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五十二章 李业复职获美差 淑沂出谋乱借粮

第五十二章 李业复职获美差 淑沂出谋乱借粮

    李业虽然没职位了,但是人家心大啊!每天早上提出鸟笼子出去遛鸟吹牛,遛到中午才回家。这天,李业中午回家说了句我回来了,往桌边一坐,就等着吃饭。半天没见下人来,只见他老婆端着一个碗,往桌上“哐”一放。李业一看,哎呀,咸萝卜拌高粱米,大骂道:“我靠,老子在天牢吃的都比这强,臭婆娘,你什么意思啊?”

    不料老婆不依不挠,说道:“李业,你就是个大傻瓜,我叫你去找三姐,你个大傻瓜,就知道等、等、等,你现在是王八坐月子——完蛋了。”

    李业一听更火了:“三姐是你叫的吗?”

    李业老婆也来劲了:“她都不是太后了,我不叫三姐,叫什么?”

    李业知道他老婆脾气不好,但也不至于胡说。本来起身要操棍子打老婆的,这下反倒冷静了,又坐下来问:“我姐不是太后,祝月,你可别乱说啊。”

    李业老婆说:“我听说你姐和胶东王都被皇帝流放了,赶忙去求见王章夫人。王夫人还算给面子,她告诉我,听宰相说胶东王闯了天大的祸,比你家李业闯的祸还大!太后为保他不死,自降封号,跟承勋夫妇一起被流放到海岛之上,闭门思过。”

    李业心一沉,赶忙问了一句:“那婉儿呢?”

    他老婆一想,是啊!慌了神,光想着回来骂李业,都忘了问宰相夫人,女儿怎么样了,苦笑说:“忘记问了。”

    李业惊慌地说道:“啊,啊,啊,女儿应该没事,要是有事,宰相夫人肯定不会见你。”李业显然没底,用这句话来安慰老婆,也来安慰自己,跟老婆说:“还愣着干什么啊,上饭啊,吃了我好去打探一下女儿的情况。”

    祝月这下倒是识趣,慌忙把饭上了,李业随便扒了几口,就往皇宫而去。到了宫门口,侍卫长还没等李业开口说话,就告诉李业,李大人你就别来了,太后远行暂时不会回来了,一回来我就派人通知你。

    李业陪笑问,“那皇贵妃娘娘可好啊?”

    侍卫长说,“大人啊!我位小职微,宫里面的事情不清楚,不敢乱说。”李业只好回去,晚上再去找苏禹。苏禹只说皇帝在朝上没提到娘娘,应该没事吧。一连打探了几日,也没得到个确认的答复。

    老婆又开始挖苦他,再这样下去,你就带着我们全家去海岛投奔你三姐去打鱼吧,不然就去皇宫门口要饭。两个儿子也帮着母亲,成天在李业面前唉声叹气。李业欲哭无泪,只能苦笑。承勋平时看着挺老实的,还能闯个祸比我还厉害啊?到底是什么祸,能比把承佑带没了还大?弑君?篡位?李业实在想不通。

    女儿恨他不愿相见,太后管不了他了,李业感觉现在真的像老婆祝月说的,已经是梁上吊王八——无依无靠了。李业和老婆成天大眼瞪小眼,小儿子又跑来问,“爹啊,我这亲还成不成?”要在平时,李业一不高兴拿起鞋子就能打儿子,现在李业就是不说话。这会儿,老婆向着他了,跟儿子吼,“你个催命鬼,滚一边去,找个老婆跟你一起去讨饭!”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李业绝望之际,下人来禀告,皇宫侍卫长来找他。李业大喜,心想肯定是太后回来了,赶快出门迎接。侍卫长说,“恭喜李大人了,快快换衣服。皇贵妃娘娘召见您和夫人。”

    李业和老婆一溜烟换了衣服,跟了侍卫长进了皇宫。这次,女儿没有在秀宁宫,而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偏阁见了他们。李业见了女儿跪行大礼,皇贵妃冷冷地说了句,“起来吧。”

    李业殷勤地说:“谢皇贵妃娘娘。”

    皇贵妃问:“李卿家,家中之事都已经安排好了吧。”

    李业没回过神来,顺口接了句:“哎,安排好了,好了。”等会,女儿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就听李沁说:“既已安排好,来人啊,赐酒。”只见一名宫女端着一个红色的酒壶过来,杯旁边还专门放了一个仙鹤装饰物,一个酒杯。李业一见这个情况,这戏里赐酒一般都是皇帝要杀大臣的啊。李业胡思乱想,原来是太后在,女儿尚且没动自己,现在太后远行了,女儿再无顾忌了。

    李业又“扑通”跪在女儿面前,拉着女儿的手边哭边说:“婉儿啊,爹打你小时候就最疼你啊!你哥你弟我都懒得瞧他们,你就是你爹的心头肉啊。千错万错,爹不该喝花酒,更不该哄承佑去。你就饶了我吧,我这就带着全家离开汴京回河东老家。”

    李业老婆也跪在女儿面前:“女儿哎,他好歹生你养你,你就放过你这挨千刀的爹吧,这段时间我没少骂他啊!”夫妻两人一边哭一边配合着,你一句我一句。

    看着两人哭成这样,皇贵妃李沁抿嘴想笑,心想,这下吓唬住了。然后说道:“爹,娘,平时里看你两人有事没事吵得热火朝天,这会一条心啦!本来,陛下让我传旨,给爹个正二品衔,既然想开了不想要,也罢,去吧!回老家种地耕田也挺好的。”

    一听女儿这么说,李业哭声说停就停,泪也不流了,说道:“女儿叫我去哪我就去哪。”

    李沁终于没忍住,呵呵一笑,说:“母亲,你看他还有一句真话啊?自小连哥哥弟弟都懒的看,就疼我。这会我叫去哪就去哪,那快喝酒吧。”

    李沁拿过杯子倒上酒递给李业,李业不敢接。李沁说:“河东过来的贡酒,我拿给爹尝尝。”

    李沁母亲拉着女儿说:“儿啊,你这是要把你爹娘给吓死啦?还问你爹家里事情安排好没有。”

    李沁说道:“娘,你跟着受怕了。我吓唬爹一下,让他好好做事。陛下让我传旨,李业接旨。”

    “还是乖女儿对爹好,臣接旨。”李业转惊为喜。

    皇贵妃李沁振声说道:“传陛下口谕,恢复李业国舅身份,授正二品太子少保,担任大汉使臣,九月出使唐国。”

    李业终于高兴了,大呼:“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沁说道:“好好完成使命,回来后还你国丈身份。”

    李业出使唐国的使命是向唐国皇帝求亲,希望唐国皇帝李璟将公主嫁与汉国皇帝当妃子,同时向唐国借粮二百万石用于伐辽。李业诧异地看着女儿,女儿让他帮女婿去求亲,这什么玩意啊。不过好歹翻身了,赶忙表态说,我一定把事办成。

    李沁没好气地说,你要是把事情办成了,那你就给我滚回老家去吧。就你那点财礼,要公主加二百万石粮食,唐国不会给的。你只要去了,该吃吃,该喝喝,到那里混混就行了,张浦大人会跟你一起去,一切听他的就可以。哦,原来是只许不成,不许成的美差,李业心想简直是轻装上阵嘛!这个我擅长啊!

    李沁将朝服交给李业,说:“母亲给我好好管着他,不听话你就来告诉我。”

    李业老婆说道:“女儿放心,他要是再有什么差错,我来给娘娘请旨,打断他的腿。”说罢又寒暄了一阵家长里短,两人才满心欢喜地告退。

    为何李业得此机会呢?二十天前,皇帝、皇后、姜成信、张浦和王守成商讨伐唐事宜。张浦的意思是,最好去唐国探探虚实,而且自荐出使唐国。那么以什么名义去呢?毕竟,汉辽开战以来,汉国就封锁了淮河、断绝了与唐国的交往。在唐国吞灭南楚之后,更是攻打唐国,逼着唐国把刚吃下的南楚全都吐了出来。摆脱唐国控制的南楚武平、武安军全部投靠汉国。

    汉与唐的关系现在已经很差了。汉和吴越结盟,一个在里一个在外,严重威胁唐国的安全。因此,几年来,唐国多次想从海路联络北方的辽国,想形成南北夹攻汉国之势。汉辽之战期间,唐国的使臣都被王守成抓住或吓退。现在的徐州军节度使董平显然管理能力较王守成稍逊一筹,唐使已经过了东海海域,在塞北登陆了。

    王波刚从东域都护府回来,给承讯汇报了一条机密消息。今年六月,东域接到了来自唐国的使臣。唐国使臣准备向辽国皇帝递交一份国书,欲将唐国公主送给辽国皇帝当妃子,希望两国加强联盟关系,共同对付中原汉国。久居幽云的王波起初并不太清楚汉与唐的关系,知道使臣的意思后,唐辽结盟这不明显针对夹在中间的大汉吗,又听使者直爽的告白,冷冷地告诉唐国使臣这里是大汉的国土,我是大汉的官员,然后下令把唐使全杀了。

    当日,由于马上就要亲征去讨伐定难军了,承讯对这条机密不以为意,唐国蒙在鼓里就让他们继续吧。现在准备攻唐了,这条机密有没有用呢?皇后萧淑沂认为,可以用向唐国求亲为由,派出使臣出使唐国。就算唐国不同意也不会为难求亲的人,最多被唐国把人轰回来。

    主意已定,皇帝刘承讯决定以纳唐国公主为妃之由,派出使臣打探唐国虚实。那么,派谁去呢?其他四个人都觉得张浦直接去不合适。使臣肯定一步步都有唐国派的官员陪着,是被关注的重点,哪还能抽身去刺探唐国的军情呢?张浦应该是作为跟班去才是最好不过的了。众人这么一分析,张浦也觉得有道理。那么,派谁当正使呢?想来想去,皇后萧淑沂强烈推荐李业。一是李业去过,再去可以继续麻痹唐国;二是出于私心。萧淑沂觉得李沁把皇后位置让了出来,继续还她个人情,不仅把李沁的父亲弄出天牢了,还重新帮他被授予官职。

    派李业当使臣,张浦扮成文书跟随,路上听从张浦的命令和安排,这样张浦就会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一切都商议妥当了,承讯刚准备结束会议,皇后萧淑沂突然想到,大汉去求亲,唐国皇帝是有可能会同意的!万一求亲成功了那可不行。承讯笑道,“淑沂,那不是挺好吗?多个公主当姐妹。”皇后萧淑沂就开始要求,不仅要向唐国求亲,还要以讨伐不存在的辽国为由,向唐国借粮。借多少粮食?先是说至少十万石;又想太少了,唐国还有可能同意,不断加砝码,最后皇帝拍板,就成了借粮二百万石。

    二百万石是多少粮食呢?禁军共计十万八千人,以十万人计算,每人分到二十石,二十石就是二千斤粮食,一匹马驮二百斤粮食的话,一个禁军士兵出征得带一匹战马和十匹驮马。综上所述,这就是扯淡,原因是皇后萧淑沂就怕唐国同意了,伐唐不成,皇帝还多了个妃子。

    在皇后不断加码的过程中,太傅姜成信心想,这个皇后各方面都很好,要相貌有相貌,要智谋有智谋;就有一点,一旦涉及到儿女情长之事,就小心眼,就开始各种胡来。唐国能借你二十万石粮食就不错了,你要不想让人家接受,就借个三、五十万石。好嘛,皇后就在那里胡算来胡算去,一直加到一百五十万石。张浦和王守成都似乎在看热闹;姜成信还在思考这样的借粮方法,会不会引起唐国的警觉。岂料皇帝说了句,我看皇后的借粮数字还是少,直接借二百万石。

    皇后萧淑沂非常高兴,姜成信体会着皇帝的用意,如果派了一个不着调的人当使臣,各种要求还比较合理或者刚刚过了合理的限度,反倒更容易惹人怀疑。皇帝索性就上来二百万石。好吧,正和李业倒是般配,就是要让唐国认为汉国这举国都是些不着调的人。经过这么一折腾,这个方法还挺完美的。

    一切商议妥当,承讯把皇贵妃李沁叫到御花园告诉她,皇后帮你父亲安排个美差。派李业出使唐国,让张浦跟着,又把具体情况告诉了李沁。承讯对李沁说,“你传朕的口谕,恢复你父亲的国舅身份,册封为正二品太子少保。”

    李沁问承讯,“陛下,会不会太过了?”

    承讯告诉李沁,“现在国家需要他出使唐国,授正二品不为过。”

    李沁偎依着承讯笑道,“由女儿出面让岳父去给女婿求亲纳妾,也就陛下和妹妹想的出来啊!”

    承讯哈哈大笑,“难为我的婉儿了,幸好有二百万石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