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 017、惊!姜维没接老母

017、惊!姜维没接老母

    起初,他并没反应过来这封来自冀县的书信意味着甚么,直至他看完信后!信中大意是:

    『伯约我儿,六年未见,可还安好?为娘素知我儿身负大志,不敢奢侈甚么,只盼你能早日归来,与为娘团聚!可是,现在,为娘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为娘身染重病,时日不多,思儿心切,想见我儿最后一面。』

    这、这是?!

    此信字数是不多,但却把他看呆了: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料到他居然有个老母尚在人世……

    不对!

    是姜维的老母亲仍然住在冀县,而不是跟随姜维来到蜀国!

    这不科学!

    当前,距离冀县先沦陷,降于蜀国,后被魏国夺回一事……已有六年。

    换句话说:姜维归蜀后,非但没有接来母亲入住蜀国,反而让母亲活在敌对势力的眼皮子底下。

    最最神奇的是:对方容忍姜维的老母,对其比较客气,没拿姜母去威胁他。

    不不——

    记忆里,与《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情节有所不同:姜母没有开口说,让儿子效力于蜀国,反倒是姜母写信,提到“当归”,希望儿子早日回到魏国。

    姜维却认为只有在蜀汉才能让自己的远大志向得到发挥。

    是以,姜维在回信里特别强调:“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从此,姜维单方面不再联系母亲,而姜母身在冀县,亦没法见到姜维……这对母子疑似各自地呕气,都不太敢待见彼此,以致他也不曾记得。

    脑中疯狂地咆哮“这怎么可能”,他努力地回忆,生怕他是不是又忘记甚么重要人物,以免将来他再被拿捏——

    还别说,他忆了半天,真就后知觉地忆起:姜维还有未婚妻一个,也在冀县,曾和姜母一起住着!!

    他:“……”

    骤然想起这段经历的他风中凌乱,一言难尽。

    这事说来话长:当年姜母见儿子渐渐地长大,自然就替儿子姜维订了一门亲事,赫然是柳……那个谁来着,他记不清了。

    反正印象里,姜维和那位漂亮的小姑娘算是青梅竹马?——惜叹缘于各种原因,双方只完成订亲这一环节,还没真正地成亲!

    最糟心的是六年前,二人正要张罗婚事,谁知就突然听到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攻打魏国的消息,打得魏国措手不及,甚至一度攻到了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这儿,结果……唉!不提也罢。

    总之,姜维被迫降了蜀国后,魏国又在不久之后,再把陇右那三郡给夺了回去!这导致姜维跟着蜀军退回蜀国后,亦不得不中断了婚事……也不晓得对方有没有另嫁他人?应该有罢?毕竟都六年了,小姑娘也该长大了。

    回过神来,他默默地望向眼前的年青男子,发觉年青男子神色平常,非常淡定。

    不由地,他心生警惕。

    这位送信的年青男子听姜虎的说法,乃是魏国使者,带着十个护卫们大大方方地前来蜀营,原本说是奉命商讨有关夏侯霸将军的事情——谢天谢地!魏国终于派人来赎夏侯霸了!

    这都多久了?

    半个月了都!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令他和魏延等人的伤势完全痊愈;也足以让对面的魏营重新地布置,获得一批新的粮草;就只诸葛亮的身体健康状态时好时坏……咳咳~

    因此,魏军忙着重建营地,才没来攻打蜀营吗?

    意识到这点的他多少有些懊恼:早知如此,他就该请示诸葛亮,让诸葛亮同意他每天带兵多多偷袭魏营,干扰一下魏营也是好的……很可惜,他错过了。

    扯远了!

    总之,魏国使者正在等待诸葛亮的答复之际,忽然指名道姓地要见他。于是乎,他来了,对方就从大大的袖子里取出这封信来,递给他看去。

    如今,他看完了,吃惊之余,一边思索此信的真实性和来历,一边略微地佩服眼前的年青男子:首先,他能确定信上字迹信果真是姜母所写;其次,他敢打赌这信八成与魏军的那谁有关——莫不是敌军主帅出手了,此是那人的计策之一?

    不然远在冀县的母亲怎会写信给他?

    都隔了六年,为何以前不写!

    上上下下地打量眼前的年青男子,他用最大的恶意揣摩对方:该不会眼前的年青男子表面上是来赎回夏侯霸,实则是负责执行敌军主帅的计划?

    并且,他最纠结对方是不是知道信件内容。

    假设对方知道,那对方岂不是知晓他的老母亲病重,希望他能回老家冀县一趟?

    当前冀县所属魏国,魏国与蜀国是敌对立场,他身为蜀将,若回冀县,不被发现还好,万一被发现……那不就等同于自投罗网么?

    这这这……这要说不是魏军那边的主意,他打死也不信!

    信都送来了,要说魏军仍没收到相关情报,谁会信啊?

    况且,信是由魏国使者送出……摆明是魏军有意为之!

    思及此处,他恼怒地盯着年青男子,哪怕对方是甚么魏国使者,但这并不妨碍他趁机地套取讯息,或是威慑宵小——“敢问先生你是从何处获得而来?”晃了一晃手中信帛,他冷冷地问,打算一言不合就动手抓人!

    就见对方不卑不亢,拱手道:“是司马懿大将军给的。”

    言下之意:我只送信,并不知情。

    ——果真么?

    眯了眯眼,他再问:“可知内容?”

    “姜维将军问的是,我可知信中内容?”对方不紧不慢地提问,继而摇了摇头,主动地回答,“不知,但能猜到一、二。”

    “哦?”他挑了挑眉,比起关注对方如何猜得到,他更在意的是……“你似乎认识我?”——明明他没和对方见过面,听这熟悉的语气,活像对方是他的朋友!

    年青男子微微一笑,笑道:“泰初本不认识,只是将军的动作幅度未免太大一些。如今,纵观整个魏营,谁人不识姜伯约将军?——姜维姜伯约将军的画像已经人手一幅,深入我军骨髓,相信将军再是乔装打扮,我等也能认出!”

    他:“……”

    他二度面无表情。

    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他看出对方明明面带笑容,却怎么也不掩饰明显的恶意。

    真的假的啊?

    他才不信,呵呵地道:“这么说来,你也有画像?”

    年青男子点了点头,像是变戏法一样,又从袖中摸出一张画来,递给了他。

    他几乎是虎着脸,接画一看——

    便见画上有一青年武将,头戴盔帽,身穿盔甲,手持长枪,虽然满脸血污,俨然一副战败了的模样,但观一双虎眸炯炯有神,身姿挺拔威武,一下子就把武将的气质上升到卓而不凡的境界,而且器宇轩昂,越看越帅……

    老实说,真像他!

    严格来说,这就是他。

    哇哦~画师是谁?画得好像!如假包换。

    他被画师的画技深深地震惊了。

    就在这时,他听见前面有人说:“魏国使者,丞相同意见你,请随我来。”

    嗯?

    眨了眨眼,他抬起头来,自觉地把画还给年青男子。

    在年青男子随同蜀军文吏走开之前,他冷不丁地追问:

    “阁下是谁?”

    到现在,他只知对方是魏国使者,还不知其姓名。

    “本使者复姓夏侯,名玄,见过姜伯约将军!”年青男子朝他拱手,微微地行礼。

    夏侯玄?

    他一头雾水,不太了解此人是谁。

    不过,复姓夏侯……

    与夏侯霸是何关系?——同族兄弟吗?

    他目送夏侯玄远去。

    这下,他终于有精力地思考接下来的事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姜维他的老母亲人在冀县,似是病重,还直接说想见他一面,他该不该回一趟冀县?

    他虽不是姜维本人,却顶了姜维的身份——身为母亲的孩子,他理该回老家探望母亲才对,然而……

    然而,如果母亲没病呢?是魏军的阴谋呢?

    不!

    这肯定是魏军的阴谋!是阳谋!正大光明地算计他,而他只能乖乖入套!否则,这事被人传播开来,对他的名声、对他的仕途,都深受其害!

    轻微地苦笑,他揉了揉额,还甚有闲心地调侃自个儿:姜维啊姜维,能不受到“孝道”的影响,你也挺厉害——

    君不见昔日举荐诸葛亮的徐庶为了老母,舍了刘备,投了曹操;孔融对太史慈的母亲照顾有加,后被黄巾贼围困,太史慈便随刘备一起救了孔融……

    对于他此刻的冷静,他只能说:他不是姜维本人,暂时做不到“方寸大乱”。

    就算他的浑身发软,不听使唤,他的理智亦在第一时间提醒,他要镇定,镇定。

    但他究竟要怎么做呢?

    轻皱眉头,他根本想不出对策。

    没关系!

    他去找诸葛亮丞相问计好了。

    相信以诸葛亮的才智,定会替他……替他解围?

    他如是想着,耐心地侯在主帐外面,等待诸葛亮和夏侯玄交谈完毕。

    待到夏侯玄出来,朝他拱手拜别,带人匆匆地离开蜀营后,他赶紧地求见诸葛亮。

    与往常有所不同:这一次,诸葛亮一反常态,竟然同意了……

    太意外了。

    他还以为又要等到天黑……幸好诸葛亮隐约地觉察了甚么,没再耽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