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苟在小说世界当配角 » 第十章 自我定位,投资人爸爸

第十章 自我定位,投资人爸爸

    在齐磊家因为杨金伟这事儿一打岔,方南发现自己反而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

    等回家一摸裤兜,才发现这徐倩电话号码自己还没给齐磊。

    不过倒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如果现在齐磊就跟对方贸然联系,就他这尚未开化的原始人情商,没准还能把本有些苗头的粉红小火苗给硬生生掐灭。

    得好好想想,自个儿该怎么引导这货觉醒体内的爱情小宇宙才行。

    而且若是按着原剧情发展,两人在这个暑假还能有偶遇接触的大把机会。不急!

    除了这档子事儿外,想到接下来这整个暑假,方南觉得自己还是得好好梳理梳理才行。

    翻出纸笔,开始伏在桌面写写画画起来。

    在自己所熟知的故事剧情里,这个暑假对接下来剧情发展,有极为重要的铺垫和推动作用。

    方南先打算回忆起几个关键的事件节点。

    夜市练摊,成绩出炉,作文登报,齐老爷子登场,和徐倩感情线进展,还有……

    方南在纸上画了条时间线,把记忆中想起的重要关键节点一一罗列在上面。

    看着这些事件节点,方南一时间却有些纠结犯难。

    若自己就是齐磊本人,那一切都好说,无非就是按部就班,剧情怎么来,自己就怎么干。

    就算中间因为记忆或者走向出现些细小误差,修正起来也容易,大方向也不会偏离。

    可问题是,现在自己偏生穿越成为了原本小说里的配角吴宁。

    那许多事自己就不能站在舞台前端。

    一旦事件变成自己主导,势必故事情节一定会发生无法预想的变化。

    那么自己在这小说世界中最大的金手指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就拿摆摊夜市这事儿来说吧。

    以方南前世多年的社会经验,脑子里装着许多成功的商业案例,只要将一些成功案例照搬复制过来,兴许赚钱的方式就会更快更多。

    但如此一来,原剧情中齐磊本该遇到的人,以及和徐倩因为夜市这事的再次相遇,都将转变。

    所以力求稳当的方南绝对不想因为图一时间的痛快来冒这个风险。

    可眼下问题最大的正是主角齐磊本人。

    如今的他不再是那个从未来穿越到这个世界无所不能的‘神’。

    而只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一个十五六岁毛没长齐脑回路还有些幼稚的孩子。

    虽然脑瓜子聪明,但对于商业什么的,可以说一窍不通。

    自己该怎么引导他走上这条路呢。

    既要让他能够主导整个商业流程,从中锻炼他的商业意识,享受赚钱带来的乐趣成果,自己又得在暗处给予他足够的支撑,随时修正问题,保障最后能挣到钱的结果。

    这可真特么难为人啊!

    突然,一个商业词汇闪电般在脑海里划过,“投资人”。

    没错,正是投资人。

    资金注入、资源嫁接、人脉梳理,组织结构确定、先进商业模式引入……

    一个好的投资人对于初创者来说,就像是半个‘爹’。

    投资人也往往不会站在‘前台’,而是默默在背后推动发展,获取利益,低调挣钱。

    所有的荣耀和光环,最终都落在创业者头上。

    而这种价值身份定位对方南现在所面临的情况,可以说再合适不过。

    还真别说。

    现在想来,之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其实从进入这个世界开始自己已经是一个投资人角色。

    只是投资的对象不是局限于某家公司或者某个项目,而是齐磊这个人。

    投资的目的则是享受主角齐磊成功后,给自所带来的未来人生红利。

    而自己最大的优势恰巧是天生自带的庞大信息库。

    信息库中不仅有关于未来经济走向重要人物的信息,还有这部小说所有的相关内容。

    自己此刻就好比拥有知道明天股票那只涨那只跌,那个彩票号码会中一千万的‘上帝之眼’。

    只要不让历史走向发生偏差,那这投资可以说稳赚不赔的买卖。

    感觉自己状态现在就特别像齐磊他亲爹,整个儿一望子成龙的老父亲心态。

    操心完学习,操心感情,操心完感情,操心事业。

    对了,自己还不止石头这一个宝贝儿子,还有个二儿子,唐奕。

    这俩糟心孩子!

    方南现在还想着怎么教育两个‘儿子’未来成才的事,可接下来,他就得乖乖做回儿子了。

    考完当天,估计大多考生都一样。

    考试完毕跟朋友同学外边疯玩儿一阵,然后回家接受家长的询问训诫。

    董秀华和方连山六点回家。

    一家三口吃晚饭时,董秀华一脸严肃,说饭后开个临时家庭会议。

    董丽华主持,方连山参加,方南接收质询。

    场面搞得跟纪委谈话似的。

    沙发上两家长端坐着,方南被董处安排坐对面,氛围肃穆得很。

    董秀华当惯了领导,身上自然有股上位者威严的气势。

    直勾勾看着方南时,弄得方南开始内心检讨,心想自己穿越后干啥坏事,得跟组织坦白交代。

    “威武~~堂下何人!”方南脑子里不知怎么就自动浮现出这么个星爷七品芝麻官里的画面。

    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心情这么放松?看来考的不错!”董秀华点点头,抱手问道:“那就说说吧,这次中考你自己感觉怎么样?”

    “应该……还行吧,可能语文方面丢一些分,但别的科都正常发挥。”方南有些心虚说。

    毕竟自己这次考试都是仰仗后世的基础,加上临时抱佛脚恶补了一下,才在考试中将将能凑合答题,至于到底最终成绩如何,他心里也没太有底。

    “咳……这样,你估个分,我跟你妈心里也好有个数。”方连山翘着二郎腿,一旁补充道。

    “大概……四百六七……吧。”方南吞吞吐吐说道。

    其实关于成绩分数这事儿,他之前就想到肯定家里会问到。

    在原著小说情节里,自己最终成绩是四百六十分,这其中有极大因素是那篇《我的爸爸是大领导》扣大分的缘故,而如今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虽然作文肯定不会再是拉低分数原因,但语文前面基础部分自己又许多题错处不少,这样平均算来,应该大差不差。

    这会儿把分数往低一些来估算,也好给二老一个心里准备。

    晚说不如早说,免得到时候在大众场合被两人一顿混双打。

    好歹也是四十岁灵魂,被这年岁差不多的老哥哥老姐姐当众揍屁股,这得多臊得慌啊!

    董秀华听到方南自己讲出的估分脸色不太好看,显然这个分数对她预期来说远远不够。

    “你到底怎么回事?四百六七,你就考这成绩?”

    见董秀华要发飙,方连山开口道:“考试已经结束了,再追究什么也意义不大,先等着结果吧。”

    转头对董秀华宽慰道:“毕竟只是大致估分,孩子一向保守,应该不至于只是这个分数。”

    又对方南说:“但小南啊,你如果是这个成绩,爸爸妈妈可以说是很不满意的。”

    “我知道。”方南连忙一副我有罪,我对不起社会对不起人民的诚恳姿态,低头认怂。

    “行吧,先不说考试的事了。说说你这个暑假你是怎么打算的?”

    看样子两夫妻应该早商量过自己的暑假安排了。

    这问考试成绩是一方面,对他暑假的安排恐怕才是重点。

    不过目前看来这个家好歹还算民主,至少还是家人互相商量着来的态度,而不是直接命令式的方式,方南稍感欣慰,自己似乎还能有申诉的权利。

    “如果你没什么安排,我跟你爸觉得,利用这个暑假给你报个班好好补补英语,以后出国必考托佛雅思,基础打得越早,以后就越容易能拿一个高点的分数。”董秀华没等方南开口,接过方连山的话头说道。

    “我……”

    方南刚一张嘴,就被董秀华一瞪眼:“你什么你,你考成这样还想着玩儿?”

    “秀华,让孩子把话说完吧。”方连山制止了董秀华,对方南说:“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方南心说,这特么啥民主啊,假借民主之权,实际还是一言堂的大家长作风嘛。

    看来老妈唱白脸,主打一个凶巴巴。

    老爹别看跟这儿一副帮自己打圆场的样子,实际是两口子早商量好唱红脸的角色罢了。

    不过接下来他自然不能听两夫妻安排,这个暑假对他和身边所有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次经历。

    所以整理了半晌说辞,终于开口道:“爸,妈。”

    “嗯。”

    “这个暑假,我想和齐磊唐奕他们做社会实践。”

    方南终究没直白说出打算创业的思路,毕竟在家长们看来,这帮小孩儿懂个屁,还创业呢。

    所以方南捡了个适中的说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方连山倒是来了些兴趣,扶了扶眼镜,说:“说说看,为什么暑假想着要做社会实践。”

    方南连忙说:“你们不是一直想着我以后能出国么。”

    看方南有将未来出国这事放在心里,董秀华脸色也好看了些,点了点头:“没错,不过和你暑假打算搞什么社会实践有什么关系?”

    “这段时间我仔细想过,问了一些朋友。说国外很多一流大学,像哈佛、牛津、斯坦福这类顶级学府,除了语言和基本GPA(平均学分),社会实践也是一项学校看重的重要加分项。如果未来选择商科,那SEAM课外活动中,组织管理、领导能力是他们极为看重的方面……如果只有GPA和语言过关,是没办法过申的。所以能够越早增加社会实践这方面的履历,那对未来大学申请就比别人更加有利。”

    虽然上一世方南并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但身边同学以朋友海外名校留学的不少,耳濡目染,对其中留学申请的各类条件情况还算知悉一些。

    方南接着搅动三寸不烂之舌侃侃而谈,中英文交替,蹦跶出一个个洋词,专业程度差点比肩海外留学咨询机构了,把两口子这唬的一愣一愣。

    毕竟方连山和董秀华虽然一直念叨要让方南出国,想着孩子以后能在国外学习,回国会有更大的先天优势,可两人实际也没出过国。

    如今这时代,大多人对于海外还存在于一种听说或者臆想的认知,互联网不发达,也极少有人有条件出国游历,信息还处于半封闭状态。

    所以老方家两夫妻关于留学方面能打听到的内容也有限得很,只是做了一个最基础的了解。

    两人如今的认知反倒还不如方南说得透彻。

    此刻听他这么一讲,倒真是觉得,这孩子似乎懂事了许多,而且看来对出国不仅不抗拒,还做足了功课。

    而至于这暑假么,本想着让方南恶补语言关,但似乎好好实践一番也的确不错,至于英语高中三年跟着好好补上也是可以的。

    至于这孩子到底社会实践个啥,两口子被一堆洋词灌的头昏脑涨的,一时间都忘记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