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75回 指点明路

第75回 指点明路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创立的一种以考试成绩高下为主要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

    宋代科举,有常科、特科两大类。常科,指贡举中的进士、诸科和武举。诸科是指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特科,指制科、童子举、博学宏词科和临时设置的科目(如道举)等。相对而言,常科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尤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其他各科应举和登科人数都较少。宋代科举变化多端,总的趋势是由繁至简,科目逐渐减少。北宋中期以后,考试内容中,论、策、经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政治改革的时代要求有关。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分别为解试、省试和殿试。前一年秋天,各州各自进行解试。解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由礼部举行省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核,直接授官。

    殿试后分两科五甲放榜,分别为甲乙两科,两科之下又分第一甲到第五甲五个级别。第一甲为甲科,称进士及第,往下都称乙科;乙科第二甲、第三甲级别高点,和甲科一样同称进士及第;乙科第四甲差点,称赐进士出身;乙科第五甲最差,俗称丙科,称赐同进士出身。

    正月十九日,苏洵三父子早早来到益州衙署。张方平为了以示尊重,依旧在益州衙署大堂与苏洵三父子会见。

    苏洵首先将苏辙引荐给张方平。张方平见苏辙一表人才,就已心生好感,然后与之谈论古今治乱及一时人物,两人皆不谋而合,越谈越是兴起,竟有相见恨晚之感。

    张方平对于苏洵心悦诚服,赞叹不已地说:“明允真贤父奇人也,能够同时教导出子瞻和子由两位青年俊杰,张某拍马不及啊。”

    苏洵神情谦逊地说:“张大人说笑了。犬子能够得到张大人的赏识,是他们的福气。张大人对于我们父子三人的知遇之恩,苏某感激不尽。”

    苏轼和苏辙同时躬身一拜:“多谢张大人抬爱!”

    张方平看向苏轼、苏辙两兄弟,满意地点头,越看越是喜爱。

    俄顷,张方平神色郑重地对苏洵说:“明允,今后你有何打算?对于子瞻和子由,你有何安排?”

    苏洵父子三人皆是神情一振,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这也是苏轼不惜生死深入南诏大理国为三苏换来的知遇良机。

    苏洵抱拳一拜,言辞恳切地说:“一切听从张大人安排,请张大人能够为我们父子三人指点明路。”

    张方平点头称是,不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明允,我听闻你曾经说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明允国士之才,《几策》、《权书》、《衡论》三书振聋发聩,往后时日不应再荒废在赶考之上。我计划上奏朝廷保举你为益州学官,负责益州的官学教育,教书育人,这是你所擅长的。如果你能够再培养出类似子瞻、子由的青年才俊,那真是大宋之幸。不知明允意下如何?”

    苏洵激动的情绪刹那如涨潮般汹涌澎湃,无法抑制的喜悦如同炽热火焰焚身。士为知己者死,苏洵铭感不忘地说:“多谢张大人提携!苏某定当效死力,为张大人和朝廷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

    张方平开怀地说:“那就太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针对子瞻和子由,肯定是要考取进士功名的。子瞻和子由都还年轻,如果能够早早考取进士功名这块敲门砖,两人日后必定大有可为。明年秋解试就要举行了,子瞻和子由一定要参加。明允,你看兄弟二人具体以什么方式参加解试最好?”

    苏洵语气不确定地询问:“就在益州城参加解试?”

    张方平坚定地摇头说:“非也,我觉得这不是最好的安排。我打算运作一番,让子瞻和子由以寄应取解的方式直接参加开封府的解试。科举考试,既然由主考官来评定,多多少少或主动或被动总会带有一些主观因素。我坚信如同子瞻和子由这样的千里良驹,前途不可限量,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解试,然后在开封府直接参加省试。所以,理应尽早去往京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在京师积攒名气,如此最利于一举高中。”

    “寄应取解”于今而言就是高考移民,在户籍所在地之外的地方参加高考。

    苏洵不曾料想张方平为了苏轼和苏辙思虑如此周全,感恩怀德地说:“张大人对于我们父子三人恩重如山,苏某必定结草衔环以报张大人知遇之恩。”

    苏轼和苏辙再次躬身一拜:“多谢张大人!”

    张方平眼见这两件事已经落定,心情大悦,勉励兄弟二人:“子瞻、子由,明年秋开封府解试,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就动身启程吧,越早赶到开封府越好。还有一年有余的时间,你们兄弟一定要刻苦学习,务必一举中第。子瞻,种将军今日就要离开益州城返回秦凤路了,我知你们情谊深厚,你去给种将军送行吧。”

    苏轼依照张方平所言带着苏辙从衙署大堂离去,苏洵则留下和张方平继续海阔天空畅聊。

    “种兄,是否都已收拾妥当?”苏轼在衙署内寻到种古,见其正在紧锣密鼓地督促返程安排。

    “哈哈,苏兄,子由弟弟,我这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完全妥当。”种古见到苏轼二人前来,大喜过望,边说边上前几步给了苏轼一个热烈的拥抱,“苏兄,这次为兄真是多亏有你。张大人说了,已经上奏朝廷为我请功,返回秦凤路复命后,我这副指挥使就能升为指挥使了,并且极有可能再为我争取到武臣阶官,等于是打开了以后升迁的道路。苏兄,以后一定要去秦凤路,我必定倒屣相迎、扫榻以待,咱们兄弟再聚首!”

    苏轼意气风发地点头大笑:“种兄,我和子由都会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如果高中进士以后有机会选择地方为官,我会优先选择陕西六路,那是直面西夏的前线。如今两国大战短期内虽然不会再起,但想必小的摩擦不会间断。那才是我辈读书人施展抱负的地方。”

    种古闻言狠狠地一拍苏轼的肩膀,瞬间热血沸腾:“苏兄,你我皆是同辈中人!期待你我兄弟能够陕西重逢,携手共御外敌!”

    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