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六十九章 奸臣巧语害太子 公主百般救皇兄

第六十九章 奸臣巧语害太子 公主百般救皇兄

    江南唐国皇帝李璟依旧我行我素,乐得与六儿子和六儿媳妇一起,一个是诗词的知音、一个是音律的知音,何尝不是人生的幸事。冯延巳这批人开始没有心情写诗作赋了。李弘冀入主东宫,不断插手军政事务,让这几个人感觉压力很大。冯延巳、冯延鲁、魏岑、李徵古和陈处尧只好白天应皇帝李璟之召、风流儒雅写诗作赋,晚上在一起讨论该怎么办。

    一天晚上,在冯延巳的宰相府,陈处尧说,“要不咱们就跟着皇太子干,彻底打倒李景达。”

    魏岑就说,“陈兄你别幼稚啦!听说没,在润州,李弘冀就把润州刺史和神武军将领给斩了。李景达得势我们最多卷铺盖回家,李弘冀当政咱们五个都身首异处,绝对假不了的。”

    冯延巳说道,“魏兄所言不虚。我等虽然还没和李弘冀撕破脸面,是因为有李景达挡在前面。李弘冀最想要的当然是皇太子之位。此前,李弘冀和齐王势同水火,齐王不当皇太弟了,李弘冀和齐王的关系立即缓和。李弘冀第二想要的是燕王手里的兵权。试想,如果李景达交出了兵权,两人就不会这样经常闹了。齐王也好,燕王也罢,这两人毕竟是李弘冀的叔叔,是骨肉血亲,李弘冀不一定会把他俩怎么样。如果李弘冀取得了兵权,那么我们几个离死就不远了哦!李弘冀是个狠人,杀了我们也不会放过我们的家人。”

    冯延鲁有些不满地问到,“莫非我等还要帮着之前处处为难我们的李景达?”

    魏岑说了大大的实话加笑话。“冯兄,你别怪我说话难听。我等皆为犬,李景达充其量就算一匹狼。常梦锡一个不知道什么玩意的崽子,五犬对一狼加一个崽子不落下风。现在李弘冀是虎,我等虽与虎无怨、与狼有仇,帮着虎干掉狼,那我五人迟早皆为虎之腹中餐,不如联合狼干掉猛虎,也能与狼化解昔日仇恨。”

    魏岑又补充了一句,“狼犬本为同类,虎犬难以共存啊。”魏岑说完,其余四人都不说话了,多么透彻的比喻,帮助李景达就是自救。这五人已经达成了初步的一致,考虑与李景达合作。

    八月,李弘冀擅做主张,给留从效下命令,多卖食盐到唐国,以资金不足为由减少购买汉国食盐。通过这一做法,唐国江南购买食盐的成本降低了30%。李弘冀又派使者出使南汉国,与南汉国进行了联络,准备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达到共同对付中原汉国和吴越国的目的。

    枢密副使李徵古向皇帝李璟密告这两件事。李璟知道后勃然大怒,在御书房议事的时候责问李弘冀,意思是齐王当了这么多年皇太弟,也没背着朕干这些事情,你才当了几个月的皇太子,就不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是吧?!李弘冀,你别以为现在是皇太子就为所欲为,再背地里干这些事情,朕就让你滚出东宫。齐王不想当皇太弟是吧,那就换其他人!

    “其他人”三个字引起了李弘冀的无限联想。三叔李景达,难道是五叔?不仅如此,还有六弟、七弟。莫非是六弟?每次去拜见母后,母后都跟我抱怨,父皇没事就往六弟那里跑。李弘冀也认为,六弟应该搬出皇宫了,当年自己加冠封王之后,就立即搬到吴王府了,父皇可是没有一点挽留的意思。李弘冀问母后什么原因,钟皇后也不好道明原因,只好说你父皇喜欢和从嘉在一起。皇后本来是想向大儿子求援,想想办法让六儿子离开皇宫。她认为皇帝日日惦记六儿媳妇。但是,这句话到了李弘冀这里就大大变味了。

    议事会议之后,魏岑私下向皇帝李璟汇报,皇太子在润州不经请示私自斩杀润州刺史和神武军指挥官。皇太子还大逆不道,把陛下让他回来的圣旨读给将士们听,还把圣旨烧了。李璟听了这话,彻底愤怒了。这就相当于李弘冀当着将士们的面告诉大家,皇帝让我跑,但是我不跑,我要和大家同生共死。李弘冀是树立起了威信,等于是把皇帝的脸都踩到地上了。还火烧圣旨,皇帝颜面何存!

    李璟大骂魏岑,“朕立皇太子之前你为什么不说?!”

    魏岑跪地求饶。“陛下息怒!李徵古和陈处尧也知道此事。一是怕皇帝知道此事伤了父子之情;二是皇太子打了胜仗,臣等说此事,必被说是陷害忠良。现在皇太子越来越不像话了,臣才鼓起勇气向陛下汇报此事。”

    魏岑说,“殿下常自比李世民,要匡复大唐,但是做事实在有些急功近利。陛下要好好管教啊。”

    魏岑这句话非常歹毒,表面上说的是李弘冀胸怀大志是好事,不过呢,做事有些急躁,需要皇帝好好引导。李璟稍微细想,就是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着父亲退位,前车之鉴啊。李璟固然对皇位没有那么留恋,也不会允许儿子逼自己退位啊。

    此时,李弘冀在干什么呢,去陈王李从嘉那里了。李从嘉见大哥怒气冲冲地来了,不知为何,问道:“皇兄为何如此生气啊?”

    李弘冀愤怒地说道:“我说有些人为何一直赖在皇宫不肯离开,原来也是瞄着东宫之位啊?!”

    李从嘉苦笑地说道:“皇兄,你还不知道我吗?纵情山水、吟诗作赋。我们都是一母同胞,怎么会窥视大哥之位呢?”

    李弘冀说道:“皇弟,你若真看重我们是一母同胞,你就该离开皇宫,母后也这么认为。”

    李从嘉心想,此前是我想走,父皇一直不同意我离开,既然如此我就承诺离开吧。于是,李从嘉就对李弘冀说道:“皇兄不要生气。皇弟这就向母后请辞,收拾一下,三两日就去陈王府。”

    “此话当真?”

    “大哥放心,我这就向母后请辞。”

    于是,李从嘉拉着李弘冀到了钟皇后那里。李从嘉告诉母亲,自己觉得长期住在皇宫不合礼法,请求离开皇宫。钟皇后早就等着这话呢!心想,还是大儿子有能耐,把六儿子说动了,欣然同意了,又嘱咐儿子要照顾好自己,没事常进宫来看看母后。

    出了皇后宫中,李弘冀改怒为喜,向李从嘉道歉,“这次是大哥误会你了!”然后,两人各回府第。

    这边,李璟听了魏岑说的事情,快要气炸了,出了御书房就去六儿子那里,想去散散心。到了六儿子那里,见只有六儿媳妇在。

    李璟问:“娥皇,从嘉去哪里了啊?”

    周娥皇还故作疑虑地说道:“父皇,儿媳不敢说。”

    李璟说道:“不是说,没有外人还是叫父亲显得亲切些嘛!你尽管说,朕替你做主。”

    周娥皇就把刚才的事情说了。李璟刚坐下,不由得怒极拍桌。周娥皇赶忙下跪,说道:“陛下,息怒。”

    李璟赶忙把周娥皇扶起来,说:“此事与你无关,父皇定为你做主。”

    正说着,李从嘉回来了,见父皇在,赶忙拜见。

    李璟问道:“你母后同意啦?”

    李从嘉回禀父皇说,“母后同意了。”

    “没有朕同意,你们不许走!现在朕看宫里有些人实在是无法无天了。”李璟说完离开,去找皇后责问,为什么要让六皇儿离开。

    钟皇后实在太不识趣了,明明见皇帝这么愤怒而来,还想用以前的老办法好言相劝,让皇帝同意陈王回陈王府。满腔怒火的李璟,这下忍不住动手了。猛扇钟皇后两记耳光,大骂:“你和你大儿子是不是就指望朕早死?!我现在说什么,你俩都当耳边风!”

    钟皇后第一次得到皇帝如此对待,痛哭流涕,匍匐跪地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李璟说:“那你就给朕跪在这里!跪到朕让你起来为止!”然后拂袖而去。

    李璟又去了御书房,决定下旨废皇太子。这下闹大了,早有宫人们告诉陈王李从嘉、公主李芳仪。两人跑到母后宫中一看,震惊了。母后跪在那里!两人赶忙上前搀扶,问,“母后!您跪在这里做什么?”

    钟皇后长泣不已,说,“陛下让我跪在这里,没有旨意不得起来。”

    两人又赶忙问宫人,“陛下去哪里了?”宫人回禀,朝着御书房的方向去了。李从嘉和李芳仪赶忙去御书房,正好遇到李弘冀,三人一起去见皇帝。

    到了御书房,李璟正在写废皇太子诏书呢!写到一半,两个儿子和唯一的女儿都来了。李璟就问,“李弘冀,你还敢来见朕,你马上收拾铺盖给朕滚出东宫。”李弘冀双手握拳,还想跟父亲争论,李芳仪在后面拼命拉大哥的衣服,甚至用手狠狠地掐李弘冀。李弘冀如梦方醒,连忙跪地磕头求饶。

    李芳仪一看,光大哥磕头不管用啊!又拽六哥,两人也和李弘冀一起跪地磕头。这下,李璟终于有反应了,放下笔,扶起李从嘉和李芳仪,没管李弘冀。

    李芳仪嚎啕大哭,说道:“父皇,大皇兄纵有千错万错,您看在他是嫡长子,以嫡长子的命去为您保卫大唐江山的份上,您就绕他这一次吧!”

    李从嘉也赶快说道:“父皇息怒,妹妹所言极是。您就绕他这一次吧!”

    李璟见兄妹三人关系还是挺好地,稍微消了消气,说道:“弘冀你也起来吧…”

    李弘冀转过来抱住李璟的腿说道:“父皇,弘冀错了。”

    李璟说道:“我们是父子,父子有话当面说。弘冀,在润州你当着那么些将士的面读圣旨、烧圣旨,你是要把朕的一片护子之心摔在地上给人看吗?”

    李芳仪赶忙说:“啊,还有这事啊?”拿起李璟的笔在李弘冀脸上就写下了四个字“儿臣有罪”。

    李璟和李从嘉被她逗的扑哧一笑。李璟说道:“回东宫去,闭门思过十日方可出门!”李弘冀赶忙谢恩。

    李芳仪投其所好,问,“父皇,冯宰相出了本《花间集》。正好这段时间六哥在宫中,你们一起修订一本诗集好不好?”

    李从嘉接道,“皇兄给我找了《霓裳羽衣曲》,可惜是残本。父皇,正好我们一起把此曲补齐吧。”

    李璟算是同意了,又让宫人传旨,让皇后起来,然后被李芳仪拉着一起去李从嘉那里。

    李芳仪又对大哥说,“皇兄赶快回去反省!如果再让父皇生气,我可就让父皇严惩你了。”

    李弘冀闷闷不乐地回到东宫,越发觉得此前皇太子妃王芸说的有道理。在这个皇宫里,最向着他的就是妹妹了。今日,要不是她及时提醒,又陪着自己把头都磕破了,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从嘉也不错,不像是想和自己争皇位的样子,或许是过虑了。

    此事之后,各人皆有领悟。钟皇后明白了,想把六儿媳妇赶走是不可能了,别自讨没趣,算了吧。周娥皇体会到了自己在皇帝心中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听说了皇后同意从嘉走后,皇帝责罚皇后跪了近一个时辰。陈王李从嘉不想当皇太子,可是陈王妃周娥皇还是有此想法的,虽不至于夺皇兄之位,但如果机缘巧合命该如此,陈王当皇太子继承帝位不是更好嘛!

    李芳仪心想,大哥说普天之下,唯有汉国皇帝刘承讯能与他相提并论。此前,刘承讯一直想让大唐认为他没用,任用贪财好色之辈。可是真到打起来了,三皇叔、大哥、林仁姝的哥哥,这么多大唐的大将军都被打得退守江水。就像大哥说的,现在才知道刘承讯宛如噩梦。不行,我得去劝劝大哥。

    次日,李芳仪去东宫看望大哥。李弘冀向皇妹道谢。李芳仪倒是直奔主题,说道:“大哥,我想和你再议议刘承讯。”

    李弘冀笑道:“妹妹现在对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这么感兴趣啊?”

    李芳仪说道:“哎呀,大哥我这是为你好。”

    于是,李芳仪把之前李弘冀对他说的关于刘承讯的事情说了一遍。李弘冀有点不解,妹妹要干什么呢?

    李芳仪问:“大哥,你说刘承讯最像历史的哪个人?”

    李弘冀回答:“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想过啊,妹妹你说呢?”

    “刘秀。”

    “为什么这么认为?”

    “妹妹曾读后汉书。书中说道,更始帝刘玄杀刘秀的哥哥,刘秀在外人面前都说,皇帝杀他哥哥杀的对,晚上把枕头都哭湿透了。”

    “大哥觉得刘承讯和刘秀的故事实在没什么太大的关联。但是妹妹的意思大哥懂了。妹妹告诉我要学会忍耐,锋芒毕露容易招致众人怨恨。”

    李芳仪非常高兴,即便她做了一个非常差劲的类比,大哥完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