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众扶摇 » 第十四章 生产资料

第十四章 生产资料

    因此,过去的儒家思想有一个完整的服从体系,建立这个体系的基础是土地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地主君王垄断土地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如何在这样的社会架构下生存和发展,需要讲究仁义礼,孝悌。而现在的社会,如果从资本社会的角度来看,生产资料不再仅仅是土地,还有一系列的其他资料,对工业型企业来说是机器,对资源型企业来说是原材料,对金融型企业来说是别人存在自己手里的钱,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程序和员工,对服务型企业来说是场地、工具,现在的社会架构不再仅仅是围绕土地资产,因此原有的大家庭制度就无法维持,现在可以将一个个生产资料使用人员聚集体称为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内的人有了义务不使这个家庭的财产萎缩,与其他具有竞争性的家庭竞争,这种竞争目前往往造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态势,倒闭的企业员工失业,资产被贱卖,部分员工跳槽到其他企业,其他的待业。然而,这样的“家庭”由于成员是技术和能力相近的个体的集群,有于有技术含量在里面,无法进行世袭,不过可以请人代劳,就像过去的地主那样,这样的话,拥有生产资料的可以永远享有别人的服务,而没有生产资料的,只能去学习了技能之后给别人服务,而且自己的子女还不一定会有自己的才能,可能根本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如果自己的生产资料没有达到可以请人的地步的话,自己的子孙只得卖掉这个资料去替别人打工,这样,想要代际积累生产资料的难度比拥有大公司的难得多,这样,比起过去地主和普通农民都用的是土地这一单一生产资料,而且生产资料的使用较为简单,尚且可以保有自己的土地,而现在,则替别人打工的人会越来越多,资本到最后会富集到少数人手里,而且靠已经形成的技术壁垒,别人只能去他那里打工,而没法与其竞争。这显然是未来的主旋律。

    然而这显然不符合大众的利益,甚至一些人喊的“入关”等,也只是减缓了这个富集这个进呈,如果不加干预,最后一定是高度垄断的一个个企业,零星几个利用科技突破的可能会改变市场格局。因此,这世界想要翻身也只有靠科技创新来抢占别人的市场了。

    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道德,很明显是要让这种结构稳定的,也就是符合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既得利益者有利益,那么平民们的利益就有损,这样的一个社会,难以维持,必须让平民们看不到自己被剥削,看到自己是主人公,这对高级知识分子就是给予尊重,给予空闲之间自己支配,这对普通群众来说就是给予其发言权,只需让媒体宣传,就能是普通民众的宣言同媒体的一样,这样使得民众即认可了高位者,有得到了自我满足,减少了社会的矛盾。再不够,就让平民内部分裂,整天斗来斗去,只要其他的矛盾足够多,就危害不到资本家本身。

    这显然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共公有为主,实际上是国家所有,国家拥有生产资料的分配权,这样的制度下显然掌握分配权的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社会主义是否必需要达到非常先进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呢?不需要,只要一个国家就能,或者说一个群体就能,只要这个群体可以在竞争中生存,就能。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也不是需要生产力极为发达,或者说永远达不到,只需要全球统一了就行,这个时候,政府能做到控制住人群分裂的势头,就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的运行。社会主义的运行,在一个理想状态下,是人的基本需求都能够满足,也就是说能吃饱,同时交通高度发达,消灭叛乱容易,多余的人力用来探索宇宙而不是服务于某一个人,这样能够保证拥军的不叛乱。监控加人脸识别能够准确识别出想要叛乱的人提前消灭,达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