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百零三章 两全难成丢性命 汉吴联军围金陵

第二百零三章 两全难成丢性命 汉吴联军围金陵

    江南皇宫之中,李煜无比疲倦、心乱如麻,半个月来消瘦了许多。国丈周宗安慰国主,镇守金陵的军队,还有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夫有十几万。按照这个数字,以常理分析,汉军要想破城,没有三、五十万大军根本想都别想!况且,金陵千古帝王州,城墙高大冠绝江水以南。周宗这么说,算是给李煜定定神吧…

    此时的齐王李景达正率领三支部队,神武军一部、镇南军和成化军一部,试图攻取江州,与镇守江州的汉军,你来我往打拉锯战。李景达逼的狠一点,石守信就以骑兵为主,在江州城下列阵迎敌;李景达兵退,石守信耐住性子也不追击,两军互有伤亡,却也一时半会,谁也奈何不了谁。

    李景达为什么不慌不忙呢?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金陵的情况非常危急。这就是汉怀德军节度使邱衡的功劳了。邱衡在饶州将金陵派往洪城的信使拦截了,使得江南国西部全然不知东面岌岌可危。

    镇守常州的皇甫继勋还在做着两全齐美的打算,一夜之间傻了眼。清晨时分,有侍卫急报,吴越国军已经兵临常州。皇甫继勋急忙问,“来了有多久了?!”

    昨日皇甫继勋喝的人事不省,子时侍卫就来传报,压根叫不醒他…一听说上半夜就来了,皇甫继勋心一沉,也管不了许多,立即起身。

    部将们都已经在议事厅等候了,皇甫继勋问明情况,方知吴越国数万大军已经把常州城给围了。皇甫继勋扔下一句话,各门加强守备,让部将们各司其位,再去找二部的顾问商量该怎么办。顾问不是万能的,他告诉皇甫继勋,要是大汉军队,他还能想想办法;吴越国军队虽也听命于陛下,可只是名义上的,他也无能为力。

    皇甫继勋把心一横,“大不了和吴越这帮兔崽子拼了!”

    顾问表示,不如让他试试吧!顾问写了一封信唤人送去吴越军,表示说皇甫大人是大汉的将军,现在立即起兵与吴越军一同攻金陵,将军意下如何…

    皇甫继勋也是束手无策,连说,“也好、也好!”毕竟常州只有五千守军了,面对数倍的敌军,他可没有当年李弘冀的胆魄。

    书信尚未写好,又有侍卫急匆匆跑来,递上了吴越人送来的书信。信中告知常州守将,只要能够束手投降,可保常州一城百姓的安宁,署名吴兴郡王钱弘偡。皇甫继勋犹如找到了救命稻草,拿给顾问看。顾问劝他,还是等信写好了,送给吴越那边再说。皇甫继勋却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了,先开城再说明情况,以防吴越开始攻城。

    顾问心想,皇甫继勋你这个混蛋,早让你起兵,就是TMD拖着,现在不关心你家眷的安危,就想自己保命啊!人说不见棺材不落泪,皇甫将军也太快了吧,顾问正要再劝,还是再看看吧!起兵顺天应命、不比投降大汉属国强嘛?皇甫继勋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去了。皇甫继勋带着亲兵上了常州城墙,要求见吴兴郡王钱弘偡。钱弘偡派来特使,再次承诺、保证与民无犯,皇甫继勋随即下令开城投降。

    大军进入常州城,还没待皇甫继勋献上殷情,钱弘偡立即将皇甫继勋等一干神武军军官全部抓了起来,宣布文官、百姓一律赦免,士兵就地解散,神武军军官二十来号人午时斩于午市。

    皇甫继勋大呼,“郡王饶命,看在……”

    钱弘偡冷冷地打断他,“相比于江南杀我数万将士,只杀几十个军官,算是对得起你们江南国了!”

    皇甫继勋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恳求钱弘偡,“冤有头债有主,是李弘冀干的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与我皇甫无关啊!”见钱弘偡不为所动,又抛出来说,“我不是江南官员,实是汉朝皇帝册封的侯爵!不信的话,朝廷的特使还在我这里。”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钱弘偡命人去请朝廷特使。

    听到钱弘偡用请字,皇甫继勋稍事心安。顾问本听说情况,立即销毁了一些材料,正准备离开宅邸,到民居中躲藏。不想吴越军的官兵冲了进来,告知郡王有请。农垦司二部的顾问被带到钱弘偡处,被问及他到底是不是朝廷的特使,以及皇甫继勋的情况,顾问心中怒骂,皇甫继勋你这狗日的,为了保命什么都卖。

    顾问隶属农垦司二部江南署,负责在江南国、吴越国、南平国刺探情报、安插间谍。钱弘偡要是知道朝廷在江南国安插了间谍,说不定就会想到,朝廷是否也会在吴越国安插间谍?如此一来、岂不是尴尬吗?!绝不能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吴越人,于是,顾问编了一个故事告诉钱弘偡。此前,江南国的林仁肇被杀,其妹归顺了大汉。其妹与皇甫继勋相识,劝此人归顺大汉,皇甫立即回复愿意归顺,因此朝廷派他出使。岂料来了之后,皇甫此人贪生怕死、犹豫不决。朝廷根本没有给他封什么侯,全是他在胡说八道。大汉皇帝陛下自然不会喜欢这种当断不断又贪生怕死之人,请郡王替陛下诛杀此无用之人。

    钱弘偡心想,不管此人是不是朝廷的特使,既然他也说要杀常州守将,我又何乐而不为?那边,皇甫继勋在牢房之中焦急的等待着,突然见有士兵进来,连忙问士兵,“是不是没事了,放我出去?”

    领头的一听回他,“以后世上是没你什么事情了。郡王下令,将皇甫继勋斩首,立即执行!”

    皇甫继勋折腾来折腾去,要钱要东西,还想保命、保家眷,顾问虽然早对他有所不满,可是仍然对他言听计从。皇甫继勋天真的都忘记了,并不是说两人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而是他还尚有利用的价值…皇甫继勋也不想想,到了这个时候,他选择向吴越投降,对于大汉来讲不仅是毫无利用价值,而且还存在泄露朝廷早早在江南国安插间谍的风险…这样的负价值的人,顾问怎么会在吴越人面前保他、或者替他说话呢?是皇甫继勋幼稚的过了头,倒逼顾问要借吴越人的手杀掉他。

    过了润州就是金陵。稳固了常州的钱弘偡率领大军向润州进发,同时派兵将朝廷顾问送到汴京、交给朝廷。

    败退回当涂的张永德一肚子窝火,强烈要求还让他打头阵,曹彬应允了。汉军谨慎行军,到长江边见有少量敌军,张永德立即下令冲锋。骑兵冲杀过去,都要打起来,双方才发现对方也是汉军。武宁军的百夫长告知张永德,昨天一天、唐军就乱哄哄的,晚上也点了火把,今早瞭望哨发现已经一片宁静。都统大人判断,唐军撤到城中了,派他领着百十号人好探明情况,正遇着都指挥使大人。

    张永德立即派人向中军回报,江边已经没有唐军;又令百夫长回去禀告,大汉禁军已经控制了江水南岸,可以随时渡江。曹彬得到了张永德的军情传报,立即下令给林仁姝,命她率领水师到江边接应江北汉军渡江,自己则率中军杀向金陵城。同时向张永德传达命令,将江滩交给水师,先锋骑兵到金陵城下与中军会师。

    汉军兵临金陵城下,金陵城也已经严阵以待了。曹彬没有选择立即攻城,而是四处观察金陵的地形情况。曹彬和张永德感慨,征战二十载,金陵城高大雄伟,可与汴京和洛阳争锋,要想强行破城还真不容易!好在有好消息传来,东面吴越国军队一路破润、常二州,即将到达金陵城,曹彬立即派信使去联络,并说好由汉军主攻金陵西、南、北三门,吴越军主攻东门。

    此时的汉军只是驻扎在金陵城下,还没有围城,曹彬在等援军。一日后,董平到了和州并下达了渡江命令,武宁军主力和两万禁军步兵开始渡江。看着浩浩荡荡渡江的汉军,林仁姝遥望北国,一别金陵数载,上一次是抵御汉军帮助神武军垫后,这一次竟然是接应汉军渡江去消灭神武军。

    武宁军很快过江,禁军拖拖拉拉用了三天时间才完全渡过江水。张永德不解,曹彬告诉他,“别着急,估计陛下是料到了金陵城不好破,让禁军步兵把火炮、发射机弩都带过来了,不然不会如此之慢。”张永德笑了,原来如此!

    汉军全部渡江,将领们做好分工。董平领军攻北门,曹彬领军攻西门,张永德带领骑兵攻南门。任务分定,张永德立即率领军队折返向南,率领军队进抵金陵南门。问题来了,在哪里安营扎寨并设立指挥部呢?不一会,派出去的哨探就回来复命了,张永德心想这么快啊?哨探回报,附近就有一座寺庙,建的非常不错。

    张永德领军前去一看究竟。寺庙高大雄伟,远远看去、好像在有些阁楼上都能看到金陵城的南门以及作为护城河的秦淮河。张永德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仅看好了寺庙作为住所,还想到,这么大的寺庙一定香火旺盛,储备的粮食也应该不少!张永德走近一看,大报恩寺四个字映入眼帘。管它什么寺,他命令将整个寺庙征用,将所有僧人赶出去。

    攻打南门的汉军正在集结,哨探急报都指挥使,有一支部队约有三、四千人正在向南门方向移动。张永德判断,十有八九是敌人的勤王之师,下令部队在城门附近布防、听候命令,自己则带领五千骑兵前去迎敌。

    正午时分,夏日炎炎,张永德与哨探所说的部队遭遇。张永德刚要命令开打,旁边都统提醒他,对方好像是吴越国的军队。自大汉建国以来,汉与吴越一直是攻守同盟,可是两国军队从未遭遇过。张永德心想既然是吴越的军队,就上前问问吧,于是驱马上前。来军也发现了汉军骑兵,进入警戒状态。

    张永德上前喊话,方知来的是吴越统军胡成。张永德知道统军的职务与他这个都指挥使相当,吴越军一个统军带了三、四千人跑到南门有什么谋划呢?张永德质问胡成,“不是说好了吴越攻金陵东门吗!将军带了部队跑到偏离金陵城的南边来,意欲何为啊?”

    胡成请张永德近一步说话,两人驱马上前,胡成轻声告诉张永德,“吴兴郡王派他来南面寻找江南国的祖陵…”

    张永德一笑,心想,吴越人还挺贪财的,城还没攻就惦记上江南国的皇陵了。胡成向张永德解释,说的还是李弘冀杀吴越一万余降卒的事情。吴越人牢牢记住了这场仇恨!况且,胡成是吴越九十七岁权臣胡思进重孙辈。胡思进就是听说七八万军队被万余唐军打的抱头鼠窜,气得大骂,吴越竖子无能,口吐鲜血而亡。国恨家仇,胡成就记得更加清楚了。

    既然如此,张永德祝胡成一切顺利,拔马离去。汉军与吴越军积极联络,准备同时从四门开始攻城。胡成这边一直向南搜索了有五十里地,在向导的指引下到了江南国的皇陵,率领吴越军很快就将江南守陵的百余士兵打跑了。

    进入皇陵之后,胡成带领士兵先是向烈祖李昪的陵墓拜祭,然后命令士兵去搜查一个较小的墓。胡成倒是恩怨分明,烈祖李昪在世时与吴越友善,还曾经帮助过吴越国,因此祭拜烈祖陵寝。元宗李璟在世,两国多有争执,甚至爆发大战,因此不理另一座高大的陵寝。

    折腾了大半天,士兵们也寻找了好几遍,就只发现一座较小的墓,墓碑未立、也没有墓志铭。胡成心想既然只有一座,那就必是无疑了,于是下令掘了此墓。四千士兵就地开挖,挖不了就砸、锤,反正能使用的方法都用上了。结果挖到晚上,墓地还没掘通…有个部将提醒胡成,“此墓感觉甚新,不会是搞错了吧?”

    胡成不为所动,就一座墓,肯定是李弘冀的,他是皇太子,不埋在皇陵还能埋在哪里呢?

    次日,吴越之人继续掘墓,直到快要正午,终于进了陵墓正室。进入墓室的士兵上来报告,埋的是名女子,穿戴像是皇后。一听此话,胡成让士兵将金银细软能带的都带上来,又折腾到了下午,命人匆匆的将墓填了。

    唯一的陪葬陵墓竟然不是皇太子李弘冀的,而是一名女子的?胡成不甘心,又命人扩大搜索范围,结果一无所获。吴越人是把先皇后周娥皇的墓当成了李弘冀的墓给刨了…他们不知道,李弘冀因被陷害为暗杀皇叔,因而被夺了皇太子封号,没有资格葬在帝陵之侧,而是葬在了吴越人现在控制的润州。

    又折腾了两日,仍然没有找到其他的陪葬之墓,胡成心有不甘的率领军队回去向吴兴郡王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