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70回 返回益州

第70回 返回益州

    当苏轼和二饼落荒逃回客栈房间的时候,依旧心有余悸,两人内心都狠狠发誓以后再也不见这位大理国公主段小妹了。

    俄顷,两人回过神来后默契地对视一眼,见对方均是满脸愁云惨布,先是万分尴尬地“呵呵”干笑两声,而后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大才子和一大豪侠在不到一天之内被一位七岁小女娃儿折腾得如此“胆战心惊”,两人顿觉甚是有趣。

    “苏兄,二饼兄弟,何事如此开怀?”种古推门而入的同时见苏轼和二饼正相视捧腹大笑,好奇发问。

    “哈哈,是种兄回来了。无事无事,来,咱们把这五天的消息相互通报一下。”苏轼连忙揭过此事,他可不想今天的糗事再多一人知晓。

    种古听闻苏轼说起互通消息立马就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地述说了这五日的经历。简单归纳总结就是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本地长目飞耳的马贩子确认侬智高借兵寇蜀的消息子虚乌有,纯属捏造;第二,关于侬智高的具体下落,众说纷纭。但可能性最大的两个,分别是侬智高已殁,以及侬智高已被大理国王软禁在大理皇宫;第三,成功购置了五十五匹大理马,在城外马场寄养,十位厢军兵士留在马场照看,明日一早即可牵马返程。

    苏轼不疾不徐地从容笑道:“不急种兄,容为弟先卖个关子。咱们明日先去云弄峰一游,为弟带你去一个地方,后日一早再启程返回益州。”

    种古略微沉吟,考虑到本次深入南诏大理国刺探军情的任务已经完成,且超额购买到了五十五匹大理马,苏轼和二饼功不可没。对方只是要求多逗留游玩一天而已,便没有拒绝,欣然同意。

    翌日,苏轼三人用过早膳后,都心情大好地优哉游哉往云弄峰而去。

    云弄峰位于苍山十九峰最北,终年云缠雾绕,如仙似幻。苍山十九峰孕育十八溪,峰峰都有溪水相伴。云弄峰下的那条溪水名霞移溪,溪水色泽如冼如练,从云弄峰上婀娜蜿蜒流淌而下。

    “苏兄,你和二饼兄弟这五日是不是都把羊苴咩城周边都游览遍了?苏兄啊,你这几日是否遇到什么特殊的事情,怎么给我的感觉跟五天前分别时大不一样,但具体有何不同我又说不上来。”种古昨晚心底就有疑惑,今日游玩正好趁机询问。

    苏轼被种古如此一问,再次狐疑起来。自从前天晚上从天镜阁归来,苏轼确实感受到一些异样,好似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和耗不完的精力,然后才思异常敏捷,真是出口成章,浑然天成。但苏轼冥思苦想良久,也无法想通前因后果,只能作罢。

    “没什么种兄。可能是这几天被苍山洱海洗涤了心灵尘埃,心如明镜,放空了,灵动了,兴许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太一样。”这是苏轼自己能够想到的唯一解释。

    只是二饼不由地多看了种古一眼。苏轼天镜结丹的天地异象,只有二饼目睹,连苏轼自己都不自知,外人更是无法察觉丝毫。种古居然可以下意识感受到苏轼身体的变化,也是有些不凡了,不愧是名将之后。

    “竟能如此?那感情好啊。苏兄,今日咱们一定要尽兴而归!我也尝试看看能否被这大好异域风光洗涤心灵。”种古被苏轼激发了游览的兴致,意兴盎然起来。

    三人一路走走停停,不时驻足欣赏苍山的秀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在苏轼的带领下,三人行至云弄峰的山腰某处,这里居然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坟墓。

    种古满脸古怪地看向苏轼,疑惑不解地问道:“苏兄,这就是你昨日说的先卖个关子,要带我来看的地方?未曾料想苏兄的雅兴竟然如此与众不同。”

    苏轼知道种古误会了,哭笑不得地说:“种兄,先看看墓碑,保证你爱不释手。”

    种古愈发困惑,顺着苏轼的话语上前几步往墓碑看去,只见墓碑上赫然写着“大南国神武仁慈皇帝之墓”!

    种古内心巨震,生怕自己眼花看错,慌忙用衣袖使劲把墓碑上的土灰拭去后定睛再看。没错!真是“大南国神武仁慈皇帝之墓”!

    “苏兄,你……”种古此时也不知该如何对苏轼表达敬谢之意了,唯有深深一拜。这“疑似”和“确是”大相径庭,论功行赏起来不可同日而语。以大宋朝廷对于侬智高借兵寇蜀谣言的极端重视应对,可以想象得到,此次回去以后自己升官进爵不在话下。

    苏轼连忙上前扶起种古,言简意赅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述说清楚。苏轼还是有所保留,隐瞒了两件事情,这是昨晚与二饼商议好的。一是,没有说起与朱姓老尼相遇从而导致大理国王遣人带领苏轼来到此地,只是说自己昨日游玩时无意看见此墓碑;二是,对于昨日在大理皇宫觐见大理国王一事未曾提及。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避免不必要的解释和麻烦。

    种古洗耳恭听苏轼讲完,感慨颇深地说:“苏兄真是拥有大气运之人!种某是彻底服气了。日后但凡苏兄有事差遣,种某必定竭尽全力。希望日后苏兄能有时间去秦凤路,种某必定扫榻相迎,放歌纵酒一尽地主之谊。”

    “哈哈,那我可惦记上种兄的好酒好肉了,有机会一定前去叨扰一番。”苏轼没有任何矫情,两人相约以后秦凤路再见。

    这一日,三人卸下身心的所有包袱,游完苍山后再览洱海。最后在苏轼的强烈建议下再登天镜阁。

    十五的月亮十四圆。十四的月亮很圆很圆,高挂夜幕,犹如一块熠熠生辉的巨大玉盘将银辉洒满大地。

    三人登顶天镜阁,瞰洱海望苍山,人、阁、海、山、城都同时被皎洁的银光笼罩,让人遐想联翩。

    三登天镜阁,苏轼对于南诏大理国之行再无一丝一毫的遗憾。

    翌日凌晨,苏轼三人出羊苴咩城后不到十里地许,就见十位陕西厢军精锐兵士连同五十五匹大理马早已等候在路旁。

    众人汇合后,不再有任何停留,直接快马加鞭原路返回。众人耗费十日时间,过建昌府城、邛部川,最后终于在小节夜赶回益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