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扶曹昂上位 » 第44章 青黄不接

第44章 青黄不接

    双方简单寒暄后,桓封也道出了自己的来意,原来是县长召集各户人家前去商议要事,丁毅也在此次受邀的名单中,因桓封最近和他们走得比较近,便由他前来告知。

    丁毅听完自然询问其中的缘由,对此桓封也不太清楚。不过他表示虽然像这样召集各家议事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想来应该没什么大事,不外乎就是缉盗或者处理饥民问题罢了。

    丁毅点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城外的饥民问题已经拖了一阵子了,再加上近期频繁出现的盗贼情况,若是继续放任下去,势必会引发县府无法收场的动荡,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

    想到这,他偏过头看向站在众人身后的丁哲,见其微微颔首,便开口应下了这件事。

    回自个院落洗漱一番后的丁毅,换了一身便服,腰间别着曹操送给他的佩剑,与桓封上了同一辆牛车,随行的还有两家的护卫,丁毅特意带上了徐忠,那把手戟也由他随身携带。

    车上两人闲聊间自然地谈起了县长吕贯,对此人丁毅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是平原郡高唐人,桓封便热情地为他介绍一番。

    原来,吕贯一开始是郡中少吏,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得到了太守的赏识,将他举了孝廉,这才有了个正式出身。又凭此做了诸多职位,最后来到龙亢当县长。

    虽说不上勤政爱民,却也没闹出什么事端,只能说和境内豪强们两厢安好。不过,如今他三年之期将满,在这个时间点召集各家议事,其中的意思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见丁毅听懂自己话里的提醒,桓封笑了笑便转移话题,车内的气氛又变得轻松愉快。

    很快,一行人进了城,穿过街巷来到一座府邸前,只见门庭前已经停了不少车辆,显然到了不少宾客。门庭处的僮仆见到又有车驾,连忙出门相迎,将桓封等人迎入府中。

    丁毅边走边打量四周,别看府外平平,其实内有洞天。竹木欣欣颇得清趣,耳边是水流潺潺之音,脚下青石铺就的石道曲折蜿蜒,步行其间,仿佛置身于静谧山野。

    又想起桓封方才说的那些话,丁毅就算还没见到吕贯本人也能猜出对方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为人了。

    -----------------------

    吕贯站在一座木造阁楼上,遥望城门方向,不知在想些什么,连仆人的脚步声都未曾察觉。

    “县尊,客人们都已经迎到厅堂上了。”那仆人低着头,低声禀报。

    吕贯这才回过神来,他点点头,收起心中的诸多心思,下了阁楼,往会客的厅堂走去。

    此时厅堂内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都是龙亢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地主,不少人更是当家家主,可见对于吕贯的召集还是很给面子的。

    丁毅虽是新来乍到,但这里的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只是未曾见过罢了。在桓封向众人简单介绍了他后,不少人在惊叹于他的容貌体格后,也只是客客气气地聊上几句,并不怎么热情,反倒是桓封本人比较吃香,毕竟这才是地头蛇。

    只见桓封和颜悦色地向一位姓吴的男子问道:“吴君家中调度近来可有好转?”

    男子连忙拱手行礼,颔首道:“多赖桓君高义,肯于我家危急时施以援手,得桓君所输财货,如今已是大有好转。”

    “如此最好不过,家有沃土,精耕细作,田亩永出,这才是长久传家的根本啊。”

    桓封闻言后微微一笑,那吴姓男子则频频点头,似乎听了什么金石良言。其他人也都隐隐以桓封为主,言语间多有奉承,看得丁毅心内一哂。

    但这也很正常,桓氏现在尽管式微,却也是妥妥的豪门士族,本地的大佬。而在场的其他人,不过是有钱的地主罢了,只能算寒门,或是庶族,寒族。

    是的,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说自己是寒门出身。寒门它好歹有个门,已经属于中小地主阶级了。

    像孙权,父亲是豫州刺史,哥哥是讨逆将军,吴侯,可他爷爷是瓜农,家里只显贵了两代,算不上士族。而这也成为孙氏在统领江东时的先天缺陷。

    “年前雅集,恍如昨日。不曾想今日又得见诸位,老夫亦感荣幸啊。”伴随着那爽朗的笑声,吕贯大步跨进厅堂,笑吟吟地与众人见礼。

    丁毅站在人群后,第一次见到这位龙亢县长,也在暗中打量着对方。容貌平平,却双眼有神,颌下长须,体态略为臃肿,一身青色的春季官服,不知道他的还以为是哪位富商。

    短暂寒暄后,众人也一一入座,吕贯自然是坐在主位,桓封落座于右首,丁毅则坐在桓封下方,不好也不坏。他自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感慨于古人礼节的繁琐,单从座次上就有数套标准。

    军旅之中尚左贬右,左为尊上,右为护卫,这是因为便于拔刀保护。而在日常宴饮,文官交际,却又是以右为尊。诸多标准,稍有疏忽就会出错。

    酒过三巡,坐于上首的吕贯轻咳一声,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只见他开口道:“今日召集诸位,本为一桩不情之请。如今府库用度难足周转,城外又滞留了那么多饥民,县府诸公多有不便,因此想请诸位助我一臂,援我米粮三千斛,以飨县府诸贤和城外饥民所缺。”

    听到这话,堂内顿时一静,或低头看桌,或掩面擦嘴,似乎都没听到吕贯的话,气氛顿时陷入尴尬。

    正值青黄不接之时,许多人去年储备用来过冬的粮食已经吃光了,只能依靠宗族内部的互相救济。可要是宗族储备的粮食也不够,那就只能筹款去买粮食。

    但普通的平民百姓家里哪有什么存款,所以这些人势必要去偷去抢,这就是城外会形成饥民群,还有最近盗贼增多的原因。在《四民月令》中就有提到,这个时候需要修缮门户,做好防盗工作,什么意思已经是再明白不过了。

    饥民和盗贼再多,也难以威胁到这些躲在庄园内自成一统的庄园大户。吕贯要用各家之资财,来为他邀买县府人心,大家明面上不说,心中都是嗤之以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