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零五章 汉蜀国调兵遣将 刘继业固守通州

第一百零五章 汉蜀国调兵遣将 刘继业固守通州

    见皇帝对于刘继业此次攻蜀有疑虑,太傅在思考了之后,向皇帝表达了他的想法。

    现在,昌武军打到了通州,不应该立即放弃,正好以此试探一下蜀军的能力。太傅建议皇帝,下令给刘继业,让他灵活机动作战,不要一味守城,以消灭蜀国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刘承讯按照太傅的建议给刘继业下旨,语重心长地给侄儿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孟昶带着美姬们一路走走停停,游兴正浓之时恰好走到峨眉山脚下。就在这时,十万火急的战报发到孟昶处。汉军长驱直入,连克巴州和通州,夔州和阆州告急,宰相和大司马恳请陛下回朝。

    孟昶大骂,“刘承讯这个龟儿子!不说不打了的吗,又来了!”其实这次刘承讯真的是躺枪了,是他侄儿要打。

    汉军都打到通州了,孟昶就是再想游也游不下去了,弃船骑马连忙赶回成都。来时一片秋意,甚是欢欣,现在滋味全无。

    回到皇宫,连忙召见宰相李昊、大司马赵崇韬和枢密使王昭远等人。孟昶走上大殿台阶,连龙椅都没坐,直接坐在台阶上问,“现在军情如何?”

    大司马赵崇韬连忙禀告,汉军从汉中走小道夺我巴州,又向东南攻克通州。

    孟昶气还没消,又骂,“刘承讯这个龟儿子,一个月前派军队到剑阁转了两圈,这下已经打到通州了!一会西川一会东川,还玩个声西击东是吧?”

    孟昶又问,“夔州现在什么情况?”

    王昭远回答:“高彦俦怕是早已被汉军吓破了胆,在那固守夔州呢!”

    孟昶很是不高兴,“高彦俦个瓜娃子,他的通州被汉军占了,他不领兵夺回来吗?!”显然被扫了兴致的孟昶,敌人和手下人一起全骂上了,就是自己人骂的稍微好听一点。

    王昭远向来与高彦俦关系很差,这时候乘机中伤他;而赵崇韬则帮高彦俦解释,“高将军肩负守卫东川门户的重任,一旦将主力调出夔州,也怕是汉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啊。”

    孟昶摆摆手,“此事到此为止。你们说说,怎么应对?”

    赵崇韬很是心虚地请示皇帝,以全师雄暂代剑阁守卫,让乐安郡王统领大军六万,命令保宁军节度使赵崇柏和武泰军节度使周青率领两部协助三路合围通州。

    孟昶质问,“又让老郡王领兵?”

    赵崇韬实在不想领兵。上次作为关中之战的总指挥,被汉军打成那样,他也心有余悸。

    宰相李昊奏请,“以李孝连为剑南节度使代老郡王。全师雄一个武人怕难以管控啊!”

    孟昶心想,李孝连不是你儿子吗,于是说,“李孝连太年轻了吧?”

    赵崇韬完全赞同孟昶的话,但是他不想得罪李昊,也就没表态。李昊恬不知耻地回道,“毕竟是自己人,一定会听从陛下命令。全师雄一个刺史常不服上官管理。”

    孟昶想了想,也对,毕竟李孝连是我女婿、听话,说道,“就依宰相。”于是叫赵崇韬拟圣旨,让太监速速去剑南下旨。

    在两方调兵遣将的日子里,阮龙、石守信和曹彬都来求见皇帝,恳请皇帝派他们出征。皇帝告知三位将军,事先并没有商议好要攻打蜀国,是蜀国在秦陇与我军发生了冲突。昌武军节度使刘继业一路打到通州。现在只是局部战斗,先让节度使们应付着,到时候如果战争扩大会考虑众位将军的。

    听皇帝这么一说,三位将军方才作罢。阮龙还向皇帝禀告,阮豹也想来的,被他好说歹说才先劝回去了。

    人在江湖,生不由已的感受油然而生。承讯对皇后萧淑沂感慨,“自从打河西回来之后,这半年我都没有多想攻打谁的问题,也想让将士们享受一下宁静的生活。奈何我就算不想建功立业,将军们还是很想建功立业的。阮虎先封吴国公。阮龙看着二弟领先一步也急着建功立业。阮豹上次伐蜀半途给砸伤了;部下王景崇接管部队之后履立战功。都是侯爵,可是王景崇当了羽林大将军,位在阮豹之上了。虽然我偏心,后来把两人拉平了,阮豹也想再立新功。石守信原和柴荣关系亲近,急着向我表示忠诚,表达愧疚,也想上。曹彬和潘美都是都统、伯爵,潘美领军出征,曹彬心有不甘。”

    萧淑沂笑着说,“讯哥有时候心太软。本来王景崇当羽林大将军,阮龙当节度使,可是阮龙夫人新丧,您不忍心,让他俩先各管一年。王景崇先别回来暂代节度使,阮龙以都指挥使身份暂管殿前军,阮龙当然就觉得他是您的亲信,爵位没有二弟高,职务没有两个弟弟高,是您在照顾他,急于证明自己。其实狠狠心,就没有这事啦。不过讯哥也别太往心里去,仁君有仁君的好处,就做自己吧。”

    乐安郡王孙汉韶领旨接任太尉,接受领军迎战汉军的任务后,新的剑南节度使李孝连也到了。孙汉韶向这位年轻的驸马千叮咛万嘱咐,死守剑阁千万不能迎战汉军。李孝连倒也谦虚,拜谢老郡王的教诲。

    李孝连他爹李昊为相数十载,毫无建树,唯一有的就是自知之明。李孝连来剑南之前,李昊就一再嘱咐他,“老郡王对你说什么都好好听进去了,按照嘱咐做。有你皇帝岳父和你爹在,安安稳稳就能升官,你不需要杀敌攒功业。”

    乐安郡王孙汉韶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回到成都见到皇帝孟昶之后,孟昶给孙汉韶带领的部队取名讨汉军,当日就领军奔赴东川。此时,保宁军和武泰军已经按照命令开赴前线,与主力从西面、西北面和南面三个方向杀向通州。

    此时,汉国禁军已经接管了怀德军的地盘,怀德军节度使邱衡已经率领二万军队达到汉中,准备从汉中进军巴州。西川的汉蜀两军都在严阵以待,互防对手。在东川实际到达战场的军队,汉军约为四万八千人,蜀国十二万人,大战一触即发。

    镇守在通州的刘继业和折子悦清楚的知道蜀国一定在调兵遣将,他们在通向通州的要道上布下埋伏,积极准备守城的物资,以逸待劳静待蜀军来临。刘继业此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他领军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考验,他充满期待又充满不安。刘继业还不知道他的对手就是剑阁的孙汉韶,两人都从西川来到了东川。

    看到夫君颇有些紧张,折子悦安慰刘继业,“既然陛下的圣谕已到,说明朝廷清楚地知道我们的位置。陛下如战神一般横扫塞北,一定会为之考虑周全的。”

    刘继业点头。其实折子悦也心虚,但是她要这么说,给夫君、也给自己信心。

    蜀国三支军队,以保宁军离通州最近。赵崇柏率军抵进通州后,下令军队渡过双龙河后待命。双龙河并不太宽,保宁军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过了三分之一。而刘继业军探子紧急把军情送达后,刘继业留下折子悦守城,自己亲率一万五千军,趁着保宁军渡河阵型不稳之时突袭。

    见汉军杀来,保宁军渡河官兵慌忙应战,而这个时候节度使还没过河呢!千夫长、百夫长这些低级军官只能靠自己单独指挥。部队出现了混乱。后续部分见敌军已经杀到,已方前阵混乱、不敢轻易渡河。厮杀了半个时辰,蜀军就顶不住了。缺乏统一指挥的保宁军前部大败,四处逃窜。刘继业沿河追杀,斩敌五千,杀退了保宁军。

    节度使赵崇柏慌忙收整从双龙河对岸跑回来的残部。跑回来的兵将汇报,汉军根本不要俘虏、见人就杀,赵崇柏大骇,兵退二十里。

    这也不能怪刘继业,他是占敌国的地盘,守敌国的城,对于守得住城池没有坚定的信心,所以根本不想要俘虏。刘继业彻底地贯彻皇帝的命令,消灭蜀军有生力量。

    首战大获全胜,刘继业整顿兵马继续等待敌军的到来。武泰军的周青比较保守,到了广阔的州河边(名字就叫州河)就是不渡河,在河边保持警戒,等着主将率军前来。

    刘继业接到探子报告,有一军兵临州河,却迟迟不渡河。刘折二人分析,敌军兵临而不渡河,那就是一定还有主力。主力肯定是从西边而来。不如先去惊扰一下北面那只部队,再设伏攻击西面来的主力。

    主意已定。当晚乘着夜色,刘继业率领一千人渡过双龙河,夜袭保宁军。赵崇柏打仗能力平平,扎营水平还是很高的,临敌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刘继业部劫营不成很快就被发现了,好在蜀国怕有埋伏没敢追击,刘继业慌忙撤退无功而返。

    现在本是秋收之际,两支蜀军却迟迟不肯进军,意图已明,就是在等着其他大部队。汉军一边防着这两路军队,一边在自西过来的必经之道上设下了埋伏。

    此时,汉国援军在哪里呢?原来,邱衡觉得,如果救援刘继业,功劳全是刘的,因此,到达巴州之后,邱部绕道去打阆州了;只派了三千人的部队支援通州。这支部队在一个都虞候的率领下刚刚抵达平昌。看来,刘继业命中注定就是遇到这种坑队友的货,等待他的只有孤军奋战了。

    一日之后,孙汉韶的先锋进入了汉军的伏击圈。心急的刘继业一看敌军进入包围圈之后,立即下令攻击。趁着秋季草枯发动火攻,蜀军措手不及,部队慌忙后撤。刘继业率军从山坡上冲下,又斩敌三千余人,然后收军沾沾自喜地回到通州。

    折子悦听说他的战绩,把刘继业一顿臭骂,“你应该把这几千敌人放进来留给我的吗!先锋过来了,主力肯定不会怀疑。一次把蜀军主力打垮,再整军打北路多好。”

    其实,这也是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太想杀敌了,不会忍耐。先锋吃了大亏的孙汉韶丝毫不敢再大意,一路谨慎行军,兵临通州城下。而刘继业很快把他能用的计谋全用完了,汉军已经将大部分主力撤到通州城。

    蜀国保宁军和武泰军见孙汉韶的主力已到,纷纷向前从南北方向渡河,围困通州城。此时,蜀军数量远远多于汉军,孙汉韶下令攻城。保宁军和武泰军分管南北两个城门,孙汉韶部讨汉军负责西门,城墙东面临河、没有城门。

    蜀军冲向通州城,汉军早有准备,已强令民夫搬运大量石块在城墙之后,逮到攻城的蜀军就是一顿猛砸,攻城部队落荒而逃。

    孙汉韶又重新整顿部队,命令以弓箭手为掩护,再攻通州。见敌军有弓箭手,汉军弓箭手也出动了。刚才不用弓箭是为了节省箭支,相同的距离,城下哪能射过城上呢?!保宁军和武泰军的一批弓箭手很快就被射杀光,还送了人家一些箭支,又被攻城步兵给砸了回来。唯有讨汉军装备较好,西门的弓箭手又靠的比较远,见汉军也弓箭密集,慌忙顶上大盾。孙汉韶感慨这些年军力废弛,架到城上的云梯,爬一爬竟然能横杆断了;主将、士兵素养太低,盾没有,也不砍伐树木临时造一些,不能三个城门都手把手指挥吧?!

    见进攻不顺,孙汉韶下令先将汉军围住,加强戒备,防止汉军晚上偷袭,然后召集两个节度使和高级军官开会商讨明日攻城事宜。会上,竟然还有人提出来挖地道…孙汉韶气得真想拔刀砍他。这个只会看兵书的蠢货!通州水系发达,挖开不到十米就见水了,怎么挖地道啊?!又有人提出来筑坝,以州河之水淹通州以破城,孙汉韶实在忍不住了,上来就给那人两耳光,吼道,“滚一边去!”打得那个将军莫名其妙。

    困死汉军行不行呢?孙汉韶心想,汉国援军迟早会到,必须尽快破城啊,于是下达了连续攻城的命令。明日开始,全军分成四队,每队攻城六个时辰,攻完就下来休整,以人海战术耗死汉军。

    次日,蜀军开始日夜攻城。虽然蜀军伤亡较大,但一连两日下来汉军疲惫不堪。刘继业心中非常着急。归德军都统提了一个办法。情况危急,刘继业被迫采用了。

    趁着第三日蜀军攻城部队交换,攻势略疲之际,汉军押着一群男丁上了城墙。起初,蜀国人没明白汉军是什么意思,继续冲杀。见蜀军依然冲过来,汉军将这些男丁全部杀了,扔下城墙。

    此时,才有将军提醒孙汉韶、赵崇柏和周青,城中百姓是蜀国人啊!汉军的意思是要把城中百姓都杀光吧。孙汉韶慌忙鸣金收兵。也有将军劝他不能收兵,好容易攻到现在,退兵的话前面军士白死了啊!

    孙汉韶叹道,“汉军现在杀男丁,男丁杀完了再杀老弱妇孺,我攻下一座通州空城又有什么用呢?通州毕竟是蜀国的通州啊!”

    可能现在,那个建议以水淹通州,从而破城的将军此时怕是明白为什么昨天被王爷打了,淹城,死的更多是蜀国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