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十五章 苏杨败选怒气生 草原寻煤救一人

第二十五章 苏杨败选怒气生 草原寻煤救一人

    宴会举行完毕后,李贵人正在犹豫着怎么向太后回话,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承勋来找嫂子,恳求皇嫂帮他在母亲那里说说,冯家的小姐冯娇最合适做自己的王妃。

    李贵人赶忙问刘承勋,“你是怎么认识冯家小姐的?”

    承勋老实告诉她,“今日在来为皇嫂庆生的路上,与冯娇意外相遇。恰好有机会两人单独交谈许久,发现冯家小姐喜欢画画、围棋,竟然还喜欢钓鱼。她的兴趣爱好与自己特别相似,一见钟情。”

    刘承勋求皇嫂一定要帮他,李贵人心想,九成是冯家把皇弟的下人都买通了,了解承勋的习性后,制造了意外相遇的巧合。既然如此,顺水人情、不做白不做。

    次日,李贵人回太后的话,还精明地说道,“杨邠家的女儿虽然也不错,但是毕竟侄女当了齐王妃;我觉得苏禹家的女儿和冯道的孙女都挺合适。昨天承勋也去给我贺寿了,我看他一直盯着冯道的孙女看,要不母亲你自己去问问皇弟吧。”

    那边,太后一问刘承勋,这事就差不多定下来了。于是太后就准备给三儿子刘承勋下聘礼了。还是李贵人多了个心眼,跟太后商量,要不要写封书信问问皇帝的意见。太后一想,承佑那会选王妃,是因为皇帝还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路上,所以也就没有跟皇帝商量。现在皇帝既然已经在幽州了,还是先跟皇帝说下为好。于是,就写了封家书,把承勋的王妃候选人的情况一一介绍,意思请皇帝决定哪个合适。

    谁想这封家书,没有按时到皇帝手里。书信先是到了幽州,张浦看到是太后写给皇帝的书信,不敢怠慢,赶忙派人往云内州送。可是当家书送到云内州后,皇帝暂时离开云内州了,而且一时半会还不知道具体方位。

    原来,云内州的铁矿产量快速增长;可从云州运送煤炭路途较远,原料煤炭的供应已经跟不上了。刘承讯决定亲自带人去寻找更近的煤矿,解决云内州日趋紧张的冶铁能源问题。

    四月中旬时,皇帝带上萧贵人、丁力、三千禁军和由五百名契丹孤儿组成的青年军,向着鄂尔多斯方向进发了。留下二千禁军暂归洪瑸调遣,守卫云内州。这次带上这么多军队,完全是因为刘承讯认为,他要寻找的目标可能在现在的汉国领土与名义上归汉的定难军节度使党项各部交界处。这些地方鱼龙混杂,要随时机动、安全第一。当然,刘承讯希望跟上次一样延续自己的好运气,最后找到的煤矿在汉国土地上。

    承讯一行人带着兵士过了东胜州继续向南;他派出大量骑兵探子,并告诉他们,如遇党项各部骑兵和牧民,皆称汉云州节度使派兵巡视领土。此次的目标是寻找有牧民开采的小型煤矿,确定煤矿的大体位置后,再进行扩大化寻找。

    到了鄂尔多斯附近之后,大军安营扎寨,每天派出骑兵和青年军骑士以安营处为圆心向各方四散寻找。

    皇帝大帐中,萧贵人偎依在承讯身边,有点疑惑地问:“陛下来过草原?”

    承讯笑道:“淑沂,为何有此一问?”

    萧贵人说道:“当初臣妾认为陛下舍诸州不攻,是不熟悉辽国的地理,难道是我猜错了吗?现在我感到自己只知道一些表面现象,陛下似乎比我知道的更多,但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

    萧贵人又道:“我们契丹皇族贵族都不知道,陛下怎么会知道云内州竟然有如此丰富的铁矿?还有,陛下似乎成竹在胸,不然不可能从云内跑出将近三百里来此处找煤矿。”

    承讯微笑不语,萧贵人继续说道:“臣妾困惑。难道当初是哥哥藏拙,或是陛下藏拙?”

    承讯把脸一板,严肃地说道:“朕是天神的儿子。天神派我来统治人间。占领幽州之后,我父天神传话给我,说有个叫萧淑沂的女子要投靠你,你可以暂时不攻诸州,来考验她对你的忠诚。”

    “真的吗。”萧贵人七分相信三分疑惑的问道。

    看着萧贵人真像相信了一样,承讯摸摸她的头,乐呵呵一笑:“无论辽国还是汉国土地,都曾是大唐的领土。我原来在皇宫每日无聊,经常看唐书,上有记载,大唐曾在云内开采铁矿,在云内向南三百里外采煤,所以据此来寻找矿石。”

    “原来如此。”这下萧贵人算是相信了。

    可是相信也没用┑( ̄Д ̄)┍,所以虔诚的人们就只能更加相信,用自己的虔诚来感动神。因为承讯这次的运气没那么好了,就这么找下来,到了端午节,仍没有任何收获。

    虽然没有找到,节日还是要过的。承讯命令将士们去牧民处买了些牛羊,又去临近州县买了些雄黄酒、艾叶、大黄和艾糕,配上携带的补给,在草原上与三千多名将士过了一个简单而又热闹的节日。

    汴京的端午节过的就比较热闹了,太后见皇帝也不给回复,跟李贵人商量,料想皇帝在外面无法收到家信;太后说那我做主啦。于是命人备上聘礼,请弟弟尚书右仆射李业做媒,向冯家小姐冯娇提亲,搞了隆重的定亲仪式,并安排六月初六完婚。

    对于此事,太后对堂弟李洪信有点不满。有心让他女儿做王妃,他谢绝。现在太后亲自请他来做媒,他又以节日期间汴京防务繁忙,皇帝交给的重任不敢怠慢为由推脱。

    李洪信的老婆也来说李洪信,你这不是明摆着不给你姐姐太后面子吗。李洪信就劝他老婆,我现在封侯拜将,皇帝又委以重任,说明皇帝对我非常信任。当年皇帝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倚仗太祖之威迅速拿下苏逢吉和史先肇、使得王章重新站队,一手掌握朝政掌管禁军。这一切说明皇帝绝对是英明强势之主。现在朝政刚刚稳定,皇上绝不会允许外戚和世族势力把控朝政。

    李洪信还跟老婆表示,如果我跟王爷搅在一起,每走一步,皇帝对我的信任就少一分。现在这样可保住荣华富贵,如果走的太远了,不会有好下场的。当然,承勋定亲,他不仅是皇上的弟弟,也是我们家亲戚,礼节的事情还是要做的。你备份厚礼给太后送去。如果太后责怪,就去找李贵人帮忙说情。李业家的女儿是个明事理的人。

    不仅李洪信是个聪明的人,李贵人也是个精明谨慎的人。她也不想让自己的父亲去当这个媒人。奈何李业这个人实在扶不上墙。女儿已经跟他提前说了,万一太后找他做媒让他找个理由推脱此事。但是真到了太后那里,一听姐姐说有这么个好事,他就高兴还来不及,满口答应下来。

    太后选了冯家的小姐当准王妃,引起了右宰相苏禹的不满。苏禹本以为凭着自己对汉家天下的贡献,又和太后算是老交情了,为小女儿争取个准王妃应该是问题不大的。毕竟杨邠家有一个王妃了,王章家的是侄女。没想到横插个冯道的孙女出来,苏禹觉得很没面子。但是苏禹这个人不善权谋,而且是个老实人,只能生闷气。毕竟选王妃这是皇家的私事,宰相也管不着。

    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说不定也就过去了。端午后数日,杨邠来找苏禹煽风点火。杨邠跟苏禹讲,“要是苏老哥你家得了圣眷,我杨邠没话可说。冯道算是什么玩意呢?!你我在为太祖和皇帝效力争天下的时候,他先是效力于晋庭,后来还投降了辽国,凭什么他家孙女当王妃啊?”

    苏禹则无奈地跟杨邠说,“那我有什么办法呢?皇家的事情你我管得着吗?”这句话还真把杨邠给唬住了。他端起杯,两人默默喝茶无言。

    沉默了一会,杨邠突然跟苏禹讲,“老哥你相信不相信,皇帝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别人要这么说,苏禹未必会相信,可是杨邠说了这句话,苏禹基本上就信了。杨邠的言下之意就是,当初他侄女选妃,皇帝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等到杨邠走了之后,苏禹越想越不是滋味,就给远在北方的皇帝写了一封奏折。奏折的内容非常朴实,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大致的意思就是,自己追随皇帝父子大半生,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现在冯家之女当王妃,他实在心有不甘,请求皇帝为他做主。这份奏折和太后的家书一样,从汴京到幽州,又从幽州送到了云内州。

    皇帝此时还在草原上继续换地方,安营扎寨,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现在他们这部人马已经到了原汉辽边境靠近汉的一边。当然,现在都是汉国的领土了。

    承讯也无法稳坐中军帐了,带头出去寻找。一行三十余人在草原上寻找牧民或作坊,远远突然看到一匹马,于是就靠近了过去。走近一看,方才发现有个人趴在草地上,背部中了两箭。把中箭之人带回营寨,拔掉所中之箭,此人竟然还有口气,就给他上药养伤。

    救下的人四天之后才醒了过来。承讯与他交谈,这人说他叫李彝景,是党项人,被族弟派人追杀,逃到汉国领地。他又说,“感谢恩公救命之恩,请问恩公尊姓大名。”承讯告诉他,“我是汉国的将军名叫慕容雪夫,奉了云州节度使的命令巡视边疆。”然后问,“你是定难军节度使的族人吗?”

    李彝景说,“正是”,还自言自语地说了句,“云州归汉了啊。”这话一说,承讯心想,此人必定不是一般的族人。普通党项人四散在外放牧,不会关心云州的归属。承讯快速把李彝景这个名字在脑海里过了一下,大脑存储的相关数据为零。于是便跟李彝景说,“你安心养伤,一切等到伤好再说。”

    党项人的祖先从青藏高原一路被驱赶欺负,最后无路可走,是大唐收留了他们。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怀柔政策,让党项人在水草丰茂的河西走廊为大唐守卫疆土。党项人世代受到大唐的庇护,繁衍生息,他们对大唐是感恩的。后来黄巢之乱,党项人用生命和鲜血回报大唐,坚定地捍卫大唐。因平定黄巢之乱有功,党项人的首领拓跋思恭被赐名李姓,封夏国公,定难军节度使,即平定国难之意。

    就这样四处寻找无果,承讯又准备换地方了。草原上的人果真身体素质很好,李彝景很快就恢复的差不多了。听说准备拔寨启程,李彝景来向承讯辞行,说还有部族和家人,现在必须回去了。承讯一想,既然如此,来日方长,朋友珍重吧,我就不留你了。

    临走的时候,承讯送了李彝景一些钱财,李彝景坚决不收。他表示,承蒙恩公救命之恩,还未报答,怎么能再收你的钱财。承讯跟他讲,你此去无论是安置家小,还是复仇,都是要钱的。我呢现在公务在身,也没法去帮助你,有缘再见吧。李彝景方才收下钱财,告别承讯,骑马离去。

    承讯命人拔寨,向东往汉国腹地行去。从云州节度使的管辖区域再向北,出了长城,进入尚未划分辖区的原辽国地域。一个禁军百夫长建议,向东或者向西,不要向北。承讯问他原因,他说,“数日之前出来寻探曾路过此处。这里向北很大一块几乎寸草不生。没有水草马匹就没有食物,不适合扎寨。”此话一说,承讯便道,“那就折回向西。”

    走了不到一里路,承讯突然灵光一闪,下命令掉头向北方那寸草不生的地方进发。萧贵人和丁力都很困惑。走了约半个时辰,大草原中间这块荒芜之地出现在眼前,只有少许矮草。承讯仔细观察一番后跟萧贵人说道:“或许,离朕的目标不远了。”

    一路向前,心中有些激动,承讯更加仔细,边观察边行军。又继续向前了大约五里之地,承讯令部队停下,让军士们挖地。所挖之地下约数米深,土中带有黑色;又挖数十米,终于见到坚硬的煤层。在此处短暂停留两日,做了初步勘探之后,承讯命令青年军和五百禁军驻守,带领禁军大部队返回。

    返回路上,萧贵人笑着跟承讯说道,“就算陛下不承认,臣妾也把陛下当作天神的儿子了。”

    承讯笑道,“爱妃你说了句外行话。朕连萨满法师都不知道,怎么能是天神的儿子呢。”

    萧贵人说道:“萨满法师是神的使者,把神的旨意传达给我们。陛下既是神的儿子,何须法师来传递旨意呢。”

    “哈哈,那朕就以天神之子自居啦。”

    一行人返回云内州,测算了一下距离,大约二百八十里。如果这煤矿建立起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燃料产地到云内州的距离,还能让云州百姓有更丰富的取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