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获全胜 遥远北国遇故人

第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获全胜 遥远北国遇故人

    上京城内,萧干向承讯报喜,松山州的契丹军在西江河被我军伏击,败退至仪坤州附近;契丹宰相萧括杀了不愿意归降的燕王耶律齐,举兵请降。萧干恭喜皇帝不仅大获全胜,又得一名贤才。承讯问,“莫非萧括是个能人?”萧干说道,“当年臣同在耶律德光手下效力之时,就很佩服他。”

    同时,萧干又向承讯报告,探马回报,耶律喜隐领军准备退回上京。承讯下令,以阮虎和韩华兴为将,率军二万向西收纳契丹领土,扩大版图;柴荣率军一万驻守仪坤州整顿降军,董羽率领骑兵火速赶到上京协助准备伏击耶律喜隐。萧淑妃选来选去,把伏击地点选在了上京东南两河之间的狭长地带。

    汉军做了万全地准备,等了耶律喜隐十天,也没见回撤的契丹军,却等到了近卫太师萧明的降书。怎么回事呢?耶律喜隐听说上京被汉军攻下,慌忙引军撤退,连殿后都没有布置。耶律璟见耶律喜隐要撤退,赶忙率军亲自追击。皇帝耶律喜隐撤退的前一晚听说上京被占,心情不好喝酒喝多了,军队还没退到上京道,在东京道就被耶律璟打败了,耶律喜隐被耶律璟生擒,士兵四处逃散。萧明与枢密使萧思温收拢部队,萧思温本想降耶律璟,但是萧明素来追随耶律喜隐,与耶律璟不和,怕耶律璟不会放过自己,更何况家眷都在上京呢。萧思温是个文臣,部队听萧明的,于是萧明把萧思温抓了,向汉请降。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承讯心想,两次差点死了,果真否极泰来,仗没打呢,耶律喜隐就完蛋了。突然觉得萧思温这个名字似乎有点淡淡的印象,想了又想问萧干,“萧思温的三女儿多大了?”

    本来在房外的萧淑妃好像听到点什么赶忙进来。萧干不解地问承讯,“萧思温的大女儿我见过。等到我追随陛下以后就和他断了联系,之前没听说有二女儿、三女儿,我不知道啊。”

    萧淑妃插话问,“萧思温的大女儿多大了?”

    萧干想了想说,“大概刚长成,大约十五六岁吧。”

    听了此话,萧淑妃瞪大眼睛看着承讯,承讯笑道,“我没问他大女儿啊,我问的是三女儿。”

    萧干笑道,“怕是三女儿还没生下来呢…”

    萧淑妃尴尬地朝着承讯甜甜一笑。承讯说道,“不闲扯了,还是赶快派阮龙率军去接应萧明。”

    虽然后代不少人敬仰某个契丹女人,但是承讯实在不喜欢她,本想说看看多大了,尽快找来杀了。结果听萧干这么一说,还没出生呢。其实历史的长河就是这样,滚滚向前是必然,走到哪里,又多少曲折都是偶然的。

    四家分唐,李存勖一手好牌,晋以一灭二,改称(后)唐,昭示天下承继大唐,然后一手好牌胜利在望却打砸了,成就了石敬瑭。石敬瑭明明叫敬瑭,敬仰大唐,又回称国号(后)晋。晋国石重贵这个中庸之才,还想学汉武大帝,结果成就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本来一手中等之牌打成了好牌,很有希望入主中原,后面又打砸了,成就了刘知远。历史惊人的相似,但是终究没有重来。

    汉把握住了机会,趁着耶律德光死后,辽国内讧不断,先是快速掌控中原,随后一举击溃辽国。承讯已经想通了,只要你自己牢牢把握机会,做好自己,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胜利,后面的人就没有机会了。最多把儿子教育好,再后面孙子、重孙…已经管不着了。

    现在上京已经被一举攻占,汉军主要忙于扩大接收原来契丹国上京道和中京道领土,巩固上京的城防,准备攻打耶律璟。然而打开辽国国库,却发现和汉国国库一样,也是空空如也。战争的持续消耗是劳民伤财的,只换来这些抢夺来的所谓奇珍异宝又有何用?!皇帝将上京皇宫中的宝物赐予众将士,唯独留下了来自晋国皇宫的书画,准备带回汴京。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无价的,在这乱世中,也只有在皇家才能好好保存。

    一日,皇帝刘承讯正和萧淑妃商议如何消灭耶律家族的最后一支力量耶律璟,萧干过来汇报,原来的晋国皇帝石重贵一家数人,现在上京皇家牧场做苦力。刘承讯心中微震,石重贵,他都快忘记这个人了,还有他曾经的伙伴石延宝,更加想到了那位小公主,以及香兰。沉默了良久,承讯让萧干把石重贵一家带来见他。

    针对耶律璟,萧淑妃的建议是辽国东京离上京路途遥远,派军队过去,最好派汉军过去,光靠契丹人打契丹人怕是不够稳妥。但是不论派什么人去,人还没到估计耶律璟肯定就跑了。塞外草原实在太大了,总不能满世界追着他跑,而且很容易被契丹人善长的运动战给拖垮,因此应该先加强已攻占地方的控制度。

    同时,萧淑妃给承讯恶补了一下辽国的山川地理。原来,整个辽国分为五个道,但是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这几个区域:南京道就是幽云十六州中的九州;西京道就是以西京同州(大同)为核心的、大约是南京道五到六倍土地面积的地方,西京道与汉相邻;中京道就是西京道以东、南京道以北、上京以南,东到大海的一块区域,面积大约是南京道的两倍。上京道和东京道地域非常广大,这两个道都比原来晋国的地盘大得多。现在她不说汉国是因为她认为西京道、南京道、中京道和上京道都已是汉国的领土了。但是这两块广大的地方除了上京和东京附近,其他地方非常荒凉。因此,现在耶律璟必定非常着急,肯定在寻找机会夺回上京或者偷袭中京,只要以逸待劳,静待时机给他致命一击。

    承讯非常震惊萧淑妃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两岁的女子,竟然对辽国的山川地理如此了如指掌。从这里也看出来,萧淑妃早已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汉国皇后了,对付耶律家族,对付契丹,毫不留情。如果把慕容雪比作赵云的话,萧淑沂肯定更像司马懿,但绝不是诸葛亮,因为她有着放眼天下的雄心、甚至是野心。就像她选择婚姻,就是要选一个能带她征服天下的人。

    起初她年纪轻轻一心仰慕耶律德光,因为那时候耶律德光是辽国人的大英雄。谁知耶律德光这么快就死了,她又转而来看耶律阮,但是很快发现耶律阮多次在朝政上犯错,就觉得不行。而且耶律阮喜欢一个汉人女子,还挺钟情的,她堂姐已经够受罪的,还是算了吧。再等到契丹七十三万大军在中原被汉国十来万军队打的全军覆没,又听哥哥说汉国皇帝的一些事迹,还跟哥哥一起投靠汉朝后,就又把承讯纳入眼帘。所以对她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民族、家国的概念,她有的梦想就是——征服天下。当然,承讯又想,也许是自己步入了认识误区,或许萧淑妃眼中的民族就是大统一之后的中华民族。

    傍晚,萧干复命,找到了石重贵一家五口。皇帝刘承讯让萧干把人带到皇宫偏殿。待到承讯坐定,军士把石重贵一家人带了进来,五个人进来头也不敢抬,跪地叩首,腰都不敢直起来。承讯一眼看去,石重贵、曾经的太后李氏、皇后冯氏、石延宝、石延熙,唯独没有石延琪。

    看着石重贵,这个曾经自己心中的大英雄,四年的北国风霜已经把他昔日的豪情壮志消磨殆尽了。承讯心中感慨万千。如果当年黄河北岸一战,汉军败了,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下场。承讯淡淡地说道:“石卿,别来无恙。你还记得朕吗?”

    听皇帝这么一问,石重贵慢慢抬起头来,只见一个身穿辽国皇帝服饰的年轻人,旁边站着一个身穿汉人皇后服饰的年轻女子,石重贵胆怯地说:“恕臣眼拙,臣但见陛下眼熟,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曾经见过陛下。”也不知他是真想不起来了,还是想起来不敢说。

    承讯说道:“昔日你是一国之主,可能想不起来朕了,还是延宝会记得朕吧。”转而看向石重贵旁边的青年。那青年刚听承讯说话时就浑身一颤,这时更是慌忙抬起头。两个人的目光对在一起,石延宝惊诧万分,然后又快速低下头,显然已认出承讯。有千万种重逢的场面,两人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两人会重逢在上京这个异域他乡。曾经的伴读成了皇帝,曾经的太子成了阶下囚。

    承讯对石重贵说:“石爱卿,杜重威拥兵自重卖国求荣,已经被我诛杀,张彦济也一同被诛杀,也算帮你报仇了。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石重贵痛哭流涕,苦苦哀求道:“谢陛下,谢陛下。臣罪该万死,死不足惜,请您看在与延宝相识一场的份上饶他一命,让他能在这荒冷之地苟且偷生。”

    原来,石重贵还是记得承讯的,现在又以为承讯要杀他。看着昔日心中的英雄和昔日的伙伴,承讯对石重贵说:“你的母亲你自己照顾,你的儿子你自己管,我只是想问你还有什么要求,并无杀你之意。”

    石重贵只是不停的说:“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不杀之恩。”其他什么也不敢说。

    可能是当初与承讯交情颇深,石延宝鼓起勇气对承讯说:“承讯,陛下,求求陛下救救延琪吧。”听到石延宝叫自己的名字,承讯没有发怒,似乎在找回那往日的友谊,站起来问道:“延琪怎么啦?”石重贵一家人并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也不清楚为什么刘承讯穿着辽国皇帝的衣服。石重贵忙对石延宝说:“延宝快谢陛下不杀之恩,我等没有要求,任凭陛下处置。”

    石延宝并不听父亲的,说道:“陛下,虽说我父万般不肯,延琪还是被辽国皇帝耶律阮的妻兄抢走了。”承讯还没说话,萧淑妃冷冷说道:“也就你敢说。”石重贵赶快叩首求饶:“皇后娘娘息怒,皇后娘娘息怒。小儿无知,请娘娘宽恕。”萧淑妃淡淡一笑。虽然她一直以大汉皇后自居,甚至把皇后衣服都穿上了,但是皇帝只是封了她为萧淑妃,到现在还没人称过她为皇后娘娘。

    萧淑妃说道:“还是你石卿会说话。陛下称你石卿,我也就这么称呼你啦。”承讯笑着问萧淑妃:“淑沂,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朕都搞糊涂啦。”萧淑妃说道:“回陛下,耶律阮的母亲姓萧、耶律阮的皇后也姓萧,他的妻兄也是臣妾的堂兄。不仅如此,耶律璟的母亲、皇后都姓萧,她们和我的关系稍微远一些。陛下,在契丹您也可以姓耶律的。”

    现在承讯越发体会到了,为什么当初萧淑妃敢和跟他这个皇帝说,自己能帮助汉国皇帝征服契丹征服草原了,也更是体会到了当初在幽州那份大赦天下的契丹文通告上署了“皇后萧氏”之后对契丹人的影响。但是,对那句您也可以姓“耶律”,承讯仍是困惑不解,也没有继续问。

    萧淑妃说道:“陛下我来跟他说。”承讯点头,萧淑妃说道:“女大当嫁,你家女儿在我堂兄那里,岂不比你现在的情况要好的多。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谈女儿?”

    现在,承讯算是理清了这一层关系,萧淑沂的堂姐就是当初耶律阮的皇后。萧干都没有为耶律阮的皇后求情,或者为耶律阮说情,可见有多恨耶律阮。

    石重贵不敢回话,萧淑妃又道:“既然你们是陛下的故人,我也不为难你们。我的堂兄在上京之乱中被耶律喜隐杀了,你要找的人还真不一定好找。”

    石延宝鼓起勇气回道:“回禀陛下、娘娘,我父子唯一的期盼就是一家团圆,还望成全。”

    萧淑妃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等着吧。来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去传卫尉萧平喜。”萧淑妃叫来萧平喜,让萧平喜帮着去看看堂兄萧显死了之后,他的那些妻妾侍女都哪去了,要找一个叫石延琪的汉人年轻女子。萧平喜领命而去。

    萧淑妃又问道:“陛下,怎么处置石家人?”承讯的意思是给他们牧场和牛羊,让石家人自给自足。萧淑妃说道,“陛下,上京向东北大约六百里地有一集镇,可将他们迁至那里,然后暂时派人盯着,防止他们还有什么异动。”承讯道:“那就给他们五十顷地,三百只羊,五十头牛,让他们自给自足吧。”萧淑妃说道:“好的。等找到那个延琪了,臣妾一并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