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叶落杨柳青 » 《叶落杨柳青》(八)

《叶落杨柳青》(八)

    (八)

    霍雁和我的武功比较起来,虽尽得霍氏八极拳的精髓,招式怪异,刚猛凶狠,起招全冲要害处下手,可谓是令人胆寒的顶级辣手,但此时实力却逊色于已尽得师父真传的我,一觉霍雁异动,我搂在她腰间的左手下压,封住她上攻的右腿,同时搭在她肩膀上的右手一按,借力倒纵,全身而退,弹出屋外。拿桩站定后,见霍雁并没有追出来,喊了几声也没回应,就重回屋中,见霍雁坐在床边,还在不停地抹眼泪,我问,又怎么了,好好的就哭了,要不是躲得快又得挨你一下子,然后坐到了她身边。霍雁说,我就想出口气,踢死你就省事儿,一了百了了,想起你个臭流氓就气得慌,说着,竟又抱着我哭了起来,最后把我往床上一拽,又抖开被子盖住我俩,在黑暗的被子里狠狠地骂道:“臭流氓,今天让你得逞了。”

    良久,霍雁下了床,站在床边,刚才哭肿的眼睛还红红的,边整理着衣服边说:“咱俩已经犯了规,这事儿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永远藏心里,谁也不许提了。回天津后你自己的事儿就自己看着办,我再也不管,也不闻不问了。哼,我还说你是姥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不也是一样,和姥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出了一口恶气倒让你占了便宜,刀子嘴豆腐心,都是上辈子欠你的。”说着,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又道:“我出去买些好吃的,咱俩现在伤都好了,回来喝点酒,你给我说说姥爷的情债,姥爷没告诉我细节,他也不好意思和我说这个。姥爷和你那个什么杨柳青一棵破草的钟秋月的奶奶到底怎么回事儿,姥爷家的刻板怎么到她钟家了。”

    我也坐了起来,和霍雁说,我想了想,那我还是和你先一起去BJ吧,我听你的话,不再去找钟秋月了,卑鄙小人就卑鄙小人了,我没法面对人家,就一走了之,永不见面,只当没有这事发生了。以前咱俩小,没想那么多,现在知道,咱俩是过命的感情,却是没有未来的鸳鸯,姥爷临终时,让我把你叫来沈阳,不是分别给咱俩几件他的古董吗,我拿去BJ潘家园卖了,然后拿着钱移民吧。我现在也不想再回天津,就想找个新的环境重新过一种自己的生活,也从此不再沾武林的边了。霍雁说好,把我那几件也给你,我不稀罕这些,也不用钱,我家里还有几件姥爷留下的古董了,我姥爷当初把我姥姥和我妈妈安排在BJ,就留下了一些古董,必要时接济生活,所以我熟悉这里的门道儿,我认识东四魏家胡同那儿一个倒腾古董的大家,咱俩找他去卖。一会儿我买回来吃的,咱俩一醉方休,也从此金盆洗手,脱去江湖人这层皮了。

    晚上,我们又恩爱了一番。霍雁说,咱俩把回去的日子再推迟推迟,反正已经这样了,就度一个蜜月吧。然后我们弄了一桌子的菜,还有姥爷留下的一坛子陈年老酒,我俩亲亲热热地说着话,冰释前嫌,如新婚燕尔,互相敬酒夹菜,举案齐眉,好像又回到从前那对青梅竹马的懵懂少年卿卿我我,快快乐乐的时光里了。

    饭后,我俩都喝得醉醺醺的,桌子上杯盘狼藉的也没收拾。沈阳冬天的夜晚,本就寒冷异常,偏偏那天又下起了大雪,气温骤降,但我把炉火烧得旺旺的,门窗紧闭,门上挂着厚重的大棉门帘子,屋里屋外直如两个世界,屋外纷纷大雪,奇冷酷寒,屋内却是别有洞天,温暖如春。霍雁又沏了一大壶茉莉花茶,喝着茶,我详详细细地讲起了师父告诉我的他的那些往事。

    “清光绪元年,满清钦差大臣左宗棠率军进入XJ,征讨阿古柏分离势力。由直隶等地进军大西北的军队长途跋涉,辎重粮草由后勤运输部队供应,并在沿途设立官店,搭盖帐篷及一些临时建筑,供工匠,驭手,脚夫等随军后勤人员歇脚住宿。同时,在军队驻扎营地附近,划出一块地盘,称为买卖圈子,允许持有出关印照的内地商人随营做生意,并可在这个圈子内搭棚设帐休息。当时许多天津杨柳青人知道了这个信息后,就结伴跟随征戍大军做小买卖,一路随着部队的行踪向西征发——这就是兴起于清光绪元年,并在光绪十年进入全盛时期,民国二十六年由盛转衰,陈迹遗存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历经百年风云的天津杨柳青‘赶大营’。

    开始时,这些‘赶大营’的杨柳青人赶着装满百货物资的大篷车随西征大军做生意,路经静海,沧县,德州,临清,PY;渡过黄河后,过开封,郑州,洛阳;再入陕西西安,宝鸡,天水,到甘肃兰州;出JYG,过玉门关,穿哈密,经奇台,最后到达WLMQ,整个行程共计8170多里,真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啊。后来这些大营客逐渐定点经营,并在XJ局势平定后最终形成遍布整个XJ,规模庞大的‘天津商帮’。”

    “哎,表哥,还等着听姥爷的事儿了,你怎么串到什么‘赶大营’去了?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赶大营’这个词。”霍雁打断了我的叙述:“还越说越来劲儿,看你这咬文嚼字的。”

    我说我也不知道姥爷以前告诉过你多少,就想从头到尾详细地把我知道的都讲给你听,咱们有的是时间,我给你讲着,自己也顺便理清这些事。“赶大营”我还是在杨柳青博物馆看到的权威介绍,我是转述,自然咬文嚼字了。不过你嫌我啰嗦,那我就尽量简单的说。霍雁说好好好,你接着啰嗦,我爱听,其实我爱听你咬文嚼字,然后起身给我倒满了热茶,还顺手揪了一下我的耳朵。

    喝着茶,刚才醉醺醺的状况好了一些,我继续讲了起来。

    “姥爷的爷爷,后来又加上姥爷的父兄,虽然不是杨柳青人,但因缘际会,早年就曾汇入这个历经百年的‘赶大营’浪潮中,凭着勤劳,智慧和勇敢创下了一片基业,成了天津商帮里相当有分量的一股势力,后又急流勇退,叶落归根回到BJ定居下来。

    姥爷长大后念了几年私塾,私塾先生是一位风尘异士,隐姓埋名的高人,很喜欢姥爷。不但教会了姥爷许多学识,也教会了姥爷相当不错的武功,同时姥爷也从私塾先生那里知道了很多江湖轶事,门派掌故,旁门左道,奇技淫巧之类。姥爷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终生难以忘怀。可惜先生后来被同门师兄找到,一起回武当山了,从此不知所终,断了这短暂的师生缘。先生临走时,传给姥爷一个易容化妆的绝技,这也成了姥爷霍氏八极拳功夫外的另一项独步武林的奇门绝学。

    后来,看到姥爷因为私塾先生走了,不再醉心学文习武,也对家里的生意不感兴趣,同时也是因为想尽早确定姥爷以后婚娶的着落,姥爷的父亲把姥爷送到朋友肖鹏举家的顺通镖局,拜肖鹏举为师,也当了镖局里的镖师。因为肖鹏举的女儿肖月思比姥爷小了两岁,小时候也总一起玩耍,算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儿幼年伙伴,条件合适,两家私下口头议定了以后姥爷和肖月思的婚事。姥爷在拜师进入镖局时,带去一块分别刻有一龙一凤图案的两块小刻板合二为一的杨柳青年画刻板,作为拜师及进入镖局的见面礼,也隐喻着和肖月思龙凤相配,阴阳合璧的意思。”

    “这些我听姥爷说了,这块刻板是姥爷的爷爷从XJ带回来的,是官府的赏赐,嗯,这个肖月思就是你那一枝花钟秋月的奶奶,现在想,这块刻板开始就是一个定情物,只不过以前是姥爷家给了肖月思家,约定了婚事,然后肖家悔婚还占有了刻板,现在是钟秋月把刻板当定情物给回你,又私下定了婚事,结果你又偷偷摸摸地拿着刻板跑了,你们这都什么玩意儿啊?真是讽刺,这块破刻板成媒婆了。”

    看到霍雁提起钟秋月,脸色又不好看了,我赶紧起身给我俩的茶杯分别斟满了热水,也像她刚才揪我耳朵一样,安慰似地摸了摸她的秀发,然后接着话茬说下去。

    “姥爷后来知道,这块杨柳青年画刻板颇不简单,倒不是因为木质稀有,雕刻精美,制作奇巧,价值金贵,而是因为其年代久远,来历曲折,竟牵涉了血腥。

    当初姥爷的爷爷及父兄因为在‘赶大营’及以后在XJ的活动中助军有功,与西征大军及官面关系融洽,所以在急流勇退,准备回BJ家乡时,官府赐送了霍家这块杨柳青年画刻板,当时觉得颇为荣耀和珍贵,就把刻板带回家当了霍家的一件宝物。

    殊不知,这块杨柳青年画刻板其实最初并不是官府所有,而是一位杨柳青的富商家里祖传自明朝的物件,那时杨柳青年画刚刚开始在北方流行。不过虽然说这块刻板是杨柳青年画刻板,其实是没有实用性的图腾式模型,刻板世家的招牌幌子。在XJ平定了阿古柏叛乱势力,局势初定后,这位富商带着钱物,也包括这块刻板,沿着‘赶大营’的路线去XJ投资经商时,被盘踞祁连山的土匪帮伙七星会夺命劫财,也劫掠走了这块刻板。七星会的瓢把子素手屠狼极喜欢这块造型精美的刻板,还马上将其当了会标,悬挂在七星会坛口自己座椅上的墙壁,就像官府衙门里那种明镜高悬的牌匾。

    由于在一向相对安宁的官道上犯案,不但劫财而且害命,当地官府对此极为重视,也多番征剿,但七星会匪众颇多,领头的七个悍匪更是武功高强,狡猾多端又穷凶极恶,在祁连山凭借复杂地形游走对抗并重创官军,令几次围剿失败。最后,官府引来大军,终于在冷龙岭山谷聚歼了七星会群匪,只是漏网了素手屠狼等七个匪首及零星骨干,窜走别处。官军捣毁了七星会的匪巢,收缴了土匪搜刮抢掠的财物,由此,这块杨柳青年画刻板又到了官军手里,再后来,冥冥难料,姥爷的爷爷竟在离疆归京时,受赠得到了这块刻板。现在想,大概官府也是看这块刻板是杨柳青人的物件,给在‘赶大营’助军活动中卓有贡献的霍家也算是物归原主了,其实,咱们霍家祖籍是沧州南皮县,离杨柳青还有200里地了。”

    “那,姥爷带着这块刻板去肖鹏举家时,知道刻板的背后还有这段故事吗?”霍雁问道。

    “不知道,当时姥爷家都仅知道这是XJ西征官军的赏赐。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后来七星会找上镖局时和以后才逐渐知道的。

    后来,姥爷家道中落,父母相继过世后,姥爷成了无依无靠,寄居肖家镖局讨生活的镖师了。而此时,肖鹏举也绝口不提当初两家私下议定的姥爷和肖月思的婚事,更拿出姥爷带来预示婚约的那块刻板,做了镖局的信物,摆在大厅里。

    早年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山头林立,匪患遍地,由于一些大的镖局镖师多,功夫强,人脉广,而且在常走的路线上平时拿钱铺道,进贡山头,所以用句话说就是江湖的朋友都给面子。而一些没钱没力的小镖局,就动了脑筋,私制大镖局的旗子,蒙混过关,夹缝求生。所以后来几家大镖局商定,除了镖车上插的旗子,还由押镖人持着镖局信物以证真身。

    肖鹏举武功高强,算是八极拳的顶尖高手,江湖声誉极高。早年其父辈清廷武举不第,退而开设了顺通镖局,靠着肖家多年开拓经营,顺通镖局在北道上也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肖鹏举有两个徒弟,姥爷是他的二徒弟,大徒弟叫钟伟祥,以功夫扎实,稳重听话,颇受肖鹏举喜欢,唯一的女儿肖月思也尽得其父八极拳真传,师兄妹三人只有姥爷武功未得肖鹏举的悉心传授,好在姥爷拜师前已得私塾老师的文传武授,加之天资聪慧,功法招式一点就通,特别是招法上总有奇思异想,怪招层出不穷,同时又爱钻研江湖门道,奇技淫巧,旁门左道,所以综合武功实力上倒也自成一格,不遑多让。顺通镖局行镖时除了由肖鹏举亲自出马以外,基本都是由姥爷的大师兄钟伟祥带着由整块刻板一分为二的雕龙小刻板作为镖局信物押镖;如果是肖月思押镖,就拿着雕凤图案的凤板,姥爷都是作为助手分别随行师兄妹。

    看到肖家把自己带来的刻板当了镖局的押镖信物,绝口不提自己和肖月思的婚事,而且在武功传授及镖局事物上自己所受的诸多不平,姥爷几次想离开肖家镖局。那时姥爷以笑谈风月不负他的名号已经在江湖上展露头角,自谋出路,甚至另创门号不成问题,但遗憾的是姥爷这个情种却已经渐渐迷恋上师妹肖月思这个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却也心机颇深的肖家大小姐,顺通镖局的二当家了,甘心在其主导的师兄妹三人情感平衡下受驱使,在肖家待了下去,继续吃着肖家赏的那一碗并不容易吃的粗饭,直到发生了和大师兄钟伟祥争斗,肖月思暗算出手相助钟伟祥的那件事后,姥爷才终于死心,抱恨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