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84回 牢笼志士

第84回 牢笼志士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项选拔人才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科举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汉代,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举荐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是举荐制的典型,但这两种制度都存在很多弊端。察举制还需要考察品行才能,而九品中正制就完全是看出身门第,这就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

    因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新的官员选拔方式。在探索的过程中,考试的方式逐渐受到了重视。到了隋代,科举制正式诞生,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

    起初,隋代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主要分为秀才和进士两科,考试内容主要注重文化素养,而且考试方式也较为简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逐渐得到了完善,但是寒门子弟还是无法与那些拥有权力财力且家学渊源的官家子弟公平竞争。

    直至到了唐代。唐代继承了科举制并加以完善,考试科目不断增加,考试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科举制也开始向低阶层开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考试。武则天更是为了扫清自己上位的障碍,大力打压李唐宗室和一些大臣官员的同时还提拔了一批寒门子弟,科举制得以进一步发展。

    宋代是科举制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考试内容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现实性。同时,科举制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更是说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这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封建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如官场腐败、思想禁锢等。

    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的缺陷变得愈发明显。新思潮的涌动,西方教育理念的传入,使得科举制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需要有更实用、更先进的教育制度来支撑国家的振兴。于是,在各方面的压力下,科举制在沿用了千年以后,终于在1905年被废除。

    苏轼努力平复了心绪,躬身一拜:“还请奉闲师父教我。”

    奉闲和尚心平气和地笑问:“苏施主,请问科举制的利在何处?”

    苏轼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认为科举制最少有三大作用。其一,科举制度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了进入朝廷为官的机会,打破了由贵族士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参与国事。科举制为普通人提供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稳定;其二,科举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为科举考试是由朝廷主持和控制的,这使得朝廷能够直接控制官员的产生和选拔。科举制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选拔了大量有才华、有知识的人才进入官场,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其三,科举制还有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人们必须学习儒家经典和其他文化知识。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先贤文化,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使得读书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形成了尊重知识、注重教育的社会风尚。”

    奉闲和尚平心静气地继续问道:“苏施主,请问科举制的弊在何处?”

    苏轼沈思默想片刻,这才开口道:“我认为科举制亦最少有三大弊端。其一,科举制过分强调了门第和身份背景,导致了社会阶层的相对固化。在科举制下,只有符合特定社会地位的人才才能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和地位。这使得社会阶层固化,真正的底层百姓难以获得上升的机会,也难以真正打破阶级固化的局面;其二,科举制度没有重视人才的真正才能和潜力,而是过分强调了考试成绩,导致读书人过度关注考试技巧,忽视了实用知识和创新思维。在科举制下,考试成绩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而人才的真正才能和潜力却被忽视。这使得一些人仅仅因为考试成绩优异而获得官职和地位,而真正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却无法得到公正的待遇;其三,科举制导致了国家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落后。在科举制下,真正的文化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一方面,科举制使得文化教育只局限于上层社会,底层百姓无法获得良好的文化教育。另一方面,科举制下的文化内容也受到了限制,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无法得到传承和发扬。”

    奉闲和尚轻轻点头,表示对于苏轼话语的认可,但随即看向苏轼的眼神愈发怜悯。

    苏轼见奉闲和尚如此作态,内心猛地“咯噔”一下,那种莫名的如同天塌地陷的恐慌情绪瞬间充斥全身。

    奉闲和尚未再继续发问,而是直言不讳地说:“阿弥陀佛。苏施主,说一千道一万,科举制针对的就是全天下的读书人。如果读书人只是一介布衣,一无所有,他就会为所欲为,想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是,如果读书人一旦通过科举入朝为官,他就会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他就会舍不得那顶官帽子。”

    苏轼本就聪慧,听到此处,身体逐渐发寒。

    奉闲和尚继续说道:“科举又称恩科,顾名思义,是指皇帝施恩于天下士子,目的是结天下读书人以欢心。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则是用‘学而优则仕’的家国情怀和高官厚禄的名利诱惑来收买天下读书人。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为国选材,也不是化育天下,而是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全部进到科举的牢笼里,让他们专研章句、白首穷经。如此,读书人安定了,天下即使还有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不足为虑,成不了什么大势。”

    苏轼此时已经有些止不住地颤抖了。

    奉闲和尚没有理会苏轼,而是快刀斩乱麻,开门见山地说:“这是一张围困了全天下读书人将近五百年的大网。显而易见,这张大网还会继续围困全天下读书人第二个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但是对于读书人来说,他们心甘情愿钻进去,并且会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往里钻。学而优则仕是全天下读书人骨子里流淌的血液,至于取士的目的和方式,或许根本不重要。这是最无解的阳谋。科举是牢笼,全天下读书人是志士,科举制的第一要义就是‘牢笼志士’!”

    扑通一声,苏轼瘫坐倒地,根根汗毛倒竖,全身透骨奇寒,如坠冰窟。苏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部瞬间天崩地裂,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