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汉祥之飞 » 第二十七章大唐国京都

第二十七章大唐国京都

    徐杨郡,长丰府城。

    城主府,

    段又铭府邸。

    段又铭点头哈腰送一年轻男子出了大门。府内亲卫牵来一高头大马。

    曹祥背负原先那个包裹,里面不但原来铁匣还在,还多了十万两银票,那是段又铭奉上的茶水费。

    曹祥只说一句话,灵参是长冀郡郡牧进供给国师的。段又铭吓得差点屁滚尿流,赶紧小心翼翼捧还铁匣。之后心中后怕未消,再硬塞十万银票给曹祥,好话说尽。

    一跃而上马背,拱手谢过段又铭和窦孤进,策马而去。

    一路深深地感叹,武力的强大,它相当于权势的威严与力量。

    至于那个年轻男子和他所带领的两位劲血境高手,长丰府竟然一无所知。窦孤进也不知到底何人,如此与窦家仇恨深刻,只能回家族加大调查力度。

    曹祥莫名想起在荒巴城,灵兽谷里被临门双鬼杀死的两个窦家子弟和三个随从。临门双鬼莫非也是专门去谋害窦家子弟。

    徐杨郡郡城。

    郡牧府,

    郡牧窦孤勤召集族内老人议事。

    众多老者来到大堂,或庞眉白发,步履瞒珊,或鹤发童颜,老骥伏枥。

    窦孤勤问:“各族老最近查遍资料,可有得到得到上辈的哪些密事。特别这些年或上辈与窦家有仇恨的世家的信息?”

    窦家也排查过这些年因为正事或琐事被窦家灭门的平民或世家,终究一无所获。

    各族老一一汇报上辈有记录或听闻到的一些恩怨。大堂上有专人记录,一一记录在案,以待祥查。

    一位白发苍苍的窦家老人,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块四方铜牌,铜牌半个巴掌大,一面凸刻着一个“窦”字,一面凸刻着一朵不知名的花。铜牌上方一个小洞,应该用来系绳,看来这是个腰牌。

    白发族老把铜牌递给窦孤勤。

    窦孤勤翻看一下,瞧着铜牌寻常,工艺也一般。郡城街上随便一个铁匠铺都能做的出来。

    白发族老道:“这是我小时候,跟随我爷爷去家族库房,发现的觉得好玩,就占据己有。如今归还家族。”

    白发族老的爷辈当过家主,在场不少都是堂兄弟。

    瞧着铜牌普通,而且这小事不足挂齿。窦孤勤自己都多次进入库房,私占不少东西。

    白发族老接着道:“我在最早的家族一本杂事记录中,见到这铜牌的印记。”

    马上在场众人议论纷纷。

    “哦,咱们窦家族谱有三百多年吧?”

    “是不是有口头传言窦家从别处来到大唐国?”

    “那就是说家族来大唐国后才记录的族谱,之前的没有。”

    “家族来大唐国之前所有的记录都没有。”

    百年千年,世家的沉浮起落已成为常态,有新世家崛起,也有世家已经没落成为平民,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窦孤勤收起铜牌,叹道:“我去查查看。”

    继续重点查看与窦家有恩怨的世家,最近窦家优秀子弟被人谋害众多,危险已经迫在眉睫。

    大唐国,

    京都郡,又称大唐郡

    京都城又名大唐城。

    都城之外各有四个隶属京都的县,各居住百万人口,也驻扎着大唐的精锐卫队。

    官道常年有兵士设卡路查。

    这里官道宽达二十多丈,也是大唐国最宽的最平坦的大路,四通八达,路上满是络绎不绝的马队商旅,疾驰的骏马或蹒跚的挑夫,匆忙前去大唐城。

    京都的繁荣已经不分城门内外,一路茶肆林立,客栈飘旗。

    次日,曹祥已经看见京都城门。

    找个茶棚歇息,叫了碗茶。小伙计帮忙系好马匹,讨好道:“客官,进城后骑马不方便,要不要帮你卖了?”

    “京城内有些地方不让骑马,万一冲撞了某位大人,性命难保。”

    “要是住宿的话,城内比城外贵十倍。客官可以在这住个十天八天。”

    瞧着小伙计说的天花缭乱,曹祥有点不信,还是骑着马,向城门而去。

    城门巍峨,城墙逶迤天际不见尾。

    车队排成长龙,各种各样的人有条不紊进出城门。京都大城城门有六个,这还不是最繁忙的城门。

    掏出通关文牒给城门兵士查看,牵马随流进入京都城,

    九衢百巷,车水马龙,贩夫走卒,门庭若市。

    曹祥不知道身在何方,还有各种雅士贵人,宝马香车,看的眼花缭乱。

    逮住一过路人问道:“国师府怎么走?”。听到国师府,路人的吓一跳,结结巴巴指着街上有巡逻的衙役道:“问官差。”

    两个官差已经走过来。

    二人把曹祥带到城中一处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前面。

    整个建筑群乃一府邸,府门高耸,上面篆书两字“郑府”。

    大门旁有下人进出,官差拦下一个下人,指了指曹祥。下人进去禀告。

    不久,里面出来一个管事模样的老者,纶巾灰袍。得知从长冀郡郡府过来,赶紧叫人把马拉去马厩,谢过官差,把曹祥带进去。

    老者七拐八拐,把曹祥安排在一小院内,客气道:“国师不在府上,贵客留下姓名来处,先洗浴吃食,等国师召见。”

    “在下国师府总管,辛金爽。”老者自我介绍。

    曹祥客气回礼,报上自己名字。

    辛总管不由重新打量一下曹祥,:“原来是曹家的天才子弟,刚刚怠慢。”

    曹祥客气再次谢礼,问:“我带着长冀郡郡牧郑向逸大人的上礼。”

    辛总管问:“具体何物可知。”

    “一支三百年灵参。”

    “我可代收,送往国师书房。”

    曹祥就把包裹里的铁匣拿出,递给总管。辛总管查看之后,收好离去。

    不到三刻钟,

    曹祥正在假寐休息,辛总管又匆忙而来。

    “国师与当今皇上在城外北营禁军练武场,国师命我带你过去。”话刚完,下人捧一外袍和一云靴进来。

    “见你衣物不多,府上贵宾备用衣物将就一下。”

    换上一身锦衣短袍,踩进登云靴,曹祥成一风度翩翩世家子弟。

    府外马车已在等候,二人上了马车,疾驰而去。

    穿行数条长街,出了北城门,再行数里,前面一大片营帐所在。

    禁军练武场,

    外围旌旗猎猎,武将兵士长枪明甲,禁军列队。

    辛总管带着曹祥,亮着通行令牌,通过禁军将领检查,急忙进去。

    场内,镶边龙凤锦旗迎风飘扬,有宫女宦官守候着华盖帝辇。

    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中央大观礼台,中间锦绣龙椅高坐当今皇上,眉宇威严,手捋短须,身穿金龙黄袍,散发权威感。

    皇帝身边的国师,身穿一袭深色的长袍,发髻插玉。神情泰然自若,双目深邃,看不出具体年龄。

    旁侧有众多文官武将,交头接耳,指点下面。

    场内相距三十几丈,三方队伍,搭大蓬长排椅,各聚集几十人,正在遥空对峙。

    辛总管把曹祥带到国师面前,马上拱礼自己退下回去了。

    眼前就是大唐武道修为第一人,虽然面色随和,曹祥倍感压迫,赶紧向前要跪礼。

    郑国师示意曹祥暂且见礼,带他来到皇帝面前,:“此乃曹家箭术天才,曹祥。”

    曹祥已经跪拜在地上,皇帝点头赞赏,“如此年轻,不错。”

    曹祥不敢抬头,低首默认。

    “下去坐吧。”

    曹祥赶紧退后到国师旁边,再后退找个空位坐下。

    场下有人正在比武,曹祥惊奇竟然看到了吴云斐,吴云斐正跟一名劲装世家子弟比试,明显占据上风,十几个回合后,吴云斐一剑刺中对方肩膀。

    此时对手才认输,吴云锦回到已方队伍。曹祥定睛一看,那些人中间坐着二皇子长孙庆阳。

    曹祥猛然醒悟,下面莫非三方是三个皇子。再看看观礼台上的众官员,明显官阶不低,顿时额头微汗。

    自己也只是一世家子弟,无任何官职,竟然与皇帝和国师坐在一起。

    四处瞧瞧,赶紧转身走到观礼台后面,与一些裨将宦官站一起。

    练武场,

    南面的顶蓬下一方,

    此时下面一方出来一个青年,瞧着年近三十,紧身锦袍,魁梧雄壮。

    观礼台下面有个宦官跑过来禀告:“大皇子亲自挑战三皇子身边世家子弟。”

    原来参加角力的都是世家子弟。

    东面顶蓬下,

    三皇子一方众人明显有怯意,三皇子只好亲自点名一个黑衣汉子。

    此汉子肌肉虬结,胡须粗短。不得犹豫,只好步出顶蓬,朝大皇子拱手礼拜一下。

    宦官报道:“柴家柴城迎战大皇子。”

    二人开始空手相博,柴城连环双拳暴击,把大皇子挡于一丈之外。

    曹祥正奇怪柴城怎么如此打法,只见大皇子双手一震,轻易接住柴城两拳,切身靠近柴城,差点打到柴城胸部。

    原来两人不在同一境界,大皇子竟然是劲血境武道修为。

    接下来很明了,实力不错的柴城,勉强躲几招,最后强接了劲血境大皇子一招,破绽大露,接着被打中肩部,翻滚在地。柴城顺势跪地认输。

    有官员向皇帝献媚,:“大皇子真乃武道天才,大唐国武道希望。”

    皇帝哼一声,不以为然。

    国师照样神情平静。

    宦官站在台上宣布,:“个人武技比试结束,现在开始队列演练。”

    下面顶蓬和椅子开始撤离,空出整个场地。

    曹祥太迟过来,今日武技比赛只看了个尾。

    接着场外陆续进入三支队伍。每支队伍是五十名身穿轻甲胄的禁军。

    第一队是盾刀队伍,手持盾牌和短刀,在大皇子带领下,紧密的队形马上集中在一起。

    第二队伍是长枪队伍,手持长铁枪,灵活移动。二皇子摆成一长蛇阵型。

    第三队伍是箭手队伍,手持一石弓,腰挂箭筒。三皇子带领,利用弓箭的远程优势散落在远处。

    观礼台上百官议论纷纷,特别是武将,已经站立起来仔细观察。

    练武场三支队伍开始演练,无法真刀实枪,只能各自走了一个过场。

    曹祥看着有点像儿戏,正想暗中诽谤几句。突然一宦官跑过来,:“曹公子,皇上召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