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祐新风 » 第五十四章 春闱

第五十四章 春闱

    从开封府出来后,顾深的心情是复杂的。

    以前吧,只是从课本上体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佩服,但感触是真没多深。

    但如今,顾深对范仲淹,只有“敬服”两个字可以形容了。

    这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可以舍生忘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同时,顾深也明白,范仲淹最后嘱咐自己好好读书,准备科举的原因......那其实就是委婉的告诉顾深,不管吕夷简怎么推荐他,征辟他,甚至是说动官家召试他,都不要应,一定要走科举正道。

    范仲淹还是希望,顾深能走科举正道入仕,不希望顾深走其他的途径。

    虽然说,其他的途径也不算不合法度,但终究没有科举那么名正言顺,将来就算身居高位,也会被人非议。

    这其实是范仲淹的本意。

    而另一层意思呢,范仲淹是觉得,在自己准备憋大招的时候,吕夷简突然搞这么一手,未必就是安得好心。

    虽然范仲淹是自己躲在开封府憋大招,但吕夷简终归是宰执,范仲淹也不确定,吕夷简是不是已经提前察觉到了自己要弹劾他的事情。

    一旦顾深接受了吕夷简的推荐,那么严格来讲,顾深也算是吕夷简“简拔”的人才......范仲淹再上《百官图》,那吕夷简就能拿顾深说事儿。

    而顾深和范仲淹之间的关系,只要有心人去查一下,都不难查到......这么一来,范仲淹立场,就有些微妙了。

    所以,范仲淹还是希望顾深能好好读书,通过科举入仕更好一些。

    但......实话实说啊,吕夷简真没这种心思。

    吕夷简又不是神仙,他怎么可能知道范仲淹现在在憋大招的准备弹劾自己呢,他推荐顾深,只是单纯的欣赏顾深的才华而已。

    而且,在范仲淹看来,吕夷简是不顾国家法度,随意提拔官员,任人唯亲,可在吕夷简看来,自己的作为并没有错。

    身为宰执,统领百官,肯定需要有才能的人帮着自己做事,这样才能让政令通达......如果拘泥于官员提拔制度,导致真正有能力的人得不到升迁,而那些靠着熬资历上位的人占据高位,那才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

    所以,吕夷简压根没觉得自己做错了,自然也想不到,范仲淹会在这个方面弹劾自己。

    当然,这个时候,范仲淹还没完成最后的弹劾准备,而吕夷简,确实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任何的防备。

    毕竟,现在朝廷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在春闱上。

    国家抡才大典,轻忽不得。

    景祐三年三月,天气转暖,春闱正式开始。

    顾深和王单,也不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了,所以也算是熟门熟路,早早的在贡院门口排队,在开封府吏员的检查下,陆续进入考场,准备春闱考试。

    大宋的监考制度,比起大唐来说,要严格很多,搜身,弥封,誊录,别头,锁院一应俱全,而且同样是一考考三天,诗赋,试经,策问各一天。

    最要命的是,这三天,学子不许离开考场,饮食自备,要在贡院内呆上三天......至于倒霉蛋分到臭号之类的地方,就不做详述了。

    至少,顾深没有那么倒霉,他四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被分到臭号附近,所以算是正常发挥的考完了三天。

    而且,顾深觉得自己的运气很好,这次科举的考题,好像自己还真的有所准备。

    试经贴不用说了,经过了胡瑗和周温两人近一年的督促,顾深自觉自己答的还行,基本都写上了。

    诗赋贴嘛,顾深觉得自己发挥的好像还不错,算是最近这几年里,自己写的最好的骈体诗了。

    至于策问......题目居然是对刚刚开放的坊市制度的利弊得失做出分析。

    这事儿,也算是打在了顾深的手背上。

    顾深洋洋洒洒的,把自己的想法,跟吕夷简闲聊得来的思路,再加上司马光的一些言辞评价总结了一下,就这么写上去了。

    反正自觉写的还行......要是不行,那也是吕夷简不行,毕竟这个政令得失的思路是他提供的。

    三天考试完毕,顾深和王单结伴回到租住的小院,还需等待些时日,才能放榜。

    只是,考完之后吧,王单多少有点放飞自我的意思了。

    反正都考完了嘛,如果没中,那就回家,等下次科考再来,如果考中了......那以后可就没机会去见识一下汴梁城繁华的勾栏酒肆了。

    所以,一考完,王单就拉着顾深,准备在汴梁城内好好的“见识”一下......闹得渔娘的嘴都能挂酒瓶了。

    但,最终没能成行。

    实在是时机不巧。

    二月的时候,官家刚刚下诏,允许百姓在沿街开店,如今的勾栏酒肆,都在忙着挪地方,从市集挪到街边去......就算去了市集,勾栏院内也基本都是关张歇业的状态,要等开张,起码一个月以后。

    而到了那个时候,估计早就放榜了。

    王单很失望,但渔娘很开心。

    本来渔娘就担心,自己看不住“不老实的”,回去了会被主母说教......现在好了,不用自己拦着也去不成了。

    顾深却只是笑笑,安慰了一通王单,然后......乖乖的呆在小院之内,安静的等着放榜。

    倒不是顾深沉得住气,主要是啊,顾深觉得,最近的风头不太对,自己还是老实点好。

    自从范仲淹给顾深看了《百官图》之后,顾深总觉得范仲淹随时可能会放大招。

    之前是因为国家抡才大典,范仲淹可能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给官家添堵,所以才憋着没上疏奏弹劾吕夷简,可现在春闱已经过了,范仲淹什么时候弹劾吕夷简,顾深都觉得正常。

    这段时间,顾深觉得自己还是老实点好,别因为自己的缘故,给范仲淹的弹劾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而实际上呢......这段时间,范仲淹还真没有心思弹劾吕夷简。

    弹劾是肯定的,但什么时候弹劾,范仲淹自己心里也有数。

    一方面,是因为官家下诏打破坊市制度,开封府有太多的人申请街边开店了,范仲淹要忙的事情很多,就算要弹劾,也得先把这些事情做好了,打好了样子后,再上书弹劾。

    另一方面,范仲淹不会在春闱的时候给朝廷添乱,要弹劾,也得等到殿试结束,科举名次排定后,再上边弹劾。

    这里面,多少也有为顾深考虑的因素。

    虽然说吧,大宋的科举考试有弥封和誊录两项制度在,理论上不会因为范仲淹的弹劾影响到顾深的科考成绩......但万一老吕不要脸一点呢?!

    毕竟就他以往的所作所为,真要干预科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一个,殿试还没进行呢。

    景祐年间的赵祯还没意识到落榜学子张元的厉害,因此这时候的殿试还是会刷下不少通过省试的学子的......万一范仲淹上书弹劾吕夷简,引得官家不满,从而影响了顾深的殿试考试怎么办?!

    所以啊,这段时间,范仲淹比顾深想象的,要老实的多,一直在专注开封府的工作,并没有任何要上书弹劾的举动。

    而这一憋,就是憋了快一个月的时间,闹得吕夷简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难道这次革除坊市制度还有意外收获,范仲淹真的被开封府忙碌的事务给牵扯了精力?!

    这都一个月没上书弹劾别人了。

    好吧,这也就是吕夷简闲暇时的感想,事实上,整个三月,朝廷最关注的事情,还是春闱省试。

    经过将近二十多天的等待,贡院终于是解锁了,知贡院的陈尧佐,终于可以从贡院离开,回家去了。

    难为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臣了,当主考官可不是轻松的事儿。

    而之后,就是放榜日。

    顾深和王单,自然也是早早的来到贡院门口,等着放榜......心情忐忑,那自然是不用提了。

    一对难兄难弟,三次科考不过的阴影,在这个时候,被放大到了最大。

    不安,焦躁,忐忑,希望,多种心情交杂之下,终于等到了贡院吏员拿着榜单,驱散人群,前来贴榜。

    榜单一贴完,周围乌泱泱的围上了好几百人,稍不注意,就会被人挤到不知道哪里去......这也是顾深今天来看榜,却不带着渔娘的原因。

    这环境,实在不利于小姑娘家。

    而顾深和王单嘛,这俩也没闲着,毕竟有经验来着......榜单贴好后,这俩没往前榜去找自己的名字,而是往后榜去找。

    虽然说,要到殿试之后,才会排定最后的名次,但实际上,省试考的越好,名字肯定也是越靠前的......顾深和王单都觉得,就自己这点水平,肯定是进不了前榜的。

    所以,当所有人都往前榜去找自己名字的时候,顾深和王单直接窜到了后榜哪里,抢占有利位置,开始找自己的名字。

    而很快,顾深就在榜单倒数第五位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瞬间的激动,差点让顾深两腿一软,直接跪下了。

    虽然名次低了一些,但,这次终究是考上了!!!