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崛起东晋乱世 » 6.货物被没收

6.货物被没收

    杜立从没玩过印度钓,选了一处钓位,把緾在木棍上的麻线拉出,伸直摆在岸边,在铁钩上挂了大蚯蚓,一手抓住木棍,一手握住坠将鱼钩抛投向远处的水中,麻线约6-7米长,稍稍拉拉麻线,便将木棍深深地插入泥沙中,再拽拽线,估计5斤以下的鱼拉不走才算安置到位。摆好一幅线组,又摆另一幅,整整齐齐布了五组,如果换成海竿,这阵势就有些雄壮了。

    做好印度钓,接下来就是等待而已。回过头来,就开始手竿钓鱼了。今天拿了大筐,要装满光靠手竿可不行,还得寄希望于印度钓。一直钓了两个半小时,手都有些钓麻了,不得不中止垂钓。再看看印度钓,只有一组有动静,麻线崩得笔直,看样子中大货了,还在发力中。杜立小心地拾起麻线,感觉到鱼的动静很大,就索性放了麻线,先收拾起家伙什,过了一会儿,才过来收线,鱼已经不再发力,杜立悠悠然收回麻线,很快就见一条黑影朝岸边驶来,没有抄网,好在有沙石平缓的斜坡,便一直将鱼儿牵上了沙地,然后迅速出手扣住了鱼鳃,鱼儿猛烈地摆尾,差点扣不住滑落,杜立赶忙用另一只手按住鱼尾,才慢慢制服了鱼儿。好大一尾金黄色的鲤鱼,足足4-5斤重。今天发了,总的收获差不多有10斤鱼。

    将大鱼放入鱼筐,又上好饵抛投入水中摆好。连同没动静的四组,先安置在这里,下午些再来检查一次。

    回到家中,母亲今天没出门,估计也是放心不下两只野鸡,已经做好饭等着自己。吃过饭,母子俩照例将小鱼分拣开,大鱼放进木桶,又加了些水,母亲便提着木桶、拎着两只鸡出门了。

    杜立则去树林中检查陷阱收获,今天没有野鸡,逮住了7只小鸟。回到家,杜立便将小鸟与小鱼一起收拾,没过一会儿,母亲回来了,却只提了一只空桶,难道都换成钱了?

    母亲没有说话,坐在地上蒙着脸却哭了起来。杜立不知道是何原因,就问:“娘,怎么啦?”

    “当官的不让卖,还没收了全部货物。”母亲越说哭声越大。“还说咱货物来历不明,说再去售卖,就要将咱关起来。”

    这是什么世道?穷人一点机会都没有,孤儿寡母,辛辛苦苦得来的东西,竟被官员找借口没收,到哪里讲理去?逆来顺收,听天由命,就是底层百姓的宿命,稍有越轨的举动,便会招致打压。又回到从前,靠着母亲为人浆洗,挣些残羹剩饭,在生死边缘游走?杜立一时灰暗起来,自己才8岁呀?前路被堵死,活着与死掉有什么区别?

    一时也没什么办法,也安慰不了母亲什么。杜立又拿起竹筐,向河边慢慢晃去。五个线组都崩直了,杜立也没有怎么兴奋,一个线组挨着一个收鱼,两条鲢鱼、三条鲤鱼,最小的也有2斤多,总共10多斤重。这份收获却不再有激动,自已与母亲撑死也吃不了一半,当天吃不完,已后没了盐,就没办法保鲜,第二天就会发臭,多余的反而成了累缀。即使自家天天吃鱼、烤鸟,保不齐哪天又有人来管,不准自己钓鱼、捕鸟。在没想到什么应对策略之前,还是我行我素。收完鱼,又重新挂好饵,摆设好线组。

    看母亲还在地上坐着伤心,杜立把竹筐放好,对母亲说:“收就收吧,以后咱也不卖了,都自己吃,天天吃,可劲地吃。”然后,拿起小刀,把竹筐里的大鱼拿出来收拾,母亲见他小小年纪,把握不住大鱼,便接过刀,亲自收拾起来。杜立便去拿木棍,将收拾好的鱼肚撑开,抹上盐,然后,在火堆远一点的地方挂起来,炊烟能燎着便好,这样便于更快脱水保鲜,又不至于烤熟。小鸟也这样处理。

    以后的日子,杜立照常作业,吃不完也存不下的多余的货物,让母亲悄悄送与像张管家那样的主家,也不说卖,别人能换点什么就是什么,实在不给东西也无所谓,这样倒时不时能得些油、盐、粮食什么的。但是,杜立心中,靠自己发家致富的梦想算是暂时破灭了,母亲的漂母工作,还得继续,至少是个掩护吧。社会很险恶,日子还得过,过一天算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