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海拉之星 » 第四十一章:多路出击

第四十一章:多路出击

    经过这轮风波后,二人都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他们都意识到,当今朝廷除了整烂活外,什么也做不了。想要决定北州的归属,还是得靠双方较量。

    烛龙不再寄希望于外部,开始厉兵秣马,准备跟凌舟死磕到底。

    凌舟也完全无视了夏蝶的信,开始积极备战,意欲进取。

    在凌舟占领石双城两个月后,他正式开始进军,准备一口气拿下北州治所静江城。

    此番出征,凌舟聚众八万,号曰十万,声势浩大,旌旗百里,气势汹汹地朝静江开拔。

    而烛龙也始终没有放弃主动出击的念头,当即点兵十一万,号曰二十万,出城准备拦截凌舟的大军。

    烛龙的北州军精锐,在七川和石双的大战中损失了将近一半,但大部仍然保留了基本的建制。

    这从侧面说明了,烛龙撤出七川城的正确性,因为如果他的大军全部陷于七川城,那今天的他将无兵可用。

    决定北州归属的战役,发生在北州境内的灵溪。

    灵溪是北州境内的一条大河,虽名为溪,但实际上是一条宽八百多米的大河。但由于地处平原,因此河道并不深,平均深度只有十米左右。

    云州军出石双城,占领了灵溪东岸的关流城,并前出五十多公里,在东岸扎营。北州军则进驻灵溪西岸的灵流城,与云州军隔岸而峙。

    在双方进军的时间里,彼此间的间谍战和情报战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

    烛龙也意识到了凌舟对于云州的渗透,于是开始着手进行反渗透,劝归了不少暗中支持凌舟的本地豪强郡守。

    这么一来二去,凌舟在北州的局势开始变得险峻起来。他没有办法百分百信任这些人,只能寄希望于正面战场。

    只要能在正面战场上彻底击败烛龙,就能决定北州的归属,届时一切墙头草都会明白该归附何处。

    其实仗打到这一步,凌舟也意识到了,眼前这位对手相当难缠。

    烛龙无论是军事指挥能力,还是政治运作能力,都不比自己差,甚至在部分领域远超自己。

    他甚至知道跑去跟朝廷告状的时候,顺便写封信给夏蝶求情,要夏蝶约束自己。

    只是烛龙并不知道,凌舟只是名义上受夏蝶节制,但事实上他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都不受约束。

    烛龙这种人的政治觉悟,在海拉星还是非常罕见的,因为绝大多数海拉人都对政治不感兴趣。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他一定会被总督府注意到。

    如果是游戏中的NPC,具备一定的政治军事能力尚且可以理解,毕竟这也是游戏的一部分。但一个玩家具备如此政治军事能力,就不由得让凌舟起了疑心。

    所以凌舟开始怀疑,这个烛龙在现实中,很有可能是某位总督府的要员。

    不过说来也奇怪,青衣已经明确表示过了,因为是夏蝶的专属服务器,所以应该没有太厉害的玩家存在才对。

    凌舟之前一帆风顺的事业也证明了这一点,怎么一打到北州,就冒出了这么一个人物来。

    他的各项能力都不差,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在游戏中掀起惊涛骇浪,夏蝶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无论怎么讲,眼下只有收拾了烛龙,才能彻底解决云北两州。

    凌舟并不心系朝廷,他之所以要费老大劲打下云北二州,就是为了逐鹿中原做好准备。

    虽然烛龙确实有两把刷子,但凌舟却有一项他难以企及的能力,就是朝廷的正统支持。

    因为无论私底下怎么闹,凌舟都是法理意义上的朝廷征北大将军,这是众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而烛龙虽名义上归附朝廷,但却在事实上独立,这就让云州不少门阀豪强心里发虚。

    日子一帆风顺还好,但等到代表朝廷正统的凌舟找上门来后,所有人都不得不考虑起未来的出路。

    跟着烛龙死磕朝廷肯定不行,但因此反叛也不现实,毕竟凌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力量,能彻底吞并北州。

    所以很多人都在观望,想知道这两位究竟谁能胜出。

    但平心而论,代表朝廷正统的凌舟在众人心目中,分量多多少少要比割据的烛龙更高一些,但前提是他不会那么早露出獠牙。

    眼下,凌舟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渡河的问题。没法渡河,就没法与对方展开决战。

    而烛龙大概率是不讲武德的,如果自己派大军贸然渡河,对方必然半渡而击,到那时就损失太大了。

    正面战场的战斗,靠阴谋诡计肯定没什么指望,凌舟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地运用常规的战术。

    他一方面派出轻骑兵沿河游弋,寻找可以渡河突破的口,想办法渗透到河对岸去搞破坏。

    另一方面,他也在积极搭建浮桥,准备尝试小规模渡河。

    烛龙充分吸取了七川城的教训,在灵流城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凌舟想要跟他耗下去,根本就不现实,只能速战速决。

    而且最要命的是,这场战争已经从秋季打到了来年的春季,即将进入春耕时节。

    如果不能在这个时间点以前结束战争,凌舟就只能等到秋收结束以后再来了。

    虽然这个过程在现实中只有几天时间而已,但对于已经打上头的凌舟而言无疑是一种煎熬。

    烛龙对凌舟的举动非常敏感,凌舟几次试图渡河都遭到了北州军的还击,损失了一千多人,却战果寥寥。

    然而,正面战场搞不定的凌舟,却在敌后战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他派出去的两支精锐轻骑兵沿河而上,并成功渡过了灵溪,在北州境内大肆袭掠,袭击北州军的粮草和辎重,甚至攻下了几座防守并不严密的城镇。

    这两支骑兵人数在四千人左右,且一人多骑,由凌舟麾下的两位将领燕振豪和燕修平指挥。

    他俩是堂兄弟关系,原先都是隶属于夏蝶的骑兵,后来跟随凌舟出战,并且屡立战功,被凌舟提拔为将领。

    二人趁着烛龙跟凌舟在灵溪死磕之际,自灵溪上游渡河,把北州军的后方搞得一团乱。

    烛龙不得不派出骑兵对其进行围剿,结果无论派出去多少,都被两兄弟打败。

    先是轻骑,后是重骑。甚至连趁机溜进关内劫掠蛮族骑兵,也都被两兄弟收拾了一顿,不得不狼狈而还,真可谓敌军守国门了。

    两兄弟搞定一切来犯之敌后,甚至包围了静江城。虽然知道他们这点兵力是没法打下静江城的,但烛龙还是被吓了一跳,赶紧派出援军回援,试图赶走兄弟俩。

    趁着这个空隙,凌舟率军成功渡过了灵溪,在对岸的灵流城外扎下营寨。烛龙见对方已经渡河,便不再依靠天险固守,随即命令援军回城,准备在正面战场和凌舟硬碰硬。

    大战在即,凌舟也不敢轻视,赶紧写信召回燕家两兄弟,让他们放弃围困静江城,折返回灵流城准备支援正面战场。

    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还在不断派出使者试图调停。既不希望烛龙继续保持独立,也不希望凌舟彻底占领云北两州。

    但是很显然,两人都不打算搭理朝廷派来的使者。在他们看来,北州只能有一个主人,不能是对方,更不能是朝廷。

    决定北州归属的大战,最终在灵流城外展开,双方陈兵十余万,在岸边列阵对峙。

    战场上鼓声雷动,旌旗猎猎。凌舟和烛龙彼此遥望,虽然只能远远望见对方的麾盖。但他们都相信,此时的对方一定脸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