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皇帝试探林仁姝 皇后勾画新战略

第一百八十六章 皇帝试探林仁姝 皇后勾画新战略

    从开春到入夏,刘承讯都非常忙碌。检查皇太子刘继榶的学习情况,责成左右宰相和七部派人接收南平四州和南楚二十州,潘美从南越夺回的四州则暂时不动。另外,首当其冲的是不断的有文臣、武将,尤其以武宁军节度使董平等人最为积极,上书说,大汉疆域超越秦汉、直逼盛唐,江南和岭南四国尚不及三国东吴,愿皇帝陛下顺天应命,早日挥师南下、一统天下。

    群臣劝进,刘承讯也有此意,他和萧淑沂两人英雄所见略同的“北西北”计划正式启动了。在朗州的阮龙下辖两万五千骑兵主要负责稳定南楚,在南平集结了昌武军四万五千人、在潭州集结了幽州军的二万人、在衡州的守义军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只等南越稳定,刘承讯将对江南唐国发起最后一战,欲再现大唐荣耀,先要终结最后一个自称大唐的继承者。

    此前,林仁姝两次请人传话,想求见皇帝,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清明之后,刘承讯再一次接见了林仁姝。因为三月底,埋在武昌军内的“地雷”,节度使皇甫继勋被调换回了金陵。

    李景达让皇莆继勋镇守都城金陵东面的门户,润、常两州。看来中原连续灭掉南平和南楚,李景达还是非常担忧的。接到调令后,二部请示枢密院,张浦的建议是,让皇甫继勋立即起兵造反,归德军和昌武军前往接应。如此一来江南西北门户洞开,近十万大军从西向东先取江州和洪都,将江南分割包围。

    此策虽然不是什么万全之策,不过比较贴合汉朝水师实力很弱的现实。刘承讯认为以汉朝此时的实力,同时对江南和南越开战也是应付自如的,不如就趁此机会开战算了。不过,武昌军节度使皇甫继勋很不给力,以掌控不了武昌军,此时起兵风险过大为由,没有听从命令,而是选择是听从调遣回了金陵。不过,好在不是李景达对皇甫继勋起了疑心,或者是将他弃之不用,而是把金陵东面的门户交给了爱将。此时,如果要对付武昌军,当然是劝降为第一选择,于是刘承讯想到了原武昌军行军司马林仁姝。

    林仁姝拜见皇帝,行礼之后刘承讯告诉她,林氏家人还好。当然,林仁姝也从皇帝的言语之中确认,哥哥林仁肇确实被昏君和奸臣给害死了。

    林仁姝沉默了良久,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冯延鲁是奸臣对不对?”此话是试探,还是追问?该不该对她说实话呢?刘承讯想。林仁姝是个直爽的武将,而刘承讯是个聪明人,当然听得懂她问的是什么意思。刘承讯看着林仁姝,发现她果真是个明白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林仁姝伏地而跪,哭着说道:“陛下,林仁姝虽非丈夫,也知道恩怨分明。昔日陛下在江水北岸放微臣一条生路,臣至今不敢忘记。今日又蒙陛下不弃收留,今生今世愿为汉将,为大汉而战。”

    刘承讯知道林仁姝先表忠诚,必有话在后,林仁姝继而请求皇帝,“陛下,家兄一心为他的大唐,抵御陛下的铁骑于青弋江畔,又袭大汉水师于安庆。陛下痛恨家兄,微臣毫无怨言。家兄冤死,微臣至少希望自己是个明白人。”

    原来,这些天林仁姝在反复思考,哥哥怎么可能要降汉呢,肯定是冤枉的。那么,能致枢密副使于死的人,到底会是谁?林仁姝当然就怀疑是刚刚回金陵的冯延鲁。而冯延鲁为什么要杀哥哥呢,会不会是以此来向皇帝刘承讯表忠心?

    刘承讯看着林仁姝,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刘承讯当然信不过林仁姝,一个精于谋略的人怎么会那么容易被感动呢?在刘承讯的连环反间计里,并没有林仁姝降汉这一环,这一环算是意外的收获。不过收获是真是假难以鉴定,所以刘承讯甚至防着林仁姝的降汉是江南李煜和李景达等人给他来个将计就计,或许甚至林仁肇的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范蠡以未婚妻西施做美人计、荆轲刺秦王中樊无期自愿献人头,国与国之间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实在是防不胜防。

    别说林仁姝,刘承讯开始的时候,也怀疑过钟芳芳有问题。后来刘承讯想通了,如果不是钟芳芳救他一命,他和萧淑沂都死了,江山是刘姓、柴姓、李姓还是冯姓,都说不准。假如钟芳芳是个像西施一样的人物,就当还她的救命之恩了。即便如此,多活了这么多年也是赚了。后来,钟芳芳经受住了“考验”,刘承讯也就不再多想了。

    思索了片刻,整理好了思路,刘承讯回答林仁姝:“江南国要杀你哥哥的有三个人,一是齐王李景达,二是受朕所托的冯延鲁,第三个人暂时不能告诉你。等朕攻灭了江南,此人要杀要剐任由你。”

    看着林仁姝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刘承讯解释,“齐王李景达是忠于江南的,但是他容不下你哥哥。将林仁肇调到金陵不是重用,而是架空他,让齐王的心腹掌控武昌军。”

    刘承讯对李景达和林仁肇两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从皇甫继勋那里再由农垦司二部转过来一些,结合自己的想法随口告诉林仁姝。林仁姝显然是相信了。如果不是齐王,仅凭冯延鲁要杀哥哥,也没那么容易。林仁姝向皇帝请求,如果大汉攻灭唐国,请让她当先锋,为大汉开路。

    刘承讯告诉林仁姝,在朕这里以后要叫江南。你看,李煜已经给朕上书了,请求朕在国书之中直呼其名,而不是称其为江南国主,继而说道:“林爱卿,朕此时接见你,有事相商。”

    刘承讯起身,指着地图对林仁姝说:“林爱卿,大汉水师损失殆尽,武昌军扼守长江中游的江南国西北门户,最好的攻灭江南的方法是,从西越过南楚与江南的分界罗霄山。现在,大汉昌武军、归德军、守义军和幽州军齐聚于此。”

    皇帝的潜台词林仁姝听的明明白白。作为武昌军曾经的一员,林仁姝多少次告诉武昌军将士,要以忠于大唐社稷、保护江南百姓为己任,誓死抵抗中原汉国的“残暴之师”。现在要她想办法让武昌军临阵倒戈,林仁姝觉得很是为难,心虚地问:“陛下,可否容微臣考虑考虑?”

    刘承讯点点头,告诉林仁姝,即便不在鄂州消灭武昌军,武昌军回师撤往江南,迟早是要兵戎相见的。林仁姝沉默不语。刘承讯见林仁姝还是难以下定决心,让她回去好好考虑考虑,现在南楚二十州已定,等到攻灭了南越国再决定也不迟。

    林仁姝见皇帝不再说话,行礼告退,出了御书房。此时,从侧面走过来两名女子,林仁姝并未在意。走了数步之后,她猛然想起了什么,回头看向两人,两名女子已经进了御书房,她在一瞬间中看到了两个背影。林仁姝愣愣的站了片刻,想了想,自我解嘲的笑了笑。两名女子从背后看都穿着高贵,不大可能是宫女,更有可能是皇帝的后妃,怎么可能会是想象中的那个人呢?

    自从皇太子李弘冀事件之后,林仁姝已经好些年没有见到永嘉公主李芳仪了,也没有收到过她的书信,有小道消息说公主离家出走了。远在鄂州的林仁姝也打听不到公主更确切的消息。林仁姝知道她的好朋友可能出事了,不然早到了婚配年龄,终身大事肯定会告诉她的。哎,不知道她身处何处、一切可好,集众人宠爱于一身的公主,是出了什么事…

    林仁姝转而又想,芳仪的做法也未尝不对。江南朝廷简直就是混蛋透顶!难怪芳仪看不惯这些无用的男人,杀亲人、杀忠臣不遗余力,李煜竟然无耻到给皇帝上书,请求皇帝在书信和诏书中直呼其姓名。皇帝对我这个“无用之人”还称林爱卿呢。想到此,林仁姝转过身去,径直往宫门外走去。

    皇贵妃李沁拉着钟芳芳一起求见皇帝,从侧面而来的钟芳芳当然看到了林仁姝,只是她还没有做好与林姐姐相认的心理准备,慌忙之中低下头侧身进了御书房。本来,两人来见皇帝也是要侍卫通报的,钟芳芳心虚,低头径直进去了,李沁没拉住,侍卫也没有好意思去拦。

    见到李沁和钟芳芳来了,两人还没说话,刘承讯先说了一句,“我见的是一名将军,考虑的是攻灭江南的事情,就不要到淑沂那里……”

    还没说完,李沁和钟芳芳相视一笑,同声一本正经地说道:“谨遵陛下教诲。”

    承讯问两人有什么事情,李沁把阮龙送过来的南平王宫和南楚太师府的物品清单交给皇帝。承讯看了看,对两人说:“战争毁灭一切啊!仅有四州之地的南平家底颇丰,有二十州的南楚,竟然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

    还是老规矩,看看三人有没有什么想要的,非金银物品存入库房,其他的金银物品全部交给内宫库房转交户部,熔成金锭和银锭用以抚恤阵亡将士。听说南楚南部情况不太好,也可换些粮食救济灾民。

    正说着,承讯突然想起来了“焚书坑儒”的典故,心想,思想的混乱正是战乱的根源。秦始皇在所处的年代,烧光了不同思想潮流的书籍,统一政令、消除战争隐患,也没什么不好的。我现在把金银宝物熔成金锭、银锭,不会将来被批成毁坏文化、文物吧?算了,去TMD的马后炮。现在的人连饭都吃不饱,还管什么后面吃饱了撑的用当代的眼光去评论前世的“垃圾评论”呢!

    想起来刚走的林仁姝,承讯又心生一计,如果林仁姝拒绝劝说武昌军投降,是不是可以让钟芳芳接着写几封信试试呢?转而又想,倒是可以一试,不过还是等林仁姝本人同意了,那是最好不过的。

    快到午时,刘承讯带上两人回宫,刚进太平宫,萧淑沂匆匆赶来。承讯一脸无奈,别又是皇后听说了什么风吹草动,来找我胡闹…承讯有点小小不耐烦地问道:“淑沂消息还是很灵通啊!怎么我一回来,你就这么快赶来啦?”

    萧淑沂以为承讯开玩笑,也陪笑道:“心有灵犀一点通呗!也是刚想到一件事情,来找讯哥,正好讯哥刚回来。”

    不是尾随而至,还真的是正好来太平宫看看我在不在啊…承讯心想,如此看来是我想多了,淑沂不是为接见林仁姝之事而来。别说承讯,连李沁和钟芳芳都有点被套路了,也错误的理解了皇后此来的目的。承讯语气顿转,柔和地问:“淑沂想到什么事情了?”

    萧淑沂命人取来笔墨,大致勾画了现在汉朝的版图,并标出甘州、沙州,还有在版图之外西楼兰高昌国和黑汗汗国的位置。原来,萧淑沂前些时日听哥哥萧干向皇帝提起,攻击河西走廊、高昌国并不是只能从东至西走河西走廊。辽国从来没有控制住河西走廊,高昌为什么要向契丹称臣,萧淑沂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只能说萧淑沂对原契丹西面的熟悉程度远低于东面,这些时日一直在研究此事,今天有了结果,高兴的来告诉讯承讯。舍弃河西走廊,走北面的荒漠可以绕过凉州直达甘州。当然,此时说此事,就是马后炮了…现在,甘、凉二州皆为汉土。萧淑沂要说的重点是,不仅如此,也可以不经过河西走廊,走塞北大漠直达高昌国,甚至可以绕过高昌国到达黑汗汗国。

    承讯大笑,连说,“淑沂辛苦,淑沂辛苦。”萧淑沂找到的新思路,此时虽然没有什么作用,不过等到将长江以南之地尽收囊中之后,还是要回过头来再次巩固西北的。一旦高昌和黑汗两国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一军走河西走廊,经过伊州牵制敌军,然后以漠北路线的部队为奇兵,使得敌军首尾不能相顾。

    承讯又顺口问在一边旁观的钟芳芳看出什么门道。承讯和萧淑沂经常在一起讨论西征之事,新的西征战略轮廓并不需要萧淑沂说出来,她只要画条线或者圈个圈,承讯当即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只言片语加上一张简图,钟芳芳直摇头,表示纯属看热闹。李沁此时已把中饭布置好了,就等帝后研究好了,四人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