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十一章 曾经质子登帝位 指鹿为马新花样

第十一章 曾经质子登帝位 指鹿为马新花样

    举办完了盛大的宴宾会,皇后拉上婉儿给承佑选妃,忙得不亦乐乎。婉儿呢,也在不断打探着皇太子承讯的情况。私下里找来皇后身边的侍女可欣。“可欣姐姐,送你一个头钗。”婉儿说道。

    可欣赶忙接过去,拜谢道:“小姐,如有事但凭吩咐。”

    婉儿问道:“我家承讯哥哥为何到现在还不成婚呢?”

    可欣为难不语,婉儿说道:“你且放心,今日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可欣这才放心,说道:“回禀小姐,我也是从旁听说,不敢确认。”

    婉儿说道:“你但说无妨。”

    可欣说道:“皇太子殿下本与慕容家的四小姐并肩征战,两人感情非他人可比,太子妃本来非她莫属,岂料他俩竟是堂兄妹。太子乃是钟情之人,怕慕容小姐伤心故而一拖再拖。”

    听可欣这么一说,婉儿方知自己有这么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论理、论礼,自己应该有成功的机会;论情实在没把握。

    正月十九,太白金星闪耀天空,与太阳相印生辉。司天台官吏抖抖霍霍的急忙禀告皇太子,金星贯日,此是大凶之兆。太白金星又称启明星,与太阳一样东升西落,平日只在日昏之时才略微显亮。在天象上,阴阳家认为金星是武神,掌管战争之事,主杀伐。

    大唐太宗皇帝登基前就有“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之说;武周皇帝武则天进宫之日,也有“太白昼见女主昌”的说法。也不知是真有其事,还是书中附会。今日金星贯日,这大凶之兆又代表什么呢?

    承讯忙派人去找太傅和张浦,卫士还没出门,姜成信和张浦两人已经慌忙赶来,承讯问道:“太傅和张卿,定是因今日星象而来。”

    姜成信说道:“金星贯日,不吉之兆,皇太子当早做打算啊。”

    承讯急招慕容雪、董羽、柴荣、王守成、李洪信五个羽林大将军,命众将整顿各部兵马,加强防备、枕戈待旦,随时待命。急调董平入禁军侍卫亲军司,协助慕容雪,然后亲带张浦、丁力等人入太平宫(此时皇帝所住之处已改名太平宫),向皇帝汇报此事。刚进太平宫门,只见宫人们手忙脚乱,忙问何事,宫人回报说皇帝晕倒。一听此事,承讯赶忙进去看父皇。

    张浦立即指示丁力调东宫侍卫接管太平宫守卫,又一路跑去告诉慕容雪和董平,严守内宫,未经皇太子征召一律不得进宫,否则格杀勿论。

    此时皇后和承讯陪在皇帝床前,承讯一边悲伤,一边在不断思索。朝廷重臣们早已知道今日之天象,慌忙打探。郭威跑去见柴荣,问当前情况,柴荣对郭威说:“姑丈,皇太子殿下只让我等枕戈待旦,随时待命,还并未有明确指示。”

    郭威说:“金星贯日,不吉之兆。昔日秦王李世民谋权篡位,武则天女主称帝方有金星异象。”

    郭威又说:“今时即便皇上病重长逝,皇太子登基,那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至于现大凶之兆啊。”

    一个金星异象确实把一干人等弄的心神不宁,郭威一看柴荣这边也没什么情况和消息,干脆跑去见皇帝吧。临走前还对柴荣说:“如有情况,赶快告诉我,我先去见圣上。”

    刚到宫门口,只见苏禹、杨邠、王章等一干老臣均在宫门外,问及情况都说不知道,只说皇帝和皇太子在商量国事,其他人一概不见。

    正月二十一日晚,皇帝召见苏禹、王邠、王章、郭威和张浦,要五人好好辅佐皇太子。由苏禹执笔,刘承讯、杨邠、王章、郭威和张浦在场,写好遗诏传位于皇太子。随后,皇帝命皇后、承佑、承勋以及众人皆退去,唯独留下皇太子刘承讯。这位征战天下戎马一生的一代枭雄紧紧握着儿子的双手,缓缓地说道:“大汉天下,是为父一生的心血,你要好好守着。苏禹忠厚之人,可用不可依靠;王章善于理财,是把好手,但是为人贪婪;杨邠善修甲兵(就是做战备、战前和战中资源调配等),善于理财,但是为人精于吏道,易专恣弄权;郭威为人谨慎,可堪大用。”

    缓缓口气,皇帝又道:“你的亲信张浦有谋略,但是为人年纪还轻,做事不够沉稳,还需历练。”

    “儿臣铭记父皇教诲。”

    皇帝慈祥地微笑,“我与你母后恩爱一生,要孝敬你母后。但是,李家闺女绝不可为后。我刘氏人丁单薄,一门两后外戚势力尾大不掉啊。切记,乱世之中,众人皆有各自打算,不可全信,凡事要有制衡,否则易招致晋帝之祸。”

    然后双手慢慢松开,阖然长逝。

    皇太子刘承讯伤心痛哭,皇后、承佑、承勋等人闻声而入均放声大哭。哭了片刻,还是张浦一智尚存,劝皇太子以国事为重。刘承讯猛然醒悟,高度紧张,现在还没有时间悲痛。

    承讯带着苏禹、王邠、王章、郭威和张浦走出皇帝寝宫,来到太平宫御书房商议善后之事。正月二十二日,又召见慕容雪、董羽、柴荣、王守成、李洪信,宣布皇帝仙逝,并下诏传位于自己,李洪信带头跪下,“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五人向新皇帝表示忠心后,承讯命禁军殿前军进入战备状态,禁军守备军和亲军侍卫司内外城全部戒严。现在,他还不放心,金星贯日之兆如利剑悬在头顶,到底是上天警示,还是一般的自然现象?

    又等了一日,于正月二十四日昭告天下。众臣皆劝皇太子节哀顺变,以国事为重,应尽快即位。三次推却之后,为表对先帝的哀思,刘承讯外披孝服,内穿龙袍,称帝即位。谥先帝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尊生母李氏为皇太后,封弟弟刘承佑为齐王,叔父刘崇为晋阳王,以苏禹、王章为左右宰相,王邠为三司使,郭威、张浦为正副枢密使。

    顺利即位,平稳过渡,使得刘承讯稍微安心了一些,毕竟现在已经君临天下。阮龙恭贺陛下即位,同时带来好消息,命人开采了大量皇帝陛下吩咐找的黑色液体,现在正在准备运到汴京。听到此事承讯非常高兴,密信嘱咐此液体的运送事项,务必小心再小心。

    乾祐二年三月,皇帝刘承讯与太傅姜成信、枢密副使张浦商议国事,承讯问计于两人,“太傅、张卿,该如何判断朕对朝廷的管控力呢?”

    张浦说道:“可否请陛下下旨,做一件不合常理,但又似乎有道理的事情,看此事能否顺利执行。”

    姜成信说道:“张浦之计可行,但是找一个这样的事情又不可伤及军政,比较困难。”

    承讯笑道:“总不至于再来个指鹿为马吧。”

    正说着,侍卫禀告,后羽林大将军慕容雪求见。慕容雪来了之后告诉承讯,阮龙的第一批货物运到,现已在汴京城外,负责汴京外城守卫的前羽林大将军李洪信和负责押送的延州判官阮豹向皇帝请旨。承讯对慕容雪说道:“让李洪信在猎场远离行宫之处建一仓库,单独存放。派重兵把守,切记防火。”见姜成信和张浦都在,慕容雪说了句遵命转身要走。

    承讯说道:“雪儿,且慢。太傅、张卿,看朕雪儿,比那唐朝平阳公主如何?”

    唐朝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之女,唐太宗李世民一母同胞的姐姐。隋朝大业末年,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长安。唐朝建立后,册封平阳公主。

    太傅姜成信、枢密副使张浦都说:“不输平阳公主。”这人之常情吗,外人都要客套一下,何况大家都是一条线上的。

    慕容雪笑呵呵地说:“陛下过誉了,反倒叫姜太傅和张副使笑话了。”

    承迅说道:“虎落平阳被犬欺,平阳二字朕不喜欢,就叫凤仪公主合朕心意。”

    太傅姜成信和枢密副使张浦都说这个提议值得一试,于是说:“那我等去布置了。”两人告退后,就剩下承讯和慕容雪了,承讯说道:“雪儿,不能做大汉的皇后,就做大汉的公主吧。”

    慕容雪看着承讯说道:“陛下刚刚即位,这样做似有不妥吧。”

    承迅走下座位双手搭在慕容雪的双肩上,说道:“别忘了,我俩是夫妻,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叫夫君就好了。父皇远去,夫君登上帝位,尤感内心的孤独,唯有雪儿在的时候才能感到有心可依。”

    承讯继而说道:“此事既是私事,也是公事,朕正好可以试探一下朝堂的反应。”

    慕容雪一双大眼睛深情地看着承讯说:“雪儿但凭夫君吩咐。”突然想到李洪信和阮龙还在等候指令,说道:“都忘了要去把夫君的旨意传达给两位将军了。”这几声夫君叫的,承讯原本突然孤独的心似乎找回了几分慰藉。“去吧。李洪信可能还不知道猎场的位置,你派人带他去一下。”承讯说道。

    次日,在朝堂之上,皇帝刘承讯与众人议完朝政之后,对众臣说:“朕的堂姐慕容雪,勇武过人,国之栋梁,英姿飒爽不输昔日大唐的平阳公主。且我父只有三子,堂堂大汉,竟无公主,朕欲赐其刘姓,封凤仪公主。”

    看那王章,承讯平时里挺不喜欢这个人的,本来只是想利用他一下。这回王章却立即带头,对慕容雪一通赞美,听的人云里雾里,什么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然后还说:“陛下英明,凤仪公主非慕容大将军刘雪莫属。”

    承讯又好笑又好气,心想这个呆子,他说的是真的假的啊,支持还是不支持啊,难道也是讽喻。把一大堆赞美武则天的话用来赞美慕容雪,这也实在太过了。要是讽喻的话,朝堂之上武人居多,能听出来的肯定也不多,最后又不至于加上那句阿谀奉承的话,连凤仪公主慕容大将军刘雪,都说出来了。

    张浦的部下王程立即随后上前表示,王宰相所言极是,随后多人复议赞成。苏禹说道:“此乃陛下家务之事。”意思是我不支持也不反对,陛下您说了算。杨邠亦是,此乃陛下家务之事。见众人皆不反对,承讯脸上露出笑容,平淡地当即命令,“宣后羽林大将军慕容雪觐见。”

    “微臣慕容雪,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慕容雪上朝拜见皇帝。

    皇帝说道:“爱卿平身。现四位羽林大将军皆有爵位,因你为女子尚未封赐。今朕赐你刘姓,封凤仪公主,仍领禁军侍卫司都统。”

    慕容雪赶忙说道:“臣刘雪,谢恩领旨。”随后退朝。

    当日,承讯将明月宫赐予刘雪。承讯此计实属一箭双雕,既试探了对朝廷的掌控程度,又实现了自己的承诺,除了“皇后”这个称谓不能给,皇后能拥有的都给了。古代妻子随丈夫姓,现在给改过来,后妃所赐的内宫也给了。

    朝堂之上没有反对,后宫却有人怒了。谁呢,皇帝的母亲,皇太后。皇太后怒气冲冲带着婉儿及宫女来到太平宫。听说皇太后来了,知道来者不善,雪儿慌忙要退下。这也是雪儿第一次女装出现在宫中,不过也是一身素装。此前因为没有公主的封号,按照礼法她一直穿的官服。承讯摆摆手,示意不用退下。等到皇太后来了,两人一起给皇太后请安。

    皇太后说道:“你这不孝之子,先帝才仙逝,你就……”

    承讯忙道:“母后息怒,母后息怒。”然后将皇太后扶着坐好,说道:“母后,皇儿与堂姐闲聊,堂姐衣着朴素,何以言对先帝不孝啊。”

    皇太后一听也是,他俩就在皇宫聊聊天,姐弟也没什么太过分的,就又说了句:“为何封她为公主?”

    承讯镇定地说道:“当年刘雪一路护送皇儿不远千里从东都亡命逃至北都,护驾有功。又随皇儿剿灭杜重威部。当时皇儿险被刺客刺杀,她拼死相救护驾又有功。现昔日功臣均已封赏,唯独堂姐因是女儿之身未有封赐。既是堂姐,凤仪郡主晋升一级封凤仪公主,并无不可呀。”

    读书的人果真是厉害,李太后本是普通地主家的女儿,书读的不多,论理当真说不过她的儿子,只好直白的说:“既然如此,你表妹婉儿,如何封赐。”

    承讯佯装不解道:“婉儿也想当亲军侍卫?”

    李太后又恼又笑的说道:“别跟你娘在这胡扯,我说不过你,但是你在想什么,我可是一清二楚的。”

    承讯慌忙道:“天子守孝三年,皇儿也是怕耽误表妹。如若表妹愿等,三年后定有封赐。”

    这句话还真把太后给堵住了,天子守孝三年是礼仪,又不能劝儿子不守礼仪。太后心想看我哪天抓住你小辫子,无奈说道:“君无戏言。”

    承讯笑着道:“君无戏言。母亲要不就在太平宫和儿子一起用膳,再让两位姐妹相陪。”承讯本以为母亲会说懒得看见你俩,谁料太后说道:“知道你国事繁忙,但你要多去看看我。今天也好,我就在这里跟你们一起用膳吧。”于是四个人也算融融恰恰吃了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