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都卦仙 » 第四十三章 洛阳的气运(中)

第四十三章 洛阳的气运(中)

    长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王柔中不能决定,找老仙、孬蛋、石头、小豕一起商量,王二娘、郑七娘坐在里间旁听。孬蛋不发表意见,应该是无所谓的态度;石头总是中、中、中,什么都中,没有见解;小豕话最多,都是敲边鼓,没用;真正讨论的还是老仙、柔中。讨论之前,小豕、柔中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首先声明,君子动口不动手,不许用拳头;孬蛋、石头恶狠狠地微笑,点头称是,里间传来笑声。

    最后商定,签订二十年合约,五年谈一次租金;到期后或者续约、或者卖出,谁也想不清楚二十年后的形势。南街的铺面全部出租给李怀璧或者其他人,自己留西街的铺面。经过调整,原来王家的宅院全部租出,孙家的宅院一分为三,孬蛋、王家、孙家各一份。买房的时候,老仙留一手,孙家钱少,买的都是临街的房子,现在成了最值钱的铺面,院子反倒不值多少钱,所以三份契约价钱差不多,孬蛋的多一些。重新划分利益,孙家稍占便宜,孬蛋稍微吃亏。经过分配,与李怀璧签的租约也是三份。

    担心被坑,孬蛋找县里的老吏咨询,拿回来一些契约样板;柔中勉强能看,其他人包括老仙,都看不明白。众人只好找郑书生,起草契约底稿。逮到机会,郑书生敲诈了一葫芦酒,才肯动笔。

    一切准备就绪,柔中带着郑玚找李怀璧谈判。看到柔中的阵仗,李怀璧哈哈大笑,说道:

    “这么重视,应该的,应该的,要是我,我会从县衙请个老吏帮我谈。”

    出乎柔中的预料,李怀璧看了一遍契约,没有提出更改,直接谈价钱,压了一次价,柔中回价,李怀璧提笔签字、按手印。郑玚原本还想大显身手,谁知无用武之地。签完契约,李怀璧直接给足五年的房租。从头到尾,郑玚没说过一句话,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公,你不怕我们骗你?”

    李怀璧笑道:

    “你不是生意人,所以不理解,这是君子协定,没什么用。真正做生意的,讲究的是声誉、诚信。你们还不明白,想成为有名气的大商贾,一定要诚信为先。你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商贾的狡诈,这不假,一旦坏了名声,不要想在这个行当混下去。”

    王柔中与郑玚还是没听明白。柔中岔开话题,问道:

    “李公,你不会与皇家有关系吧?”

    “王君,郑君,别人都这么怀疑。我是陇西人士不错,与皇家没有丝毫关系。”

    “那你怎么不到丰都市,不对,现在叫南市,为什么选择北市?”

    “王君,我听说你以前做过一次调料分类,引起通远市小商战?”

    “呵呵,李公,那是年少无知,见笑。”

    “想法很好,手法不合适而已。实际上,丰都市主要为贵人服务,并不是正常的商市。那里面有很多忌讳,一般商贾没法插足;另外,因为牵扯到权贵,称之为官商更合适。我要做正常生意,必须到北市。别看北市现在不起眼,以后肯定会声震寰宇。我觉得,在北市立足,薄利多销才是正道。所以我才选择北市,选择与你们家合作。”

    交了租金,李怀璧不再客气,直接提出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思重新布局店铺。李怀璧做丝、帛,绝对是流通量最大的生意,所以对店铺有一些特别要求。建造还是孙、王两家出力,新方案概算过后,费用比以前高出不少。

    受到李怀璧的影响,孙、王两家重新考虑,以香料、佐料、丝、帛四类货品为主,其它的想法暂时放弃。王家自己那部分铺面足够经营香料、调料,剩下的铺面怎么办?最后,王二娘、郑七娘提出,要用其中一块店铺经营彩帛。

    两人主持家里的织绣,精美的料子便宜卖给商贾,总是觉得心痛,不如自己经营,反正不用投太多现钱,绝对不会赔。众人无奈,只好答应;孬蛋警告妻子,官宦之家,不能与民争利,所以不能抛头露面。最后一块铺面还是要出租,租期最多五年,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了合适生意,自己还要用。

    眼看读书科举无望,升官无望,做生意是壮大家族最好的门路。两位当家妇人选择做生意,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伙计已经算计好,全部用孙圪垱的孩子。麦子很高兴,终于从七娘手里夺过织绣的管控权,洋洋得意。

    大槐树下的老头与老仙的卦摊也要搬迁,这就有些麻烦。北市的西坊门是货船卸货、进入北市的通道,不适合老头休闲。一群老头绕着北市走了好几天,决定把场地搬迁到南门口。这是为了照顾老仙,老仙的卦摊要摆在坊内,聊天在坊外,这里相对合适。年轻一代掌柜看老头子们在这里休闲,很想把这里整理的整洁、舒服一些,结果被众老头子骂回去:钱多烧得慌?多养几个孩子。

    十一月初一,北市开业。花灯初上,东、南、西、北四个坊门燃起爆竹,爆竹声中,四条龙灯舞进北市。龙身长十丈,数十个青壮才能舞动。爆竹在前,绣球灯领路,一边舞动前行,一边绣球戏龙。经过的店铺放起爆竹,点亮灯笼,预先找来的客人、游人进店。只见灯光随着龙灯向十字街口延伸。开业的店铺不断向龙灯撒钱,一些大店铺取出装银子的布囊,爆竹不再前进,到店铺两侧燃放;有人搬来高台,布囊挂到高台的杆子上,绣球逗引着龙头,爬上高台。最后,十丈长龙盘旋高台,龙头吃下布囊。

    时间有限定,商会指定少数几家店铺给银子包裹,其它店铺只能撒铜钱,撒的多的,绣球会领着龙头到店铺门口作揖。四条长龙同时抵达十字街口,争斗才真正开始。这是真正的打斗,跟少年抢地盘的打斗不相上下,难度更高,以龙打斗为主,舞龙人打斗为辅。

    到了龙灯撤出时间,四条龙的争斗还没结束。于是,舞龙人移步宣仁门外大街,继续争斗。这与北市商会无关,是四条龙的恩怨。四条龙来自洛阳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碰到机会就会争斗,分个高下、贵贱。游人也跟着到大街观看,北市人流减少大半。最后的最后,还是孬蛋带着衙役出面,将四条纠缠不休的龙灯分开,各回各家,找机会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