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花语黔斛 » 18.工作从院坝开始

18.工作从院坝开始

    镇上大会召开,村里马上就要召开小会,关于镇上安排的农田灌溉,撂荒地清理及复耕,农田非粮化清理整治等一系列春耕生产工作,一群年轻人坐在一起毫无头绪。

    农业,农村,农民,每年国家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导向,可以说三农是国家的基本盘,身为村干部更应该会农业,知农村,懂农民,一群才毕业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的“三门”干部路还很长。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在农村是头等大事,但是对于陈谦,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很是无力,作为代理村长竟然不懂农耕,陈谦倍感羞愧。

    “杨靖你是农业专业的,你觉得该怎么办。”陈谦问道。

    “我学的是畜牧兽医方面,春耕种植爱莫能助。”身高适中,性格安静的杨靖扶了扶眼镜,很是尴尬。

    “那李霖你是植物类的,你会那些。”陈谦问道。

    “水稻的老祖宗竹子生长发育我懂,如何组织开展春耕还是得看种地能手。”李霖看了一眼袁飞银。

    问了一圈,驻村驻组干部没一个熟悉农村,更不清楚农时农作,陈谦突然意识到几千年的农耕传统几乎就要在他们这一代消失,老一辈农人逝去,又有多少年轻人能够成为新农人,作为村干部他有责任和必要发掘和培养出新农人,首先要从自己开始。

    看着陈谦撞了一鼻子灰,程飞伦暗笑,当真是门外汉,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袁飞银看出陈谦的尴尬,瞪了一眼程飞伦,大家都是第一次站到村干部位置上,谁又能比谁强多少。

    “我来安排吧,先把村里的事进行分工,飞银负责村里,陈谦负责对接镇上,春梅配合飞银完善报送镇上需要的各项资料,飞伦就负责随时机动,村里事多彼此要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合力。”

    村里面的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做好,谁来做好急难险重的事情,都需要支书主任往上顶。

    “国家政策很明显,保护耕地,增加粮食生产,这是大政策必须落实,大家先把各组的院坝会开了,一是先把政策宣传下去,二是让大家认识一下新的村委班子,包括驻组干部。”王明江说道。

    开院坝群众会,是宣传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收集反馈村民意见的一种常见方式,更是村务公开,增进干群关系的有效选择。

    “春耕抢农时,我们就从今天晚上开始,先召开两个村民组的群众会,明天晚上在召开另外两个村民组的群众会。”王明江说道。

    “啊,晚上开群众会,我单位上还有些事情要加班,还有我个人也有些事需要做。”

    黄家听到顿时不爽起来,入职不到半过月,他就被办公室主任抓着一起加班半过月,完善财务资料,现在又是包村驻组连夜开群众会,自己还能不能有点休息和个人的时间。

    “对,王支书,能不能白天开群众会,我们单位上还有很多事。”罗泰玖淡淡的提议道。

    果然是一群小年轻,不知道到了乡镇农村基层工作,就没有什么休息和个人时间,现在有点情绪正常,慢慢的就会被磨得没有脾气,除非辞职,否则就得像机器一样连轴转,农村如今的大变样就是由无数连轴转的基层干部的默默付出造就的。

    “你们问问沈平书记可不可以。”王明江不咸不淡的来了一句,要多气人有多气人。

    “现在春耕,白天大家都在田间地头翻土育苗,有时错过了一天,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群众又不是干部有工资,大家克服一下。”袁飞银站出来解释道。

    袁飞银说的在理,驻组干部也不好再抱怨,知道跟着干就对了。

    “今天晚上也是大家一起去给五宝村群众的见面会,大家要做好讲话的准备,争取给村民一个好的印象。”王明江说道。

    袁飞银作为本村人,以前他作为群众听着就行,有时还会看热闹不嫌事大,现在自己要成为主导,如何保障会场秩序,如何解决个别群众的胡搅蛮缠,都是对自己的考验。

    陈谦也是第一次参加群众会,代理村长的他铁定是要发言的,如何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真正融入五宝村村民他有些茫然。

    安排好工作,陈谦他们回村委会办公室,驻组干部们先回单位工作,大家商量约定晚上七点半开始群众会,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一场,加上路上行程,两场群众会最快晚上十点完成,陈谦终于体会到徐秀的苦衷,也切身感受到时间急迫,基层辛苦。

    袁飞银载着陈谦,程飞伦载着任春梅,王明江自驾,三辆摩托驾驶回村委会。

    “飞哥,我看大家都骑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现在村里路况好了,买个几万块的轿车,这样人少吃亏。”陈谦吹了一路的风,有感而发。

    “哈哈,哪敢情好,但是村干部的工资养得起轿车吗?加上基本上都是私车公用,油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自己出还是报销?报销就是犯错误!还有就是村里面遇到突发情况,轿车受到的交通限制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摩托机动灵活费用低,这才村干部最适合的座驾。”袁飞银调侃道。

    “飞哥那是以前,我觉得最适合村干部的座驾应该皮卡车,遮风挡雨,载人装货,拖车越野都行。”程飞伦打趣道。

    “就你能,你家里有皮卡,那你以后可得为村里私车公用。”任春梅怼程飞伦。

    “时代进步了,组组通公路修好,不少家庭轿车、摩托、电瓶车齐全,特别是飞伦你开车骑摩托都给我慢点,现在你是村干部了,大家有样学样,你喜欢驾驶到处跑,村里的道路安全交给你管理,以身作则,出了事,全部善后你负责。”王明江说完,程飞伦一脸愁容。

    “飞伦哥,你路子广,我也打算买一辆摩托车代步,你推荐一下。”陈谦主动咨询道。

    “陈主任,大家以后就是兄弟,我给你搞一辆二手摩托,买新的不划算,再说你也就在村里最多呆一年半载,买新的也没必要。”程飞伦说道。

    “飞伦你会不会说话。”任春梅打岔,怕程飞伦言多必失。

    一年半载四个字特别的刺耳,陈谦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个事实,大学生村官通常两年就会离开。

    自己本就是外来大学生本村官,可是话里话外都有一种被当着外人的感觉陈谦心里难受,有种说不出憋屈,此时语言太过苍白,行动才能让村里人真正接纳自己。

    “那就依你的,买一辆二手摩托,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起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陈谦笑道。

    交通工具,行车安全的话题成功的将村委班子融洽起来,简单的分了工,陈谦和春梅开始整理有关村里土地的资料,袁飞银和程飞伦开始对接镇上农资情况,王明江则是提前电话通知村民小组长和乡贤族老,村支两委其他成员,为晚上院坝会顺利开展通通气,毕竟村委班子进行了大调整,提前打打预防针,避免出什么乱子。

    五宝村四个村民小组根据地形分布,由低到高按照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划分,四个组农业生产耕种方式截然不同,一组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居多,二组半山腰旱地居多,有水库山塘多,盛产花草果木,三组耕地林地过渡带多家禽牲畜养殖,四组林地为主,竹子和石斛为主要产业。

    陈谦整理发现五宝村农业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具有南方丘陵地带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生态农业生产雏形,同时又具有山地林木生态农业的基础,整体上五宝村具有打造垂直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五宝村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是小而不精,受土地地形影响五宝像别的村做大规模生产,但是五宝天然的垂直环境优势可以把农业产业向精细化的方向做,陈谦只能给出一个建议,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王明江和袁飞银。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七点,驻组干部提前到达,两辆摩托一辆皮卡八人出发,出发前王明江通报了第一站五宝一组的基本情况。

    一组临河靠坝,是村里粮食生产主要区域,也是春耕生产的主要阵地,相对来说春耕工作反而更好做,毕竟大家种植粮食以成为习惯,土地撂荒少,突出问题就是非粮化,出发前陈谦和袁飞银提前做了的预案,至于群众理不理解支不支持,就要看今晚第一战。

    七点二十抵达一组村民组组长家,院坝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组组长在人群中穿梭,递烟倒水,时不时给组上的俏婆娘逗上几句嘴。

    陈谦他们的到来,大家伙集体看向八人,然后窃窃私语起来,时不时有人指向陈谦和袁飞银,不知道在议论什么。

    几十人围着,走到最前面最耀眼的位置上,陈谦不知是该坐,还是像袁飞银一样主动上前递烟打招呼,一咬牙他跟着袁飞银的脚步,极力回想起在场村民的名字,热情主动的给村民握手打招呼。

    任春梅,程飞伦也是主动给相熟的村民打招呼问好,李霖,杨靖,黄家,罗泰玖则是在王明江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入座,引起不少村民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