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众扶摇 » 第十五章 菜市场

第十五章 菜市场

    想着想着,徐良走出公司,决定去外面逛逛,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自然,会叫上楚涣之一起。

    枫叶市不算太小,也不算太大,不是省会,但也是一个地级城市了,城市一般的功能都有,基础设施也齐全。

    从公司出来,做过两条街,到了一个菜市场。要说哪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最好的去处就是菜市场了,毕竟谁都要去菜市场买菜。

    “芦笋嘞,新鲜的芦笋嘞!”

    叫卖的人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没想到年纪轻轻就来经营生活,这不禁令徐良非常好奇。

    “芦笋多少钱一斤?”

    “七元。”

    年轻人一看有生意,便停下叫卖声,看着徐良,一边拿起塑料袋帮忙装笋。

    年轻人的动作是那么的自然,仿佛世间的真理搬实实在在又理所应当。

    年轻人的气度中带着一种举轻若重,一点小事都做得一丝不苟,仿佛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一般。

    徐良看着年轻人的动作,看得有点呆呆的,他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当一个买菜的商人,甚至可以说成小贩,可以那么的自然。这在徐良的原有的世界观中是不存在的。

    徐良以前也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父亲在长军公司是后勤维修的,母亲则是保洁工作。虽然父母不会以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心烦,觉得比人低一等。毕竟由于当初没有好的文凭,没有文化,这样的工作能够谋生,便还算可以。

    但是徐良不能这么认为。徐良始终觉得自己应该是要做一个高层人员,不会去干这样那样的杂活,而那些杂货则是交给那些学习不好的人去干。虽然这样的想法未免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但他心里总有一个潜意识,说我以后要做的是设计或谋划类的工作,总之是领导工作,再不济也是高薪的白领工作,凭借自己的头脑和本事赚钱,而那些只要稍学习就会的工作,自然工资比较低,也不适合自己去做。

    这简单的卖菜生意,在原来的徐良的眼中,是不屑为的。

    但是在看到这个年轻人这么自然的态度,徐良的心里仿佛触动了一般。

    好像是曾经童年的时候,自己没有那些世俗的观念,一个小小的玩意,可以左看看右观察,仔细的品味,仿佛这个东西很重要。

    又好像自己小学时期,别人出去玩,而自己却在写作业,有的人以靠别人为方便,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玩耍。而徐良小时候的作业都是认真写的,他将这看作是学习,而不是痛苦。能学到东西则是乐趣。

    这种以学到东西作为驱动的学生生活,让徐良不会感到疲惫。

    那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没有了这种乐趣了呢?

    徐良陷入了沉思。

    都说人长大了会经社会的染缸染得面目全非,徐良似乎看到了这样的发展变化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徐良感到一阵战栗。

    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但现实中却是实实在在发生了。

    这让他很震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从家族长辈看到自己的天赋而后说出“此子日后一定可以上华夏大学”而产生高不可攀的感觉吗?

    实际上,在徐良自己曾小学初中名列前茅时,徐良自己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毕竟自己就是班里的第一,上全国最好的大学应该是不在话下的吧,徐良这样想,是了,应该是不再话下的才对。

    但是,后面自己在上高中后,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终至望尘莫及,最后生出了一点遗憾,有时候会去回避那些亲族的目光,好像自己丢失了本所应当的东西似的。仿佛自己没考上最好的大学让人失望了。

    但实际上事情已经发生,再没有挽回的余地,应该放开心情,不去纠结才对,毕竟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徐良自己应该在什么水平,最后发生了,那没什么好说的,自己应该就是这个水平才对。才对,,,吗?

    徐良自己是始终无法面对这个现实。

    在他的眼中,他应该可以更好。

    但现实是他的分数始终在一个线上徘徊,却到不了华夏大学的分数线。

    在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方平心态,找出问题,一个个解决。

    而如果在这个时候依旧有浮躁的心,觉得自己要马上见成效,不肯好好做,那么面对的现实就将是在一个线上徘徊。

    徐良直到碰到这个卖菜的年轻人,才发现自己当初的自己是多么不成熟,没有了当初那种学到一点就是一点,每一点都很好,同时又争分多秒的多学一点,以这样的态度去学,应该比自己常常活在焦虑中会好很多吧,徐良这样想。

    接过芦笋,徐良打算走,没想到那个年轻人叫住了他,并递过来一张名片,“这是我的名片,我叫顾明杰,期待您下次光临。”

    这让徐良更惊讶了,没想到卖菜的年轻人竟然会制作自己的名片发给别人,徐良打算以后多来买菜,当然是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年轻人。他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久违的熟悉感,这让徐良想认识这个年轻人。

    徐良点点头,这次没有多说,想着下次还能过来的,于是和楚焕之离开了菜市场,一起向公司居住区走去。到了自己家门前,徐良才打招呼向楚焕之告别,因为楚焕之的家还在他楼上。

    徐良进了家门,还在思考自己的失落的那份单纯。

    他靠着一股纯粹的品性走到了今天,而他发现他血液中的纯粹在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浮躁,是纠结和患得患失。

    他总会在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出神,要么想今天又有什么新闻啦。要么计划自己要怎么快速的提升自己啦,要么被动的拿起手机,一点开社区就翻个不停,全然忘记自己为什么要进来。

    他这才惊觉自己有这么大的毛病,而自己却还在想着那些高大上的理想,殊不知这样的自己根本没可能一展抱负,可能最大的结果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泛泛之辈。

    这在徐良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但如果不找到根源,就没办法解决。

    徐良想得出神,他父母的声音将其拉回了现实。

    “小良回来啦,嗯,还买了菜,小良越来越懂事了......是芦笋啊,今天我就做个芦笋炒肉,这是你和你爸都爱吃的哦!”

    “中午是该放松一下,你在公司都挺忙的吧?回家好好歇歇,来来来咱两下会棋吧,这是你小时候喜欢下的象棋,当初你可没怎么赢过我,现在看看你有没有长进?”

    “好的爸爸,我这就来。”

    盛情难却,徐良跑去下棋。

    当然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平常的场面,但在经历了菜市场的事情后,这么平常的事情有了一些重要的意义。

    平常的生活谁又说不好呢?

    这样的生活,和一家人在一起的场面,温馨有安心,让人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不会心烦气躁,内心平静,这就是家的感觉吧,徐良这样想。

    这种感觉很好,如果做任何事都有这种安心的感觉,应该会少很多烦恼。

    毕竟徐良没有看到过他的父母担心别的虚无缥缈的事情,徐良的爸爸常常教导天上不会掉馅饼,哪怕掉在地上无主的钱他都非常慎重,大概率会视若无睹一闪而过。

    这样的人生难道才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吗?

    不会受那些这些的诱惑改变本心,自己要做到事情不会被那些诱惑去改变,提升自己就是一种快乐,那些诱惑在他看来都不及自己获得自己的本事来得重要,就像古代那些圣贤的心境,家国才是大事,儿女情长不在考虑,自然也不在书籍上存在。

    徐良下定决心,追随先圣的脚步,脚踏实地的做事,胸怀宽广,坦坦荡荡的做人。

    这样,加上每一天都是自己最后一天一样的重视,应该可以很好的做好自己的职务吧,徐良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