大肆叫嚷都是一种自卑,一切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抵触都是一种自闭。这种自卑和自闭往往伴随着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狂热,既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表现,更多的可能,就是一个民族自毁的信号。

    作为一个意识形态,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反映不可忽视。一群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政治家,有责任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确立开放进步的意识形态,从文化开始,梳理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采纳外来文化中一切有利于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的内核,这是为子孙后代行善积德的崇高责任。

    孔孟诸家为帝用,

    老庄述论做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