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十四章 硝烟已灭炉火起 贵人寿宴选王妃

第二十四章 硝烟已灭炉火起 贵人寿宴选王妃

    刘承讯在云内州基本把已有的情况摸熟后,指挥禁军们开始开采铁矿,并让带来的铁匠修整熔炉、冶炼矿石。又张贴榜文,招募云内州本地的铁匠和劳力,到铁矿和炼钢作坊帮工。不料应征者聊聊无几,只能先把剩下那七百多个战俘用起来。起初,这群小姑娘叽叽喳喳,不肯干,后来萧贵人承诺她们饭量加倍、偶尔还有荤腥,这帮人还真的干起来了。别看是女性,干起活来也挺有力气。

    刘承讯定下冶炼政策,云内产出的铁锭,先不追求高品质,先解决民生问题。如果全炼成武器改善北府军武器,那钱和粮从哪里来呢?产出的铁锭由工部负责运送,云州节度使派人护送,从云内州运到云州,换取煤炭、牛羊和粮食。在云州特设工部云州司,将这些铁锭再送到晋阳,卖给晋商。由晋商将铁锭卖向全国各地,并特别允许这些铁锭经过南平等地,卖到南方。制定这样一条路线,就是为了在已有的条件下,把矿场和冶炼工坊先运转起来。

    接下来,就是要扩大矿石的开采数量。承讯心想,这下我得亲自出马了。于是冒着严寒,带上三百骑兵和向导,带上干粮向着阴山山脉北部进发。

    作为曾经的地质专业毕业生,著名地质学家丁道衡的那段话早已烂熟于心。“余负戴趋往,甫至山麓,即见铁矿矿砂沿沟处散布甚多,愈近矿砂愈富,仰视山巅,巍然屹立,露出处,黑斑灿然,知为矿床所在。至山腰,则矿石层累叠出,愈上矿质愈纯。登高俯瞰,则南半壁皆为矿区。”萧贵人本来也想跟着一起走,承讯担心路途风霜,让她在驻地处理一些幽州过来的军政事务。

    一小队人马一路北行。这次实在是运气太好了,走了不到百里地,承讯就遇到一个毡帐。跟牧民一打探,牧民见他们没有什么恶意,就将他们带到了阴山北麓。只见草原上铁矿矿砂沿沟处散布甚多,绝对的露天铁矿。再沿着矿脉向山主体探索,不久就见一座铁矿山高耸屹立。

    承讯欣喜若狂,一切都是定数。白云鄂博这个曾经给辽国带来无限荣耀的地方,这次要成为辽国的终结者了。这里露天的铁矿实在是太容易开采了,所以耶律德光甚至没有完全利用起来,就有了铁鹞军。承讯感到自己看到的简直是无尽的财富。他留下一百禁军就地扎营,立即带上剩下的部队快马返回。

    到了傍晚,萧贵人还没有吃完饭,皇帝就回来了,“陛下要找的东西找到了?”萧贵人诧异的问。

    “找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承讯说道。

    萧贵人一跃而起,抱住皇帝,欢欣鼓舞。随后,承讯立即派人去东胜州宣洪瑸,准备调动部队,全力守卫开掘铁矿。

    次日,洪瑸赶到。由于此时北府军右军就剩下不到一万人了,承讯让洪瑸去幽州和云州节度使的地域招募军士,扩编北府军右军至满编,并调至此地,仿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守矿开矿。洪瑸领命而去。

    承讯又找来铁匠,准备大规模扩建熔炉和锻炉。好在现在云内州的百姓见到别人来干活都领到了食物,愿意来矿场和冶炼作坊的人越来越多。见云内州的汉军善待百姓,连原先逃走的青壮年也回来了不少。

    这段日子,承讯将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了铁矿开采和铁锭冶炼的流程优化上;政令由云内州源源不断的由兵士发往汴京和幽州等地而去。

    冬去春来,北国的春天来的有点晚。到了乾宁二年四月,虽然草原上早晚依然很冷,但是云内州却已发展的风风火火。虽然汴京和幽州等地和平安宁,政务只需按部就班,可承讯仍忙得不亦乐乎。他时而在采矿场、时而到炼铁坊,时而带人加固城防安装防御设施。

    现在洪瑸的三万北府右军相当于中原的屯田制,没有军情就采矿,有军情就打仗。原先逃走的投下户和其他贫困的牧民开始云集云内州。有了丰富的劳动力,生产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铁矿的大量开采,工坊熔炉和锻炉的大量扩建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燃料不够。从云州运送煤炭到云内州需要八百余里,已经跟不上产量日益提升的铁矿冶炼需求了。如今,迫切需要在附近寻找可靠的燃料来源。

    还没有准备好寻找新的燃料来源,就有牧民跑到矿场,向承讯报告,有一队人马大约三、四千人的样子,往云内州这边来了。听到汇报,承讯心里很高兴,不管来的是什么人,至少现在云内州的人把他当自己人了。

    承讯立即号令调集负责防卫的禁军骑兵五千人,以及北府右军一万人。新兵还没有作战经验,也没练过兵,继续该干啥干啥。再派出几个随从装作牧民前去打探。安排北府右军埋伏于云内的城上城下,骑兵则埋伏于城的两侧。

    过了一会儿,探子回报,对方大概三、四千辽军;探子还提供了一条重要消息,里面还有不少人像是当地人。

    一切准备妥当,城门处似乎空无防备。只见辽国骑兵小碎步前进,大概还有三百米左右的时候,头领一声令下,骑兵们吼叫着加速向云内州城冲了过来。辽军冲了百米左右时,三发号箭“啾,啾,啾”冲上天空,城门在门轴“嗞呀”的声音中被关闭,城墙上突然竖起“汉”字大旗。安装在城墙和城楼上的弩机向敌军骑兵队伍射出重箭,三排弓弩手交替准备,城墙两侧埋伏的禁军骑兵迅速冲杀出来,形成一个扇形包围圈。

    辽军阵营中一阵慌乱。此时,数十个人在城墙上用契丹语向城墙下的辽军大吼,“契丹萧氏命令你们放下武器,下马投降!放下武器就可以回家了!放下武器就可以回家了!”已经加速冲击的辽国骑兵见城门已闭,急忙减速;还有一些辽国骑兵想调转马头散开,却远远见到禁军骑兵钢盔银甲,弓弩在手,围成扇形向城墙这边杀过来。一部分人见势不妙,下马举刀,跪地投降了;还有一部分人哇哇叫着举刀向汉军冲去。

    城墙这边,汉军一边朝着还在马上的辽军猛射,一边还在劝降。待到禁军骑兵靠近,只有少数人冲向禁军骑兵,那是送死的,很快就被砍落马下;剩下的辽军要么纵马逃窜,要么弃兵刃投降。这一场漂亮的草原伏击战,俘虏辽军二千二百余人。

    承讯一边下令,将这些俘虏编队带到矿场,一边派人去云内城里敲锣打鼓告知百姓,家中如有在外征战之人的可以去认领。一时间,矿场这边人山人海,有父子重逢抱头痛哭的,还有母子重逢儿子跪地磕头的。在人群之中,承讯还发现了数月前他去过的那家的男丁,紧紧拉着小姑娘,被小姑娘的母亲抱在怀中,痛哭不已。承讯本想过去跟小妹妹再说两句,在侍卫的拥簇下刚走近,小姑娘的母亲就伏地叩拜。随后,一群人跟着跪下高呼,“感谢皇帝不杀之恩。”此时,承讯的契丹语已经说的挺好的了,大声说,“既然见到亲人了,就跟着回去吧,好好过日子。没有生计可以到矿场和冶炼作坊来,也可以报名参军。”

    这个感人的场面把一心向往铁血沙场的萧贵人都看得红了眼圈。剩下无人认领的三百来人,则先关入大牢再议。

    汴京这边,转眼过了清明节,太后准备在五月初五给小儿子刘承勋选妃了。老大非要守孝三年,老二没动静,老人家实在等不及了,准备让老三赶快完婚。太后问小儿子自己有没有意中人,谁想儿子一句话把太后气得不轻。儿子说了啥呢?他说要找一个和慕容嫂子一样的。原来啊,当年慕容雪作为皇宫侍卫统领,经常出入皇宫,她的飒爽英姿给刘承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后一听这话,坐不住了,赶紧找来李贵人,说道:“婉儿,我今日问勋儿,可有中意之人,你知道他跟我说什么吗?”

    李贵人笑道:“母亲,莫非承勋已有意中人了?”

    太后一拍大腿,说道:“要有就好了。他把我气得够呛,说要找个跟嫂子慕容雪一样的。”

    太后这话一说,李贵人一愣,然后悠悠的说了一句:“他们兄弟都是喜欢能征善战的。”

    太后听李贵人这么一说,问道:“婉儿,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啊?”

    此言刚落,李贵人抱着太后,说了句“母亲”,眼泪就滚落下来。李贵人平日里性子随和坚强,从来也没见她哭过,太后赶忙安慰:“好孩子,别哭,别哭,定是有人跑你那儿嚼舌根,说了不该说的。”

    太后又道:“这事我也听说了,你也别急。你封贵人、统领后宫在前;她封贵人在后,穿上袆衣,她也不是我们刘家的正室媳妇,你才是。”

    太后哄着李贵人坐下,说道:“看你这个样子,我都后悔了。当初你父亲说的对,还不如让你做齐王妃。”现在太后对齐王妃也不满意,至今还没生个孙子出来。

    李贵人倒是说不后悔,太后就慢慢说道:“皇帝对你是有心的。当初我给他写信,为你求封号的时候,一句没提你父亲。我这气吞山河、傲视天下的儿子,打心眼里看不上我那没本事的弟弟,做母亲的又怎么会感觉不到呢?我没敢奢望他能给你爹什么像样的封赐,谁料想他一步到位,给的是正一品。苏禹、王章、杨邠、郭威这些人,跟着太祖皇帝征战一生,打下大汉江山,才封了正一品。皇帝的心腹张浦,跟着皇帝从东都跑到北都,从北都又打回东都;先是讨伐杜氏,现在又打到幽州,虽然封了个侯,还是个从一品。皇帝是爱屋及乌,不是给我这老太太面子,是给你面子。”

    经太后这么一说,李贵人的心情好多了,说了句:“是婉儿多心了。”

    太后接着她的话说道:“也不怪你多心。皇帝不像话,不该由着一个胡女这么胡来。不说他了,你说你堂妹月如、苏禹的孙女、杨邠的女儿、冯道的孙女、王章的侄女哪个更合适啊?”

    李贵人答道:“母亲,除了堂妹,这些家的女儿,我都没什么印象,您看哪个满意呢?”聪明的李贵人知道,这个时候并不合适极力推荐冯道的孙女冯娇,又说:“过几日我把她们请来,母亲掌掌眼吧。”

    太后笑道:“你先看看吧。你看过了,我们再来商议。”

    第二天,李贵人让太监通知了十位大人的千金,邀请她们参加自己的生辰宴会。这个邀请不言而喻,是皇弟选妃决定性阶段的,所以各家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先是有人来给李贵人送庆生礼。可贵人并不贪财,否则辽军侵汉,她也不会伙同慕容雪忽悠父亲把家中所有钱财都捐了。当送来的礼物一一被退回后,各家更加确定了,这次宴会有不同寻常的目的,大家准备得更加用心了。

    等到四月十二日,李贵人十九岁的生辰。由于习惯上过九不过十的,十九岁实际上就是二十岁的生辰,所以宫女们非常忙碌,按太后的要求,准备办一场盛大的宴会。

    这天一大早,太后和李贵人刚吃完早饭,正在说话,太监禀告说,跟随陛下出征的阮虎阮将军求见。太后就纳闷了,阮虎跟着皇帝在幽州呢,怎么跑回来了?当然,太后和李贵人并不知道皇帝跑到云内州去了,于是就他请到宫内正厅一见。阮虎拜见了太后和李贵人之后,报告说是皇帝知道今日是李贵人二十岁生辰,专程派他送来貂裘衣帽一套。等到将貂裘衣帽呈上之后,阮虎又向李贵人介绍说,契丹人视白色貂裘为圣物,只有皇家才能穿戴,尤其是皇帝送的红顶镶白边的貂裘帽子是极为名贵的。

    阮虎进献皇帝的礼品之后,离开皇宫。他实际上是根据皇帝的旨意,回京向户部和工部调人,去云州和云内州管理铁器购卖;同时给苏禹下旨,让苏禹用铁器换铜铸钱。当下铁与铜价格相当,铁的产量即将大规模提升,而现在汉国境内铜矿开采非常有限。铜不容易被腐蚀,铸钱更有优势。皇帝希望用铁换铜,以更纯的铜铸钱,一方面便于物品流通,一方面提升钱币的公信力。皇帝还告诉阮虎,四月十二日是李贵人的生辰,把礼物给送过去。

    太后跟李贵人讲,“你看我说的不假吧。皇帝自己二十岁的生辰的时候,他还在征战的路上,也不曾给自己过个寿辰。现在远在幽州,还给你送来礼物。”李贵人当然很是高兴了,经过太后一哄加上皇帝千里送礼物,现在她又有点不想帮着冯家了。那日感觉地位不稳,没怎么细想就答应认冯家孙女当女儿,现在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妥。

    最重要的原因是,太后的第一人选是李洪信的女儿,李贵人的堂妹李月如。李洪信是太后的堂弟,也是李贵人父亲李业的堂兄。与李业不同的是,李洪信封侯拜将靠的是能力和真刀实干,所以深得太祖和皇帝的信任。这么说吧,武将之中,皇帝的一号亲信是慕容雪,二号就是李洪信。因此,禁军调整的时候,这两人一个负责守卫皇宫,另一个负责守卫皇城汴京。太后当然希望亲上加亲,让李洪信的女儿当王妃,但是让太后没有想到的是,李洪信委婉谢绝了太后的建议。太后没有多想,也不需要多想。可李贵人从中看出了原因,堂叔是在避免外戚势力太强,避免引起皇帝的不满。在这个征伐果断的皇帝的后宫中,要想登上后位,这也是她需要考虑和平衡的问题。

    生日宴会中,李贵人与十位千金一一交流,谈笑风生,问问生辰、问问所学诗词、再问问手工针线。在这一点上,李贵人是很厉害的。她给任何一个人以被贵人关注、关心的感觉,让大家都觉得自己很有希望,很得贵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