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领主 » 第30章 欲加之罪

第30章 欲加之罪

    面对吕谋的直接反驳,何其方愣了一下,不适应的问道:“为什么?”

    “因为赵老实一家,我虽然免了他的债,还他卖身契。但他们一家坚决不从,一定要给我家做奴做婢。”然后手一摊:“看看,我没办法,还只能继续收了他的卖身契。所以,他是我的家奴。按照法律,不经家主的同意,你们是不能带走他们的。而不巧,我,不同意。”

    “那王三呢?”

    “还是我的家奴。”

    “王五呢?”

    “一样。”

    活阎王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然后将目光看向了何其方。“大人,这个家伙是故意包庇,就是一个无赖。”

    何其方安慰:“不要这样吗,有理说理,坐下,喝口茶顺顺气。”

    然后慢条斯理的又对吕谋:“我可是亲耳听说的,那几个欠着张员外债的,都已经卖身给你做了家奴,是吧。”

    吕谋点头:“他们的身契都在我这里,要不要我拿给大人验看?”

    何其方一笑摇头:“那到不必了,我还是相信圣人门徒无谎言的。”

    吕谋淡然回答:“荣幸之至。”

    何其方突然将脸拉下来,将手往桌子上一敲,摆出来官威:“吕谋,身为秀才,却私下违背律法蓄奴,死罪。我当禀报礼部教俞,罢你功名,拿你下狱严查。”

    明朝准许豢养奴隶,但有严格规定。

    奴隶的出身,必须是俘虏或者是有罪之人。

    还严格规定,勋贵二十,以下一级递减,到最底层的秀才,只能是五个。这才有了一中秀才,免除五个直系男子徭役的规定。

    后来发展到投献规矩。

    当然,这时代谁还遵守这个制度?袁可立主政扬州,扬州大盐商范红家,就蓄有家奴近万,也是护盐队,成为扬州隐患,才被刚正不阿的袁可立拿下。

    这样的人家比比皆是,不说,就是约定成俗;拿他说事,那就是罪。

    面对这种确实的罪,吕谋却依旧轻松一笑:“可是,我是给他们工钱的啊。”

    太监也是家奴,是皇帝家的家奴,动辄几万,最高时候达到了十万。这怎么算?

    王公贵族家只有二十奴仆怎么行?于是,永乐帝就变通了下蓄奴的法令,只要你给那些奴仆工钱,不管多少,就不算违规,算是雇佣,也就是公务员。

    从这一点上看,大明的皇帝还都是主动归在大明律管辖之下,并且遵守大明律的。只是他有权,随时制定一条对自己有利的法律罢了。

    所以,纵观大明的每一个皇帝,最爱做的,就是修订大明律。

    吕谋给卖身自己为奴的人工钱,这就轻松怼回了何其方的居心不良,让他一时哑口无言。

    然而何其方是有备而来:“那么好吧,既然他们都是你的家奴,那他们欠张员外的钱,就由你这个主家还吧。”

    田见秀实在看不下去了,讥讽道:“真没想到,一个堂堂一府同知,朝廷命官,竟然成了乡下恶霸讨账的狗腿,这岂不丢了朝廷脸面?”

    何其方理直气壮的回怼:“地方乡绅将状子递到府里,言道有乡下恶霸包庇怂恿刁民欠账不还。这事,正归本官管。本官这是为民做主,严肃执法。田举人,难道本官做错了吗?”

    论怼人,田见秀是方正人,还真不行。

    吕谋阻拦住田见秀,再次面对何其方:“家仆之债,与家主何干?我是给他工钱的,这说明,他在经济上是独立的。”

    活阎王跳起来:“那你把他们的工钱交给我,算是分期还款。”

    吕谋笑了:“张员外什么时候能容人啦,这个办法好啊。咱们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何其方就一皱眉,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吕谋笑着道:“据张员外说,我的家仆中,有二百一十人欠你的债,是吧。”

    “是,利滚利合计欠我二万五千两。”

    吕谋转身对长随二狗子吩咐:“去取二百一十文钱来,还了这个月的。”

    “什么?二百多个钱,够什么?还不够我们要账的跑腿茶水钱呢。”

    吕谋嘲讽一笑:“可我给他们的工钱,就是每月每人一文啊。”

    大明律说了,只要给奴隶发工钱,就不算蓄奴。但没规定必须给奴隶发多少啊。这个年代,还没有最低工资标准一说呢。

    两万五千两,每月还二百一十文,即便不再加利息,那也得还两万年啊,两万年,那可真是地老天荒了。

    何其方一见事情再这么被吕谋胡搅蛮缠下去,就没个头了。当时豁然起身:“吕谋,不要再胡搅蛮缠了。张员外的债现在必须还。给你两跳路,一个,你替他们还,一个就是我要拿人。”

    既然撕破脸,那还有什么说的。

    “不要拿官威吓唬我,我爹也是官,还比你大。”

    “但他远在镇江,还管不到我。县官不如我这个现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个理打到皇上面前,我也不怕。”

    “那我还就说了,人,不能带走,一个也不行。阎王账,一个子不还。”

    何其方怒吼咆哮:“吕谋特嚣张,我今日就破回规矩,先一个包庇刁民,抓了你。来人,将吕谋绑了回府。”

    站在外面如狼似虎的衙役,就往里面冲,准备拿人。

    吕谋的手下乡勇岂能让他们得逞,立刻一拥而上,堵住了厅堂大门。闻讯赶来的刘宗敏,更是提着双刀,直接冲了进来。二话不说,直接将刀架在了——活阎王的脖子上。

    刘宗敏一冲进来,吕谋心中大叫不好。如果刘宗敏莽撞的把刀架在了同知脖子上,那留给自己的唯一道路,就是造反了。

    好在刘宗敏外表粗鲁,但内心却是谨慎仔细的。要不然历史上,他也做不到李自成百万流寇大军的总哨。

    将刀架在了活阎王脖子上,那就是乡民之间的械斗了。

    但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啊,这可怎么办啊。

    正在僵持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一个人焦急的呼喊:“吕谋世侄不要动粗,同知大人息怒啊。”

    然后就见知县李华用跑的速度,冲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