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二百零四章 长女成年行笄礼 内宫祥和藏玄机

第二百零四章 长女成年行笄礼 内宫祥和藏玄机

    刘承讯坐镇于中原,静看江东和江西的战局。并没有谋划的多精准,总得来说,实力到了一定程度,战局在经历了九个月的胶着之后,进入了希望的格局。

    人生还有一大幸事,那就是长女成年了。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皇帝和皇后亲自为长公主举行仪式隆重的笄礼。刘承讯头戴珍珠冠,一身黄色龙袍,紫色天龙格外显眼;萧淑沂头戴九龙四凤冠,深青色祎衣,上有鲜艳的翠崔鸟;李沁头戴八龙四凤冠,青色祎衣颜色比皇后略浅,上面也有鲜艳的翠崔鸟;钟芳芳头戴凤凰冠,白色真丝紧束上衣,衣袖为宽大的淡粉色,上绣艳丽的牡丹花,下身为粉色长裙。皇太后则带着慈爱的笑容被扶坐在长者位上,看着并经历着孙辈的第一个孩子的成年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嘉礼的一种,笄礼的流程有18个步骤。

    第一步是迎宾。皇帝和皇后身穿礼服立于皇宫乾坤殿东面台阶位中央,皇贵妃和慧妃立于帝后两侧。主持礼仪的尚书右仆射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笄礼,大臣们则立于场地外等候。长公主(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更衣间内等候。随后,宫廷音乐演奏开始。

    第二步是就位。宫廷音乐正中,从二品以上官员来到殿中,行正规揖礼后入场,皇帝和皇后上前迎接。正三品及以下官员只能在殿外观礼。皇帝和皇后先落坐于主宾位,皇贵妃和慧妃坐于两侧,大臣们就座于观礼位。

    第二步是开礼。皇帝起身,说道:“今天,长公主行成人笄礼,感谢各位卿家的光临!成人笄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尚书右仆射说道:“长公主入殿,接受群臣拜见!”

    第四步是笄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随后长公主走出来。刘继樰一头乌黑的头发入瀑布般的披散下来,上身穿白色真丝紧束上衣,衣袖为宽大的淡粉色,上绣艳丽的黄色牡丹花,下身为单黄色的长裙。长公主至大殿中,面向南,受群臣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第五步是宾盥。皇帝、皇后、皇贵妃和慧妃起身于东阶下盥洗手,随后群臣起身相陪。群臣恭敬行礼,帝后妃归坐,群臣盥洗手后归位。

    第六步是初加。长公主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尚书右仆射走到长公主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宫中尚宫(宫女之首)跪坐下(膝盖着席)为长公主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为长公主象征性地正笄。长公主起身,群臣起身向长公主作揖祝贺。长公主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笄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第七步是一拜。长公主着襦裙出房后,面向帝后,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第八步是二加。长公主面向东正坐;尚书右仆射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金钗,尚书右仆射接过,走到长公主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笄者去发笄。尚宫起身接过金钗,正宾跪下,为长公主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长公主象征性地正发钗。宾向长公主作揖。长公主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第九步是册封。皇帝起身,高声道,“册封长公主为常悦公主,封地食邑七千户。”尚书右仆射走到文案边,取过公主的册封书和金印,转交尚宫,尚宫交与长公主。长公主刘继樰高呼:“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十步是受拜。长公主着青色上衣出来,接受群臣行拜礼。

    第十一步是三加。长公主面向东正坐,尚书右仆射、尚宫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中间为紫金梅花,两边是展翅凤鸟,装饰的金穗如风铃般的垂下。尚书右仆射接过交予尚宫,尚宫走到长公主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然后,赞者为长公主去金钗;尚宫跪下为长公主加钗冠,再起身复位。赞者帮长公主正冠。群臣向长公主作揖。长公主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钗冠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第十二步是三拜。长公主着大袖礼服、钗冠出房。然后面向大汉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这次是表示传承文明报效国家的决心。

    第十三步是置醴。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群臣揖礼请长公主入席。长公主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第十四步醮子。尚书右仆射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长公主转向北,尚书右仆射接过醴酒,走到长公主席前,面向长公主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长公主受拜,接过醴酒。长公主回拜。长公主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长公主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群臣拜,长公主答拜。长公主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第十五步字笄者。就是给笄者取“字”。尚书右仆射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左宰相范质为长公主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欺霜甫。”长公主答:“欺霜虽不敏,敢不夙夜祗奉。”长公主向宰相行揖礼,宰相回礼。尚书右仆射复位。

    第十六步聆训。长公主跪在帝后面前,皇后对其进行教诲。长公主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再对父母行拜礼。

    第十七步笄者揖谢。就是长公主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长公主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帝后妃、尚书右仆射、尚宫、群臣、乐者、有司、赞者、殿外群臣。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

    第十八步礼成。长公主立于帝后身侧,全体起立。皇帝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长公主刘继樰笄礼已成!至此,笄礼结束,帝后回宫,群臣恭送后也各到各的岗位工作,而太后由于身体原因,礼行一半就由侍女抬着软轿先送回宫歇息了。

    一场笄礼下来,开心是开心,常悦公主刘继樰似乎意犹未尽,萧淑沂则大呼,“快热死了!”

    刘继樰笑她,“谁让你夏日中伏天生我的?”

    萧淑沂怼道,“是我想中伏天生你的吗?还不是你想出来!”

    跟女儿闹完,萧淑沂问李沁和钟芳芳,“你俩人是怎么捣鼓出笄礼流程的,比我和婉儿两人的册封大典还复杂。”

    刘继樰在一旁乐呵呵的,听到此话更开心了,心想,还不是父皇重视呗。李沁回答:“寻的唐礼。你不是此前看过,说没意见吗?”

    萧淑沂不是没意见,是没概念…不知道一番流程下来,折腾的如此复杂。萧淑沂提出,下次皇太子加冠之礼她不多言,再后面流程要简化!李沁笑笑,表示谨遵皇后教诲。

    正说着,皇帝刘承讯来了。萧淑沂问,“何事如此着急,讯哥礼毕之后就被王守成缠住了。”

    刘承讯告诉萧淑沂,“大汉与吴越已经合围金陵,开始攻金陵城了。”

    萧淑沂又问,“李景达还没有回师救援?”

    刘承讯回答:“照现在的消息,他还在攻江州。”

    萧淑沂笑了,说道:“看来差点坏大事的是邱衡,成大事的还是邱衡啊!金陵向洪城的求援全被他拦截了。”

    刘承讯点点头,“邱衡已经来向我邀功了,他拦截了七封金陵向洪城的求援信。”

    然后,刘承讯又告诉萧淑沂,“王守成还报告,吴越人对李弘冀恨之入骨,跑去掘江南唐国祖陵了。”

    钟芳芳听了这话,差点喊出声来。好在刘承讯后面补充了一句,“朕写信给钱俶和领军的钱弘偡,金陵之敌,凡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不过,人都已逝的,盖棺定论了,就算了吧。”

    钟芳芳插嘴说,“讯哥是英雄惜英雄啊。”钟芳芳想起了大哥李弘冀曾经说过,普天之下能与之争锋的唯有刘承讯,此时,她被说的心智有些乱,见到大家都在你一言我一语,她不经大脑的也来了一句。

    说到这里,萧淑沂也很感兴趣,“讯哥,你对江南之人如何评价?”

    刘承讯的想法却让钟芳芳有些意想不到,皇帝最看得起的是江南的齐王李景达,把李景达比作虎,其次是林仁肇,而在润、常大败吴越之军的李弘冀根本不值得一提。

    因为在刘承讯看来,战场上需要热血,可是不能只有热血!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李弘冀和李景达政治地位基本持平,李弘冀被李景达搞得一败涂地,怕是最后都不知道是谁要杀他,说明李弘冀比李景达差的太远了。换一个更直接的标准,那就是成王败寇。当然,秉持在后宫之中少谈国事的想法,刘承讯只是简单的排了个序,没有涉及更深的秘密。

    正如钟芳芳当初在金陵被灌输后,所认为的那样,普天之下能阻挡汉军铁骑的唯有吴王(李弘冀),聪明的钟芳芳起初以为,是不是讯哥搞错了?可她仔细琢磨着讯哥说的,“李弘冀有勇无谋之人,即便与王守成、董平之人对阵,也必败无疑!”越是体会越是觉得有道理,大哥真如讯哥所说的,有勇无谋,居然让李从嘉给搞死了,母亲竟然还能忍了!!?

    继而,钟芳芳又回到起点,默默的祈求上天保佑,不要让吴越人找到大哥,让他在九泉之下能够安宁。连钟芳芳都认为大哥会被葬在祖陵,可惜她离家出走太早,不知道可怜的大哥只是按照侯礼安葬、埋骨于他曾经战斗过的润州。

    说着说着,轮到长公主刘继樰不满意了,今天是她的生日,还是成年之日,父母娘亲们尽在这里谈与此无关的话题。萧淑沂哈哈大笑,说到,“我的长公主被忽视了!”继而提起刚才说的礼节流程过于复杂的事情。

    刘承讯对萧淑沂的看法颇为赞同,为了哄哄女儿,他作出表态,“长公主是朕的第一个女儿,如此浩大的流程只此一次。婉儿和芳芳下次一定把加冠之礼简化。”

    听了父皇的话,刘继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感觉到受到了独宠。不仅其他弟妹,连皇太子刘继榶的加冠礼都不会比她的更盛大。钟芳芳提起,长公主都已经成年了,最重要的是该物色驸马的人选了。萧淑沂等的就是这个助攻,立即打开话匣子,追问刘继樰可有了驸马的人选;并向皇帝和女儿强调,父女俩连个公主的封号都把她这个当娘的晾在一边,选驸马怎么也得皇后点头才行。

    刘承讯没有瞒着大家,告诉皇后、皇贵妃和慧妃三人,阮虎长子阮秀这小伙子年轻干练,朕觉得不错。阮虎和丁力一样,儿子才十六岁就送到军中,而且都是在外征战的殿前军。刘承讯感慨阮虎和丁力的忠诚,为大汉献了青春,献二郎!阮秀正在跟随禁军殿前军征战金陵。

    皇帝的表达没有什么逻辑,可是萧淑沂、李沁和钟芳芳都听出来了,讯哥想在攻灭江南之后观察一下阮秀,如果相貌合适的话就将他招为驸马。会不会让朝廷损失一名将才?不会的,就算把阮秀招为驸马,皇帝也没打算让他在家享福,而是继续呆在殿前军。萧淑沂弱弱的问,“如果不合适呢?”刘继樰微微一笑,提醒皇后,不是还有明年的秋闱吗?萧淑沂故作不满,她又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可其实心里基本上认同了。

    说到长公主招驸马的事情,让皇贵妃已经很久没有起疑的内心向她的大脑发出了警告:萧干的儿子娶阮豹的女儿,现在长公主的头号驸马人选是阮虎的儿子。如此一来,萧氏和阮氏将牢牢的捆在一起。

    此时,李沁在反复琢磨着,这是到底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讯哥竟然毫无察觉?左思右想没有答案,李沁唯一想到的是,必须在禁军大将的女儿中给皇太子刘继榶物色皇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