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100天,从女生变成摄政女王 » 第12章 宫内二十四衙门与曹化淳

第12章 宫内二十四衙门与曹化淳

    崇祯14年3月8日到14日

    周宁还趁着这空闲时间和整顿机会,到宫内二十四衙门走动走动。仔细熟悉宫里情况,特别是向管事太监了解一下司礼监、御马监、东厂这些重要机构组织的情况。

    原来,司礼监的主要太监包括提督、掌印、秉笔等太监,提督太监的权力很大,但掌印太监权力最大。这其实和司礼监内部的运作有关,一般来说呢,面对较大的事务,秉笔太监拟好旨意,由皇帝签字,也就是批红,然后盖章,下发给相关部门执行。

    但后来皇帝懒惰、只关注一些大事,又信任掌印太监,于是将批红(主要是盖章)交给了掌印太监。

    这圣旨的产生,一定需要掌印太监批红。于是这件事就变成了秉笔太监拟旨,掌印太监盖章。同时规定:如果掌印太监觉得旨意不行,那么秉笔太监就得重新再写。因而使得掌印太监拥有了最终的决定权。当然,最终谁权力谁大,还是取决于皇上的信任。

    这御马监相当于皇帝的亲军之一,它本身具备多种军事职能,并被视为内廷中的武职衙门。有养马、驯马人员,由此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兵―腾骧四卫及四卫、勇士营,目前大概有三四千人马,人马多的年代曾经达几万人。

    另外,御马监还提督京军三大营,所谓的三大营就是指京营、坐营和枪营,这三大营是京师禁军中的主力。御马监提督京师三大营,就意味着御马监可以调动京师的禁军。

    东厂则是皇宫里的特权监察机构。由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权力巨大而且只对皇帝负责,不经三法司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大臣。东厂巨大权力来自于皇帝信任,同时也因为身处皇宫,用起来比较方便所致。

    东厂的首领称为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或掌印太监亲自担任。但问题是皇上这么多年对东厂的信任和使用大大不如前朝,很多太监隐晦地说出今不如昔。

    目前,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提督太监,也就是王承恩就是皇宫里权力最大的太监。

    周宁查看了宫里太监的一些有关曹化淳的记录。一提到他,周宁马上想起《新龙门客栈》以及很多电影中曹化淳狰狞的形象和高强的武功。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曹化淳从小进入宫中,能够识文断字,精通某些诗词书画,还颇懂军事兵法,在宫中备受崇祯皇帝宠爱和信任。一路升至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这职位绝对可以比肩魏忠贤。

    但曹化淳没有任何野心,为明哲保身。在崇祯十一年,连上三疏,请求告老还乡。崇祯十二年二月,曹化淳蒙允告假还乡。于是在曹化淳退休后,王承恩成为了崇祯的大内总管,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同时负责东厂。

    有的御马监太监还提到:曹化淳兼御马监印务总督勇卫营时,他大力整顿,精心网罗忠诚勇敢之士入伍,日日进行高强度训练。

    数年时间下来,勇卫营中涌现出了一些杰出人才,但总体人数还是有限。

    崇祯九年,建虏入塞寇边,勇卫营脱颖而出,首战建功。

    崇祯十年,流寇进入河南,声势浩大。勇卫营请战出征,连战连捷。

    崇祯十一年,建虏再次入塞。勇卫营北上抗清,与清军大战于吴桥。

    崇祯十二年,流寇重新起义,朝廷军队在战场上失败多次,但勇卫营却大破流寇。

    这些御马监太监对这些消息还念念不忘,记得很清楚。显然,比起他们最辉煌时候,现在的御马监的确破落了很多。现在的皇上也不会花时间听他们唠叨,好不容易有皇后娘娘过来看一看,他们便把知道的都说出来。

    对于周宁来说,最重要是知道了曹化淳有能力,忠心、不贪权,还在御马监有些影响力和领导力。这些信息就足够她来一趟,看来这个人可以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