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半年高考 » 高考进行时(3)

高考进行时(3)

    临近中午时分,董咏铃先高三一步离开了图书馆,赶去校门口接应学长学姐的家长们。远远看见校门,一排排的家长已经站在门栏外驻足眺望了,手里不一而足地拎着各种款式的保温饭盒。校门保安大叔正在与领导报告情况,待中午放学铃响,家长齐齐被放行。不得不说家长们关心自家孩子是如何的尽心尽力,要不是出来前让宁思淳用手机在群聊里招呼一声,董咏铃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高三十六班的家长们,也多亏了家长是组团来的,不然董咏铃非得从面前的人山人海里一个一个地找出来,这般操作下来就跟找不同一样令人失去耐心。由于到来的高三家长们太热情,以致于学校临时出动了全校仅剩的老师过来,高考志愿者也通通被调来帮忙维护秩序,引导家长往食堂方向去,校门外一眼望去停满了桥车。

    董咏铃在群聊约定好的地点找到了组团来的十六班家长们。来人不多,这是事前商量好的,由几位家长出面,其余出钱,很多家长迫于工作事务繁忙,或者路途遥远,确实不方便过来看望自己的孩子,今天也不是周末,所以十分困扰。

    就在董咏铃整理好表情和微笑要上去打招呼的时候,一位坐在轮椅的女孩映入眼帘,让她神情顿时为之一僵。女孩长着一副天使的面孔,双腿却无法动弹,一看就如牢笼般的轮椅载着她无比纯真的笑容,那与身旁母亲交谈之间流露的兴奋与雀跃,似乎天然屏蔽了周围人过分的注意,他们不经意暴露的惋惜和叹气俨然在提醒她的身世和处境,但女孩不以为意,确切地说是没有留意到,她从内而外都散发着期待同难以言喻的喜悦,那副神情像极了在跟妈妈炫耀着即将见到的哥哥或姐姐是哪般的优秀,这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欢喜。女孩一定是拥有着爱护她的哥哥姐姐和珍惜她的家庭才能常怀抵抗残疾的力量吧,董咏铃想到这,满满的心酸涌上心头。

    “大姐姐?大姐姐?你是咏铃姐姐吗?”

    董咏铃从感伤的情绪中回过神来,发现女孩不知何时手推着轮椅两边的轮子来到了她面前。董咏铃立马收敛心情,转而露出温和的笑意。

    “你好,小妹妹。”

    “你好。你是咏铃姐姐吗?”女孩问,“我是李锦园的妹妹,李悦儿。思淳哥哥电话里跟我说了,说咏铃姐姐会来接我们。”

    董咏铃微笑着点头,顺势蹲在女孩面前,刚好与坐在轮椅上的她平视,说:“嗯,我叫董咏铃,是来给你们带路的志愿者。”

    “小妹妹,你刚才说宁思淳给你打过电话?”

    “叫我悦儿就好,大家都喜欢这么叫悦儿。”李悦儿甜甜地笑着,又说:“思淳哥哥让我们在这里找你,说会有一位制服长裙的漂亮姐姐在等我们。”

    “谢谢,悦儿也很漂亮呢。”

    李悦儿被夸,一时羞涩地低头泛红了脸。

    董咏铃站起来皱眉嘀咕:“我都收了他手机了,他哪来的电话?”

    “是邱诺哥哥的电话,不过是思淳哥哥在说话。”李悦儿开心地解释,“多亏了邱诺哥哥给我们买了高铁票,否则我和妈妈带着大包小包的,还要坐长途汽车一路颠簸,可能就赶不过来了。”

    董咏铃一听,心一软,笑着说:“那等会儿见了邱诺,可要跟他好好道谢呢。”

    “嗯!”

    “等会就不收他手机了,下午再收。”董咏铃心里这般想。

    李母带着其余家长走了过来,向董咏铃打招呼。

    “你好,我是李锦园的妈妈。”李母侧身示意身边的人,“这几位是跟我同来的家长。”

    一位大大咧咧的中年妇人问:“你好,我是方奇的妈,那小子现在在哪?怎么不来?”

    “方妈先别急,我想现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应该在食堂吃午饭去了。”一位身着正装的女士谈吐有礼地说,董咏铃看过去,她正好注意到。

    “你好,我是琪琪的妈妈。很高兴认识你。”

    “你好你好。我也很高兴认识你。”董咏铃迅速回答。

    “事不宜迟,还是麻烦同学你带路吧。”一位中年大叔如是说,他身边的妇人向董咏铃含笑点头。

    “宁思淳那孩子不会嫌弃咱们来吧?他之前就直言让我们不必来的,还说要我俩好好在家等他的好消息。”妇人担忧地向自己的老伴说。

    “放心吧,这位女士。”最后一位一身名牌西装、头发梳得油亮,下巴留着点胡渣的帅气大叔说,“宁思淳也是说说而已,他只是不想让你们太担心,其实他内心也期待你们来的。”

    “缪老板说得有理,那小子从来都是很成熟的,估计是抹不开面子,觉得我们来给他加油跟个小学生一样吧,这高考对他来说就不是劳烦兴师动众的场面。哈哈!”宁父大笑着说。

    “现在就给各位带路,请往这边动身。”董咏铃招呼道。

    “行李怎么办?”李悦儿回头看着刚刚过来的位置,那里放着一小堆的东西,其中不乏高级装饰的盒饭,一看就是高档酒店出品。

    “交给我们啦!”一声爽朗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董咏铃一看,不禁轻咦了一声。

    “这时候就该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志愿者出马!”董咏城带着社员们赶到。

    “麻烦了。”李母向他们道声谢,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李悦儿率先出发,身后的家长一一跟上。

    董咏铃悄悄落在后方,对着董咏城悄悄问话。

    “你怎么来了?”

    “我被姐你叫去图书馆值班,本来放学前后我是打算叫李锦园学长一起去食堂吃饭的,但学长说家人来看望,说东西带得多了些,让我过来出点力。”

    “哦,所以你就带着社员们过来了。”

    “姐,我就先走一步了。还有,姐,爸让我找你,等会也去食堂一趟,他会在那里等我们。”

    “啊?爸他……”董咏铃大吃一惊,好歹止住了大声问话的欲望,但想进一步了解原因的时候,董咏城已经带着社员们,拎着大包小包往食堂匆匆而去了。

    董咏铃心底泛起疑惑,但只能暂且先放下,现在她可是做着志愿者的工作,立马跑过去见父亲不是明智之举,因为父亲会不喜她丢下工作不顾,她一直而来努力的目标,可是想让父亲为她骄傲啊。

    食堂今天因为家长们的突然造访而临时大开了二楼和三楼的大门,以方便同学与家人一同进餐。董咏铃领着十六班到来的几位家长和李悦儿往三楼去,那里最是宽阔,而十六班的学生早已等候多时了,餐桌上摆满了董咏城等志愿者搬过来的盒饭和汤罐。

    家长与孩子一阵问候,尽管绝大部分同学的父母没来,但是作为代表的家长们送来了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关怀和温暖——父母亲手煲的靓汤、亲手熬一早的饭菜——它们远赴万里,被代表团的家长们亲手送了过来。同学们一扫早上自习的压抑与疲态,缪婷婷的父亲豪气地给每位同学送上了一份酒店出品的美味菜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有说有笑,一些同学会借着大人的手机给父母打个电话,而来到现场的家长则与自己的孩子边吃边聊。氛围很轻松,不像古代赶赴战场前的酒宴,充满肃穆与沉重之气,一言不合就要敬酒破碗、以示决心,大家简简单单聊些日常、谈些感触、言露心情,彼此吃吃喝喝、加油鼓励,大笑声溢满楼顶,欢语声传递楼下,高考仿佛成了过场,现在才是高潮。

    董咏铃没有打扰大家,看了一会儿便默默离开了。此番此景对她感触很大,正如今早宁思淳学长说过的那样,父母的到来无疑给了赶赴高考的学子莫大的定心,就如坚实的后盾让人无后顾之忧。董咏铃不由冒出这般念想——倘若到时候,爸爸也能来看望她,那该多好。董咏铃知道这只是念想,毕竟她的父亲是校长,高考期间也是很忙碌的,虽然她也不知道他具体要忙碌什么,高考对她来说也只是两个很模糊的字眼而已,她还有三年,很多对高考的重要性概念都是旁听和灌输进来的,她都没经历过,也并未亲眼见证过,只是知道这是公认的、是对的,大家都朝着它努力,大家也替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而称赞不停,更重要的是,这样父亲会为她骄傲,所以她便朝着它努力了。为自己想过之类的,董咏铃没想过,听说高考之后,大家都会朝着想要成为的人而前进,成为什么样的人似乎是高考之后的新目标,但董咏铃接受的大部分说法,好像是高考之后才有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资本。董咏铃搞不清楚这里面有什么不同,只是隐约觉得后者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但归根结底,两者都没有错。

    “姐,我找你半天了!”

    董咏铃回过神来,抬头看见董咏城正小跑过来。

    “是爸让你来找我的?”董咏铃说,“我一路上楼都没找到他。”

    “爸在四楼,教职工用餐的地方。”董咏城一副无语的表情看着她。

    “不是说只开放一二三楼吗?”董咏铃白了他一眼,又说:“而且你当时也没跟我说清楚在几楼。”

    董咏城后知后觉,尴尬地挠挠后颈,又遮掩地干笑了两声。

    “走吧。”董咏铃先迈一步,示意他跟上。

    到达食堂四楼,在董咏城的带路下,董咏铃看见了位于窗边身着西装的父亲,他正翘着二郎腿坐在圆凳上,微微低头看着手机。

    似乎听见了脚步声,董校长收起手机看向迎面走来的儿女,淡淡地说:“来了。赶紧坐下吧。”

    董咏铃应了声,而后端庄地做到父亲对面。弟弟董咏城一改平时的随意,乖巧却拘束地坐到姐姐身边。

    “我给你们带了外卖。”校长将餐桌上的纸袋移到二人中央,然后起身打开袋子,把里面的两份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增的饭菜拿了出来,还附带了两份纸杯装的小汤。

    “你们妈妈电话跟我说了,说你们在学校当高考志愿者。快趁热吃吧。”

    “谢谢爸。”董咏铃拿过父亲递过来的一次性筷子,又将多出的一双交给弟弟。

    董咏城已经迫不及待打开包装大快朵颐起来,董咏铃则有教养地小吃了两口。

    董咏铃举着筷子,双手抵在餐桌上,假装不经意地问:“爸,怎么突然有空来看我们?”

    校长重新坐好,双手搭在大腿上。他淡淡地说:“回来得早,又接到你们妈妈的电话,想来你们也还没吃饭,索性就从外边带了外卖过来。”

    “可爸,志愿者在学校有免费的伙食。”董咏城说。

    董咏城突然感觉脚踝生痛,看父亲时才发现他面无表情地微微皱眉,再看身旁若无其事小口吃菜的姐姐,他顿时有些慌了,急忙之间用筷子夹起了煎蛋,咬一口道:“不过这个煎蛋真香啊,上面还有葱花。好吃。”

    董咏铃恍若没看见,啜了口汤,说:“爸,早上不忙吗?”

    “还好,带着学校的老师去附近的高中考场转转,顺便开一下小会,商量些高考的安排。下午还要跟别校来的监考老师见面开会,叮嘱一些我校高考考场的安排。中午倒是难得闲了下来。”

    “对了,我本来打了电话给你,但是没接。所以我打电话让咏城去找你。”校长关切地问,“发生什么了?”

    “没什么,爸。我为了不让手机妨碍志愿者的工作,所以手机一直放寝室里。”董咏铃歉意地说:“给爸添麻烦了。”

    校长摆摆手,说:“倒没有,本来就是来看你们姐弟的,等一会很正常。既然做了高考志愿者,就该对工作负责。这次对你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能近距离接触高考,一年也就一次,多观察、多思考、多体悟,或许会对你们未来高考有益。”

    “嗯,我会的,爸。”董咏铃微笑着答应,董咏城也在一旁不停点头。

    姐弟二人继续吃饭,吃了一半,董咏铃抬头问:“爸,你不吃吗?”

    “我在那边跟其他学校的领导吃过了。”校长一直看着二人吃饭。

    董咏铃点点头。饭菜很快吃干净了,董咏铃将餐具都收到纸袋里,本来想拿去楼下扔垃圾桶的时候,董咏城主动接了过去。

    “姐,这种粗活我来干就是,别弄脏漂亮的裙子。”

    看着董咏城笑着赶下楼,董咏铃重新坐好面向父亲。父女默默无言了一阵子,校长起身准备离开。

    “我该走了,你们好好的。”

    “好的。谢谢爸过来看我们。”

    校长想了想,对一脸开心的董咏铃点了点头。正要走,董咏铃忽然出声喊住了他。

    “爸!我……我有一个问题不解,想请教一下。”

    “嗯,说吧。我听着。”校长重新坐好。

    董咏铃斟酌了一下,缓缓问:“爸,高考为什么这么重要?我刚入高中不到一年,实在经历少,不太明白学姐学长们对高考的期待,我不明白,大家既紧张又不安着,却对着高考抱有超乎考试本身的期待,高考只是一场重大的考试,它为什么在大家心里这么重要?”

    校长凝视着董咏铃,眼里透露着沉思的光。董咏铃不着急,只是静静等待着。良久,校长缓缓开口。

    “我没法告诉你答案,这必须由你亲自去找。”

    董咏铃面露遗憾,但很快将心情调整过来。她正要道谢,可父亲又开口了。

    “你觉得大家如此重视高考,反映的是什么?”

    董咏铃陷入长久的思索,以致于董咏城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清楚。最后她对着父亲摇了摇头。

    “态度。是态度。”校长示意董咏城坐下,董咏城乖巧地做到姐姐身边。

    “每个人面对高考都有各自的理由和目标,不管这些理由目标如何,但是大家的态度都是端正一致的,那就是重视它。高考姑且算是你们踏入社会、迈入人生的第一步尝试,你的态度决定了以后面对同等大事时候的做法和决心,倘若连第一步都无法端端正正地走好,你让别人如何相信你能走好未来的每一步?未来想要做到什么、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人,最首要的就是你对自己的态度。小时候不懂事,学业和生活无忧无虑,这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没有人会怪罪你们,所以高考对孩子来说,可以很重要,也可以不重要,但是迈入高中逐渐走向成熟和长大的你们呢,自己端正态度问一下自己,它对你重要吗?”

    不等姐弟二人思考,校长又说:“高考对态度不端正之人不重要,对自己不负责之人不重要,对无亲无友之人不重要,对漠不关心社会之人不重要。如若你对人生不感兴趣,对未来不抱有期待,觉得一事无成、浑浑噩噩的生活也能从一而终,那么高考就不重要。说到底,我以前也是一位唯分数论者,但后来我明白了,所以才有了这些话告予你们。我不会苛求你们考试第一,但我要求你们力争上游;我不会固执你们面面完美,但我要求你们力所能及;我不会左右你们成为我想要你们成为的人,但我要求你们活出自己。”

    “现在,你们可以回答我了。”校长再一次翘起二郎腿,十指交叉放在膝盖上,静静看着姐弟俩。

    董咏铃恍然大悟,起身对父亲面露开怀的笑容。

    “我明白了,爸!我会正视自己,好好面对高考的!”董咏铃难得俏皮了一下,对父亲挤挤眼,说:“爸,我向你保证,未来高考前,我会找到自己的期待,高考之后做到想要成为的人。那我先去继续工作了。爱你哦,拜拜!”

    姐姐走远了,留下董咏城一脸不明所以,但是从父亲含笑看向姐姐的表情里他可以看出,父亲打从心底在为姐姐感到欣慰。

    “你呢?”校长忽然板起脸看向一旁犯愣的董咏城。

    董咏城被吓了一个激灵,跳起来往姐姐方向追去,留下一句信誓旦旦却中气明显不足的承诺——

    “我、我跟姐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