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百零一章 汉军拦腰截南唐 禁军骑兵出繁昌

第二百零一章 汉军拦腰截南唐 禁军骑兵出繁昌

    现在东南的局势,还剩下最后的三个割据势力南唐、吴越和清远军。把三个割据势力的地盘看作是一个边长为4A的正方形,总面积就是16A平方。正方形的上面和左面都是汉朝,上面的边沿就是江水,左边的边沿主要是罗云霄山脉。正方形的右面是大海,下面从左到右四分之三还要多已经是汉朝领土了,就是原南汉的地盘,最右边不到四分之一临海。南唐、吴越和清远军国土面积分别约占11A平方+、4A平方-、A平方(这么说好晕,我就用A^2表示A平方了。)

    清远军占有右下角的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也就是说,清远军远离中原、北临吴越、西临南唐、东南临海,所占领土只有十六分之一。

    吴越国的地盘可以描述为一个在清远军正上方同样面积的正方形,上面叠靠右的一个长为1.6A、宽为A的长方形,再靠右叠一个长为0.4A、宽为A的长方形。吴越国总面积不到4A^2,约为南唐的三分之一,不过正好从战略上切断了南唐的临海盐路。

    正方形剩下的地方全属于南唐。南唐的都城金陵在上方,位于领土比较窄的地域,东南两面是吴越、北面与中原汉朝一江之隔。因此,金陵的位置缺陷是没有战略纵深。而洪城在左边地域宽广的地方,看起来更安全,不过缺乏千古帝王州的气势。

    再来具体分析汉唐之战的形势。整个大长方形的左上角是汉的昌武军和唐的武昌军相互牵制,向右占领江州的三支汉军部队以及退往饶州的怀德军已经将地处狭长地带的南唐都城和西部较为广宽的地域分隔开来。信心十足的汉军曹彬、张永德和陈充等人跨过长江,大军直指金陵。踌躇满志的李景达正在率领神武军、镇南军和成化军一部北上,准备再攻江州。

    张浦回到京城,向皇帝报告了好消息。多年来的心血没有白费,樊知古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顺利完成了使命,大汉铁骑已经驰骋在江水之南。

    数日之后,刘承讯高兴地在太平宫听皇贵妃和慧妃介绍长公主的册封仪式流程。七月中是长公主十五岁的生日。已经到了正式册封的年龄,皇后萧淑沂虽不管后宫之事,毕竟长公主是她女儿,也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萧淑沂早就从旁得知皇帝要封长公主为常悦公主。萧淑沂看似对一些事情不在乎,可越是其他事情都不在乎的皇后,就越在乎名号。她对女儿的封号不太满意。萧淑沂认为,给过继的女儿刘继沐封了凤仪公主,听起来很有气势,而常悦公主显得有些平淡了。不过既然皇帝一定要封,而长女也很喜欢“常悦”这个封号,萧淑沂试探着想改,见无机可乘只好作罢。

    正在谈论着,宫女传报,枢密使王守成大人求见。刘承讯耸耸肩,说,“必是江南又有新战况了。你们再好好看看,有没有遗漏,朕先去听听王大人说什么。”起身去御书房。

    王守成报告的正是繁昌的战况。听了之后刘承讯龙颜大悦,言及邱衡如此妄测朕意,没想到之后倒是歪打正着,又问王守成,现在怀德军到底什么情况?

    王守成继续报告邱衡传过来的情况。怀德军遇挫,洪城一战伤亡近八千余人,现在约有三万七千部队。饶州本为敌成化军治所,因大量抽掉,因此实际兵力很少。饶州又处在江南国内部,防守并不严密。邱衡夜袭,派出兵士以钩爪攀上饶州城击杀守卫官兵,现已攻克饶州。

    现在江、饶两州在手,已经彻底切断了金陵和洪城的通路。刘承讯向石守信和邱衡下旨,务必拦截敌军在西面的部队,绝不能让敌人救援金陵;同时下旨给曹彬,顺势东进、先打破敌军的江水防线,助和州的禁军步兵和武宁军主力渡江。这一次,刘承讯正式给吴越国王钱俶下旨,告知大汉铁骑已经兵临金陵,令他起吴越之兵一同攻唐。

    自从汉军再攻江南以来,李煜就心神不安,常常需要皇妃以新制的熏香凝神,伴以柔和的乐曲方能入睡。李煜时常感慨,娥皇舍我而去,方知失去是苦,幸有明佳为伴,当倍加珍惜。此话道出了李煜对周娥皇的怀念,却更加明了了他对周明佳的喜爱。周明佳正式入宫的一年来,所有嫔妃皆失宠,颇有一种杨贵妃集三千佳丽之宠爱于一身的味道。

    炎热的夏季,李煜心乱如麻,不知怎的想起了因出使汴京而被扣押的弟弟李从善。现在汉唐交战,弟弟的日子怕也不好过吧!皇叔李景达和国丈周宗都是希望李从善去了就不要回来的,而李煜真的以为只是派弟弟去趟汴京,争取到皇帝的宽恕后,弟弟就能回来的。

    想着远方的弟弟,李煜挥笔写下了《清平乐·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大致的意思是: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摘自百度百科]

    正当李煜心烦意乱之时,国丈周宗和枢密使魏岑求见国主,并给李煜带来了一颗定心丸。洪城传来战报,皇叔与汉军对峙于江州互有伤亡,随后奇袭洪城大破汉军,洪城之围已解,汉军狼狈撤退。魏岑满脸笑容的禀告,镇南军军容整齐,不日皇叔将再率大军会师北上,定能将汉军全部击退回江北。李煜高兴的跳了起来,连说“太好了、太好了!”

    周明佳不失时机的恭贺国主,同时说起:“当请皇叔多虏敌酋,到时候定能换回国主兄弟。”

    周宗看向女儿,心想小女儿没什么政治头脑,尽在这里瞎掺和。李煜听了倒是非常高兴,夸赞明佳言之有理。

    李煜总算安安稳稳的过了数日,正在宫中悠闲的看着即将成为皇后的周明佳展示舞姿。兴致正浓之时,只听外面嘈杂之声骤起,都吵了起来,李煜让宫人去问什么情况。宫人一出去,连同周宗和魏岑一起进来了。毕竟周宗是皇妃的父亲,宫人也不好过于阻拦。

    李煜问周宗:“国丈何以如此失礼啊?”

    周宗跪地说道:“主上,请恕微臣失礼,实在是军情万分紧急,一起也不容缓。”

    李煜站起来说:“快快道来。”

    周宗说道:“汉军从池州强渡江水,又沿江水快速东进,此时已经攻下繁昌。繁昌守将周行两面受敌,无力拒守已经退往当涂。”

    魏岑补充:“主上,听闻汉军有大量骑兵,来势汹汹啊!”

    李煜跌坐于龙椅之上,沉默良久才想起来问:“依两位爱卿,当如何御敌,当如何御敌?”

    魏岑说道:“齐王临走曾嘱咐,如有紧急情况,可以神武军统军杨收和副军统孙震为将!”

    李煜当即命令速速召见两人。此时的国主已经完全没了主意,还是魏岑提醒,“请国主下旨急召齐王领军返京,号召各路节度使兴兵勤王啊!”

    李煜连说,“都依魏卿家!”命令太监拿来圣旨,号召天下勤王。

    杨收和孙震接到了国主的密令后,立即商议出兵的事宜。昔日林仁肇曾经在青弋江拦截渡过江水杀向金陵的汉军骑兵,因此,孙震提出来立即兵发宣州、芜州一线,利用丘陵之中江水两岸陡峭的地理优势阻击汉军的骑兵。

    杨收却坚决反对孙震的提议,他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听说林仁肇是叛徒,两军在青弋江交战之前,汉帝已经不想打了,只是林仁肇和人家唱的双簧,我们照葫芦画瓢不是找死吗?!第二个理由是从战略上来看,在青弋江沿线布防,战线拉的过长,不利于集中防御。杨收的想法是在金陵边上的当涂布防,静等齐王以及各路节度使军勤王守卫金陵。

    孙震婉转的劝杨收,如此战术太过保守,杨收却不为所动。杨收坚决认为,在当涂布防才是正确的选择。两人相持不下,不过杨收是主将,强令固守当涂,孙震长叹、无奈遵照执行。

    此时,繁昌的曹彬和张永德等人接到了皇帝的旨意、迅速东进。曹彬心想,张永德张老兄,你不是帮着那个女的说话嘛?!于是,曹彬找来林仁姝,问她进取金陵有何良策。林仁姝照实相告,距离繁昌数十里地有一江,名曰青弋江。应当迅速派骑兵和水师并进,渡过青弋江,如此一来江南国的芜州、宣州和宁国等地将无险要地形可守。占领三州,大军就可出现在金陵的后方,长江天险如同虚设!

    说出此话,倒是让曹彬对林仁姝的印象有所改观。曹彬和张永德都曾经是柴荣的部下,也参加过江淮之战尾声的青弋江之战。曹彬点点头说,“林将军所言有理,我等就曾经被阻挡于江南一江之右。”

    林仁姝还以个尴尬的表情,告诉曹彬,“那时指挥江南之军的正是家兄。”

    曹彬只是一个征战之将,不知道皇宫御书房之中皇帝和重臣们的运筹帷幄,当然也不知道曾经指挥江南之军抵御禁军骑兵的敌将姓名。不过,曹彬对柴荣的能力是非常钦佩的,能在对岸让柴荣指挥的禁军寸步难行,也一定是个有本事的人。直爽的曹彬说了一句直爽的话,“令兄如此英雄,金陵朝廷竟然……”

    话未说完,张永德乘机表明,他与金陵也有血海深仇。曹彬怒吼,“让我三人数日之后坐于金陵城上,开怀畅饮,快意恩仇!”

    张永德和林仁姝都抱拳高吼,“请将军下令进兵!”

    曹彬问林仁姝,“林将军,你说强渡青弋江首攻何处?”

    林仁姝说道:“芜州距离繁昌仅有百里之地,附近地势平坦。可令水军一日疾行,强渡清江并以船只和竹排铺路,协助骑兵当日渡江。”

    曹彬二话不说立即同意,“就以林将军之策,下令进兵!”

    一边的张永德心里暗笑,曹兄你尴尬不?!前些时日还笑陈老将军廉颇老矣,这会儿也听人家女的啦!

    当日,武宁军步兵垫后,骑兵和水军全速行进。下午骑兵就赶到江边。不过此时江水正值丰水期,曹彬和张永德暂时休整,当晚后半夜,水军赶到。林仁姝干劲十足、也不休息,立即命令水师渡江,抢占东岸滩头。凌晨时分,武宁军的水军也顺利渡江。两支水师部队也不等民夫队伍了,先干起来,简单架起浮桥,让骑兵开始渡江。

    江南芜州刺史发现汉军正在渡江,立即紧闭城门,同时派出两路信使,急报朝廷向金陵求救,又报宣州的宁国军向节度使求救。心如乱麻的李煜此时再也无心诗词歌赋,常住御书房,累了就在御书房小憩一会儿。

    枢密使魏岑前来急报,“国主!汉军已经兵临芜州!”

    李煜忙问,“杨收和孙震在哪里?”

    魏岑回复,“统军杨收说来不及去青弋江,在金陵附近形成一个防御圈是最好的选择。”

    魏岑说道:“请主上放心,大唐将士将誓死保卫金陵。向皇叔派去的信使估计也快要到洪城了。”

    李煜说道:“事关大唐生死存亡,朕要到当涂前线亲自犒劳将士,请魏大人安排一下。”

    周宗和魏岑苦劝国主,“为大唐安危计,国主当坐镇于金陵。”

    李煜摆手,表示心意已决!为了不让李煜前去当涂,周宗跑去找小女儿帮着劝说,岂料周明佳却当即拒绝了父亲的请求,她表示认同国主的想法,要与国主一同前往前线犒劳将士们。

    见国主执意要去,魏岑和周宗又去找冯延鲁、严续、越禄等人商议,最后达成一致,先通知当涂的杨收和孙震,让他们两人事先做好准备并加强防备,如果有什么紧急军情,务必及时回报。

    一日后,得知国主要亲临前线,杨收和孙震都很激动,觉得如此一来定能激起将士们的士气。杨收还千叮咛万嘱咐,此事事关国主安全,安防工作要做,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保密。孙震对于杨收的这个做法倒是完全赞同的,杨收便请孙震回去制定一个详细的安保计划。

    很快,正在着手准备攻芜州的曹彬和张永德收到了一封书信,书信中只有四个字“速攻当涂”。曹彬疑惑的看着来人,来人从口袋中摸出半块玉,看到玉、曹彬猛然想起,临行前张浦同样交了半块玉给他,说可能会有人相助,原来真的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