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十一章 京师震动

第十一章 京师震动

    随着殿外声音的戛然而止,谨身殿内君臣二人惊的顿时目瞪口呆。

    “真有这事?”

    河南府遭受严重水灾?户部尚书赵勉的脸顿时绿了。

    他刚才还在信誓旦旦的对朱元璋说河南府没事,怎么一瞬间就...

    赵勉躬身站着,听到朱元璋问话,险些栽倒,他强打了一下精神,拱手道:

    “请陛下放下,这河南府遭受水灾,想必灾情不严重,想来也不会太大...”

    可就在此时,锦衣卫指挥使蒋桓走了进来,赶忙下跪道:“陛下,刚刚探子来报,黄河泛滥,河南府大半的田地都被淹了,粮食更是颗粒无收。”

    “而且,而且大批量的流民军正朝着京师涌来,外面场面很难控制。”

    听了这话,户部尚书赵勉的脸烧的火辣辣的。

    只见他身体一瘫,便跪倒在地上,马上叩首道:“陛下,臣万死!”

    此时,朱元璋哪里有心思管他,只见他呆呆坐在龙椅上,两眼黯然无光。

    一只手仍然扶在椅子边上,但显然已经颤抖的厉害。

    这些事实,几天前朱英说到过,现在全部一一应验了,这一切都跟皇孙说的对应上了。

    也就是说,水灾之后,必定是粮价上涨。

    而伴随着流民军入京,整个应天府的粮食将会翻倍暴涨,可是眼下,新粮还没有打下来。

    想到此处,朱元璋心里有点后悔,他因为朱英卖地还拿着扫把将他打一顿,幸亏那小子反应迅速,要不然...

    唉!自己真是老糊涂了!

    那兔崽子疯狂的囤积粮食,看来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啊!

    想到此处,朱元璋心里产生了一种浓浓的歉意,他觉得实在是对不起朱英,要是当初...

    顿了一下,朱元璋才开口对蒋桓说道:“传朕口谕,先调集十万石粮食入河南府赈灾!”

    “流民入京,各级官员不得阻拦!”

    “再从朕的府库中拨下三百万两白银,即刻同应天府的人前去河南府赈灾!”

    听到这话,朱元璋身后一个灰衣太监走了过来,躬身对朱元璋说道:“启奏拨下,内府已经没有三百两银子了,现在,恐怕连三十两白眼都拨不下去了...”

    “什么?那朕的银子呢?”

    “回陛下,孝慈娘娘的坤宁宫要翻修,还有西北军饷...”

    太监欲言又止,似乎是提醒朱元璋,但是他刚刚提到孝慈皇后,朱元璋眼神中又闪过一丝失落。

    这个太监说的不假,现在国库空虚,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国家现在连三白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顿了一下,朱元璋摆摆手道:“那算了,那坤宁宫暂时不要翻修了,那些银子拿去赈济灾民吧!”

    “臣遵旨!”

    户部尚书赵勉赶紧给自己一个出门的台阶,他知道现在要是不及时退出的话,恐怕今天晚上他的脑袋就要搬家!

    蒋桓正准备退出谨身殿,被朱元璋叫住。

    “蒋桓,朕命你赶紧挑选一百个身强体壮的锦衣卫,全部送到户部,务必这几天加紧炼制精盐,然后入市!”

    “臣遵旨!”

    蒋桓也是领命而去。朱元璋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大殿之中,显得沧桑无比...

    ......

    谨身殿内。

    此刻,高坐于御案之上的朱元璋,内心显得焦虑不安,眼下一连串的大事都让他始料未及。

    手里没有钱的感觉,真让人不爽。

    即便你是皇帝,你从不能下令让那些士绅们将钱拿来送给你花啊!

    呆坐了老半天,他发现他已经在这个椅子上坐的时间太久了,便起身在谨身殿内来回踱步,看上去忧心忡忡的。

    毕竟朱英的精盐在市面上是十两一斤。

    如此昂贵的价格,那些士绅们会不会买啊?

    “蒋桓,你说咱大孙的精盐会不会卖不出啊?”

    蒋桓一向是谨小慎微的,他仔细斟酌了一下,才躬身道:“陛下,臣觉得,以皇孙殿下的本事,这精盐一定会广开销路,一定会卖出去的。”

    朱元璋一听他夸奖自己的大孙子,打心眼里就高兴起来,但是,他是皇帝,不能将此表现出来,于是,朱元璋嘴里对将桓骂道:

    “你这杀才,溜须拍马的功夫倒是进步不少啊!”

    却在此时,门外传来一个宦官恭敬的声音:“陛下,皇孙府里的锦衣卫求见!”

    朱元璋顿时精神一振道:“让他进来吧!”

    一会功夫,一个锦衣卫打扮的人连滚带爬的走了进了,见到朱元璋纳头便拜道“陛下,陛下,不好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锦衣卫总指挥使蒋桓训斥道:“不成规矩,这样大呼小叫的,有何时需这样慌忙?”

    那锦衣卫使者道:“大事,大事不好了!”

    显然,这人可能是见了朱元璋的缘故,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来,要不就是走的太着急,总之,他一见面就说大事不好。

    不过,此人真是方管家派来的,此时他已经被朱元璋认出,朱元璋顿时心里一沉。

    难道英儿出什么事情了?

    只见他脸色一变,声音急促的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快说!”

    你人急忙喘息了几口粗气,说道:“陛下,大,大事不好了,府里的几千斤食盐,已经全部卖光了,而且足足卖了十万两银子!”

    “少爷,少爷让我转告你,要抓紧再送一批新盐过去...”

    朱元璋一下子傻眼了!

    几千斤食盐,就能换十万两银子,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顿时兴奋起来,不过很快,他的脸又阴沉下来。

    他抬起眼,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锦衣卫,厉声骂道:“你个混账东西,你到底会说话吗?这能叫大事不好?”

    那锦衣卫哆哆嗦嗦的,心里委屈极了。

    自己也没有说错话啊?!

    再说了,这是第一次入宫,能有这样的表现都已经十分不错了。

    可是站在一旁的蒋桓却是一脸的嗤之以鼻,你他娘的,明明这是好事,你却说成大事不好?

    难道皇孙有脑疾,你也被传染了不成?

    这混账东西怎么在这节骨眼上也犯病?

    哼,等你回到北镇府司,到时候再好好抽你!

    朱元璋正气恼着,忽然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忙说道:“不对啊!大孙的生意刚刚一个时辰,就卖了十万银子?这么快?”

    下面跪着的锦衣卫赶紧点头道:“是啊,整整十万两,而且就是在一个时辰内卖掉的。”

    这速度,真神了!

    “妙啊!”

    “蒋桓,速速加派人手,赶紧制造精盐,朕要让这精盐遍布全天下!哈哈哈!”

    “臣遵旨!”

    朱元璋仰天大笑,声音震彻瓦砾。

    大明精盐大卖!

    河南府赈灾之事,已经有了着落。

    真是朕的好贤孙!

    ......

    一连几日,朱英的盐生意都极为火爆。

    一个贩卖精盐的大亨,陡然兴起,令整个京师都震动了。

    在应天府,整个街道上,人们都谈论着这件事。

    而有些位高权重的朝廷大臣们,也开始打起精盐的主意。

    这确实是一个暴利行业,无数人眼红了。

    在这个时代能有如此赚钱的好事,朱元璋能不高兴吗?

    朕今儿个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