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花语黔斛 » 19.学会算账受益多

19.学会算账受益多

    一阵寒暄,陈谦和袁飞银坐到给他俩预留的位置,不少老人立马约束好满地乱跑的小娃娃们。

    院坝之中,六十岁以上老人占多少,五十几都算是年轻力壮,年青妇女和青壮男子依稀可见,哭闹的孩子,满打满算六十人不到,整个一组户籍人口千余人,常驻人口三百人不到,来参加群众会不到常常驻人口百分之三十,陈谦有些不解,看了看一旁神情自若的王明江。

    王明江没有回答陈谦的疑问,陈谦又看了看身边的袁飞银,只见他快速的将所有参会的人名字记录下来。

    院坝会,群众会,来的人如此少,这很危险以很无奈。

    危险的是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几乎不参与村里事务,长此以往会对镇里各项政策和村里各项决定一知半解,加上了生产生活几乎脱离村里,他们承包的土地林地包括房屋会更加资产化,一旦出现项目建设或者需要为集体利益出让少量土地等,往往就会出现要求高额补偿或者干脆我不受益绝不出让导致项目无法落地的事情。

    无奈的是因为人口大量迁移,经济和生活关系几乎脱离农村,他们没必要也没精力参与村里的事务,农村更多的成为他们风险保底资产,实在混不下去回村种地是最真实的应证。

    “飞哥,这会开了又多大意义。”陈谦还是按捺不住小声的问道。

    “你是说人少吧,这已经是不错的了,一传十,十传百,开会结束之后一组村民微信群里就会传开,村委会的任何风吹草动村民都清楚,保不齐村民现在已经把你和我的照片和视频发到群里了。”袁飞银笑道。

    微信,抖音等早已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乡村治理的利剑,如何用剑劈波斩浪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这也让陈谦更加重视群众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谁也不知道舆论什么时候又会碾压到自己身上,他前不久深有体会。

    “基本上都来了。王支书现在可以开会了。”一组组长清点了一下人数说道。

    “大家安静一下,言归正传,今天来就是两个事情,一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村里面新的干部,大家认识一下,以后有啥事情可以找他们办理,都是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那我先给你介绍一下。”

    “袁飞银,不少人都认识,我就不多介绍。任春梅一组的人,就更不用我说,程飞伦就是种花卉树木的老程家的后生。”都是乡里乡亲王明江没有过多介绍。

    “今天重点介绍的是我们的代理村长陈谦和驻组干部杨靖,陈谦研究生毕业,高材生,我看在场的好多的认识了,还有就是镇上又安排大学生杨靖到一组包保,大事小事你们都可以给杨靖说,他也是搞畜牧业的高材生,搞养殖业的专家,大家欢迎一下。”

    掌声稀稀拉拉,更有已不是村民毫无顾忌的说道:“专家,半大小子是搬砖那个砖家吧,专家见多了,还不如我这种土专家。”

    一阵哄笑,杨靖听着扎心,面对质疑,满脸通红,他又不能当面怼,憋屈难受。

    “大哥,玩笑开大了,你是土专家,也没看到你发家致富。”王明江生气的怼到自己本家大哥王明德。

    又是一阵哄笑,王明江立即说道:“还有件事就是春耕的事情,已经有人从中央新闻联播上看到了,先是耕地八不准,现在又是粮食安全,你们回家去看看仓里面还有多少粮食,现在国家规定不能有撂荒地,不能非农化,只能种粮食,镇上发种子,有需要的找袁飞银登记一下,先说清楚种粮食。”

    王明江说完,议论纷纷,只有少数几人登记,有村民很快就提问道:“真的只能种粮食,别的不行。”

    “不能。”王明江说道。

    “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不行,那些当官的兄弟姐妹就不一定了。”人群中有人开始挤兑,不少人开始附和,闹哄哄乱糟糟起来。

    一开始就遇到群众起哄,大伙信誓旦旦议论纷纷,这事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在闹下去群众会怎么开,陈谦闹心,袁飞银皱眉,杨靖更是一脸茫然,唯独王明江稳坐钓鱼台。

    “我晓得你们说的是哪个,大哥你说是咋回事。”王明江突然将矛头指向悄然躲藏的王明德。

    “土专家,王支书请你讲话。”王明德被大伙簇拥出人群。

    “二赖子,你想哪样,就你能,好吃懒做,见不得别人好是吧。”

    王明德没想到王明江会直接质问他,顿时火冒三丈,一拳揍向针对自己的懒汉二赖子。

    “打人了,杀人了,没王法了。”二赖子连滚带爬躲过拳头,一通胡闹。

    说时迟那时快,袁飞银一个箭步,一把抱住二赖子,钢铁般的双臂牢牢的箍住,直接将他摁在板凳上。

    “摔坏没有,开会可要坐好,好好听讲,讲完你在发言。”袁飞银拍了拍二赖子上身的土,拍的二赖子骨头都快散架。

    事情太突然,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王明江怒视王明德,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我大哥的事情我已经接到举报,明天村里就会调查清楚,如果有问题依法依规来办,还有你王二娃你一天到晚正事不做,在家啃老,瞎起什么哄。”

    “接下来我先传达一下镇上的政策规定……”

    半场闹剧戛然而止,在群众窃窃私语中结束,火速转场二组,似乎是收到一组出了状况消息,二组没有村民瞎起哄,谁也不想再被袁飞银粗壮的臂膀拥抱。

    坐在二组院坝之中,陈谦听着袁飞银进行政策宣讲,观察着每一个村民脸上的表情,有的蛮不在乎,有点一知半解,有点昏昏欲睡,若是在校园班级保准能气死班主任,可在乡村院坝之中,村干部确无法生气,也无法过多苛责。

    按照商议,今晚一组群众会由王支书先示范一下,接下来就是袁飞银召开二组群众,陈谦依次召开三组群众会,因为四组村民居住太过分散,加之基本上都是林下经济,很少有春耕生产,最终决定群众会改到村委会集中召开,安排一下竹原料采伐、挖竹笋等事宜。

    “现在我讲完了,有什么事情大家提。”袁飞银说道。

    “袁主任,农民种粮都没有问题,但是春耕的水你得给我解决。”一位老农站了起来说道。

    二组山塘密布,怎么会出现春耕缺水的情况,陈谦有些不解,袁飞银想了想,问道:“怎么会没有水了。”

    “大堰的水又被姜家村霸占了,我们到现在一滴水都没有进入我家的田地。”老农抽着自制卷烟说道。

    一说到大堰,群情激奋,七嘴八舌,一下子就点燃姜家村和五宝村历史以来挤压的情绪。

    二组地处半高山,土地保水蓄水能力差,上过世纪八九十年度修建的长嵌大堰成为二组生产生活的主要来源,五宝村和姜家村的矛盾也是从那时候加深,上游的姜家村要保证自己用水充足之余才会让水流到五宝村,所以就出现老农所说的事情。

    “我明天就去给姜家村主任对接一下水的事情。”

    袁飞银知道其中缘故,过去还组织过给姜家村比斗的事情,现在他是村干部,定然要阻止事态扩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姜家村协商,再不行就到镇上决断。

    “王支书,二组有怎么多山塘,还有一座水库,为什么还说没水春耕。”陈谦小声的问道。

    “山塘的水是保底水,大堰有水就用大堰的水,姜家村村民会算计,五宝村村民也得留一手,这是怎么多年斗争出来的经验。”

    王明江也是年年头疼二组三组水源事情,二组修建怎么多山塘也是村集体一致的选择,这也给五宝村奠定了鱼类养殖的基础。

    “山塘的水不用,那水库里也有水啊。”陈谦问道。

    “你是说抽水灌溉,抽水需要人力和财力,大堰自流而下的水能够覆盖整个二组还有大半个三组,陈谦你算过账没有,现在种地不亏钱就算好的,老百姓能省则省,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吗。”王明江说道。

    “种地既然不挣钱,那为什么又要让老百姓种粮食”陈谦说出疑问就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

    “我刚刚算的是经济帐,还有安全帐,粮食安全,在场的老农民基本上都是从饥荒中侥幸活下来的,他们体会过快要饿死的恐惧,你也就知道为什么他们即便在老,种粮食即便在亏,他们也会种地种粮食,这就是老农民。”

    王明江一言点醒梦中人,村干部处理村务,不仅仅要算好经济,更多的要算好安全帐,陈谦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两场群众会,情况各异,确让自己受益良多。

    “可是现在种地的也只有老人,以后咋整。”陈谦感叹。

    “能咋整,国家政策不是已经给出答案了,接下来一段时间要统计耕种面积,你和飞银要多做打算。”王明江笑道。

    当当当……

    一阵急促的锣声,打断了群众会。

    “出事了,三组有人给姜家村的人干起来了,走快点走,mmp,tnnd,抄家伙,不能让姜家村欺负上头。”几十人咒骂着就要冲向大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