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灼玉芳华 » 第6章刘全

第6章刘全

    水生说完从怀里摸出封信递给九儿,看九儿没再吩咐差事,便告退出门吃饭。

    九儿打开信札,是主持张天保的来信,说御赐龙门派掌门李玄礼要来柳云观小住。

    信中介绍有传言这李掌门是奉密诏前往道教圣地太和山择地修建道观,但这位掌门巡游三载,只在太和山一角建了几座茅庐。

    此番派人接洽,要来柳云观小住,让张天保心生疑虑,这类自创一派的道人,虽说都在两大派系之下,但他们奉行的道家理论却跟道家十三经有天壤之别。

    道家讲究天人合一,道德伦理,自然万物。而这些新生的门派却效仿佛儒,讲究与时俱进,君权神授,若是将经文讲解之事相托,恐有背道家真理。

    九儿放下信札心想:张天保咸吃萝卜淡操心,刚吃了几天饱饭,就开始关心道家真理了,卫道博名之心昭然若揭,可这跟自己有半根毛的关系吗?

    道家分裂有八十多个门派,多为氏族官绅张目,早就偏离了道家精神,所谓财锦动人心,拗不过贪欲门槛,修的哪门子道?

    倒是兰儿姐的婚事得好好琢磨一番,虽说嫁过去仍然是大妇,但毕竟是二房,讲究点的摆桌席面就不错了,具体说纳彩订礼什么的一概没有。

    两天后,上林村在栈桥码头正式竖碑,上林村公所的匾额也挂到门楣上,村里摆上大席,男女老幼近千口子人,洗澡换衣,对着高坐台阶的九儿拜了三拜认了家主。

    上千口子人分成三队,五十岁以上的有酒,青壮年已婚的一排,未婚男女和孩童一排,全部是大长桌,鸡鸭鱼肉生猛海鲜调料增香色泽诱人,煎炒烹炸二十八道菜全是村里自己培养的厨子所做。

    麻五和三宝亲自掌勺,一“战”成名,十二三岁的年龄,已是大厨级别。

    小九吃完饭,和刘秉昌一起查看了正在修建的酒坊,蒸锅和滑道都在卫城铁匠铺打造中,还得一个多月才能送来。

    搅拌场地和发酵池采用地砖火道加热,冬季也能正常出酒,酒曲和酵母每个县城商铺都有得卖,小九已经决定采用北方主粮高粱为原料。

    南方的米酒、醪糟、黄酒、花雕、清酒占据半壁江山,北方的汾酒、杜康、兰陵、烧刀子多用粟米黍米酿造,改进型烧锅子出的酒,即便不勾兑,也仅有四十度左右。

    九儿打制的新款蒸馏设备,将会使产出的酒更加醇香清冽,度数也会超过五十度,这种酒将会在这庞大的酒水市场中独占鳌头。

    酒、烟、盐都被氏族官绅牢牢掌控,所有的律法都会尽可能绕过这几个行当。

    布匹、茶行、瓷器均在江南官绅手中,江北商会和氏族亦是铁石木材毛皮粮食的主要把控者。

    勋贵和宗室顶着糜烂天下的大帽子,跟在氏族官绅屁股后面混点残羹剩饭,撑着光鲜的门面和社会地位,扮演者蛀虫的角色。

    小九当务之急想要用酒水、烟草、原盐完成初级积累,就得避免和氏家官绅的财路发生冲突,才能不被他们捏死。

    芦苇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高粱、粟米、麦子的亩产都在四石以上,而同时期的江南水浇田和江北的上田,亩产也仅有三石半(三百五十斤)左右。

    小九在上林村改变种植方式,冬季深耕冻死霉病毒菌,春天起垄用收集的草木灰和晒干的牲畜粪便施肥播种,各种农作物都有严格间距,配合人工授粉,松土除草,排涝保垧的技术手段,使高粱、粟米、麦子、大豆、黍米的亩产在去年都跃过五石(五六百斤)大关。

    识字班的开设,就是为村民更好的学习粮菜种植,牲畜家禽饲养,渔业养殖的技术,这些书本上的东西,都是小九自己编撰教材,边实践边修改完成的。

    酒坊大院预留出仓库和酒窖,现在修建的仅是能容纳三千斤粮食的房舍和宿舍、办公等用房。

    村里十五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成了第一批酿酒“师傅”,正在接收填鸭似的酿酒技术的灌输。

    一本九儿编写的酿酒教材,被他们翻来覆去背诵的滚瓜乱熟,新打的一口水井专门盖了三间房子,并派专人住在里面看守,确保冬季用水安全。

    这里有取之不尽的芦苇,柴草不缺,除了留出好的芦苇编制盖房用苇席苇箔外,其它都用来做柴火,草木灰都被收集起来,按照斤数在村公所换钱。

    小九一直寻找稳妥的煤炭供应点,现在的煤炭只收运费,但是用驴车运送的杯水车薪,想要大规模使用,还得打通辽东的海上通道才行。

    查看完酒坊工地,小九又和刘秉昌、卫儒等人找到一块可以晒盐的荒滩。

    这片滩涂离上林村二十多里,白花花的盐碱地方圆五十多里,稀稀疏疏的长着荆棘和黄荠草,这是地下卤水充沛的象征。

    只要挖出半米深的池子,用石碾子反复压实,再铺上青石,四周用砖瓦垒边,开上进排水渠,一座盐田就建好了。

    再把烧制的陶管埋进土里,用螺旋钻取出陶管中的沙石,一直将陶管下沉到盐卤层,一个浓盐卤水井就算完成。

    天津卫淡水充沛,海水含盐低,即便是青州府、莱州府的海边盐池,亩产也不过三五石,而且一年不会超过两季。

    海盐的咸度不是矿盐、井盐、青盐能比的,但极低的产出,让有实力的氏家官绅们不屑一顾,他们更感兴趣那些产量高的矿盐和井盐。

    即便如此,九儿也不能将晒出的白花花结晶盐大咧咧四处叫卖,那等于傻小子背着筐银子在街上走一般。

    九儿用地下盐卤晒盐,不管是高标准盐池,还是新法结晶,都是这一世前所未有的新品。

    这些盐短时间内是不能出现在人前,而是上林村酱菜坊的主要用料。

    不管是冬季的酸菜豆角,还是芥菜萝卜,都是北方冬季的畅销品,而这片近千里方圆的芦苇荡和渤海湾,最大的财富是鱼鳖虾蟹。

    这里鱼虾的肥大远超想象,随便向水里扔石头,都能砸死几条大鱼。

    现在村里只有小舢板,即便如此,捕来的鱼依然铺满庭院,挂满枝头。

    腌制酱菜咸鱼成为让盐走出去的唯一办法,这些东西不是朝廷管控物品,只要疏通好关卡,送到辽西、漠南、漠西都不是问题。

    和刘秉昌说完规划,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寻找流民进村,而这里盐工住的土坯茅草屋却得先建起来,以后条件好了后,自然会先改变住宿条件。

    黄烟的种植,烘烤,调味,包装的教材正在编撰,随着人口增加,黄烟将成立专门作坊,交给村里妇人们独立完成这个项目。

    回到村公所已是月上柳梢头,前往蓟州府寻找粮食销路的宝坤垂头丧气的等候在院子里,四周点着驱蚊香,院子里放着八仙桌,饭菜扣着纱罩,显然在等着小九们回来一起用饭。

    看到九儿和刘秉昌进了院门,宝坤站起身拱手说道:“宝坤见过庄主,见过刘主事。”

    在他身后,一位三十多岁商贾打扮的汉子也拱手施礼。

    宝坤十九岁,原本是道观制香坊掌柜,常年在外采购制作燃香的原料,对各省府县的道路熟悉,被九儿要到身边,成了家丁。

    九儿笑道:“看你没精打采的劲,指定没啥好消息,这位是?”

    那商贾倒是机灵,没等宝坤介绍,抢先说道:“锦州隆昌商号掌柜刘全冒昧前来,一路耳闻天津左卫有神仙童子降世,号称大力神,今日白天在柳云观栈桥看到那入土三尺的石槽,方才知道所闻不假。”

    九儿小手摆了摆说:“原本是青皮上门勒索,一时兴起,丢了个石槽震慑他们罢了,坐下边吃边说。”

    九儿居中坐定,八仙桌没有左右排序,卫儒、虎头坐在九儿左手边,其他人围坐另外两边。

    麻五走来拿起纱罩,三宝又送来两个炒菜和两壶花雕酒,九儿接过虎头递来的面巾擦了手脸,对刘秉昌说:“老规矩,你领着喝酒吧。”

    说完拿起油饼撕成三块,给了卫儒和虎头各一块,三个孩子开始夹菜吃饭。

    几个大人也没客气,相互恭维着喝了三杯酒,也拿起油饼吃饭。

    饭桌上的鱼虾只有九儿愿吃,其他人都在朝着卤水鸭和大盘辣子鸡使劲。

    这种用蕃椒、花椒、八角加大酱炒制的大公鸡,不仅麻辣鲜香,更是软糯酥烂有嚼劲,让宝坤和刘全吃的大呼过瘾。

    刘秉昌在全村宴会上吃过这菜,今晚依然大快朵颐停不下筷子。

    很快五脏六腑填了个七七八八,这才一个个放下筷子,变得斯文起来。

    花雕酒可冰可温,一坛子十斤装卖八个大钱,这年月没有年份酒,但真正喝酒之人都知道,年份久远的口感更醇厚。

    九儿见他们放下酒碗,便问刘全:“刘掌柜怎会和宝坤走到一起?”

    “回庄主话,宝坤在蓟州府醉香楼请各家掌柜吃饭,我正好住在那里,一并受到邀请。

    “席间宝坤说了每年有五千石粮食要发卖,结果各家出的价格都很低,刨去运费已无利可图。

    “因听他口音是辽东人,散席后我就留下来和宝坤闲谈,得知庄子在天津卫,就跟着来看看。”

    九儿点点头说:“上林村正想和辽东建立商道,当然不是做粮食生意,不知刘掌柜东家是哪位?”

    “说来话长,东家乃宁远中右所原游击将军祖天寿(五十岁后改为大寿),现今被判监斩后身陷狱中两年了,我上下奔走,族中积蓄花了七七八八,至今看不到一丝曙光。”

    说完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九儿说:“祖家历经三代,也算是辽东数得上的氏族大户,另外还有义州的李家、沈阳的马家、孙家、吴家,辽阳的高家、佟家、石家、鲁家、锦州的王家、前屯卫的毕家、辽南刘家等。

    “辽东兵民一体卫戍,造就了目前的局面,你在外奔波,靠的应该是吴家那点浅薄人脉,自然耗费大又难见效果。”

    说完看了看刘秉昌,刘秉昌一愣说道:“主子说的没错,当年我和祖天寿同在李府为将,有些交情,他为人圆滑,处事稳妥,若是从商,或可有番作为。”

    九儿笑道:“自从李家和马家日落黄昏,朝廷不会再任命文武双全的将领,像刘掌柜的东家,或许能成为朝廷需要的儒将。”

    刘全听完眼前一亮问:“庄主的意思,祖东家还有东山再起之时?”

    小九用小手指头点着刘全说:“本就不是虎落平川,何来东山再起之说?上林村百废待兴,刘掌柜安心住几天,了解一下村里的规划,将来开通水上商路,咱们两家合作才是正经。

    “至于说你的东家,只要每天在南极仙翁的雕像前晨昏定省,待到春花烂漫时,定有喜讯降临,记住了,是南极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