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半年高考 » 三月一模与小灵的倔强(7)

三月一模与小灵的倔强(7)

    离一模测验的到来还有六天,校方为了给高三学子们减减压,今天特意举办了心理讲座。考虑到礼堂馆的容量和高三级的学生总数,计划讲座共两场,分早上和下午举行,高三十六班被安排在下午那一场,估计两个小时,讲座结束后就是放学时间。

    根据往年的经验,讲座一般都没多少学生会认真倾听的,实际上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拿着练习册过来,然后坐在座位上埋头做习题。这倒不是大家故意抗议讲座的举动,实在是高三学业繁重的一种体现,即使讲座的示例和方法真的很有说服力,好好听讲一场会对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但是对于普遍高三学生来说,效果仍是微乎其微的。能坚持念到高三的学生,尤其是在临近高考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同学早就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一套生活学习模式,而且是不可轻易更改的,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一天的时间在潜意识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每个学生在心中都有他或她的考量,什么时候该做作业、什么时候该背单词、什么时候该睡午觉、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洗澡、什么时候该洗衣服……包括什么时候该给自己一点不用考虑学习的能短暂歇会儿的时间——这可能是一顿享受午饭的细嚼慢咽、傍晚的一场汗水淋漓的运动、晚修前的一杯可口奶茶、晚修后的一次漫无目的的散步、一顿满足肚皮的美味夜宵、一场比谁最快跑回寝室的竞赛,或者一次次跟要好朋友之间的八卦健谈……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差错或者被外人外物打乱,对于规划自己时间的每一位学生而言都将是糟糕透顶的一天,暴躁的情绪自然而生,而这一切都源于被长久压抑禁锢的心。好比扬汤止沸,一场心理讲座只能起到纸上谈兵的心理缓冲作用,长远来看它肯定是有益的,但基于长时间的实践和坚持为前提,而短暂上却难以起效,因为没有多少学生会轻易做出改变,特别在这关键的时期。因此,几乎是以占用课堂的两个小时来举办的讲座在大多数同学眼中就是一堂自习课——现在完成大部分作业,晚修时间就会轻松许多……

    当然,在学业上懒散的学生会把讲座当成一次休闲放松的课来听,或者专门结伙坐到角落位置,一起闲谈八卦趣事,这些学生大多是比较乐观和心态好的一类人。也有学习能力强、见识远的同学会选择认真听并做笔记,因为大学教授的讲座是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有一些拿着作业来又在放松、学习和听讲三方面来回纠结的同学,这一类基本是歇和写参半、再听一半的。剩下的极少数就是听从学校安排,全程都在听讲座的学生了。

    鹿小灵属于摇摆不定的那一类。本来是想认真听讲座的,他承认自己最近心理压力很大,想着或许能从袁老师那里获得减压的方法,但看到同班同学或多或少都拿了作业过去,于是动摇了,半路灰溜溜跑回教室拿了习题卷和纸笔。

    下午的礼堂一楼有着隆重的气氛,以红色为主基调的舞台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观众席成阶梯式,基本座无虚席。

    鹿小灵寻了个靠边的空座位,宁思淳凑巧就坐在旁边。校方的领导先是向在座的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袁老师,便顺势将话筒和舞台一并交给了她。

    袁老师向大家问好,再一次作了自我介绍,顺带介绍了自己任职的学校,通过话语和PPT投影的方式为母校作了番宣传。很传统老套的开头,心理讲座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大学教授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袁老师用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结合深厚的语言功底,通过大量纪实的案例和实验给大家解析了“压力”这两个字所能表达的内容——涵义、来源、产生、表现、积郁、爆发、宣泄、解放……袁老师以外行人都能轻易理解的方式向大家传播着专业的知识,与晦涩难懂的理论和概念毫不沾边,一些奇葩的案例更是让在座的同学哭笑不得,轻松愉快的氛围在一楼里飘荡,不少执意要写作业的同学也不知不觉放下了手中笔,抬起了垂下头。大家像是享受一场精彩的辩论问答一样参与了袁老师的互动,在袁老师和校方的默许下,各种青春的烦恼,上到学习和人生的困惑,下到俗气的日常和奢侈的情愫悸动,都通通搬到了台面上,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疑问和好奇心,袁老师如解决邻里纠纷一般耐心讲授自己结合心理学知识而得出的看法和意见,用着亲近诙谐的言语,来者不拒地刨析和解惑,精准给出合适的建议,甚至一些同学故意捣蛋的刁钻问题也认真给出回复,互动环节一下子成了最欢乐的时刻,场面如同报名现场般高举着跃跃欲试的手,好不热闹。

    “如果大学教授都这么厉害,要不我大学毕业后也搞个教授来试试?”宁思淳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说出了这番话。

    “嘿,有时候真觉得跟你当朋友,我随时都有一种被压力和焦虑逼到悬崖边缘的错觉。”鹿小灵自嘲道。

    “压力就是变相的动力。”宁思淳笑了笑,“所以多亏了我这个动力,你不就有了斗志和向上心了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压力表,所测的量程都不一样的。不巧的是,我的量程贼小,分度值仅有0.01厘米。”鹿小灵大言不惭道。

    “小肚鸡肠。”宁思淳笑着揶揄道。

    鹿小灵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傲娇地哼一声以表抗议。

    忽然,一位女生的发问引起了两人的注意,确切地说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请问袁老师。如果单恋着一位男生,而且还向他告白了,可他迟迟没有给我回复,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着我,态度暧昧不清,这时候我该怎么办?”

    鹿小灵迅速仰头想要寻找说话的女生,但遗憾的是她在问完话之后便立即坐下了。周围也有很多好奇心重的同学四处张望,想要找到那位胆大的女生。

    “恋爱的烦恼啊。”袁老师感叹一声,又说:“大家都还是高中生,这应该还算是早恋的范畴吧。早恋呢,这说为最能代表青春的词语也不为过,在很多学校里都是禁止的。在座的各位同学应该也曾对异性抱有特殊好感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也不用抱有羞耻的心理。而情感的问题是最多变数的,在搞不懂对方真正想法的时候,一切的说法都是妄下定论,所以这个问题我也不好回答你们。但是,老师可以举一个相似的例子,你们先听完之后再发表想法也不迟。”

    鹿小灵好似发觉袁老师的视线有一瞬间往他的方向望了一眼,随着她的下一句话,鹿小灵的心霎时一紧。

    “这个例子是关乎我女儿的。”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但随即又沉静了下来。

    袁老师继续说:“有一位同班的男生喜欢我女儿,并鼓起勇气告白了,据说还是当着很多同学的面。这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而且近期通过观察女儿的心思发现,女儿也明显钟情于他,两者应该算是两情相悦,但可以看得出来,两人还没达到男女正式交往的程度。这里我先岔开一下话题,我想跟同学们谈一谈有关早恋的问题。”

    无人出声阻挠,袁老师便继续说:“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之间发生的爱情。在中国,普遍认为早于大学时期的恋爱都算作早恋。早恋通常有四个特点:朦胧性、矛盾性、变化性和差异性。后两者都很好理解,而且是建立在一定男女交往基础之上的,考虑到多数早恋主要仍停留在暗恋和单相思上,我们就先谈谈前两者。”

    “有过单相思经历的同学们,内心想必曾经纠结过是否向暗恋对象表达自己感情的问题。这是矛盾性的体现,而矛盾性主要指既想与心心念念的异性接触,却又害怕被发现的矛盾心理,害怕被父母、老师和身边的同学发现,这种内心充满矛盾而产生的愉快与痛苦并存,若是长期无法解决,足以耗费一个人大量的心神和时间,要是陷入了矛盾的死循环,破坏正常的学习生活就成了必然,这也是家长们不希望孩子早恋的原因之一。而朦胧性呢,它是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的体现,如果在座的同学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却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考虑的话,那这样的暗恋就是不可取的,说明你根本没有准备好在恋爱中真正负起该负的责任,这是很自私的行为,也因为你们还不具备明晰恋爱发展结局的能力,大人们才禁止你们早恋。所以,仅仅是喜欢是不行的,要为自己和对方考虑。对于同学们,尤其是那些仍处于单相思的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问一下自己的心,仔细想清楚是否具备以上的情况,倘若有,就把自己的心暂且藏好,别让它继续四处乱蹦乱跳左右你的思维和行动,等到成年之后、具备了充裕的时间和担当的能力,再回过头来也不迟。”

    似乎嗓子干了,袁老师放下话筒,拿起水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此时大家都沉浸在老师的话里头,对比理解着其中的深意。

    片刻,袁老师笑眯眯地拿起话筒,走到了观众席跟前,然后来回走动,继续说:“倘若没有,那就是不在乎被别人知道,也有着一定担当的心,即使明知道学校和父母禁止,仍想要宣示自己的心情和爱意也就无可厚非了。站在老师和父母的立场,我当然是不提倡早恋的,但并不代表我要坚决打击和反对。老师是一位观念相对开放的人,男女之间互相表达喜欢的心情,这并没有对错之分,反而是很正常,尽管在未成年时期,我也认为是很正常的。”

    袁老师定晴望向了一处靠边的座位席,嗓音突然拔高了几分:“这里就说回我女儿早恋的事。”

    停顿了一小会儿,袁老师又开始漫步,视线轻描淡写地转向别处,继续说:“我呢,是会去尊重和理解女儿的选择的,但谈不上支持的程度,而是处在一种动态的观察下保持中立的态度,然后适宜引导女儿避开雷区,给她实际的建议和预警。假如女儿还是陷入了早恋的危害之中,只要有一点预兆出现,快刀斩乱麻就是我该做的事了,我会狠下心拆散两人的关系,斩钉截铁、毫不手软。”

    袁老师的眼神忽然凌厉了几分,语气也严肃起来:“为什么呢?这就是变化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了。多变、不稳定、缺乏信任、易受感情的摆布,这是早恋的危害。交往的双方若是无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畸形的恋爱发展就很容易发生,这表现在过分的亲密举动和出格的性行为上,也是学校和家长最不愿看到的情况。发生这样的事,说明双方并没有学会尊重彼此,更妄谈为彼此考虑和负责了。”

    “恋爱是建立在彼此尊重、信任、负责、鼓励、互助之上的,缺乏任意一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进行的流氓行径。恋爱是奉献、是成长,在决定早恋之前,好好想一想,多为自己和对方想一想,若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绪,唯恐失去,那就说出来,勇敢地说给喜欢的他或她听,害怕给对方造成困扰或者被拒而受打击,就说给信任的人听,可以是父母、老师、好基友,或许跑到空无一人的地方,或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或许锁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他或她的名字、照片,对着

    有关他或她的物品,对着自己,大声地说给自己听。这样,矛盾的心情也会舒缓很多,最后真正确认之后,挑一个最不影响他或她的时机,重复一次自己的誓言。这个时机,老师最好的建议呢,就是高考之后。”

    “希望老师的这些话能给大家带来宝贵的意见。”

    全场响起了一连串的掌声。

    袁老师微微朝下做了虚压的手势,又说:“那么现在回到刚刚那位女生的提问。相信那位女生应该是清楚和考虑过的,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更详细的信息,老师确实是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希望我以上的这些话能给到你宝贵的帮助。老师也再多嘴一下,若是能知晓被告白的男生的真正想法,这样才好做出进一步的选择。所以那个问题,如今的主动权是在被告白的男生那里,除了以平常心对待,用更多的耐心去等待,似乎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当然,要是男生一直拖延,一直不肯正面对待,或许暂且把这事给放下来,这样应该是比较理智的做法。老师我也就说这么多了。”

    “好了,现在请下一位同学提问。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想要问老师的,可以举手提问,老师会尽我所能给出适当的建议……”

    在同学们积极活跃的举手提问环节之后,讲座也迎来了尾声。大家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有秩序地离开礼堂馆一楼。宁思淳打算回一趟教室,鹿小灵于是拜托他把自己带来的习题卷和纸笔顺带回去,自己快步赶去了操场。

    此时正值放学时间,今天下午五点之后的太阳很是虚弱,连露个脸都做不到,站在操场跑道上却能明显感觉到周遭空气的燥热,不知是否源于操场暴晒了一下午,看不下去的云层于是遍布天空,抬首而视仍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迫厚重感,彼此的距离似乎很近,伸手就能感觉得到,远处云层周边沾染了些灰色,看着都有些心烦。

    因为是公共场所,爱好运动的学生陆陆续续出现在操场上,有的在周边打打羽毛球,有的篮球场上比拼竞技,只有小部分会在跑道上慢跑,一些懂得放松自己的还会戴着随声听跑步。

    鹿小灵回头望了几眼来时的方向,确认再三之后踏上了跑道。一圈飞快下来,鹿小灵没有感觉到像上次跟周寒跑步时带来的放松和愉悦,唯独累得气喘吁吁。不甘心,于是鹿小灵又跑了一圈,却没有上一圈那么快、那么急,而且越跑越累,除此之外什么感觉都没有。

    周寒说得对,一个人跑果然很无聊……

    鹿小灵抹了把汗,想着就此作罢,接着去食堂吃晚饭,耳边一声熟悉懒散的叫唤打消了他这个念头。

    “小灵,来打球吗?”满脸汗水的方奇朝鹿小灵走来,一边招着手一边说。

    “方奇,你怎么在这?打了很久了?”鹿小灵脸色恢复了些精神气。

    “打了快有一个小时了!我们这边刚好走了一个,现在缺个人,你要来吗?我也是刚好看到你在跑步才叫你的。”

    “这才放学没多久,你怎么就快打了一个小时?”鹿小灵忽然醒悟,惊呼道:“哦——!你没去听讲座!?你逃课!”

    方奇摆摆手,敷衍道:“没逃,我认真听了。只是听到一半想要上厕所,然后跟门口值班的老师打了声招呼就跑出去了,再然后跑回教室补了补作业,半路回去的时候抵不住正在上体育课打球的学弟们的热情邀请,所以才打到现在的。”

    “所以你没参与讲座的互动提问环节?还欺骗了值班的老师?然后悠哉游哉地在这里打球?”鹿小灵心有余悸般说:“你就不怕老师追究下来责罚你?”

    “怕什么……你想啊,学校举办讲座的初衷是什么?”方奇摊手,“不就是想给我们减减学业压力嘛,班主任都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可对我来说打球就是很好的减压方式啊,两者都是为了放松,我只是挑了更对我胃口的那个而已。”

    “可这样做还是不对的……”

    “少废话。”方奇不耐烦地拢起鹿小灵的肩膀,豪气道:“一句话,打不打?”

    “……想打。”

    方奇眯眼一笑:“那就走起!”

    两人转身往篮球场方向走去,可突然映入鹿小灵眼帘的一个身影让他顿时止步不前。方奇在前面走了好几步,发觉鹿小灵没跟上来,回头疑惑地望着他。

    “方奇,我想起来今天作业挺多的,我都一点没做呢。我还是去吃饭吧,回寝室早些洗完澡还要赶回教室做作业复习呢。”

    鹿小灵说完对方奇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然后转身就跑了。

    “诶!等等……”

    “抱歉,我就不陪你去打球了!”鹿小灵边回头喊边望食堂方向跑去,留下了原地发懵的方奇。

    “琪琪爸爸可是很不喜欢那些贪玩又厌倦学习的人呢。”

    鹿小灵看见她就想起了这句话。她应该是处理完讲座的事后就马上来找自己的。想要在学校找到鹿小灵并不难,不止高三,高一高二中也有不少同学认识鹿小灵,毕竟他可是学校的音乐小王子啊,路上随便一问,热心的同学总会乐意指一下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