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悠然随记 » 第二十七章 关于物欲降级的几个阶段

第二十七章 关于物欲降级的几个阶段

    我的年龄比较尴尬,跨世纪的前一天出生。从小比较讨厌妈妈用虚岁计算我的年龄,因为我根本没有那么大。

    比如我十四岁的时候她说我毛十六岁了,就很讨厌。爸爸会说我才十五,我总是纠正的说,我十四,周两岁。

    长大之后每个人都会说错,渐渐的我不再计较了。比如妈妈依旧说我二十五了,别人说我二十四了,我都点头。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才二十三岁。

    网上按实际写的年龄是二十三岁,我怎么可能二十五呢。比较意外的是医院的体检单上总是二十三岁,医院喜欢用周岁,真好。医院出生的孩子很多,他们知道怎么算年龄,知道周一岁还是周两岁,真好。只有在这里,我才是小的。

    不想认输的时候,我和别人说我二十三。他们总是说,00后啊。我总是摇摇头,说那我24。后来我总说自己24,其实我只是个差一天00的99。

    我从不觉得说自己二十三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好像把我说大一点他们就能得意了一样。

    我不喜欢小县城,因为每年过年气氛很好的时候妈妈都会说,你今年都XX岁了,该懂事了。我很烦,我自己知道,可是她说出来,我就不想做了。

    但是在大城市,我说我XX岁了,她们只会惊讶的说,才XX岁,好小啊。我的内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在这里,多大都很小。

    二十几岁有工作她们说你好厉害,自己住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她们说你好厉害。如果三十岁买车买房她们也会说你事业有成。

    而在小县城,只会说你都二十多岁了还不结婚,说你三十岁了这么大年龄了还不要小孩。在小县城不婚不育是会被议论的,而大城市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有很多人羡慕。

    所以我喜欢大城市,当然,只是相对大一些的二线城市。那种一线超一线我是适应不来的,讨厌快节奏,讨厌996和007。我只需要能让我容身,没那么多议论,能养活自己的二线城市。

    很喜欢现在在的城市,离家里不太远,没有人议论纷纷。这里有朋友,有喜欢的人,有工作,有钱,有我自己的小家,很好。

    这里的老年人没有自怨自艾,整天待在家里怕死又等死。而是很有活力的三五成群,或是坐在一起聊天打牌,或是一起出门游玩,很自在。

    这里还能遇到很有文化的老人,看书,讲话,头头是道。看到他们,我才不会想到村里没有消遣的老人。想起他们,我会难过,也会感叹他们不与时进步。

    但凡学学认字,学学手机,都不会那么无聊啊。我的奶奶正是旧时代的牺牲品之一。从小文盲没上过学,我要叫她认字她说学不会。哪里学不会呢,是没上过学没有约束力。是不想进步得过且过。是没有接受过先进的思想熏陶,永远被困在了旧时代的思想里。

    奶奶也不会摆弄手机,只会让我们放戏曲。她也听不懂唱了什么,只是看画面猜测,偶尔还要让我们给她讲。

    我觉得她这一生都是可悲的,生了好几个孩子,有的生,有的死。经历了半辈子战乱,又经历了干旱,举家搬迁甚至改姓,苦尽甘来的时候老头却死了。

    她一个人把两个女儿拉扯大送出嫁,又拉扯儿子娶了媳妇,又哄孙子孙女长大。可悲的旧时代妇女,只会让人心疼,却无法帮助。

    年轻的时候劳累,老了之后跟不上时代。每天坐在屋子里发呆,日复一日。我觉得很压抑,她就是怕死,也是在等死。所以我羡慕大城市的老人,最起码她们懂得多,生活也丰富多彩,思想也更进步一些,不用被整日困在屋子里。

    奶奶比姥姥大十岁。姥姥年轻时是个很时尚的人,穿最时髦的衣服,烫最时髦的头型。老了之后却变成了老封建,和妈妈不亲近,因为算名的人说穿绿色对姥爷好就开始一直穿绿色。妈妈给买的衣服也不穿,一年四季就穿那几件。我也不知道她怎么了,可能是之前觉得姥爷和隔壁阿姨有什么,她患得患失吧,所以开始对姥爷百依百顺。不肯离婚,只是变得沉默,变得失去自我。其实要我说男的有什么好呢,何必为他们作茧自缚,可是姥姥不听啊。可能那是她一辈子的男人吧。

    每次看到空巢老人的新闻都不好受,又逼自己不去想。人各有命,是他们生的时代不好。也是他们不与时俱进。

    我是肯定不会像他们一样的,我爱学习,爱看书,爱写作,经常思考,总是反思,经常改变自己,是绝对不会故步自封的。

    而年龄,我自己知道自己还小就好,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反正我也不在意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