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都卦仙 » 第十四章 洛阳饥(四)

第十四章 洛阳饥(四)

    仪凤四年(六七九)春,正月,己酉,上(皇帝)幸东都。

    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制度壮丽。上阳宫临洛水,为长廊亘一里。宫成,上移御之。侍御史狄仁杰劾奏弘机,导上为奢泰,弘机坐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回,上特原之,仁杰曰:

    “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

    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

    如此大工程,少不了蝇营狗苟,狄仁杰搞的是工程大头目,而一批作奸犯科者,无论官、商,人头滚滚。

    这个时刻,最重要的还是粮食,一批屯粮、哄抬粮价的奸商,枭首示众,粮食没收,用以赈灾。灾民饿得头晕脑胀,那会在意食物以外的东西,何况这些被杀、被贬的人?有钱、有粮的人很在意;能吃个半饱的人在意,郁闷的心情顿觉舒畅。粮价继续涨,石头不得不将一天一变的粮价,改为一车一价。尽管如此,灾民还是饿的吃树皮、吃土。到了四月,孙家的粮食达到设定的极限,只剩下两年的粮。官府也精疲力竭,常平仓的粮即将告尽。

    朝廷令含嘉仓出陈年糙米,每斗百文恶钱。同一时间,从大江沿岸开始,严打私铸、储运、分发恶钱,又是人头滚滚。大多恶钱商贾,都是通过灾民买粮,出手恶钱,收来的粮食却无法消化,运不出洛阳,也无法兑换成金银。这个时刻,几块饼就可以卖儿卖女,何况贩卖恶钱的商贾?甚至可能,早就被官府盯上,直到全部换成粮食,才动手抓人。

    含嘉仓在洛阳东城以北,是大唐最大的粮库,其中的粟米可以储存十年以上,谁都不清楚里面究竟有多少粮食。

    上一次投机恶钱,孙小豕小心翼翼地兑换。这一次不同,孙石头理直气壮,带着村民,拉着整车的恶钱去换陈米。少不了官吏的盘问,恶钱何来?账目清晰,来自灾民;总不能不卖吧?说实在话,看着灾民绿油油的眼光,也不敢不卖。

    换回来的陈米怎么办?一部分用于粥棚,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又兑换成新粮;因为粥棚用新粮实在不划算,一些没有陈米的大户,愿意用新粮兑换。一来一回,孙家又装满了粮仓,相当于用赚来的差价赈灾。孙圪垱的村民也像灾民一样吃陈米,能吃个半饱。饥荒年景,石头也控制村里的食量,不敢多吃。

    因为朝廷大量回收恶钱、投放陈米,粮食价格下跌,又加速恶钱的回收。粮价降到一定程度,朝廷重铸恶钱为开元通宝,投放市场,粮价维持在一个高位,保持稳定。稳定价格,意味着稳定人心,前期的恐慌消失不见。

    祸福难料,洛阳大饥,狄仁杰搞人,除了粮食、祭祀香,百业凋零,连洛阳少年都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唯恐惹出祸事。想要关店的石暮雨、康惠澄,却迎来高光时刻。灾民不仅仅是穷人,还有大户人家、富贵人家,县令等官府官吏。这些人怀揣金银,怎么说都不能去粥棚吃粥,被放进洛阳城,石城酒楼由此客满。

    来到洛阳这么多年,康惠澄与石暮雨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洛阳城墙那么矮,根本防御不了大军的进攻。这次饥荒,终于显示出城墙的威力,可以把灾民堵在城外。客房兴旺,厨房也发达。这时候最贵的是食材,比较起来,厨子的手工费、住宿费都可以忽略不计。厨房正式开张做大餐,其实,大餐与粟米菜肉粥等简餐的价格都差不多。

    饥荒不结束,客人不离开;几天的沉静时间过去,富贵灾民从惊恐中回过神,走出房间,找人聊天。时间不长,整个酒楼的人,都成了熟人。熟人要交流,话题离不开饥荒;喝着免费的泉州茶,众人开始破口大骂。最先骂人的是员半千员县尉:

    “我们的县令最不是东西,前年天旱,县令找借口跑出去,让我留守。你们猜怎么着?灾民没饭吃来找我,我只好打开粮仓赈济。县令回来,指责我乱来,把我关进牢房。幸亏巡察使插手,才逃过一劫。这次又是,县令出巡,灾民围城。怎么办?粮仓已空,我只好找来大户,把能找到的粮食全部找出来,作为口粮,到洛阳就食。那些大户也明白,不给不行。这次回去,丢官小事,怕是逃不过牢狱之灾。”

    旁边的赵县令尴尬一笑,说道:

    “嘿嘿,员郎君,不要说的那么难听,你家县令也是无奈之举。他要是真想惩罚你,怎么可能找巡察使放你出来?”

    员县尉仔细想想,点点头:

    “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但他为什么不告诉我?”

    赵县令嘿嘿一笑:

    “官场上的事,只能心领,不能明言,话多必失。有句话,能抗多重的担子,就会有多重的担子。我看好你,肯定比你那个县令有钱途。”

    喝了一口茶,赵县令开骂:

    “我的属下就没有你这种有能力的年轻郎君,全是一帮积年老吏,个个奸猾。没办法呀!我只能亲自出面,带着讨饭大军来洛阳。”

    钱豪强说道:

    “你们都是好官,不像我们县,所有官吏全部出去公干。灾民进城,大家推举我出来主事,这可是杀头大罪。没办法,我带人打开粮仓,找到几只饿死的仓鼠。怎么办?跟员县尉一样,把城里的粮食全部找出来,还是不够,只能带着众人扫荡全县,才勉强凑出口粮。想活下去,只能就食洛阳。”

    孙大户长叹一口气,说道:

    “我们村最倒霉,本来存粮还能坚持一年,谁知附近的灾民来找粮食。怎么办?只能开门放粮,大家觉得我义气,推举我为首领,进县城,又走遍各乡,将全县人都带到洛阳。你们知道,那时候,金子都换不来一口饭。”

    李县丞也是长叹一声,说道:

    “你确实义气。我们县有一家大户,死活不肯开门放粮,那个惨啊,全家死光光。我全家都在县城,你们明白,不能走,只好带着大家出来找饭。”

    后面的周吴郑王等,遭遇都差不多,总之,只能出来就食。康惠澄眼界大开,明白了就食的道理。还是有很多不明之处,比如说,口粮不够支撑到洛阳怎么办?到了洛阳,没有赈济怎么办?想想也没敢开口问,等着客人自己讲,谁知,一直没人提那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