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末第一佞臣 » 第三十三章 价值与条件

第三十三章 价值与条件

    某位不务正业的舅舅曾经说过,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往往具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差异,甚至可以大到……那么大。

    想起那家伙使劲伸开双臂,想要形象地向年仅十四岁的自己展示这种差异之巨大的画面时,斐裁总是忍不住产生一种难以启齿的羞愧感。

    虽然舅舅一直给斐裁一种不着调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这家伙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就拿眼下的这个骨瓷来说,要是放在寻常商贾甚至其余门阀眼里,那不过就是一笔所获颇丰的生意罢了,但是放在诸如王家这等书香传世的望族世家眼里,却绝对是万金不换的瑰宝——甚至目光放长远点,把时间线拉长些,说这玩意是永铸家族基业的超级重器也丝毫不为过。

    ………………

    嗯……

    这么说吧,后世往往把“世家”和“门阀”相提并论,甚至把他们看作是同一类人……这种说法不能算错,但也不完全对。

    的确,不管是世家还是门阀,都是横跨军、政、民、商四界的庞然大物,在大一统环境下,说这些势力是国家的毒瘤和国中之国一点也不过分。

    但如果细究起来,门阀们大多以武备发家,长久以来走的也基本上都是“以力求存”的路线;

    对于他们来说,军队和武力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因此他们真正的大本营要么是在朝廷中枢,要么就是在西北边陲,其做事风格往往也是更加偏向于强硬——这方面,八柱国以及其麾下的十二大将军最具有代表性,而这些人在华夏重归大一统环境后的境遇,从隋唐两朝也能得窥一二。

    而世家们则略有些不一样,他们是以文墨发家,中国历史上经常提到的知识垄断,其实主要就是这些世家干出来,而深刻知晓齿虽硬,然寿不及舌这一朴素存世哲学的他们,走的一直是“以名求存”的路线;

    这些世家虽然也经常遣人入朝为官,在朝廷里也有一张颇为不可小觑的关系网,甚至曾经还有过“王与马共天下”的巅峰时期,但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立足之本还是自己的名气和普世影响力——所谓普世影响力,就是在上至士族,下至寒门,甚至外至番邦夷族,都建立起足够的文化权威性、美誉度、甚至文化定义权,并将其逐渐发酵成为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

    至于平民……

    不好意思,远古以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间或许有那么几任皇帝比较重视百姓,但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平民和奴隶是不被当成人看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与家天下相类似的“师天下”路子——此时官场上份量越来越显的“同窗情”、“师生情”,虽然本质上依旧是利益交换,但你要想参合进去,最起码也要具备“同师同门”这块敲门砖才行。

    细究起来,这种手段其实更隐蔽,更有欺骗性;当然,相对而言也更不容易直接踩红线——相对于门阀们在宋初就已经被消灭殆尽,世家们却要等到神州陆沉之后才基本上全军覆灭,其中的差距可谓是一目了然。

    既然世家最大的凭仗就是文化定义权,普世影响力大小更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决定了世家们的兴衰,那么就如后世的三流作家一样,如何将自己莫须有的牛叉之处快速地传播出去,并且保持住高冷逼格,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一块,世家们也不是没想过办法。

    上至经筵(自汉以来,帝王听讲经籍的地方),中至经学大家释义经典,下至士族书画品鉴会、玄理清谈、藏书借阅转赠,甚至在诗会这种经常有寒门参与的场所,他们也从来也没有放弃过,为的就是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最大。

    但问题是……

    这些手段毕竟影响范围有限,除非是有什么震人发聩的惊人言论,否则时效性也并不长;

    最关键的是……世家并非只有王家这么一家啊!

    你能想到的传播手法人家也能想到,但有这个需求的人又不止你这么一家,僧多粥少之下,这些手段的费效比可谓是越来越低了。

    因此,当一条全新的、符合高冷调性、但又具有独占性的传播载体出现在王胤面前的时候,他没有当场裂衣狂呼,就已经算得上是养气功夫高深了。

    想想看,这骨瓷如此精美,价格肯定极为不菲,那么能买它的人是谁?

    那必然是身家富饶的士族和小有资产的寒门啊!

    你看,受众人群是不是对上了?

    这骨瓷宛如羊脂一样,通体雪白,再无一丝杂色侵染;摸之平滑如镜,全然没有凹凸不平的流釉困扰——这是什么?这是上佳的字画承载之物啊!

    如此稀释珍宝上所刻绘的内容,岂能不受人重视,又岂能不时刻拿在手里细细品鉴与思索?

    而他们王家什么最值得称道?

    那自然是阅之不尽的藏书典籍、数之不完的名臣将相,以及……多到难以计数的成语典故啊!

    想想看,随便从罕见的藏书里摘出一小段,并令族中精于书法者撰抄于粗胚上,然后烧制成器,谁人能忍住不去追捧这等稀世宝物,并对王家心生向往与叹服?

    想想看,虽然不方便将王家历史上的名臣将相肖像绘于器上,但完全可以将其生平之卓越功绩或美谈录于壁上,随着骨瓷数量的慢慢增多,以后再提到王家,谁人敢不翘起大拇指,满脸濡慕地道一声:“好一个簪缨世家”?

    至于其它的,诸如“卧冰求鲤”、“王览争鸩”、“弹冠相庆”、“琳琅满目”、“情有独钟”等老少皆宜的典故和成语,那就更加是多不胜数了。

    总之,像琅琊王氏这种底蕴深厚的望族,最不缺的就是传播素材——这些真实的素材被人们知晓的越多、越全面,他们的影响力和地位就会越稳固,甚至出现第二次“王与XX共治天下”的盛景也为未可知(在信息匮乏的古代,哪怕是士族,要想抢占其心智空间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因此不要小看这种舆论战的威力)。

    事实上,只要眼下这次的合作能谈妥,他王某人立马就会飞奔金陵,在本家面前陈述要害,到时候,凭借着王家的影响力和示范效果,不出三年,他敢拍着胸脯打包票,所有的达官显赫家里,都将有数十套、乃是上百套精美的各式骨瓷。

    ………………

    经过了近半个时辰的讨价还价之后,双方总算达成了一系列彼此相对能够接受的条件:

    1、斐裁承诺,骨瓷生意可以指定王家为唯一入股伙伴(即具有排他性),并可以转让八成股份给平原王家。

    2、作为入股代价,平原王家可以不出一文钱,但需帮忙“分流”2000名重获户籍的流匪进各个村庄中去,每人分配到的土地不得低于十五亩,其中良田不得低于五亩,也不得暗中提高租税(成为王氏姻亲家族名下的佃农也行,但不能超过平原县五十里范围。)

    这对于平原王家而言无益于一次近乎伤筋动骨的大放血,要知道,“分流”这些流匪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把人扔到村子里去就行的,那些土地说白了都是需要王家出的——或直接从自己的族产里划出来,或需要花费重金购买;总之,在华夏这个视土地为命根子的国度,一下子割那么多土地出来,那跟要人命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斐裁在这一条上寸步不让,哪怕是王胤愿意支付一笔堪称天价的钱银来换取缩减一千人也不答应,按照他的说法,他之所以愿意把骨瓷这门子生意的八成股份卖给王胤,为的就是给这些流匪找条后路,毕竟开仓放粮不是长久之计,而开荒出来的生地转化成为高产熟地所需要的时间又太长。

    不过好在琅琊王家并不是普通望族,即便平原王家只是王家的一个分支,其累世底蕴也非常人所想像,而骨瓷这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把玩之物对于王家的价值更是无可估量,只要能得到本家的支持,或者能发动起平原王家的一众姻亲,并且做一番利益交换,腾出接纳这两千名流匪所需要的土地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3、三年内,骨瓷的配方和生产需全部由斐裁这边掌握,三年之后,配方和磁窑全部交由王家负责运营,届时斐裁保留监督权和查账权,每年直接拿分红即可。

    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斐裁需要用这座磁窑去暂时解决一下部分流匪的生计问题——虽然能解决的人数并不算很多,撑死天也就两百多号人,但能多解决一部分终究还是好的。

    二来嘛,则是斐裁很直白的表示,双方是第一次合作,有些事情还是先做小人比较好点,你们王家是平原县的地头蛇,自然不怕我坑你们,但我不一样,一旦你们半路反悔,我哭都没地方哭。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

    按照斐裁的说法,他毕竟也是独孤家派过来的人,目的就是整一整王家,而眼下自己平白无故帮了王家天大一个忙,要是没有一个能交代的过去的借口话,独孤家问责下来,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而只要头三年在表面上让骨瓷这门生意看起来完全是在他手里面掌控着,那能应付过去的理由自然很多,毕竟“半渡而击之”的手段,并不是只是局限于兵事上。

    对于王胤同样抱有的疑虑,斐裁也很光棍,表示双方除了现在就可以拟出商契画押之外,王家还可以挑选出十几名外人并未见过的仆从进入磁窑充作卫队值守,一旦发现自己有不守承诺的迹象,可以立马裹挟一名知晓骨瓷配方的主事逃离。

    ………………

    眼见着太阳已经逐渐西沉,终于与王胤敲定了所有主要环节事物的斐裁拒绝了对方宴请的好意后,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OK,按照佘申那位新上任师爷的建议,独孤家和王家这边事情都已经埋下了伏笔,而朝廷那边的麻烦至少还要有一个月左右才能出结果。

    穿越以来,自己总算能够稍稍安闲个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