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夜蚀之地 » 第二十四章 来者

第二十四章 来者

    今天是清明节。

    天气阴沉不定,整个天空时而是灰蒙蒙的,仿佛随时都有可能降下雨来;时而又变成烈日当空,让这春天的空气都染上了夏天的灼热。

    西昭城的北城门处,此时已是外出的人超过了进城的人。

    这些人大多都是出城到各家的祖坟山去祭祖扫墓的,他们或是提着竹篮、或是背着竹篓,争先恐后的涌向城外,仿佛生怕自己脚步慢了就会饿着自家祖宗一般。

    而在他们的竹篮、竹篓里装着的东西都大同小异,皆是些果品食物和香烛冥钱。

    在这人头攒动的城门口,两道不一样的身影出现在了不远处的官道上。

    他们一老一小,虽然都是身穿灰色斗笠,将他们的大部分容貌给遮掩住了,但依旧还是有不小的辨识度的。

    老者自斗笠下露出的发须都是黑中带白的状态,脸上的皱纹不多,但看上去也是甲子之年的模样了,他手杵着一根高过头顶的拐杖,身后背着一个大大的带棚箱笼,慢悠悠的向着城门口走来。

    小者身穿的斗笠看上去有些大,把她的体型特征都给遮住了,无法分辨出是男孩还是女孩,但从她的体型外貌来看,约莫也有七八岁了。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但相隔的距离并不远,都是保持在一个可以及时反应的距离里。

    北城门的城墙上值哨的士兵看到了两人,因为对方的独特打扮而下了城楼,准备对两人检查一番。

    当这一老一小的两人行至城门口时,几名身穿黑色铁甲,身佩弯刀的士兵便拦住了两人的去路。

    其中一名士兵沉声说道:“进城检查。”

    老者没有多说,摘下了斗笠的笠帽,取下了身后背着的带棚箱笼,他身后的小者也随他一起取下了斗笠的笠帽。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女孩,她的头发是墨绿色泽的,她的脸上布满了小红点,不过这些小红点的位置看上去非常的规律,似乎有规律可寻。

    拦路的士兵看到她的模样时,先是一惊,继而又表情平和了许多,说道:“进去吧!”

    而就在他说这话的同时,另外一名士兵却欲要阻拦,却被他拦住了动作。

    对方没有说话,但眼神中好像在说:“那老头都还没检查呢?怎么就放他们进去了?”

    似乎是看出了对方的想法,那放行的士兵嗤笑一声,说道:“没问题的,你没看到那小女孩吗?”

    那名士兵一脸的疑惑,问道:“她怎么了?”

    放行的士兵继续说道:“以前小的时候在草原上,我有见过一些像她那样的人,他们来自草原的东北边,他们也是草原人,不过他们不像我们,他们不会放牧。”

    话到此处,他停顿了一会儿,摆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说道:“你猜他们是干什么的?”

    那名士兵摇了摇头,显然他即使有想法也不想在这猜谜语。

    见对方如此无趣,放行的士兵也就不再卖关子,继续说道:“他们不随草场迁徙,却也是四处漂泊寻生,到了有人的地方,他们就会给当地人表演一些有趣的木偶戏。”

    闻言,那名士兵像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尔后两人也没再多说,便又回到了城楼上继续值哨。

    ……

    许府厅堂内,许武堂坐在主座上,安静的喝着茶,似是在等待着什么。

    许文瑾自厅堂外走了进来,对着父亲请安行礼之后,她便开口说道:“父亲,付老先生已经开始纳学收徒了,我们是不是也带着洞明前去拜师?”

    许武堂此时正在饮茶,他先是挥手示意一旁斟茶的丫鬟先退下,尔后咽下了口中的醇香茶水,摇了摇头,说道:“我已经为他请来老师了!”

    听得此话,许文瑾知道自己的父亲早有了打算,也就没有再回话。

    女儿沉默,但许武堂没有沉默,他放下了手中举着的茶盏,幽幽说道:“付观石老先生虽在边城一带名重一时,但只是学习儒学之道,还是不足以培养出一位好孙儿。”

    说到此处,他没有继续说话,而是举起了茶盏,看上去是要再饮一口茶水。

    见到父亲的举动,许文瑾连忙上前为父亲斟满了茶水。

    许武堂饮了一口醇香的茶水后,方才继续说道:“我孙儿的老师,就应该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宗师,既要在武学兵道上有所造诣,也应有术学士道的文才,这样才能为我培养出一个能文能武的好孙儿。”

    他的话音刚落,厅堂的门外就传来了家丁管事的请安声。

    许武堂示意对方进来厅堂说话,管事进来之后,行礼恭声说道:“老爷,门外有位陈姓老人求见!”

    听得此话,许武堂脸上笑容瞬间显现,示意管事带自己前去迎接,然后便杵着拐杖迅速起身,嘴里还念叨道:“你看,真是说谁谁就到啊!”

    两三分钟后,许武堂在管事的带领以及许文瑾的搀扶下来到了许府的大门前。

    此时门前站着两个人,定睛望去时,赫然便是北城门口的那一老一小。

    见到许武堂的身影出现在许府的大门处,那老者连忙取下斗笠的笠帽,将拐杖递交给了一旁的小女孩。

    然后只见他双臂张开,掌心向内的画了一个圆弧,最后双手横于胸前,尔后又深深的鞠一躬。

    做完这一套动作之后,他才大声说道:“许老爷子,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许武堂见他如此动作,也是将拐杖递交给了管事,虽佝偻着背,但还是非常连贯的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之后大笑道:“陈老弟啊!老夫终于是盼得你来了!”

    自许武堂来到西昭城为官以来,这样的场面可谓是只多不少,看着两人的动作,许文瑾与管事也已是习以为常,没有多余的动作。

    反而是那陈姓老者身后的小女孩,像是忍不住一般,噗嗤笑出声来,还非常无礼的说道:“哈哈哈哈哈,你们俩老头儿怎么这么滑稽呀!”

    听到小女孩的嗤笑声,在场的其余四人都是一脸的诧异,而陈姓老者与许武堂的脸上还多出了尴尬之色。

    许武堂最先开口问道:“这位是?”

    陈姓老者此时脸上满是惭愧,对着小女孩就是一个怒视,小女孩也因他的怒视而控制住了自己的笑声。

    尔后陈姓老者才回答道:“许老爷子,陈某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您能答应!”

    许武堂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陈老弟尽管开口便是!”

    陈姓老者继续说道:“这个女娃儿是陈某赶路时在山道中遇到的,当时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是被饿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陈某并非渡世之人,但也做不到视而不见,便将其救下,一路带来了西昭城。”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不知许老爷子能否让她也随我一同入府,不必给她银钱,给她一口饭吃就行!”

    听完陈姓老者的解释之后,许武堂也是没有拒绝的意思,说道:“陈老弟能屈尊登临寒舍已是老夫之大幸,既是老弟欲救之人,而又是老夫能救之人,老夫又怎会拒之门外呢!”

    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一个“有请”的手势,继续说道:“老弟先到府上说话,往后我孙儿的成才大计可还得依仗您呢!”

    说罢,几人便同向而行的入了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