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儒将破王牌象兵 蠢才学背水一战

第一百八十七章 儒将破王牌象兵 蠢才学背水一战

    看多了三国的人似乎有一个困惑,怎么会有那么多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呢!比如,有个姓韩的,一个儿子被赵子龙杀了,就是不服气,等到杀了两个、三个,还没想通自己与人家相距甚远,隐忍仇恨算了吧!不行,非得作死,结果一门五个男人全被赵子龙杀了。

    这五个男人加起来不如一个女人钟云娘。钟云娘父兄被杀、苟且偷生二十年,到了三十多岁,才发现自己竟然有了复仇的资本。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有了希望迟迟不实现,实在是折磨人!等的实在不耐烦了,钟云娘问夫君董平,到底什么时候大汉能灭江南?

    董平见夫人数次追问,只好在不泄露军事机密的情况下,告诉夫人,李煜已经杀了江南的大将林仁肇,虽然暂时难以过江,可大军已经齐聚南楚。就等时机到了,两边配合。消灭江南指日可待。只是现在大汉在伐南越,本来皇帝更有可能先攻灭江南,再攻南越。南越不识抬举,坚持不去帝号,皇帝陛下不能容忍天下有两个皇帝、两个汉朝。

    钟云娘当然听不懂,大军齐聚南楚是什么意思,只是知道了,现在江南国不仅北面,连西面,快要连南面都是大汉国土了。钟云娘当然也听懂了夫君最后一句话,皇帝从未停止过一统天下的步伐,一山不容二虎,天下当然容不下两个天子。李煜好歹去了帝号,皇帝只好先攻南越了。

    七月的南国,气候炎热、不过尚能忍受。南国的君臣显然不如李煜、钟云娘,都是不能忍的货色。刘鋹宁愿丢四州也不向中原纳贡称臣,现在中原汉军打到南汉国的腹地了,他还要坚持打,就是不求和。刘鋹的大将李承渥稍微好一点,见中原汉军拔寨北还了,本想罢兵返回韶州,可是身边有个刘鋹派来的蠢货李拓。李拓谐音李托,真有点像是潘美的托,一个劲的催促李承渥进兵追击。

    李承渥知道李拓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万一回去乱说,到时候别大功不计,轻则给定个“畏缩不前”,重则定个“私通外敌”,罢官小事,说不定小命就没了。太监专政,祸害无穷。李承渥在李拓的催促下,率领大军,以象兵和少量骑兵为先导,开始追击撤退的汉军。

    追击的部队很快就遇到了中原汉军的垫后部队。中原汉军显然不是乌合之众,垫后的部队也是以禁军骑兵为主,利用战马比大象灵活的优点,采用燃烧的木桩、火箭等,试图牵制和拖住岭南汉军。随着岭南汉军大部队跟上,中原汉军且战且退,渐渐不敌,只好全部撤退。

    李承渥和李拓领兵追到了一个山口,李承渥有点担心。李拓笑李承渥,“这是大汉国土,我家世居韶州,此处两山之间相距半里之地,根本不具备打伏击的可能。”

    李承渥心想也对,于是命令部队尽快跟上,彻底将中原之军赶出,说不定还能收复被占的州县。

    岭南大军向前行进约四、五里地,向左一拐弯,远望只见有军队,李承渥忙命部队整理阵型,步兵居后、紧跟象兵。过了一会,前哨回来报告主帅,中原汉军列阵相迎,似乎要与我军决战。不等李承渥说话,李拓大呼,“太好了,正是我军歼敌立功的大好机会!”

    潘美看着远方追击而来的岭南汉军,面色沉重。胜败在此一举。远方敌军进兵的号角已然响起,时间仿佛被放慢了。震天动地的象兵进军的脚步声传来,似乎不仅是大地在颤抖,中原将士们的心也在颤抖。幸好汉军已碰过象兵,这次在进行了不停的心理建设之后,大家已经能够强迫自己听上官指挥,听口令行事。随着象兵冲到离汉军约有五百米处,个顶个的汉军士兵眼睛瞪的溜圆、似乎能冲出眼眶。大家的手握着武器,都似乎能攥出水来。骑兵不停的安抚躁动的战马。终于,潘美一声令下,火炮“轰、轰、轰”的怒吼,重型三弓床弩炮的操作手,瞄准大象头部,将箭头烧的火红的巨型箭支射出。

    此战要是由曾在西川破大理象兵的石守信来打,可能早已结束了。不过顶尖的将领就那么几个,得放在该放的地方。换成年轻一些的潘美,他确实是想了很久,才定下此法。将领的临阵经验和见识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积累,天生天养的天才只有霍去病一个。

    大象怕没有听过的声音。古罗马曾经有用猪叫破象兵的案例。大象并不怕猪,只是听了猪被狠揍发出的“杀猪号”,就出现了混乱。火炮爆炸不仅能够穿透大象的象皮,“轰轰轰”的阵阵巨响也足以引起大象的混乱。加上重型三弓床弩炮射穿了覆盖铁甲的象皮,烧的火热的巨箭使得大象疼的四处乱窜,本能的想要逃命。

    大象们再也不听象奴的使唤。象奴以矛扎象,不仅不能让它们停下来,反而更乱了。大象们掉头乱跑,踩踏后面跟进的步兵,甚至将坐于身上的象奴、弓箭手、长矛手震落下来,乱脚踩死。见敌军大乱,潘美凝重的面色终于舒展开来,下令步兵掩护,向前推进重型三弓床弩炮和火炮。

    军阵之中的李承渥从来没有见过己方的大象发疯一样在步兵阵中乱闯。他发出声嘶力竭的吼叫,想命令部队有序后撤,除了身边的人还能勉强听的见,其他人都各自逃命了。“大托”李拓快如兔子般的带领数骑亲卫拔马便跑,早已脱离了危险地带,毕竟马比大象跑的快。

    潘美沉稳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战略方针,即便感觉已经胜券在握了,也不愿冒然下令全面进攻。先头部队走走停停,再朝着敌军发射火炮,直到岭南汉军已经溃不成军,潘美终于命令吹响全面进军的号角,中原汉军开始全面进攻了。

    部将苦劝李承渥赶快撤退,他却还试图指挥部队收拢。冷不防一头发狂的大象冲撞过来,直接将躲闪不急的李承渥撞飞数米,壮实的汉子当场口中鲜血狂喷。落在地上后也没人有办法救援,瞬间被大象和奔马踩踏的连人样都没了。主帅已死,岭南汉军更是像没了头的苍蝇,成了一盘散沙。

    中原汉军在潘美的率领下乘胜追击,此前受到象兵打击的禁军骑兵终于再一次重拾信心。沉稳的潘美并不是拖沓的人,当然不会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中原汉军一直追击,在傍晚攻到韶州城下。韶州城守将听说前方十万大军惨败,早已带领部队和李拓一起弃城而逃了。没有守军的韶州就像一盆剥了壳的荔枝,被中原汉军一口吞下。

    潘美率领军队进入韶州城,安抚惊慌失措的百姓,并写信向羽林大将军阮龙禀告,大汉雄师全歼伪越韶州十余万守军,顺利攻破伪越北面门户韶州。大军将在韶州休整数日,不日之后大举进攻都城番禺。

    一战之后,中原汉军离都城番禺仅有四百余里。李拓虽然逃回都城,他的一干保护伞——太监龚澄枢、女侍中卢琼仙和黄仙芝,还有深得刘鋹宠爱的两个女儿,也没能保护的了他。愤怒的刘鋹赞扬了李承渥还知道以死殉国,蠢货李拓就你跑的快,下令将李拓毒杀。

    此时的刘鋹无奈的决定,派出使者,自称汉南国主刘继兴,向大汉皇帝求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不过刘鋹的求和国书显然是到不了中原汴京的。皇帝给了潘美充分的指挥空间,此时,他对取得更大的胜利充满信心,希望再次建功立业。潘美评估过,攻取昭、贺、连、韶四州之地,逼着伪越向皇帝称臣,得封国公只有十之六七的可能;也有可能是加封食邑。如果能攻灭伪越,为大汉全取岭南之地,封国公就十拿九稳了。因此。潘美直接将刘鋹的使者扣在了韶州,积极准备进攻番禺。

    此时的刘鋹也在为自己的出路做打算,太监和宫人们都在出谋划策。积极的建议是,万一都城番禺不保,可以且战且退,退往西部群山之中;再不行退守琼州(今海口)。中原汉国没有海军,可以借海据守。皇帝当不成,当个岛主也不错。不过刘鋹对此信心不足,毕竟琼州离陆地太近了。消极的建议是,准备大船数艘,将宫中宝物都放在船上,万一中原之军打过来,就坐船逃亡海上,做个海盗富翁、仍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刘鋹觉得此建议深得朕心,命令卢琼仙负责此事,选大批宫中宝物装船以备不测。

    留好了后路的刘鋹,并未决定放弃番禺,同时下令各州尽快派兵勤王。很快,连同番禺的守军,就有七万军队集结在了都城附近。

    潘美没有选择立即进攻,而是按照他稳健的老套路,在做充分的准备。七月中旬,潘美派王栋领一万武平军向东北方向进攻南越国的雄州(非中原雄州)。雄州名为州,但它的规模只是个县城。雄州直接不战而降。这下,中原汉军为南下解决了后顾之忧。

    八月初,潘美命令禁军主力和武平军四万人向南越都城番禺进发。大军南下,首先抵达英州。这也是个“县级州”,城墙低矮、无力抵抗,英州守将再次不战而降。中原汉军气势汹汹的杀来,刘鋹慌忙问计于樊胡子。大法师给皇帝占卜一卦,还是大吉,刘鋹方才定神。刘鋹听从建议,以宫女梁鸾的养子郭崇岳为主将、以都统植廷晓为副将,率领六万四千大军迎战中原汉军。八月七日,两路汉军对峙于都城番禺远郊,此地距番禺尚有七八十里地。

    对峙之处属于南部丘陵地带,地势并不平坦。潘美选择了将主帐驻扎在山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一旦打起来还可以借着地形优势指挥兵马冲击南越军。潘美可不是纸上谈兵的马谡,他选择的山坡高大、延绵起伏,岭南的山上水量充沛,多有山泉,不可能像马谡选的小山岗那样一困就死。至关重要的是,潘美认为,已经消灭南越二十几万大军了,他们还能有多少军队?南越军队不可能对自己的军队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一日,潘美站在山腰远观南越军队,很是诧异,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敌军先锋竟然背水扎寨。一千年来,只有一个人能背水而战取胜,就是大神韩信;除了他、背水而战的全是傻冒。惊喜之余的潘美,仔仔细细看了近一个时辰,没有发现敌军能有什么隐藏的杀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潘美立即命令武平军和少量禁军留守,其余两万八千禁军将士,布阵行军准备与敌军先锋交战。

    眼见中原汉军冲下山来,都统植廷晓命令部队出寨迎敌,并以“我等身系国之危亡,将士们,我们背水一战、誓与大汉共存亡”这样的言辞激起士兵的士气。经植廷晓如此一激将,士兵们的士气果真有所提高,大家纷纷操刀准备与中原之军决战。

    光凭一腔热血的植廷晓亲自击鼓,命令部队进军。两军接近,中原汉军弓弩齐发,铺天盖地的箭阵射来,岭南汉军竖起盾牌防御。中原汉军的优势明显,弓弩攻击射程远、力度大;中原大量产铁器、冶炼技术先进、兵器也优于岭南汉军;中原军士人高马大,搏击力量、高度都有优势;骑兵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岭南基本没有骑兵。双方交战不到两个时辰,岭南汉军就败下阵来,向后方撤退,任由植廷晓如何击鼓,如何大呼与大汉共存亡,也无济于事。眼见中原汉军越逼越近,植廷晓只好扔下战鼓逃入营寨之中。

    潘美自然不会给敌人整装重来的机会,命令步兵推来攻城火炮,集中火力对着营寨大门猛轰,很快禁军就攻入了敌军营寨。已经士气全无的岭南汉军不再做无谓的抵抗、纷纷缴械投降,又因为背水扎营,跑都没处跑。植廷晓倒是有些骨气,见大军不敌,还要指挥身边仅有的卫队血战到底。可他不想活了,卫队长想活。亲卫队长从背后将其击杀,砍下植廷晓的头颅,率领部队投降。

    敌军前锋已破,潘美打扫战场,仍将粮草和辎重屯于山上,禁军主力就地取材,将原岭南汉军先锋的营寨改成临河扎营,与番禺城外的岭南汉军隔河对峙。潘美没有立即渡河的原因是河对岸大小山峰延绵不断,多是山谷沟壑地形。胜利就在眼前,潘美心态坚挺,依旧稳扎稳打。

    中原汉军已破先锋,南汉主将郭崇岳惊恐万分。怎么才能够阻击汉军呢?有部将提议,南国多竹,可以用竹子修建栅栏,使得敌军无法通过沟壑之间的小道。郭崇岳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连忙命令士兵砍竹无数,用竹木修起栅栏,用以护卫营地,命令各部坚守不出。见中原汉军迟迟没有渡河,郭崇岳每日让兵士多砍些竹子,加固栏栅,以防止敌军突破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