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十二章 百万辽兵欲南下 朝野振动举国惊

第十二章 百万辽兵欲南下 朝野振动举国惊

    乾祐二年四月,随着朝政不断稳固,承讯召左右宰相苏禹、王章,三司使杨邠,正副枢密使郭威、张浦议事。承讯告诉五个人现在北方既定,你们说我大汉兵发蜀国,收复秦、陇等四州,也就是后晋秦州节度使何建降蜀的四州怎么样?郭威的建议是,四州之地远离中原,大汉初定,劳师征远不划算。南唐江淮之间共有十四州,不仅土地是秦、陇数倍,且土地肥沃,人民富足,应该攻取江淮诸州为上策。

    张浦也说,江淮诸州远胜西秦之地,且蜀国实在不足虑,唐国国力强盛,吴越三面被其包围。吴越国一直对我大汉称臣,对唐国用兵既可夺其土地,削弱其实力,又可解吴越之困。

    “饮马长江”的夙愿一下子在承讯心中燃起,一切准备就绪,年轻的热血在此时沸腾,他要跨上战马,带着装备精良的禁军,要像秦皇、汉高祖一样去征服天下。

    现在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晋汉长年与契丹作战,对唐国虚实不清,没有把握。唐国自李昪立国以来,是淮河以南诸国国力最强盛的。于是承讯命郭威和张浦制定对唐作战计划,又命杨邠遣人到唐国一探虚实。本来是以为多此一问,但是想想还是再找太傅商议一下,又请来太傅姜成信,问计攻蜀还是攻唐。姜成信的意思却是攻唐攻蜀皆为下策,他的建议是汉立国仅两年,承讯不能因为封刘雪为公主没有阻力就放松对朝廷的警惕,而且北方契丹随时有可能再入侵中原,皇帝应该先进一步稳定政局,巩固边防方是上策。

    听完太傅的建议,犹如一盆冷水浇在头上,承讯沉默了良久。还好历史知识丰富,自秦以来凡是开国数载就全力征讨,几乎没有不败的,连粉丝甚多的汉高祖刘邦都落得个白登山之围。又想起前秦苻坚不听不顾众人之劝,执意伐晋,结果百万大军被八万东晋军击溃,苻坚亦被燕国鲜卑慕容氏所杀,前秦土崩瓦解。远看苻坚近看重贵,石重贵的沥血教训还历历在目,伐唐御驾亲征朝堂难控,不御驾亲征,谁为统帅?先帝遗训:乱世之中,谁人可信?

    承讯恍然醒悟,赶忙起身向姜成信抱拳行礼,说道:“承讯拜谢太傅。幸好太傅提醒,承讯即位不足百日就骄傲自满,几乎犯下苻坚、石重贵之错,招致灭顶之灾。大汉立国不足千日,贸然与一大国开战无论胜负,倘若辽国来犯,首尾不能相顾,况国内尚有不满之人,正在等待时机浑水摸鱼。”

    姜成信说道:“陛下睿智,一点就通,假以时日必能开疆扩土。但此时,当稳固朝政、加强防备,来日方长。”

    于是承讯急忙叫停伐唐计划,只派国舅李业出使唐国,一来巩固一下汉唐当前的关系,二来打探唐国虚实。皇后最小的弟弟国舅李业平日里干些闲职,无所事事,现在皇帝给安排了个以国使身份出使唐国的差事,煞是得意,又到皇太后那里与姐姐和女儿道别。李太后听说此事,很是高兴,嘱咐弟弟要把事情做好。继而又安慰婉儿,皇帝现在给慕容雪缠着,但是对你还是有心的,不然连她这个皇太后都没想到的事情,皇帝都想到了,对你父李业委以重任。

    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承讯和张浦商议派谁出使唐国比较好,张浦的建议是派一个吊儿郎当的朝中重臣比较好,然后由张浦安排一些人跟着。一来麻痹对方,二来刺探唐国。想了半天,开始是想到王章,但是承讯现在对王章还越发有好感,整死了史弘肇使得自己快速掌控禁军、毫无阻力使得刘雪晋封公主,这两件事王章的功劳都是很大的,而且王章确是理财好手,自任左宰相以来业绩还是不错的。于是思来想去,想到了李业,当朝国舅,皇太后的亲弟弟,吊儿郎当这个词也符合,况且叫他出使,张浦很容易派人跟着去。

    对唐政策布置完成后,宛如正要展翅高飞的雄鹰又收起了翅膀,承讯只是按照日常处理国事。一日,在刘雪和丁力陪同下出城检阅禁军训练情况,令殿前军三部各出两千人进行会练。现在禁军经过整顿之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承讯看着这支自己的亲兵部队,热血在沸腾,但是又要暂时压制自己的冲动。同时,在承讯的脑海里不断浮想,该怎么将一些精神的力量加载在这支队伍上呢?一直听说契丹的铁鹞军野战无坚不摧,如果只是守城处处被动,有朝一日该如何对付那支从未见过的神秘敌人?

    部队检阅完毕后,承讯返回太平宫,在御书房召见郭威和张浦,问两人,“辽国铁鹞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郭威说道:“辽国铁鹞军,铁鹞子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承讯想到两个字“坦克”。于是问郭威:“有什么对付铁鹞军的好办法呢?”郭威的答案是,“铁鹞军基本是无解的,所以历来与辽作战,一直很艰苦。只是到了南方水网密布,铁鹞军可能会行动不便,派不上用场。”

    承讯还在练兵之时,国舅李业已经达到唐国国都金陵。唐朝皇帝派张晟接待了李业。李业平时在汴京有姐姐管着,也还有所约束。这下到了金陵,再加上被张晟的美酒灌得,美女陪得彻底放飞自我了。跟张晟吹牛,说他们家姐姐是皇后,他女儿也是未来皇后。张晟跟他提起慕容彦召,李业跟张晟闲扯,说慕容家深受皇恩,慕容家的慕容雪被赐刘姓,封凤仪公主了。搞得张晟老头子,似有所悟:原来慕容家和李业家也是一伙的,慕容雪应该是阻止金陵李氏的公主与李业女儿竞争,才吓唬自己。误判,绝对误判,老头子混迹朝堂,实在是想多了。总之,李业在唐朝玩的非常高兴,都不想走了,还是随从们多次催促,赶快回京复命。

    看汉朝派来如此使臣,唐国太子李弘冀非常轻视汉国,汉国使臣如此沉迷酒色;汉国皇帝用此等庸人,料想也是酒色之徒。张晟居然还怂恿皇帝将姑姑嫁予汉国皇帝来联姻,显然无此必要。反倒是皇叔李景遂向皇帝进言,觉得汉主年纪轻轻,一战即完胜久经沙场的晋朝重臣,绝非等闲之辈。

    乾祐二年五月,一名契丹马匹商人通过关系找到李洪信,说有一份军情请务必转给汉朝皇帝。于是前羽林大将军李洪信到皇宫禀告此事。

    承讯问道:“李爱卿,有何军情要禀告啊。”

    李洪信说道:“禀告陛下,有一契丹马匹商人送我五十两黄金,说陛下一位故人带一句话和一句诗给您。”

    得到承讯许可后,李洪信说道:“昔日黄河一别,别来无恙。送陛下两句诗‘万里黄河百年流,大汉江山无征战’。”

    “就这么多?”承讯问李洪信。

    李洪信说道:“微臣担保一字不差。”

    承讯让李洪信退下后,一个人思考,契丹人带来的话:昔日黄河一别,别来无恙。难道是萧干?当年汉军攻破东都,辽国东都留守萧干被俘,承讯救他一命,送他到黄河边。那这两句不伦不类的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这好像是祝福大汉国泰民安,不像是藏头诗,连忙找来姜成信和张浦商议。最后三人的意见统一,萧干给的密语是“百万征汉”,意思是辽国皇帝要起兵百万,征讨汉朝。

    对于这条消息三人非常震惊,辽国要起兵百万,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这哪是来打仗的啊,这是举国搬迁啊。百万辽军南下,该如何应战?承讯慌忙召见苏禹、王章、杨邠、郭威、张浦,说得到可靠消息辽国要起百万之军南下,苏禹、王章、杨邠、郭威等人都很震惊,但是又不知道辽国部署,无法制定应战之策,只能加紧战备,并派人去幽云十六州打探。

    萧干给的消息当然是千真万确的。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死后,耶律阮在南征诸将拥立下,即位于镇州,回师上京(今内蒙古境内)。耶律阮即皇帝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耳中。一心想要宝贝儿子耶律李胡当皇帝的她勃然大怒,立即派“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率兵“讨逆”。然而她这个宝贝儿子完全是根废柴,不但不得人心而且还毫无本事,很快就被打得大败而归。述律平怒火更盛,亲自整顿兵马,准备和孙子决战。

    在这个节骨眼上,出身至戚贵族的耶律屋质挺身而出,劝述律平与耶律阮讲和。耶律屋质对述律平说:“耶律李胡和耶律阮都是太祖与太后您的子孙,国家并没有落入外人之手,您何必如此固执?我愿意代表太后前往议和。”在耶律屋质和大臣的百般劝阻之下,几天后,祖孙俩见面了,但双方各不相让。

    在场的耶律屋质正色道:“人皇王舍父母之邦投奔他国,世上有这样做儿子的?至于太后,你为了自己的私心偏爱,就篡改先帝遗命,妄授神器,还至今不肯承认。你们这样还想讲和?赶紧开战是正经!”耶律屋质说着拂袖而去。最终祖孙俩都相互妥协,迫在眉睫的一场内战总算是在剑拔弩张的关头平息了。

    然而,述律平不甘心让耶律阮把皇帝一直当下去,同时也没有放弃让心爱的儿子当皇帝的想法,想要利用自己所余的影响力策动一起政变。然而述律平和耶律李胡的政变尚未来得及发动,就被人告发了。耶律阮先下手为强,将祖母述律平和叔父耶律李胡同时捉住,强行迁居到祖州圜土“定居”,也就是把他们幽禁起来了。

    这样耶律阮就安全的坐上了皇位,但是耶律阮当皇帝之后,由于耶律阮和他的父亲一样,喜欢汉家文化,大量任用汉臣,招致契丹贵族严重不满,谋反不断。先是耶律德光第三子耶律天德谋反被杀,萧干也受到牵连被杖击;又有明王耶律安端和公主阿不里谋反,等等。靠着耶律屋质的帮助,耶律阮将叛乱一个个平息。此时又有人向他进言,汉国新立国又是新君即位,朝堂不稳,可伐汉以立威。耶律屋质陈说厉害,现在汉的国力日增,况太宗之能尚不足以保全中原,应该与汉和解。耶律阮大怒,执意南征,进而要征召辽国百万将士,一举踏平中原,为他死在中原的父亲报仇。其实呢,辽国三次伐晋,劳民伤财,民力损耗巨大。契丹各族首领们并不愿意南征,耶律阮强令他们六月初一全部汇集西京(今大同)。

    现在看来,太白贯日的警示似乎要验证了,汉国有灭顶之灾。应战百万辽军成了现在承讯唯一关心的问题,小小的庆幸就是没有贸然向唐国开战。于是承讯急招中羽林大将军王守成,让王守成选出两千禁军带上,任命他为武宁军节度使迅速赴徐州赴任,务必封锁淮河以南与大汉的来往,包括青州(今山东境内),以断绝唐国与辽国可能从海上的联络。当承讯看到王守成略有失落地看着他的时候,承讯告诉王守成,当初他也想派董平去,但是董平只是一个征战之将,对于这件事情,你更适合。你现在做的是事关大汉生死存亡的大事,回来之后你仍然是中羽林大将军。听到皇帝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王守成方才欣然领命而去。

    唐国是一定要防的,楚国正在内乱,南平微不足道。蜀国不用管了,西北之地毕竟远离汉国的心脏。所以在布置完对唐的防备后,承讯开始与重臣进行对辽作战部署。首先派人急命高行周备战,如若辽国重兵来犯务必坚持五十天,五十天后可有序向邺城撤退。又命董平率领王守成部禁军一万,协防邺城。禁军三部骑兵统归一处,骑兵、步兵待战,准备沿黄河布防。等到阮龙最后一批货物运到后,又调阮家三兄弟带兵回汴京任职。这时候大家不难发现,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之后,对中原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无险可守,连长城都没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