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吴德慧的南北朝 » 『沈田故事』的历史背景设定

『沈田故事』的历史背景设定

    所谓『沈田故事』,涉及大魏朝开国君王昭武皇帝的一段隐私。

    先说说沈田这个人,他是出自吴郡沈氏。孙策打江山的时候,沈氏一度和朱氏、顾氏齐名,部曲精锐敢战,天下闻名。

    前朝南渡之后,『王马共天下』的分裂背景下,沈氏家主沈充严重误判,投靠王敦对抗拥有大义名份的司马氏,号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结果一朝败亡。其后数十年,沈氏低落至尘埃,泯然于草芥。

    直到五斗米教作乱,不甘心于现实的沈穆夫追随邪教头子孙恩造反,担任『前部参军、振武将军、余姚令』。种种堕落丑态让《宋书》的作者沈约自己都哀叹,沈氏『一门尽妖党』。

    然而,沈穆夫扯旗造反还没有两个月,就被北府名将刘牢之擒斩。株连之下,沈氏阖族只逃出沈田、沈林两兄弟。

    前朝隆安年间,寒门出身的刘裕崛起,兄弟两个趁着刘裕不受江左士族待见,跑去投靠,这才找到立足之处。到义熙年间,随着刘裕的地位水涨船高,沈氏又慢慢地熬出头来。

    这段时期,沈田和昭武帝都在刘裕手下任职,两人的性格相左,互相看不顺眼。可以说,前后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毕生的恩怨纠葛就此展开。

    义熙十二年,刘裕开始北伐,昭武帝率领的是主力部队,沈田负责管理辅军。他心里很不舒服,凭啥啊,自己可是良将。

    当年八月,刘裕觉得昭武帝迟迟不拿下潼关,应该是担心他谋朝篡位,故意拖延,不能再信任。但是大军在外,又不可能临战换将,于是『遣沈田、傅弘之入武关,进踞春泥』,意图侧面迂回,攻击后秦腹地。

    沈田很激动,这是出人头地的良机啊,兴致勃勃地领军出发。

    九月,沈田、傅弘之领军『攻峣柳』。后秦皇帝姚泓闻报,不顾大臣们的阻拦,带着四万羽林军出京,御驾亲征。

    敢问,一帮子笙歌作乐的样子货能打个什么仗?

    沈田用精兵千人设伏,『尽力一击』,羽林军顿时崩溃四散。姚泓只身逃到灞上,『余无所归者』。

    刘裕接到军报,称赞沈田『武略不让尉僚』。枭雄的身边自然不缺阿谀奉承之辈,全都跟着赞美起来,『时人皆呼其沈田子』。

    这个时候,是沈田人生中的高光时刻,顾盼自雄,风光无限。然而,昭武帝转眼间就拿下长安,抓获后秦皇帝和宗室一百多号人,一脚就把沈田给踩下去。

    两厢衡量,沈田在刘裕心里的份量与昭武帝依然没得比。『田子由是忌之』,落下心病,动不动就在刘裕跟前给昭武帝上眼药。

    义熙十三年,刘裕跑回建康去篡位。夏国皇帝赫连勃勃趁机进攻关洛地区,连战连捷,眼看着就要打到长安城下。

    当时,沈田得到刘裕的信重,已经迈上龙骧将军的高位。可他一心想要在从龙之路上更进一步,就劝说刘义真,夏国骑兵『远来疲敝』,所谓强弩不能穿鲁缟,一通巴拉巴拉。

    刘义真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能懂个啥?一听很有道理,就放任沈田自信满满地领兵出战。

    结果,沈田一头撞上赫连勃勃的主力,大败亏输,亡命奔逃到柳廻堡才想起要派人回去报信。弄到最后,还是昭武帝率领援军赶到,守住长安。

    刘裕听说形势已经稳定,对左右赞叹,还是昭武帝厉害,『成吾霸业者,惟镇恶』。还没高兴两天,接到沈田与朱龄石的密报,『复忧虑』。

    朱龄石的奏报上说,昭武帝施行的一系列政策颇得民心。每逢出行,乡间百姓『悉拜道路左右』,声望卓著。

    平心而论,朱龄石的报告还算是客观,而沈田的密报就完全是捕风捉影,恶意陷害,『窃闻镇恶每于无人处叹息』。

    既然是无人之处,那又是谁看见的呢?莫须有。叹息什么呢?密报上也没写,让刘裕自己去猜。

    一套谗言下来,刘裕『如刺哽喉』,密令沈田、傅弘之,准备『行卫獾事』。

    伪永初三年,刘裕病故。临死前,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昭武帝,嘱咐太子刘义隆,『镇恶形迹未张,不可自图之,当令田子行其事』。

    昭武帝治理关中地区的八年时间里,吏治清明,人心归附,先后挫败夏国赫连勃勃和燕国慕容拓的多次进攻,已经是实际上的“关中王”。

    沈田早就失去对抗昭武帝的信心,一接到刘义隆的密令,要他『诛镇恶』,自己倒吓个半死。

    这个时候,傅弘之已经病故。沈田左思右想,这事情他一个人搞不定啊,就悄悄派人去联络时任长安府治长史的朱龄石,把情况一说,询问是不是『相机行事』。

    朱龄石接到书信,同样吓得够呛。心想,现在谁还能制衡“关中王”?早十年间在干嘛!一转身,他就把文书和信使全部交给昭武帝,『以证心迹』。

    昭武帝看完书信,审完信使,气得不行,『轻兵直入田子府中,擒斩之』。就这样,沈田与昭武帝之间的纠葛,终于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