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七十一章 白马古寺访圣地 龙门石窟论君神

第七十一章 白马古寺访圣地 龙门石窟论君神

    在驿站睡了一晚,次日已经日上三竿了,承讯等人方才慢悠悠吃过早饭。从驿站出发,继续边行边看两边金色的麦田。此时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幸福往往都是得来不知是甜,失去方知是苦。承讯看着身边的两员爱将阮虎和丁力,感慨万分,一晃都十年了,岁月匆匆啊!

    漫谈中,承讯提起,“丁卿保护朕一路西行,逃亡洛阳,再到晋阳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啊!与此时的心情天壤之别。哈哈哈,记得刚离开前朝宫殿,就见后面数人疾驰而来。朕被吓得精神紧张。那时的心情和仓皇北顾的刘义隆(南朝宋的皇帝),落荒而逃的耶律德光差不多啊。丁卿那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丁力傻笑,“那时就想赶快追上陛下,也没多想连喊话都忘了。没有想到陛下年纪轻轻,骑术远高我等。追了数十里才想起来,方才大声喊叫报名。”

    萧淑沂说道,“丁力该打!看把陛下吓得!早早感受到了落荒而逃的滋味。难怪陛下运筹帷幄,什么都做万全的打算。连巡查个云内州都要带块甜糕,还用这块甜糕收买了对大汉满是仇恨的小女孩。”

    走了一会,承讯又想起了当初与阮氏三兄弟相遇的场景。当时的阮龙、阮虎和阮豹,还只是三个有血性有保家卫国觉悟的乡民。我给了他们一个历史的舞台,三人有了纵横沙场的机会,成就了三人。转而又想,又何尝不是这些大将们成就了我呢?他们常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打赢关键的战斗。

    一直以来,对于《三国志》里的一个疑问逐渐得到了答案:张飞是怎么从一个肉铺老板成长为驰骋疆场的三国名将的呢?看着阮虎的成长历程,承讯慢慢知道了。天生力气大,本就是为将的第一优势;勤奋是第二优势。想想阮虎为了学射箭、学骑射,日练夜练,从一个连靶子都打不准的初学者,变成了一个神射手。天赋固然重要,其间的汗水更是难得。第三优势是好学与善学。跟着一路打仗,表面上看都是皇帝、皇后、太傅、枢密使们在制定战略,实际上执行的大将们都跟着成长了,连阮豹都学会了围城打援、创造环境、利用骑兵优势在平原地带与敌步兵决战以及契丹人的骑兵游击战术。

    走了大半日,傍晚到了驿站,又休息了一晚。第三日继续前行,下午到了此行的首要目的地,洛阳城东面的千古华夏第一寺——白马寺。

    白马寺是第一座官方认可的寺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期,是华夏佛教的祖庭。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诞生于白马寺,第一场佛道之争的辩论也在白马寺。

    萧淑沂是怀着虔诚的信仰来朝圣的,李沁见佛也拜,姜成信也是见佛就拜,承讯双手合拢行礼,阮虎和丁力都跟着皇帝学。

    晚上,白马寺的主持接待了访客。不仅因为随从带的多,更主要的是萧淑沂捐献了百两黄金。这显然是个达官贵人。皇后萧淑沂向住持法净禅师求教佛理。承讯见他俩聊一些佛理,云里雾里实在听不懂,于是使坏,问大师开创、维护和毁灭三者的关系。

    法净起身向承讯行礼,一句话让承讯非常吃惊。“施主原来是高人中的高人,研究过天竺教(印度教)。”

    承讯心想我不懂佛教,可是知道佛教是从天竺教分离出来的。本欲从源头出题考验一下这个老和尚,没想到老和尚还真有两把刷子,不愧佛教祖庭之名。

    天竺教说,宇宙由开创者梵天创造。梵天由于自身原因,信徒很少。维护之神毗湿奴是一个年轻英俊的王子,维护婆罗门(印度原最高种姓僧侣贵族)的统治。婆罗门贵族大都信奉维护之神。毁灭之神湿婆同时也是重生之神,是一个苦行僧,被广为信奉。从刹帝利(印度第二种姓,连国王也属于这个种姓)到吠舍、首陀罗(第三、第四种姓)再到连种姓都没有的达利特(即贱民),都信奉湿婆神。

    见主持大师也知道三相,不用往下说,在这个交通完全不发达的时代实在非常难得。承讯也行礼说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师真乃饱学之士,请恕我傲慢与无礼。”

    这就是高手之间的对决,一出口就知对方的实力。其他三人萧淑沂、李沁和姜成信则完全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什么。

    次日,萧淑沂换了女装,承讯、萧淑沂和李沁从客房到寺内参拜。只见一名年纪颇大的老和尚在给香客测字,一两银子一测。由于价格太高,无人愿测,不过听几名香客窃窃私语,说老和尚算的很准。萧淑沂很感兴趣,拉着承讯和李沁去测。老和尚请承讯说一个字,并说明测什么。

    承讯看看李沁,说了一个字,“‘沁’,测身份。”老和尚慢慢悠悠,从容地在纸张写了三个字“人上人”。

    李沁抿嘴,也说,“‘沁’,还测身份。”老和尚还没写呢,萧淑沂就说李沁,“姐姐,你这不是给人家送钱吗?”只见老和尚慢慢悠悠,还在纸张写了三个字“人上人”。

    萧淑沂不干了,还说“沁”,又指指李沁,“测我俩身份谁高谁低?”

    要么写高、要么一样、要么低,这题老和尚乱写,也有三分之一说对的几率。可是老和尚似乎陷入了沉思。萧淑沂在那得意的咯咯笑。

    过了好一会儿,老和尚写了六个字“她在前,你在后”。萧淑沂更加得意了,这和尚不行嘛!却见承讯拿出一个十两的大银元宝赠予老和尚,还双手合十行礼。虽是坐着,这和尚同样还礼,背躬得比承讯更低。

    萧淑沂吵着,“哥,老和尚测不准你给这么多银子啊?”

    承讯拉着萧淑沂和李沁走开,在萧淑沂的耳边轻语,“老和尚说你在后。”

    啊,我怎么能在后呢,什么后啊?萧淑沂突然愣住了。人家老和尚不仅测到李沁入宫被封在前,萧淑沂被封在后,而且后来居上是皇后。

    这一次,一向不相信算命的承讯困惑了。是我想多了,还是老和尚真的太厉害了?

    吃过午饭,一行人准备启程。住持来向承讯等人道别,请求承讯留下墨宝。承讯心想,我骑马、射箭、武术、兵法样样练的不错,唯独书法拿不出手啊!就说,“淑沂,你是佛祖虔诚的信徒,你来写吧。”

    萧淑沂拿过笔来,写下“第一古刹”,署名刘承讯、萧淑沂代笔。承讯笑道,“共写四个字,署名这么长。”

    住持一见,写的是皇帝名讳,双手合十,刚要说话。承讯连忙双手合十还礼,“大师法外高人,我与大师一切尽在不言中。”临走前,承讯告诉住持,“这幅字如要装裱,务必在十五日之后。”主持再次拜谢。

    离开白马寺,一行人进入洛阳城,到城中驿站住下。驿站官员也是人精,赶忙向洛阳刺史汇报此事。洛阳刺史听驿站汇报,有几十名禁军将官入住驿站,于是,来到驿站查看此事。

    方一来到驿站门口,早有驿馆官员迎接。刺史问,“你们说的禁军军官住哪里啊?”原来,洛阳作为中原第二大都市,驿站是很大的。

    官员向刺史汇报,“全住东南角。共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女子、一个老者,两名护卫的将官。他们有枢密使出具的官文,看样子来头不小。”

    刺史让驿馆官员带他前去查看。一行人往东南客房而去,正巧与阮虎遇到。

    阮虎看看一行人,刺史看着阮虎,驿馆官员在刺史身后小声说,“这就是护卫的军官。”

    阮虎并不认识这名刺史,可这洛阳刺史认得阮虎啊!著名的吴国公、羽林大将军,专门负责皇宫护卫的。

    刺史很精明,让所有人都退下,然后拜见吴国公,并介绍他是洛阳刺史,小声问,“陛下亲临洛阳吗?”

    阮虎笑问,“大人消息很灵通啊。”

    刺史回说,“我其实就是听说有汴京来的高官入住驿馆,来问候一下,怕招待不周。刚才小吏告知,您是护卫的将军。吴国公亲自护卫,那定是天子亲临了。”

    阮虎告诉刺史,“陛下不想惊扰地方,这件事就你一个人知道,千万保密。”

    刺史向阮虎请求让他安排膳食,阮虎笑说,“我就是来办膳食的,你办也好。”然后嘱咐不要过于铺张,刺史领命而去。安排了始于唐代的著名洛阳水席。萧淑沂和李沁都夸,今日膳食很好,非常有特色。

    承讯笑问阮虎:“驿馆官员知道朕来了?”

    阮虎回禀:“只有洛阳刺史一人知道,臣不认识他,他竟然认得臣。臣为护卫……陛下放心,臣已经一再嘱咐、不可外传。”

    休息一晚之后,从洛阳出发,一行人前往龙门石窟参拜。来到目的地,伊河两岸龙门山和香山一个个佛像映入承讯的眼帘。萧淑沂和姜成信非常认真的鉴赏佛像,承讯、李沁等人则是看看热闹。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朝魏国。有时候人的想法很奇怪。承讯可能是历史书读多了,可对历史研究又没有很透彻。他内心不喜欢鲜卑人,鲜卑人是五胡乱中华北方的胜利者,“恨雾及乌”自然也不喜欢北魏人做的事。耐人寻味的是,承讯所敬仰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是鲜卑人,所挚爱的慕容雪同样是鲜卑人。至于五胡乱中华那时候,承讯的祖先应该还在茹毛饮血,也许并不生活在中原。可是爱与恨就是这样,有原有因却也无原无因。

    在一片空旷的广场上,走近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最让人震撼的佛像就在眼前。萧淑沂刚要跪拜,承讯顺口说了句,“据说,这尊大佛是以武则天的容貌雕刻的。”

    这一说,萧淑沂尴尬了。拜佛没有什么,皇后跑来参拜武则天那可就不太好了。萧淑沂进退两难,只好改为像承讯一样,双手合拜。更让萧淑沂气愤的是,君王怎么能这么干呢,这也太不尊重佛祖了吧?!

    承讯之前也曾听萧淑沂讲契丹辽国的佛教、萨满教,就给她解释了这种文化现象。同是炎黄子孙,塞北的契丹人认为,只有佛祖才是至高无上的,无论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在佛前是平等的。所以,在契丹文化中,君王一样是佛祖的信徒,能立于佛前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在中原大地上,上天是主宰一切的。皇帝是上天的儿子,受命于天,来管理人间,也就是天子乃是天命所归。在人间,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做任何事只怕上天、也就是父亲震怒,其他的皇帝都不怕。君是高于神的,哪怕是你所信仰的佛祖。所以,武则天认为自己当得起佛祖。

    萧淑沂点点头,明白了承讯的意思。心想,难怪讯哥不信佛,莫非真的是自己错了?

    承讯又问姜成信,“近日未见太傅发一言,太傅对此有何见解啊?”

    姜成信摆摆手,表示无话可说。这就是太傅的性格,不到关键时刻很少开口。

    阮虎大大咧咧地说:“要是我说啊,陛下就是佛祖。佛祖坐于中央,俯视芸芸众生。两位娘娘立于陛下两旁。陛下和娘娘之间这俩小的,是伺候陛下的宫人宫女。这俩模样英俊的就是将军柴荣、董羽。这俩凶神恶煞模样的就是将军丁力和我,哈哈哈。”

    丁力在那还帮腔说:“阮兄高见!对极了。中间的就是陛下,这两凶神恶煞保护陛下的就是咱俩。”

    阮虎和丁力这一说,萧淑沂对承讯刚才的话体会更深了。萧淑沂心想,阮虎的话在我看来是一种罪过,而他自己说的如此顺理成章。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容貌,在中原人看来也很正常不过了。讯哥对君与佛的理解果真准确的。要是让阮虎负责一项佛事,我猜,他就会把佛祖容貌定成是陛下的容貌吧。承讯则笑话萧淑沂实在是个有趣的人。一边热爱征战天下,一面又虔诚的信仰佛祖。

    萧淑沂先发制人,说道:“讯哥是不是认为淑沂一面喜欢征伐,一面信奉佛祖,有些不太合情理?”

    承讯说:“淑沂,我觉得你有趣,不过并不觉得这不合情理。”

    “哦?那讯哥再给我说说呗。”萧淑沂问。

    “这正说明了你是炎黄子孙,深受中原文明的影响。你想想南朝的梁武帝。”

    萧淑沂说:“跟我还是一个姓哈,梁武帝萧衍。”

    承讯做了一个比喻,说道:“他是一个一手拿着屠刀,一手握着佛像的君主。我都认为这很正常。你的想法是以杀止杀,也有道理。淑沂,你是属于中原的,归于大汉也是天命使然。”

    萧淑沂之前一直在强调“萧辅佐刘”,来生硬的为自己帮助汉国征讨塞北找理由,没想到,承讯从文化的角度帮她找到“根源”,然后是无可反驳的绝杀无解之语“天命使然”。

    萧淑沂久久看着承讯,“陛下宛如浩瀚的大海,知道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看完龙门石窟,一行人到龙门香山寺参拜,然后再次返回洛阳驿站。刺史早已在驿馆恭候,请示昨日晚膳是否可口。萧淑沂觉得不错,表示可以换点花样再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