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都卦仙 » 第六十四章 蓍草问命(下)

第六十四章 蓍草问命(下)

    李三郎被唬得愣住,不知如何是好,武攸绪笑着说道:

    “仙师,别吓唬小孩。三郎,想算就算,全凭心愿。”

    李三郎用力点头确认,老仙点头回应,拿起桌上的算筹。双手摆弄算筹,心里想的却是骆宾王: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显然,徐敬业之流,到死都没搞清楚,天下是谁家之天下,怎么可能反叛成功?

    老仙手法纯熟,气象万千,看的武攸绪羡慕不已,心想,自己怎么玩不出那么好看的动作?薛怀义跑过来,拉走武攸绪,说道:

    “武公,这里的规矩,外人不能看卦。”

    结果出炉,本卦,上兑下巽;变卦,上兑下艮。卜算的过程中,老仙神情专注,严肃认真。脸上因笑而生的酸、累消失,又摆出慈眉善目,温和地问道:

    “小郎君,记住了吗?”

    李三郎摇摇头,回答道:

    “我没读过《易》,不懂。”

    这么小年纪,肯定没读过,老仙循循善诱:

    “你先记住本卦、变卦。”

    老仙带着李三郎读,几遍之后,李三郎说道:

    “仙师,记住了!”

    老仙进入下一个流程,曰:

    “那好,记清楚我的话:一定不能将你的卦告诉任何人,包括最亲近的人。”

    李三郎点头,老仙继续:

    “你的年纪太小,现在解卦没有用,等长大后读过《易》,自然会明了自己的命,此卦将陪伴你终生。”

    李三郎明白老仙的意思,却不依不饶:

    “仙师,不能这样,你一定要告诉我结果,我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命。”

    老仙做无奈状,继续说道:

    “那好,我多说几句,你记住。本卦,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变卦,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老仙领读,几遍后,李三郎点点头,表示记清楚了。老仙继续说道:

    “小郎君,记住,一定不能告诉别人你的卦!”

    李三郎不为所动,想了一会后,问道:

    “仙师,我还是不知道我的命,你骗我还是应付我?我想知道命之所指!”

    这话有点重,老仙面不改色,收起又有点累的笑脸,严肃地回答道:

    “听清楚了,小郎君,天机不可泄,我只多说一句,看你能不能领悟。除此之外,我不会再多说什么!”

    老仙的眼睛露出一丝精光,盯着李三郎;李三郎的头不由自主地低下,再抬起头,看向老仙的旁边而不是老仙,点头认可。老仙依旧盯着看,静默不语;直到李三郎手足无措,有点焦躁,才开口说道:

    “想想看,大泽下面刮大风,意味着什么?暗流涌动。好了,到此为止。”

    李三郎离开卦摊,找到薛怀义、武攸绪。武攸绪问道:

    “算完了,你的命怎么样?”

    李三郎很认真地回答道:

    “算完了,不能告诉你。仙师说了,卦是我的,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武攸绪乐了:

    “还有这样的规矩,我怎么不知?我也摆过卦摊,没见过这样的规矩!”

    薛怀义问道:

    “武公,你要不要算?”

    武攸绪摇摇头:

    “不算了,你看布幡上所写:因果天定,求佛不如问心。我要回去静养,扪心自问。薛师,你呢?”

    薛怀义摇头:

    “仙师不会给我卜算,就是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三个问命的人走了,看表情就知道,谁都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失落而去。临走前,武攸绪留下五十两银子,老仙叹息,又要涨价了。按老仙得出的经验,一旦豪客给出更高的卦资,通常意味着物价要涨。

    回到皇宫,李三郎跑去找圣神祖母,上官婉儿不让他进殿。李三郎又感到了愤怒,大喊道:

    “我找我的祖母,凭什么拦我!”

    上官婉儿没带过孩子,真的不懂孩子的心,想用威严吓走小孩,偏偏李三郎个性倔强,不吃这一套。争执的过程中,吵闹声越来越大,里面传出声音:

    “让他进来!”

    圣神皇帝拉着李三郎的小手,慈祥地看着,问道:

    “小三郎,什么事一定要找祖母?”

    李三郎问道:

    “圣神祖母,‘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何解?”

    圣神皇帝抚摸着李隆基的头,不见了慈祥,眼睛变得锋锐,眼光如杀人之刀。想了一会,脸色重回柔和,却没有了慈祥笑容,轻声说道:

    “下去吧,不要再问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兄弟。”

    长寿二年正月(六九二年十一月)壬辰朔,圣神皇帝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圣神皇帝自制神宫乐,用舞者九百人。

    李隆基几兄弟,出阁威风了数月,还没弄清楚自己的位置,又入阁,一家人禁足,不能外出。

    有户婢名韦团儿,为圣神皇帝所宠信,欲与皇嗣李旦私结情缘,以提升身份地位。李旦拒不接受,惹怒韦团儿,举报李旦妃刘氏、德妃窦氏为厌咒。正月癸巳,刘、窦二妃到嘉豫殿朝拜圣神皇帝,出殿后失踪。李旦没等回二妃,不敢声张,即使见到圣神皇帝,也若无其事。韦团儿没有就此罢休,矫诏审讯李旦;圣神皇帝得知后,将她处死。

    德妃父窦孝谌为润州刺史,下监察御史龙门薛季旭奏报,德妃母庞氏与德妃同祝诅。庞氏按律当斩,其子窦希瑊找徐有功喊冤,有功发碟让有司暂停刑,上奏重审。庞氏减死,与其三子流岭南,窦孝谌贬为罗州司马;徐有功除名,薛季旭擢为给事中。

    腊月(六九二年十二月)丁卯,降楚王隆基为临淄王,其诸兄弟同时降爵。

    春一月(六九三)甲寅,尚方监裴匪功、内常侍范云仙因私自拜见皇嗣李旦,腰斩于市;自此后,公卿以下皆难以见到李旦。

    有人举报李旦身旁有异谋者,圣神皇帝命来俊臣鞠其左右。受不得酷刑,左右皆交代;唯太常工人京兆安金藏,用佩刀剖胸腹以自证,五藏皆出,流血被地。圣神皇帝听说后,让医官救治,以桑皮线缝合,再敷药。老天有眼,一夜过去,安金藏苏醒过来。圣神皇帝亲自探望,叹曰:

    “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

    渡过这一难关,一家人从惊恐中暂得平静,闷在小院里,不能外出,不能见外人。一家人无事可做,只能读书、写字、赋诗、作画,乃至音乐。人的时间有限,忙碌的人时间不够用,欲向天借;富贵的人觉得享乐的时间太少,欲成仙成神;禁足的人总觉得时间太长,不知道如何去消磨漫长的时光。于是,李隆基兄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所有能学的东西。李旦懦弱,学问不差,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教导自己的孩子,绰绰有余。这也是李旦为数不多的乐趣,既是责任也是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