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一十章 抵达京城寻君迹 新封贵人惹争议

第一百一十章 抵达京城寻君迹 新封贵人惹争议

    老板娘一行四人又走了一刻钟,快到户部街了。正巧有个摊贩在卖笛子,钟芳芳停下了脚步,问摊贩这个怎么卖。最后讨价还价,三文钱成交。钟芳芳选了一支,很是高兴,掀开面纱吹奏了一曲: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优美的笛声,引得贩夫走卒们停下了脚步,欣赏着动人的音乐。一位白衣公子顺着笛声走了过来,但见吹笛人的身形就惊为天人,原来世间竟然有如此才貌双全的女子。

    曲终,钟芳芳整理好面纱,这位白衣公子上前打招呼,夸赞道,“姑娘笛声如此美妙,小生……”

    还没说完,老板娘说,“去去去,谁要知道你姓名啊!”拉着钟芳芳就走。

    白衣公子在后面大喊,“小生范旻,不知姑娘芳名?”

    钟芳芳回头看了他一眼,匆匆离去。

    老板娘问钟芳芳,“帝王之都内,有才华的人多的是,浪荡公子也多的是。要不要回金陵再考虑考虑?”

    钟芳芳笑道,“我觉得此人倒有几分六哥的气质。回去之事勿提了,我意已决。”

    四人向前走了又一小段路,拐进了户部街,留下怅然若失的范旻。

    进了户部街之后,果真感觉气氛大变。原来是浓重的商业气息,现在俨然是官府的威严,前面全是衙门和王公宅院。

    过了户部,右边第一户是恕侯府,左边第一户是秦国公府,老板娘说了句,“哎呦我的妈呀,真全是公侯府第啊!”

    钟芳芳煞有见地地说,“不对啊,侯府怎么能放在国公府第之上呢?而且看来看去,除了牌匾,侯府都比国公府气派。”

    老板娘说,“你懂的真不少。在金陵我没见过国公府啊。”

    钟芳芳解释,江南没有国公这一封号;大唐(她说的大唐是指李渊建立的唐朝而不是南唐)有国公,但国公是位在侯之上啊,莫非汉国改了?”

    其实钟芳芳说的一点也不假,恕侯府就是原来的胶东王府,所以刘承勋的王府规格当然要比董羽的秦国公府高。

    走过数个国公府第,来到户部街的尽头,眼前一片开阔,根本就不是什么商号,而是威严耸立的大汉皇宫。老板娘笑了,有点心虚,开句玩笑定定神,“这家和你家倒是般配啊…”

    钟芳芳在两种可能之前左右衡量过,却没有料到是这种结果。被骗了?还能是?掉头想走,老板娘拉住她,“来都来了,去问问呗。”

    一边拉住钟芳芳,老板娘也疑惑了,萧公子不会是宦官吧…那个女的莫非是宫女…她们当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大汉皇帝在河西掉黄河里被她们救了…

    往前走了几步,还没到宫门口,就见禁军侍卫司的士兵向她们大吼,“皇家重地,离远点!”

    老板娘拽着钟芳芳往前走,两个船工只好跟着。见她们没有离开的意思,一名军官冲过来,后面跟着一小队士兵,问她们有什么事情?!

    “我,我们…”这下老板娘都结巴了。还是钟芳芳见过世面,说道,“回禀军爷,我们是来找人的。”

    可能是钟芳芳气质不凡,军官乐了,问她找什么人。钟芳芳回话,“找萧询萧公子。”

    军官说道,“这哪有什么萧公子,快走快走。”

    没有叫萧询的这个人,莫非真的受骗了吗?钟芳芳不甘心地说,“他的管家叫阮虎,夫人叫萧淑沂。”

    军官并不知道皇后的名号,只知道萧皇后,阮虎当然是熟的不能再熟了,近卫司的统领。军官严肃的问,“你认得阮统领?”钟芳芳只好点点头。

    军官让钟芳芳和老板娘到宫门口等着,让两个船工靠的远点,告诉他们,如果运气好阮统领能经过,你们口说无凭,我不敢去通报。

    钟芳芳赶忙取出刘承讯给她的戒指,军官看后说,“这破东西一文不值,能说明什么啊?”随手还给她。老板娘心想,果真不值钱啊!一直等到下午,站得腿都疼,只见一个老头从宫门内出来。这老人见有两名女子站在门口,随口问了句,“这两人干嘛的啊?”军官说,“回禀太傅,说是统领大人家的亲戚,但也没有凭证。所以让她们在这里候着。”

    姜成信转头看了看二女,问,“你们找阮虎啊?”老板娘嗯嗯地点头。钟芳芳显然比老板娘靠谱,把刚才对军官说的话说了一遍,又把铁戒指给太傅看。姜成信见了戒指,又听刚才年轻女子说的话,用手点点军官,“普天之下敢说吴国公是管家的人,你不知道是谁吗?”说的那军官一愣一愣的。

    姜成信又对二人说,“你们跟我来吧!”钟芳芳和老板娘就跟着姜成信进了皇宫。刚才的一句,“普天之下敢说吴国公是管家的人,你不知道是谁吗”,让钟芳芳听出来,阮虎就是吴国公,那萧公子难道是刘承讯?钟芳芳一阵阵的疑惑。

    老板娘再是外行,也差不多听出来了,感情是来见皇帝了。到了内宫门外,宫女对钟芳芳和老板娘搜身后、让她们候着,请太傅先进去。老板娘小声问钟芳芳,“他姓刘?”钟芳芳点点头。

    姜成信到御书房求见皇帝。承讯正在看奏折,笑问,“今日太傅怎么不请自来了?”

    姜成信回禀,“陛下要找的人来找您了。”

    承讯大喜,问,“樊知古来了吗?”

    姜成信将戒指交给皇帝,回答,“是两个女子,一个年轻,一个三十来岁模样。”

    承讯笑道,“是她们两人啊。我记得跟她们说,我家商号在户部街的尽头,她们来了之后没把我当骗子啊!那在哪里见比较合适呢?”

    姜成信回答,“这是陛下的私事,那微臣先行告退了。”

    承讯选择在太平宫的会客厅接见两位恩人。钟芳芳和老板娘进来之后,双双下跪,叩见皇帝万岁,承讯扶她们起来。老板娘扑哧一笑,钟芳芳赶忙拉她。老板娘倒是说话了,“我自从靠近宫门就两腿发软,心中抖抖霍霍,可见到皇帝陛下我就不抖霍了。”

    承讯哈哈大笑,“还是老板娘了解朕啊。到了门口没觉得萧公子是骗子吧?”

    老板娘说,“萧公子,您的商号真大。”

    承讯又问老板娘,“你和芳芳一起返回金陵吗?”

    老板娘没有说话,钟芳芳回道,“是的。返回金陵特来看看陛下。”

    老板娘心想,这孩子,刚才的勇气呢,这会又轮到她怂了。人有时候就是无欲则刚,老板娘没见过皇宫的阵势,心里害怕,见到之前拉家常的老熟人,无欲也无求,当然就不怕了。钟芳芳有所求,当然就怯懦了。老板娘接话,“芳芳此次回金陵,就不能再出来了,可是心中有割舍不下之人。”

    承讯笑问,“是吗?”问完就后悔了,这不是让人家难堪吗!而且也听说过芳芳是出身豪门的,送的那块羊脂玉双鲤玉佩价值连城,普通人家安安稳稳过一辈子都够了。说来找个商人当小妾,显然是看上了人,而不是贪图富贵。承讯忙说,“封芳芳为贵人。”钟芳芳领旨谢恩。

    老板娘想起来说,“我还有两名随从,请陛下让侍卫告诉他们,找到萧公子了,让他们先回去,承讯点头。然后请新封的钟贵人和老板娘用膳。饭菜刚备好,萧淑沂来了。

    原来,早有宫女偷偷通报皇贵妃李沁,皇帝接见了一名年轻女子。李沁立即跑去找萧淑沂问情况。萧淑沂不像李沁那样躲躲闪闪的,立即起身去御书房。一问方知,皇帝在太平宫,又连忙赶来。

    见到老板娘和钟芳芳,萧淑沂说,“是什么风把我钟妹妹吹来啦?”

    承讯介绍道,“萧皇后,你们认识的。”

    老板娘和钟芳芳叩见皇后。萧淑沂有点半真半假地说,“两位是我救命恩人。妹妹又和我义结金兰,快起来吧。”

    承讯接着介绍,“钟贵人、老板娘。”

    这一说不打紧,萧淑沂心想,我来晚了啊。见萧淑沂愣在那里,承讯说,“一别数月,我们边吃边聊吧。”

    今日终于见到了当初被大哥称为噩梦的刘承讯,原来就是他,心中虽有些怀念大哥的伤感、但更多地是暗喜。钟芳芳有点佩服老板娘了。居然让姑姑说中了,他是个带兵打仗的,而且说中了萧淑沂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贵气,跟你母亲一个德性。

    其实,钟芳芳离开后,她母亲给她算命“随波流淌忘父母”,波字喻意水中结缘,心随流(刘),表示她将来是嫁到大汉的,在此时应验了。

    萧淑沂心中一万个不满意,多一个妹妹没关系,多一个“这种妹妹”…正在那吃醋呢。承讯举杯说,“来,我和淑沂敬老板娘一杯。”

    老板娘赶忙说,“担当不起担当不起。当初,是芳芳救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我只是提供个住处,还收了伙食费和租金的。”

    承讯又和老板娘聊了聊最近的生意,老板娘如实禀告。中卫城建的宏伟高大,足以震慑胡人。

    酒足饭饱,萧淑沂起身先行告辞,说去找皇贵妃,给钟妹妹找个住处。承讯说,“也好。老板娘也住几日再走吧!”

    老板娘坚持,“只住一晚。明日回到船上赶回江南,江南还有家人在等。”

    萧淑沂气急败坏地去找李沁。李沁见她一脸不高兴,问,“妹妹,什么情况啊?”

    萧淑沂很是不满地坐下,“等我去的时候,连贵人都封过了。只好陪着吃了顿饭,找了个借口说让你给安排住处,就跑出来了。”

    李沁也苦笑,拉着萧淑沂,“妹妹,那我们走吧,去选个住处。一会我跟你一起去见见那个义结金兰的妹妹。”

    李沁给钟芳芳选了熙宁宫,一个空置的也不算大的宫殿。萧淑沂不满意,要求选个什么小的阁给她。李沁劝她,“别做过了,反而把讯哥往她那边推。妹妹不是说过吗,你我联手还怕谁呢?”萧淑沂看看李沁,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安排好住处,又选了几名宫人和宫女,萧淑沂和李沁一起去见皇帝。承讯请老板娘回避,将李沁和钟芳芳相互引荐。

    李沁向承讯汇报,“钟贵人的住处,我们选了熙宁宫。您看合适不合适?”

    承讯点点头,“就那里吧!”然后让宫女领着钟芳芳和老板娘去熙宁宫休息。

    待到就剩下三个人,承讯问,“淑沂、婉儿,你们生气了啊?这件事我该先和你们商量一下的。不过,淑沂你不知道,当初芳芳是嘴对嘴帮我送气,救我一命的。她又每天给你把脉,教我给你灌些鱼汤米汤,否则你我早已相见于佛前,与婉儿天人两隔了。人家不来就算了,既然来了,我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萧淑沂质问,“我怎么没听说过还有这种救人方法的?”

    承讯耐心解释,“我也是后来才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讲的。”

    萧淑沂还疑惑,“真的?”

    承讯陪笑,“原来也有淑沂不懂的事啊!”

    见承讯说得真切,李沁也来劝萧淑沂,萧淑沂坚持又问,“下不为例?”承讯心想,难怪杨坚当个皇帝被独孤皇后搞得憋屈,只好拉着两人的手,承诺下不为例。如此一来,萧淑沂总算是消了气。

    晚上,老板娘和钟芳芳同住熙宁宫。老板娘小声讲,“这地方倒是还不错。汴京皇宫比金陵皇宫更是气派啊!只是芳芳啊,择驸马你说了算,选了贵人以后伴君如伴虎,要小心谨慎啊。还有,我一直说,你那姐姐不是省油的灯,能低头时要低头啊。”

    钟芳芳笑着说,“我不后悔。其实,我在多年前就听说过萧公子的真名,只是没有想到真能在河西遇到他。”

    老板娘说,“你满意就好啦!安心在这里过吧,这样我也就放心啦。”

    今晚,萧淑沂留下来陪皇帝,李沁返回秀宁宫。刚到,宫女就传太后的话,想问问寿辰的筹办怎么样了,如果皇贵妃回来请去慈宁宫一趟。李沁心想,母后开心倒是开心,可她也很少关心筹办的细节,怎么会这么巧,今日来问这件事呢?于是又转身去见太后。

    如她所料,到了慈宁宫,皇太后一句话没有问筹办的事情,直奔主题问李沁,“听说今日皇帝封了个贵人。”

    李沁把知道的情况报告给皇太后,太后先是安慰李沁,“这件事,皇帝也算对人家有个交代。即位十一年了,才只后妃三人。皇帝对你们也算很好了。”

    李沁表示,心里当然有点落魄,不过总的来说还好。等到钟贵人回去休息以后,皇帝还专门留下皇后和自己,向两人做了解释。皇帝还是喜爱、尊重两人的,自己也就感觉好了一些。

    太后又问了一些钟贵人的情况,李沁并不知道很多,只说年轻美貌,不输于淑沂妹妹,看起来知书达理。

    太后疑惑地追问,“不是那种船吧?”

    李沁想了半天,似有所悟,“听说是货船,不是那种船。”

    李沁又告诉太后,这次皇帝新封贵人把皇后气得不轻,也是在皇帝解释过后她方才消了消气,愣是要求皇帝下不为例。

    太后慈祥地看着李沁,“这正是我找你来的原因啊!婉儿,如果将来皇后和钟贵人有矛盾,你要帮着谁呢?”

    李沁明白,太后不会问这么多余的问题,就老老实实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和淑沂妹妹相处这么久了,不帮她还能帮新来的?”

    太后平静地跟李沁讲,“孩子,你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