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学武人 » 第六十四章 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合格而又成熟的武者

第六十四章 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合格而又成熟的武者

    宫殿中。

    “我的武道观又是什么呢?”

    在读完了整整一本武道理论概况之后,赵正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说实话,这门课其实一点都不难。

    总共也就一本书而已,赵正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给读完了。

    给他的感觉怎么说呢?

    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整本书一百多页,说是字字珠玑也不为过。

    读完之后,赵正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文字非常的凝练,看着不多内容却是很丰富。

    读完之后,就像是让一个新生的人真正的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

    通过阅读这本书后,赵正拨开了迷雾,对武道的认知有了新的变化。

    不过,

    看似赵正花了一天时间说是看完了,其实也只是通读了一遍,后面还要他慢慢的去揣摩去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这也是赵正之所以这么迫不及待的将整本书给读完的原因。

    就是因为读着读着不禁就被吸引了。

    引人入胜就是他通读时的真切感受。

    可以说,相比武道数学那种看了就要头疼的书,这本书是真的让赵正手不释卷。

    在通读了一遍后,赵正在收获很多的同时,也有了一个疑问。

    那就是,他的武道观是什么?

    既然对自己的武道观产生了困惑,那么就要梳理下自己对武道的认知。

    首先,就是武道的本质。

    什么是武道?

    武道是强身健体。

    武道也是保家卫国。

    武道是追寻人体的极限。

    武道也是对世界道理的感悟。

    如此种种,都是武道的一种外在表达。

    但归根结底,武道是对生命的主动阐述和描绘。

    或者说,

    武道就是主动的将生命推向自己想要的那个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获得力量上的提升,也可以做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更可以追寻一切想要追寻的事物。

    主动是态度。

    生命是根本。

    方向是目标。

    这就是武道,也是赵正通读之后对武道的全新认知。

    可能千万个武者会有千万种的武道理解。

    但万变不离其宗。

    一切武道都在这三句话中,这就是武道的含义。

    然而,如何去实现实现这三句话?

    这就要将武道的实现形式了。

    而说起这个,就要追溯武道整个发展历史了。

    话说,

    在久远之前,第一个人类发现人的身体强壮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体悟到一处神秘所在。

    这处神秘所在就是武者的丹田位置。

    随着体悟研究后,人们逐渐对这处神秘所在有了了解。

    在这里,仿佛是一处无垠的神秘宇宙,更有着武者的根本也就是武道之种存在。

    后来,更是进一步发现,武道之种可以产生出一种无限神秘的力量——真气。

    那么,为何叫做真气呢?

    却是因为,发现了真气存在的人通过真气可以让自身的力量变大、速度变快和反应变敏捷。

    而修炼真气更是可以强壮身体最后百病不生。

    这让拥有真气的人不仅有着远超同类的力量,更是可以猎杀远比普通人强大的野兽。

    如此,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发现的神秘力量是人的生命之源。

    更是先天与后天的交汇从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的物质。

    是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这就是为何将其命名为真气的由来。

    实际上,

    武者修的本源便是先天与后天之间的阶段,而后由后天返先天,最重完成武道三要素。

    即主动、生命、方向,或者是态度、根本和目标。

    那么问题又来了,只是知道真气的作用没用的,如何去修炼强大真气呢?

    不得不说,先民们的钻研精神让人敬佩。

    随着时间的流逝,先民们通过积累总结后发现,人的身体除了丹田和武道之种外,还有大量的穴位存在。

    这些穴位仿佛繁星一般存在于人的身体当中,但又脱离于人的身体。

    因为,即便把人类的身体给切成最微小的组织,也无法发现穴位到底在哪。

    仿佛穴位与人的身体并不在一个维度上,不可目视,却可以通过精神去感知。

    在对穴位的研究中,先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人的身体每一个穴位都有着独立的效应,不同的穴位连在一起又能形成更加神奇的效应。

    而众多穴位间自然联通,有一种精神可以感知到的通道,这就是经脉了。

    如此,先民们随之发现,通过丹田内的真气以穴位进行定点形成经脉路线运行,可以获得稳定的神奇效果。

    而这,

    就是一切武技和功法的根本原理的由来。

    随着一代代的研究总结,小周天与大周天确定为武者最基础的经脉路线,一切功法或是武技都要以此为基础。

    可以说,

    大小周天穴位就像是一座大楼的地基,任何功法必然有它,可也不只能有它。

    但只要有了它,将地基给打牢了,至于上面你想怎么盖那是你自己的事。

    想要盖多高就盖多高。

    想要盖多漂亮就盖多漂亮。

    可这个地基必须要打好才行。

    有了这个地基,那么一切都有可能。

    因为人的身体穴位数量仿佛无穷无尽,自然拥有无限可能。

    毕竟,赵正是学过穴位课和经脉课的。

    他可是知道,

    就他背下来的各种穴位位置和效果,以及不同的穴位组合在一起又有什么样的效果,等等这些他已经背了四十本的大部头。

    然而,赵正还不知道后面又有多少内容等着他。

    因此,穴位是真的太多了。

    而这些穴位就是武者盖楼的基础材料。

    只不过,穴位太多这是好事可也有不好的地方。

    毕竟,

    如此多的穴位,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也就很难了,无异于大海里捞珍珠一般。

    这既需要运气也会有危险。

    要知道,穴位的寻找需要武者的精神通过真气去试错。

    可一旦碰到陌生的穴位,在真气触碰到新穴位的瞬间,便会立刻与自身真气运行的穴位连成了一体。

    至于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只有天知道了。

    可能,轻的身体出现一些奇怪的负面状态。

    若是重的话,不排除直接内伤受到重创,从此下不了床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特别严重的情况,那就是一命呜呼。

    因此,穴位的发现寻找必然是充满风险的,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危险。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武道数学这个杀手锏了。

    实际上,在武道数学出现之前时,功法和武技的发展简直就是一部武者的血泪史。

    不知多少武者为了前路为了发展丰富武道功法,前仆后继的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丢了性命,有多少人导致身体出了问题真的是数不胜数。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催生了武道数学的出现。

    武道数学不是哪一个人弄出来的,而是经过一代代人总结发展完善出来的。

    理论上,更是可以一直发展完善下去。

    永远也没有尽头。

    因为穴位的无限,让武道数学也同样无限。

    随着对穴位和经脉各种特征的观察研究后,形成了数学意义上的定理和公式。

    如此以来,

    武道数学的各种定理和公式可以使用到对武道的探索和运用中。

    武者以此为手段,将武道的探索和运用归纳到一种量性的精确范畴之内。

    这使得武道的探索和运用不仅更加的精确快捷,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危险性。

    只有结合了武道数学的武道才是科学的和成熟的。

    赵正为何觉得武道数学太难?

    就是因为武道数学的定理和公式太多,并且交汇在一块的内容也太多了。

    有时,一个问题就需要上百个定理和公式才能解决,少考虑一个就要完蛋。

    所以,还真不是赵正太笨。

    而是武道数学太难了。

    这是一门需要武者用一生去学习和钻研的学科。

    可以说,每一个合格的武者都是一位集穴位学家、经脉学家、武道数学家等等于一身的。

    文武必须要双全。

    不懂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武者就不是一个合适的武者。

    说实话,赵正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满头黑线。

    他知道,自己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武者任重而道远。

    现在,

    说完了武道的根本和方式,再之后就是精神和准则了。

    武道精神就是唯坚贵争。

    只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将武道给走下去。

    争上和争取的精神才是武者前进的内动力。

    唯坚贵争这种精神越是到后面对武者来说越是重要。

    最明显的就是,武道修炼越是到了后面,所需要的资源越是夸张,不去争哪有这么多的资源来提供修炼。

    再有,

    武者一旦到后面没有了功法不知道前路如何,这个时候怎么办?

    直接放弃?

    还是以自己坚韧不拔的心态苦苦追寻下去,最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或者说,没有前人的坚持追寻又哪里来的现在的武道?

    因此,唯坚贵争的精神必然要贯穿于一个武者的一生。

    没有这种精神,武道是绝对走不远的。

    当武道本质和武道精神有了,剩下的就是武道行为准则。

    不恃强临弱这是底线。

    不违背做人的原则这是根本。

    不违心顺从心意这是追求。

    赵正从这本书里看到了武者做事的八项原则,需要他去践行的八项要求。

    这是无数武者前辈们归纳总结出来的,其中包涵着前辈们的血泪史。

    如此,才会总结出这八项基本要求,为的就是不让后辈再走前辈们的老路。

    而对于这八项要求,赵正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这八项原则符合他的三观他自然接受认同。

    同时,赵正认为他时刻遵守这八项要求能够让他不忘初心,不会在未来忘记自己的本心。

    生而为人,必然要恪守人的底线,不辜负先贤们的努力教化。

    先贤们教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世界变得美感,人与人的交往变得舒适。

    若是哪一天他违背了这八项要求,也许他这个人已经变了,朝着一个非人的深渊滑落。

    这是赵正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