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为其主甘州乱 千里行军破楼兰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为其主甘州乱 千里行军破楼兰

    在凉州筹集到了足够的军粮,刘承讯又命令阮豹立即率领两万骑兵火速向甘州挺进,自己则在凉州又多停留了一日,等候齐藏珍的殿后部队。待齐藏珍率军抵达凉州城后,刘承讯命令齐藏珍领军镇守凉州,然后自己率领四万骑兵向甘州进发。

    大军一路急行,行至第二日傍晚,安营扎寨正在做饭,接到前方王彦升和张远征的战报,已经与楼兰军开战。战报显示,交战的楼兰军数量不多,但从俘获的士兵处得知,不少楼兰人已组织了起来,准备守城。

    显然,吃到与汉军对战苦头的楼兰人不敢再打阵地战了,但是,选择骑兵守城,这不是败招中的败招嘛!

    原来,从凉州返回的楼兰败军之将向留守的可孙(大汗的原配夫人,皇后)和宰相汇报,汉军有一队精锐骑兵大约万余人攻占凉州。

    宰相将凉州守将一顿臭骂。“汉军就万余人你就这么回来了?!你不是还有四千多兵马吗?!”

    一些大臣劝谏,“算了。现在还是团结一心,将兵马整顿一下。说不定汉军已经在从凉州来甘州的路上了。”

    可孙点头称是,在确定汉军约有万余人之后,楼兰后臣们稍微安心了。毕竟,甘凉二州合兵一处,也有一万五千余人。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甘州城也就不到二十万人,一部分去征讨吐谷浑了,竟然还有这么多军队。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凉州军回来约有半日,就有急报,说汉军连破数个关隘,已经离甘州不到四十里地了!

    凉州到甘州有将近五百里地,沿途有不少哨卡。但是沿途都是平坦之地,就算有一些哨卡,对于骑兵来说跟没有是一样的!见到汉军浩浩荡荡而来,哨卡军士跑的跑,降的降。

    在紧急关头,可汗不在,女人做主。可孙没有毅然选择弃甘州城,一方面是因为丢弃国都的罪责她承担不起;另一方面,众人都以为万余汉军,甘州还是能守住的。下面就是怎么守的问题。将军们都认为,不能与汉军打阵地战,那样太吃亏了。有人建议,号召甘州百姓男女老少一起上,先守城,不行就依托城池在甘州城与汉军打巷战。这个建议得到采纳,楼兰军全部进入甘州城,静待汉军的到来。

    王彦升和张远征的先锋到达甘州后稍事休整、立即攻城。甘州城防低矮,近似于无。汉军和楼兰军随即进入巷战阶段。

    面对楼兰军,王彦升并没有觉得怎样,可是看着蜂拥而来的楼兰男女老少,还是有些震惊了。连几岁的娃娃们都拿起了武器,现在轮到楼兰人退后一步是家园了。这些勇敢而又可悲的楼兰人可能还不知道,一天前他们的军队攻破了牦牛城,大可汗莫罗而多斩杀了吐谷浑大赞普一族;结果,这次轮到自己的首府了。

    曾经,楼兰人在黠戛斯人和契丹人的双重打击下,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丢失殆尽,在大漠之中远涉千里逃到水草丰茂的河西走廊。他们信仰萨满教,将萨满称为“甘”。在夺取了原属唐朝归义军的张掖之后,将张掖城改名为甘州,即萨满之城的意思。

    正如刘承讯说的,退后一步是家园,从颠沛流离的生活好不容易过上安定日子的楼兰人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爆发出了无穷的力量,要誓死捍卫最后的家园。面对全身武装的汉国禁军,楼兰老百姓配合着他们的士兵在大街小巷中设下了重重埋伏,不到十岁的娃娃,身姿绰约的少女都是敌人,并且用尽一切手段试图杀退敌人。双方激战六个时辰后,王彦升被迫选择了撤出甘州城。

    甘州首战,禁军伤亡五千余人,达到了先锋部队的三分之一。在撤出的士兵中询问,发现有的士兵盲目中抵达了一座大的宫殿,应该是王城。但沿途被伏击过狠,士兵四散分开。抵达之后,人数极少,加上敌人太多,没有收到什么进攻效果。听到鸣金收兵号令,就退回城外了。

    王彦升有些气恼,当年打上京也没这么大的伤亡啊!忿忿地跟张远征商量,“下次按照兵士的路线,直击王城吧!”

    垫后的张远征怪他,“你咋想的?人家全民皆兵,大王能一定躲在王城里?是不是见到女人、孩子手软啦?你也久经战阵了,河西这边男女老少皆兵,你不知道吗?!”

    王彦升苍白的辩解了一下,“一开始没适应。后来明白了,人家都是来拼命的,也就没管什么军人、百姓,都当敌人了…还是这甘州城人太多了。”可事实上他也知道,不仅自己,自己麾下的士兵也都事先没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汉国禁军固然伤亡大,甘州城此时已是血流成河了。百姓和精锐的铁骑兵打仗,能占什么便宜…楼兰军伤亡五千余人,百姓伤亡三万余人。

    此时,一部分楼兰大臣已经开始密谋向汉国投降了,认为再打下去,楼兰人都要死光了。西祁部、多叶部、张掖河四部大首领们集中在一起商讨,一致认为到了该与可汗莫罗而多划清界限的时候了。他们偷偷向城外派出了使者联络汉军,希望投靠大汉。

    深夜,放哨的汉军小队发现了楼兰人派过来的使者,并将使者押送到先锋官王彦升和张远征处。脾气暴躁的张远征要将使者轰出去,王彦升则劝阻,“先听听使者怎么说。”

    楼兰使者战战兢兢的回禀,“受西祁部、多叶部、张掖河四部大首领们委派,来向大汉军队表明愿意归顺的心迹。”

    张远征愤怒地说,“你骗谁呢?白天我们攻城你们不反,全都是大汉的敌人!”

    使者连忙说,“将军息怒。”

    使者告诉两人,原楼兰大汉刚刚去世,传位于大儿子休可王(左贤王的另一种称谓),可是四子勇冠王不服、在凉州起兵杀回甘州。其间,休可王即位可汗之后曾向大汉皇帝陛下请封,勇冠王兵临甘州之后又向大汉皇帝求救,都没有得到回复。后来宰相通敌,与勇冠王里应外合,攻破甘州城,逼死可汗,自立为楼兰大可汗。

    自从接受汉朝封王之后,楼兰大可汗把大字去掉了,以示对汉朝皇帝的认同和尊敬。继位的大儿子也称可汗,意在表示是汉朝的属国;而现在可汗莫罗而多自称大可汗,意思是他就是皇帝,不受汉朝的封赐。

    使者向两位将军表示,只要明日再攻城,所代表的各部将帮助大汉,一起攻打支持莫罗而多的各部。

    此时,两将才知道楼兰的可汗叫什么,楼兰现在什么情况。王彦升款待了来使,让来使先等上几日再回去。使者退下后,张远征将信将疑,问王彦升,“这人胡说八道吧?从来没有听陛下说过楼兰来请封求救啊?”

    王彦升想了想,说,“要是分析一下,似乎有这么回事。记得上次就是那个什么休可王代表楼兰可汗请求纳贡称臣的。他派出的使者要往东才能到大汉。这一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行叛变、投靠了现在的可汗,还有一种可能是被截住了。”

    张远征又问,“那你说现在作何打算吧。都可能来可能去的,没个准信!”

    王彦升分析了一下,“现在我们就一万人不到,贸然攻城风险太大,不如静待求援。并且,我二人攻克凉州的信息早就传回陛下那里了,放心吧,援军肯定很快会到的!”

    次日,楼兰使者紧急求见王张二将,他说,“小人突然想起来,甘州已经向可汗求援了,如汉军要攻甘州、不可再耽误。”

    王彦升问,“什么时候去求援的?这里到牦牛城大概多远?”

    使者回答说,“大概去了两天,不到七百里地。不过,沿途路难行,大军速度难以像凉州到甘州这样快。”

    王彦升一算,来去有一千多里地,应该没那么快,让使者再等待一两日。果真没有让两位先锋失望,当天中午,阮豹的二万援军就赶到了,三人商议后带上楼兰使者,立即进攻甘州城。本来嘛,王、张二人的意思,他们是先锋、先去冲杀,羽林大将军阮豹压阵。可三人之中,阮豹官职最大,一定要让王彦升垫后,他和张远征冲杀,王彦升只得从命。

    听说汉军来攻,楼兰可孙和宰相再次商议,只能以之前的战法固守甘州城。可经过一次攻击之后的城墙在骑兵的马蹄下现在就是几乎不存在了!这几日,楼兰军民在汉军的围城之中,朝不保夕,心理压力极大。创伤没有恢复,又过了几天地狱般的日子,人们都觉得生不如死。

    更何况这下汉军在兵力上还有绝对的优势!冲进甘州城之前,有了昨日的经验,汉军士兵们都知道,任何一人,即使是四五岁的孩子,也必须提防,不能分什么军人和百姓。至于楼兰使者说的几大部落的投降可能,阮王张三人提前跟士兵们强调,虽然城里都是敌人,但是我们根据楼兰人提供的部族分布地理图进攻。几大欲降部落区域,只留少量兵马看住关键路口;如果真是欲降,他们躲在屋里不出来,我们就不进攻;可一旦有诈,立即向大部队靠拢报告。

    楼兰使者进城之后,立即派随从带路抄近道带汉军前往告知西祁部、多叶部、张掖河四部大首领们汉军实情。汉军兵力远不止万余人,甘州城根本守不住。得到更确切消息的西祁部、多叶部、张掖河四部大首领们立即召集各部,宣布归顺大汉,并喊着为格里斯可汗报仇的口号,带人杀奔甘州皇宫。

    阮豹的杀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一柄长刀在护卫的支援下一路所向披靡。远远见到又一波人过来,他举刀又想带队厮杀,只听对面大喊,“大将军且慢!我等是归顺的各部!”

    阮豹大笑,都杀起了性子了,幸亏找了个会说中原语言的使者…

    在归顺各部的引导下,汉军势不可挡,一路杀进了皇宫。汉军还没动手呢,归顺各部直接到处搜、将宰相等参与叛变诛杀格里斯可汗(原来的休可王)的重臣全找出来抓了起来。阮豹倒是豪爽,没想起来要由皇帝处置,大吼,“冤有头债有主,想怎么处理,你们自行处置吧!”

    汉军攻占皇宫后,王彦升命令楼兰可孙下旨,让甘州城守将到皇宫前的广场受降,否则杀无赦。汉军这边接受楼兰军投降,那边楼兰人倒好,西祁部、多叶部、张掖河四部的部族之人到处追杀曾支持莫罗而多可汗的部族之人。

    王彦升见四处乱糟糟的,赶紧找阮豹协商,该怎么管一下,不然,万一陛下怪罪下来怎么办?

    张远征倒好,在一边唯恐天下不乱的煽风点火,“这可是归顺大汉的部落在平叛哪!”

    这一说,阮豹拍了拍脑袋,“对对对,张将军言之有理。甘州未稳,还在清缴叛乱。”

    王彦升官没阮豹大,一嘴又不敌二嘴,只好作罢。当然,王彦升还是做事稳重,提醒道,“得赶快禀告陛下,已经攻破甘州城,楼兰出征的军队随后就可能返回。”

    阮豹又是一拍脑袋,“王将军所言极是!这才是正事嘛,立即派人向陛下禀告。”叫来文书,阮豹口述道,“尊敬的大汉皇帝陛下,羽林将军阮豹、都指挥使王彦升、都统张远征叩首。大汉铁骑于六月初七攻破楼兰都城,俘虏皇后,宰相……”文书刚写一半,阮豹才想起来问,“抓来的宰相呢?”

    王彦升笑道,“怕是已经被归顺的各部拖出去斩了。”

    阮豹一跺脚,命令文书重写道,“俘虏皇后,……,众将在甘州恭迎圣驾。”

    直到次日,阮豹觉得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万一皇帝带领大军来了,楼兰两边还在互殴就不好交代了。赶紧下命令,无论哪个部的立即放下武器,回到各自部落或家中,否则格杀勿论。到了中午,甘州才算是恢复了平静。

    阮豹越发长进了,让王彦升管控粮库,又派张远征去归顺各部“借粮”,也学着一一记录在册,表示有借有还。

    刘承讯带领大军行至离甘州还有四十里的地方,本想在此安营扎寨,等明早再行军。刚刚坐定,士兵们正开始扎营,阮豹的文书到了。

    看过战报,刘承讯大喜,命令大军立即开拔,到甘州城开怀畅饮!很快,前部兵马已经攻克楼兰都城的好消息传遍全军,大家士气大振,也不顾疲倦、立即出发。

    钟芳芳满面喜悦也掩饰不住一脸疲倦,问道,“怎么,陛下又下一城了?”

    承讯点点头,“已经攻占楼兰都城。”

    钟芳芳打起精神,心想,主力还没到呢,都城就攻下来了。她甜甜地问,“陛下,那是不是可以睡几天安稳觉了!”

    刘承讯笑着点点头,“走,去楼兰皇宫睡觉!”

    四万大军连夜行军,凌晨到达甘州。阮豹、王彦升和张远征立即出城恭迎圣驾。皇帝大喜,当场加封阮豹为甘国公,王彦升为定西侯、张远征为凉平侯。

    进入楼兰皇宫之后,刘承讯让侍卫先安排住处给钟芳芳和随行的四个宫女休息,自己则立即召唤三位大将了解军情。

    阮豹禀告了攻占甘州的情况。粮库都已查看,东楼兰看来也不行,粮食并不多。好在现在是夏天,又从归顺的大首领们那里借了一些军粮,还记录在册,并呈上册子。

    刘承讯一看,夸赞阮豹越发有儒将风范了,除了打仗也会动脑子了!然后笑呵呵地对张浦说,“朕看,就直接搜索看看皇宫有什么金银珠宝值钱的,发给各部落首领好了。就当用钱买了粮食,既是还钱也当收买人心。”

    王彦升向皇帝禀告了楼兰几个部族归顺的情况。这下,刘承讯知道了,原来的可汗大儿子继位后还是想继续纳贡称臣的,可是使者被挡住了,他本人还被弟弟杀了。王彦升刚要继续往下说,张远征偷偷顶了顶他胳膊,王彦升就不说了。

    接着,张远征禀告皇帝,楼兰人三日前就出发求救兵了。来回牦牛城有一千四百里地,路不太好走。

    刘承讯估算了一下,看来楼兰可汗回师甘州怎么也还得有几天。张浦接道,“也有可能楼兰可汗本在回师的途中啊…”

    这倒是也有可能。如果这样的话楼兰大军抵达甘州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另外,不管怎么说,都是在刚占领来的土地上,有些人是否有敌意都是未知。为慎重起见,刘承讯下令,加强戒备,增加沿途探子,大军城外驻扎,加强对皇宫的保卫措施,并增加对城内百姓的管控,彻底搜剿楼兰军民的武器。

    军事布置妥当后,刘承讯命人去通知归顺的几个部族大首领,明日在皇宫商讨要事,绝不可透露是大汉皇帝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